高中生物必修一前三章测试卷_第1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前三章测试卷_第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前三章测试卷_第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前三章测试卷_第4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前三章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1页(共12页) 必修一前三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 A变形虫、水绵、香菇 B烟草、草履虫、蓝藻 C小麦、番茄、大豆 D酵母菌、灵芝、豌豆 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较多,与细胞消耗能量较多有关 B成熟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与液泡、细胞膜等结构有关 C核膜上的核孔便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交流某些大分子物质 D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但没有核膜和细胞器 4下列关于“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 光合作用一定发生在叶绿体中; 有氧呼吸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酶催

2、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 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蛋白质的肽链在核糖体上形成后,一定要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才具备其功能; 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一定是蛋白质; 用斐林试剂检验某植物组织样液,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说明该样液中一定含有葡萄糖。 A有四个正确 B有三个正确 C有两个正确 D全部不正确 5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DNA分子结构的基本骨架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溶酶体能将大分子物质水解但不能将其彻底氧化分解; 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 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真核细

3、胞的核膜上有核孔,D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细胞在分化过程中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会发生改变 A3项 B4项 C5项 D6项 6下列氨基酸中,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 A B C D 7为达到实验目的,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是( ) A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B测定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的最适温度 C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 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8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下列关于细胞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活细胞的主要元素中C的含量最高,因此C是细胞内最基本、最核心的元素 B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

4、中的H全部来自氨基 第2页(共12页) C激素可作为信息分子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但激素并不都是蛋白质 D 在人的一生中,细胞中的的值逐渐上升 9下列各组元素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 AK、Ca、Mg BFe、Mn、Zn CC、H、O DC、Fe、Mn 10一条由39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其中有4个谷氨酸(R基为CH2CH2COOH),则该多肽( ) A有38个肽键 B可能没有游离氨基 C至少有5个游离羧基 D至多有36种氨基酸 11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糖可以被进一步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 B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果糖 C细胞识别与糖蛋白中蛋白质有关,与糖链无关 D

5、糖类是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12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还原糖、DNA的鉴定通常分别使用双缩脲试剂,二苯胺试剂 B鉴定还原糖、蛋白质和DNA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C二苯胺试剂和用于配制斐林试剂的NaOH溶液都呈无色 D脂肪、蛋白质鉴定时分别可见橘黄色颗粒、砖红色沉淀 13关于植物体中糖类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产生的葡萄糖运输到叶肉细胞中转变成淀粉 B小麦种子发芽过程中细胞直接以麦芽糖氧化供能 C植物细胞通过糖代谢中间产物的脱氨基作用形成新的氨基酸 D光合作用产生的糖大部分转变为蔗糖运输到植物体各部分 14关于生物

6、体内有机化合物所含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素含有镁元素 B血红蛋白含有铁元素 C脱氧核糖含有磷元素 D胰岛素含有碳元素 15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都属于细胞内的生物膜系统 B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生物就无法进行各种代谢活动 C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一样的,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D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 16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 )

7、 A人的肝细胞 B蛙的红细胞 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D大肠杆菌细胞 17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 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 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 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 18下列关于植物细胞中液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中的液泡是一种细胞器 B液泡大小会随细胞的吸水或失水而变化 C液泡中含有糖和无机盐,不含有蛋白质 第3页(共12页) D花瓣细胞液泡中色素种类和含量可影响花色 19下列各组细胞器均具单层膜的是( ) A液泡和核糖体 B中心体和叶绿体 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 D内质网和线粒

8、体 二填空题(共2小题) 20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乙图是一个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示意图,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判断该生物(多选) A一定是自养生物 B鞭毛的基部是线粒体分布较多的地方 C一定不是原核细胞 D有细胞壁是植物 (2)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属于真核细胞的是 判断的主要依据为 (3)甲、乙两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 (4)甲、乙两细胞的差异性表现在甲无 、 ,而乙有;甲只有 ,而乙还有其他细胞器 21溶酶体是动物细胞中一种由膜构成的细胞器溶酶体是一种动态结构,它不仅在不同类型细胞中形态大小不同,而且在同一类细胞的不同发育阶段也不相同下图为溶酶体的生成及其作用的过程据图回答: (1)溶

9、酶体是由 (细胞器)断裂产生的,内部含有 (2)溶酶体是细胞的 ,其消化底物的来源有:一是自体 的细胞器;二是侵入细胞的 (3)生物膜是在原有膜的基础上,不断由新的脂质或蛋白质插入而逐渐增长的磷脂是在 中合成的,可通过两种途径运送到各种膜结构中第一种途径是通过磷脂转运蛋白第二种方式是通过出芽和膜融合由于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作用以及囊泡运输,使 和 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4)溶酶体的生成及其作用的过程,说明这些生物膜的 很相似,在 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密切配合 第4页(共12页) 第5页(共12页) 2018年07月07日165*1549的高中生物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

10、择题(共19小题) 1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 A变形虫、水绵、香菇 B烟草、草履虫、蓝藻 C小麦、番茄、大豆 D酵母菌、灵芝、豌豆 【解答】解:A、变形虫是原生动物、水绵是低等植物、香菇是真菌,细胞结构有较大差异,A错误; B、蓝藻是原核生物、草履虫是单细胞真核动物、烟草是高等植物,它们的结构有较大差异,B错误; C、小麦、番茄、大豆都是高等植物,它们的细胞结构最相似,C正确; D、酵母菌和灵芝是真菌,豌豆是高等植物,它们的细胞结构有较大差异,D错误。 故选:C。 2下列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解答】解:A、细菌细胞属于原核生物,只有唯

11、一的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没有线粒体,A错误; B、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生物,只有唯一的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没有叶绿体,B错误; C、水稻叶肉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C错误; D、小鼠肝脏细胞属于动物细胞,D正确。 故选:D。 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较多,与细胞消耗能量较多有关 B成熟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与液泡、细胞膜等结构有关 C核膜上的核孔便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交流某些大分子物质 D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但没有核膜和细胞器 【解答】解: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而心肌细胞的代谢较旺盛,细胞消耗能量较多,因此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

12、较多,A正确; B、成熟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这是由于液泡膜、细胞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了原生质层,并且细胞液和外界溶液之间存在浓度差,B正确; 第6页(共12页) C、核膜上的核孔便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交流某些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RNA等,C正确; D、原核细胞没有核膜,但是有核糖体这种细胞器,D错误。 故选:D。 4下列关于“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 光合作用一定发生在叶绿体中; 有氧呼吸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 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蛋白质的肽链在核糖体上形成后,一定要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才具备其

13、功能; 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一定是蛋白质; 用斐林试剂检验某植物组织样液,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说明该样液中一定含有葡萄糖。 A有四个正确 B有三个正确 C有两个正确 D全部不正确 【解答】解:蓝藻没有叶绿体,但是含有叶绿素,因此能够进行光合作用,错误; 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有的原核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蓝藻等,错误; 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是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错误; 不同的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不同,不一定是37,错误;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即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正确; 分泌蛋白质的肽链在核糖体上形成后,一定要经内质网和高

14、尔基体加工后才具备其功能,正确; 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一定含有肽键,但是不一定是蛋白质,如尿素形成的双缩脲不是蛋白质,也可以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错误; 用斐林试剂检验某植物组织样液,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说明该样液中一定含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等,错误。 故选:C。 5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DNA分子结构的基本骨架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溶酶体能将大分子物质水解但不能将其彻底氧化分解; 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 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D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

15、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细胞在分化过程中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会发生改变 A3项 B4项 C5项 D6项 【解答】解:硝化细菌和颤藻都是原核生物,霉菌是真核生物,真、原核生物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正确; DNA分子结构中的碱基排列顺序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决定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DNA的基本骨架为脱氧核糖及磷酸交替排列,无特异性,错误; 溶酶体内含丰富的水解酶,能将大分子物质水解成小分子基本单位等,但不能将其彻底氧化分解,将其彻底氧化分解的应为细胞呼吸的酶,正确; 叶片黄化的原因主要是叶绿素分解,呈现出类胡萝卜素的颜色,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

16、紫光,黄化后叶绿素含量降低,对红光的吸收减少,错误; 酶的作用原理是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不为反应物供能,错误; 真核细胞的核膜为双层膜结构,核膜上有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mRNA可以通过核孔进 第7页(共12页) 入细胞质,一些酶等大分子蛋白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但作为遗传物质的DNA不从核孔出来,错误; 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其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分化是细胞形态结构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不同功能的细胞,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会发生改变,正确。 故选:A。 6下列氨基酸中,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 A B C D 【解答】解:该化合物的氨基和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

17、子上,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A错误; B、该化合物有一个羧基和氨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B错误; C、该化合物的一个氨基和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C错误; D、该化合物的氨基和羧基不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D正确。 故选:D。 7为达到实验目的,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是( ) A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B测定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的最适温度 C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 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解答】解:A、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

18、反应,A正确; B、胃蛋白酶的最适宜PH值是1.82.2,B错误; C、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C错误; 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不强调酸碱度的要求,D错误。 故选:A。 8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下列关于细胞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活细胞的主要元素中C的含量最高,因此C是细胞内最基本、最核心的元素 B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H全部来自氨基 C激素可作为信息分子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但激素并不都是蛋白质 D 在人的一生中,细胞中的的值逐渐上升 【解答】解:A、C是细胞内最基本、最核心

19、的元素,是因C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骨架,组成活细胞的主要元素中O的含量最高,A错误; B、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H来自氨基和羧基,B错误; C、激素可作为信息分子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但激素并不都是蛋白质,有些是固醇类或氨基酸的衍生物,C正确; 第8页(共12页) D、人的一生中,细胞中的的值逐渐降低,D错误。 故选:C。 9下列各组元素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 AK、Ca、Mg BFe、Mn、Zn CC、H、O DC、Fe、Mn 【解答】解:A、K、Ca、Mg是大量元素,A错误; B、Fe、Mn、Zn都是微量元素,B正确; C、C、H、O属于大量元素,C错误; D、C是大量元素,D错误。

20、故选:B。 10一条由39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其中有4个谷氨酸(R基为CH2CH2COOH),则该多肽( ) A有38个肽键 B可能没有游离氨基 C至少有5个游离羧基 D至多有36种氨基酸 【解答】解: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多肽链含有39个氨基酸,且是环状的,所以有39个肽键,A错误; B、由于该多肽链是环状的,所以氨基酸的基本结构上的所有氨基都发生反应了,所以在不考虑R基团的前提下,该多肽可能没有游离氨基,B正确; C、由于该多肽链是环状的,所以氨基酸的基本结构上的所有羧基都发生反应了,又因为有4个谷氨酸(R基为一CH2一CH2一COOH),在不考虑其他氨基酸的R基团的前提下,该多肽至少有

21、4个游离羧基,C错误; D、根据题干信息无法判断有至多少种氨基酸,但是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只有20种,D错误。 故选:B。 11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糖可以被进一步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 B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果糖 C细胞识别与糖蛋白中蛋白质有关,与糖链无关 D糖类是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解答】解:A、单糖是不能再被水解的糖,A错误; B、淀粉、糖原和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B错误; C、细胞识别依赖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糖蛋白是由蛋白质和糖类组成的,C错误;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等有机物,并且植物细胞壁的结构成分也有糖

22、类,因此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糖类,D正确。 故选:D。 12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还原糖、DNA的鉴定通常分别使用双缩脲试剂,二苯胺试剂 B鉴定还原糖、蛋白质和DNA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C二苯胺试剂和用于配制斐林试剂的NaOH溶液都呈无色 D脂肪、蛋白质鉴定时分别可见橘黄色颗粒、砖红色沉淀 【解答】解:A、还原糖、DNA的鉴定通常分别使用斐林试剂、二苯胺试剂,A错误; B、鉴定还原糖和DNA需进行水浴加热,蛋白质鉴定不需进行水浴加热,B错误; 第9页(共12页) C、二苯胺试剂和用于配制斐林试剂的NaOH溶液都呈无色,C

23、正确; D、脂肪鉴定时可见橘黄色颗粒,蛋白质鉴定时呈紫色,D错误。 故选:C。 13关于植物体中糖类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产生的葡萄糖运输到叶肉细胞中转变成淀粉 B小麦种子发芽过程中细胞直接以麦芽糖氧化供能 C植物细胞通过糖代谢中间产物的脱氨基作用形成新的氨基酸 D光合作用产生的糖大部分转变为蔗糖运输到植物体各部分 【解答】解:A、叶绿体产生的葡萄糖,在叶绿体内转变成淀粉,A错误; B、小麦种子发芽过程中细胞直接以葡萄糖氧化供能,B错误; C、植物细胞通过糖代谢中间产物的转氨基作用,形成新的氨基酸,C错误; D、光合作用产生的糖大部分转变为蔗糖运输到植物体各部分,D正确。 故选:

24、D。 14关于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所含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素含有镁元素 B血红蛋白含有铁元素 C脱氧核糖含有磷元素 D胰岛素含有碳元素 【解答】解:A、Mg是一种叶绿素分子的组成成分,A正确; B、Fe是血红蛋白分子的组成成分,B正确; C、脱氧核糖属于糖类,元素组成是C、H、O,无P元素,C错误; D、胰岛素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含有C元素,D正确。 故选:C。 15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都属于细胞内的生物膜系统 B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生物就无法进行各种代谢活动 C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一样的,在结

25、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D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 【解答】解:A、可以被简单地理解为由细胞膜、核膜与细胞器膜所共同组成的一个统一的、复杂的系统,故A错误; B、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基质中也分布着酶,故B错误; C、不同的生物膜在化学组成上相似,在基本结构基本相同,而不是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一样的,故C错误; D、生物膜系统把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分隔开,同时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附着点,这样细胞内的各种化学反应互不干扰,可以同时、高效、有序的进行。故D正确。 故选:D。 16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

26、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 ) A人的肝细胞 B蛙的红细胞 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D大肠杆菌细胞 【解答】解:人的肝细胞、蛙的红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含有细胞膜、多种细胞器膜以及核膜,将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大于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没有其他膜结构,所以磷脂分子的面积是细胞膜表面 第10页(共12页) 积的两倍。 故选:D。 17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 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 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

27、质不能 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 【解答】解:A、细胞核中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故A正确; B、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则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故B正确; C、原则上分子直径较小的物质可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如酶或mRNA也能通过核孔,故C错误; D、在有丝分裂的前期核膜和核仁消失,在有丝分裂的末期核膜和核仁重现,故D正确。 故选:C。 18下列关于植物细胞中液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中的液泡是一种细胞器 B液泡大小会随细胞的吸水或失水而变化 C液泡中含有糖和无机盐,不含有蛋白质 D花瓣细胞液泡中色素种类和含量可影响花色 【解答】解:A、

28、植物细胞中的液泡是一种细胞器,A正确; B、液泡大小会随细胞的吸水或失水而变化,吸水变大,失水变小,B正确; C、液泡中含有无机盐、糖类、脂类、蛋白质、酶、树胶、丹宁、生物碱等,C错误; D、花瓣的颜色是液泡中色素种类和含量决定的,D正确。 故选:C。 19下列各组细胞器均具单层膜的是( ) A液泡和核糖体 B中心体和叶绿体 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 D内质网和线粒体 【解答】解:A、核糖体没有膜结构,A错误; B、中心体没有膜结构,叶绿体具有双层膜,B错误; 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都是含有单层膜的细胞器,C正确; D、线粒体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2小题) 20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是一个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示意图,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判断该生物(多选) BC A一定是自养生物 B鞭毛的基部是线粒体分布较多的地方 C一定不是原核细胞 D有细胞壁是植物 (2)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甲 ,属于真核细胞的是 乙 判断的主要依据为 甲没有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而乙有 (3)甲、乙两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 (4)甲、乙两细胞的差异性表现在甲无 核膜 、 染色体 ,而乙有;甲只有 核糖体 ,而乙 第11页(共12页) 还有其他细胞器 【解答】解:(1)A、乙是变形虫,是异养型生物,A错误; B、变形虫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