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中古诗词鉴赏典型题_第1页
完整word版)高中古诗词鉴赏典型题_第2页
完整word版)高中古诗词鉴赏典型题_第3页
完整word版)高中古诗词鉴赏典型题_第4页
完整word版)高中古诗词鉴赏典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 鉴赏专题训练示例:xxxxxxxx有此寄xxxx 花落尽子规啼, xx 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 第一句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2. 第二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作者为什么要把 “愁心 ”寄与 “明月 ”?【答案】1. 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的作用是:点明时令,点明主旨,营造基调气氛。杨 花象征离别与漂泊,子规啼声悲哀。2. 第二联把明月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同情。3. 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一、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题。xx 夜起xx 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XXXX,流来野

2、寺前。开门 xx 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1.三四两句中的 “烟 ”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 “不眠 ”的原因。【参考答案】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二是具有动态。诗人在第三句 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 “流”字描 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2.诗人不眠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 景,第五句 “开门惜夜景 ”,“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二是思家,最 后两句中 “无家客 ”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3、。自夏口至鹦鹉洲夕XXXX中丞XXXX 无浪复无烟, XX 相思 XX 渺然。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孤城背岭吹寒角,独戍临江夜泊寒。XX上书忧汉室,XX谪去古今怜。XX 过 XX 宅XX三年谪XX此栖迟,XX唯留楚客悲。XX独XX去后,XX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XX无情吊岂知?寂寂 XX 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注】这首诗是诗人在唐肃宗至德年间任鄂岳转运使后,出巡到夏口 (今湖北武昌)一带时所作。元中丞为诗人友人,当时被贬到岳阳。 刘长卿(约7约786),唐代诗人,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天宝( 742756)进士,曾因事下 狱,两遭迁谪。 此诗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路过长沙时

4、。 栖迟:居留。1. 两首诗颔联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2. 两首诗第二句中 “楚客”各指谁?两首诗都写到了贾谊,有何作用?请结合 诗句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 相同点:寓情于景。第一首诗颔联,写诗人远眺汉口,看夕阳西下, 暮归的鸟儿斜着翅膀渡过江去,遥想洞庭秋水浩渺,似与渺远的天边连在一 起。诗人身在汀洲心驰洞庭,对友人的牵挂思念之情充盈其间;第二首诗颔联 “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象,在这样的氛围中 诗人还要去 “独寻”贾谊旧宅,表现出对贾谊的景仰向慕和自己的孤独落寞之 情。 不同点:第一首诗颔联分写两地景物,一为实景,一为虚景。上句写诗 人回眸

5、汉口所见的暮景,下句虚写友人所在地洞庭湖浩渺的水色,虚实相生, 使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更真挚、浓烈。而第二首诗颔联所绘为眼前实2. 第一首诗中 “楚客”指诗人自己(亦可指诗人和友人);第二首诗中 “楚 客”指贾谊。 第一首诗结尾用贾谊之典,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此次遭贬的不平 和同情;而 “古今怜”三字,表明在诗人看来士人遭贬是一种历史性的悲剧。第 二首诗诗人遭第二次迁谪路过长沙凭吊贾谊故居,怀人伤己,感怀自己屡遭迁 谪的命运。贾谊 “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一个 “悲”字不仅切合贾谊的一 生,也暗寓了诗人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号称 “有道 ”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 薄恩,当时昏聩无能的

6、唐代君主对诗人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诗人对当朝君王 的不满溢于言表; “怜君”, “君”既指贾谊,也是诗人自况, “何事到天涯 ”,可见 二人不应该被放逐到天涯,表达了诗人伤心哀惋的喟叹和对强加在他们身上不 合理现实的控诉。三、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再过XXxxXX歌终王气收,XX高送XX秋。XX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XXXX离离芳草满XX,绿到XXXXXX。一夜空 XX 烟水冷 ,石头明月 XXXX。【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石城:指南京,又称为石头城。 吴 宫:此指三国时吴国的宫殿。 台城:指六朝时的禁城(宫城),又称 “苑城”,是当时的皇帝用于办 公、居住的场所。1. 这两首

7、诗都描写了金陵城,请结合诗句分析两诗景物描写的异同。2. 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 相同点: 两诗都描写了金陵城凄凉、衰败之景。不同点: 包诗运用 拟人手法,写江山不管天下兴亡之事、任凭夕阳伴着客愁;刘诗运用动静结合 手法(或答视听结合),写所见离离芳草、台城旧苑、空江烟水、明月高悬, 又写所闻空中雁声。) 刘诗的景物描写有时间(从白天到黑夜)和空间(从 吴宫到台城)的变换,写出了作者的所见所闻。2. 包诗抒发了作者对江山依旧、物是人非的慨叹,表明六朝兴亡皆由人 事;借古讽今,表现作者对安史之乱后政事日非、家国衰败的悲愁。 刘诗暗 含古今盛衰对比,抒发

8、了作者对金陵古城繁华不再、沧桑变化的深沉感慨。四、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xx 居【明】 xxxx 每到思无穷,门巷玲珑野望通。片雨隔村犹夕照,疏 xx 已 xx。药囊诗卷闲行后,香灺灯光静坐中。为问只今xxxx,如君无事几人同?【注】灺(Xi & :灯烛灰,此指香灰。1.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2. 本诗虽无惊人之笔,但措词亦值得品味,颔联中 “犹”已“”就颇见功力,请 分析这两词语的妙处。【参考答案】1. 这首诗塑造了在奚居的闲散淡泊的世外隐士的形象 2 分。首联通过唐 叔良精致、幵阔的居所未反映其隐士的身份,颔联居中所望之景反映主人闲 适、淡泊的心境,颈联写

9、唐氏行医济世、诗书自遣的隐居生活,尾联赞唐氏与 世无争高洁的情操,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2. “犹”字可见前村、后村皆有夕照,唯溪居上有 “片雨 ”,表现了心态的平 和。 “己 ”字含有惊悟之意,见疏林间掩映秋水,乃悟秋日己到,树木调零,表 现了内心的闲适。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早行( xx) xx店妪明灯送,前村认未真。山头云似雪,陌上树如人。渐觉高星少,才分远烧新。何烦看堠子 ,来往暗知津。【注】堠(h o U子:标记里程的土堆。1. 本诗颔联运用 的修辞手法,写出早行途中景物 的特征。2. 本诗围绕一个 “真”字落笔,反写正写,构思巧妙,试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 比喻朦胧2.

10、首联写出发之早,突出 认未真”颔联承接次句 认未真”以 云似 雪”、“树如人”写早行者的错觉; 颈联移步换景,从时间的推移中转写途中景 物认渐真”尾联再写 早认真”流露出惯于早行者的感慨。六、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海棠( xx) xxxx 隐约眉轻扫, xx 妖娆脸薄妆。巧笔写传功未尽,清才吟咏兴何长。海棠( xx)xx 鶠浑是xx出浴初,碧绡斜掩见红肤。便教桃李能XX,要xx比得无。1. 两首诗用 、字表现海棠的特点。2. 简要分析两首诗各用什么手法表达对海棠的喜爱之情。参考答案】1.娇、嫩2.第一首 拟人手法,描写海棠叶和花,显出叶娇柔、花妖娆的美。 直 抒胸臆,诗人感叹自己笔虽巧但仍

11、不能写尽海棠的美,无法满足自己吟咏的兴 致,以此表达喜爱之情。第二首 比喻手法,海棠如刚出浴的美人,绿叶红花 如美人身上的绿绸嫩肤,娇嫩无比。 用典, “华清出浴初 ”运用长恨歌中 杨贵妃赐浴华清池的典故,表现海棠之美。 对比,用桃李的娇美无法和海棠 的娇美相比,表达喜爱之情。 虚实结合,前两句实写海棠之美,后两句虚 写,假如桃李能言,欲与海棠比娇美,也会自认无法比得上。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答张十一 韩愈xx 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未报恩波 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诗罢看双鬓,斗 觉霜毛一半 加。【注】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本诗是他第一次被贬到阳

12、山(今属广东) 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德宗贞元十九年,张十一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 张到郴州林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 恩波:皇帝的恩泽。 斗:通 “陡”。1. 赏析第二联中 “竞”闲“”二字的妙处。2.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蕴含着作者内 心深处许多矛盾着的隐微之情,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上句的 “竞”字同下句的 “闲”字,不但对仗工稳,而且传神生动,绿竹、红 花,色彩鲜艳、明快,为荒僻的野景增添了春天的生气。 “竞”字把嫩笋争相滋 生的蓬勃景象写活了; “闲 ”字则把羊踯躅随处开放、清闲自得的意态揭示了出 来。2.皇帝的深恩我尚未报答

13、,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 虚度余生而已既有无辜被贬的愤怨与悲愁,又有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 既有自己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又有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八、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xxxx节物岂不好, xx 黯然!xx 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鹿车何日驾?归去颍 xx。1.赏析颔联。2.诗人“黯然”的原因有哪些?结合全诗试作分析。【参考答案】1.不用一个系词(全由名词叠加而成),不着半点雕饰,运用白描手法,选 典型的季节风物,表达作者对生活和风景的热爱。2. 感叹国事,双鬓苍苍。 羞于过食厚禄而于国无补的苟且生活。 想 归隐田园而暂不得的无奈。九、阅

14、读下面这首XX,完成小题。处士 xx 山居xxxx 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XX,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 花。注: 荞麦:瘠薄山地常种的作物,春季开 小白花。1. 这首诗中 “卢岵山居 ”的景色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2. 诗歌的尾联为什么要写荞麦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 环境清幽,远离尘世。 “问樵客 ”遥“识”以及“入云斜”的小路,暗示出卢岵 山居处所的幽僻;老树的高古,泉水的清澈,沙石的净洁,群峰的雄奇,足见 卢岵山居环境的清幽美好。2. 借景衬托人物性格,点明访问的季节。在日照强烈的白天里,荞麦花不显 眼,等到日暮鸟散

15、后,才显现出满山的洁白,这与卢岵山居的环境相合,以此 来表现人物品行的孤高;又点明了访问的季节是春天。表达了作者的景慕和赞 许之情。十、阅读下面一首XX,然后回答问题。XXXXXX桃红复含宿雨,XX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1. 诗这首诗选择了那些意象、表现了景物哪些特点?2. 诗中的 “山客”是怎样的心境?请结合诗句具体分。【参考答案】14意象:红桃、绿柳、落花、啼莺;特点:诗中有画,绘形绘色;动静 结合,情景交融 15闲适恬静。十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酒楼 xxXX 注XX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XXXX连天一片,暮霞红映日三竿。XX帽枝尤软,酒入诗肠句不寒。古往今

16、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注华岳: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这首诗作于南宋晚期,国家正处于危难 之中。1. 这首诗颔联写景精妙,请简要分析。2. 与过零丁洋尾联相比,本诗尾联抒情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 俯视、仰视相结合(或空间层次由低到高)。诗人先写秋水碧波荡 漾,再写映日红霞,由低到高,层次分明。 色彩鲜明艳丽。以 “碧”红“”二字 分别描绘秋水、云霞之色,使画面色彩鲜明艳丽,富有美感。 以乐景写哀 情,表达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2. 与过零丁洋尾联的直抒胸臆有不同。本诗尾联前句直接抒情(或直抒 胸臆),将个人感情融入古往今来的历史之中,拓宽了情感的深度和广度。后 句间接抒情,运用反

17、语的手法,写诗人表面上姑且将心中的忧愤之情交付给菜 盘和酒杯,实则是愤激之语,表达的感情更加激越。十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 1-3.xx 雨后文同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雨后双禽来占竹,深秋一蝶下寻花。唤人扫壁开XX画,留客XXXX试越茶。野性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注】此诗为文同任兴元府知府时所作;文同,字与可,苏轼的表兄。北 斋是他庭院中的书斋。1. 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中国诗往往体现 诗中有画”的特征,细读文同的北斋雨后,可见一 斑。B. 庭小圃幽清嘉可人,令文同陶醉,于是他常将下属请到北斋处理公务。C. 有禽有蝶增添了生气; 双禽” 一蝶”乃为

18、对仗所造;数词不必实解。D. 北斋雨后之景与品茗赏画之乐予人 野性”更令诗人恩慕出仕前的生 活。2. 此诗颔联深为后人北斋雨后称道,试赏析其中的意境。【参考答案】1. B2. 诗句中 “占”、“寻”两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北斋秋天的雨后,小鸟、蝴蝶纷纷飞来的动人情景,洋溢着温馨新鲜的气息和勃勃生机,令诗人深 深陶醉。全联意境清幽恬淡,极富诗情画趣。(四点大意相近即可)十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题。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xx去 xx 楹 敞,无村眺望赊 。XXXX,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XX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注 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 轩:长廊。楹:柱子。 赊:远

19、。1. 诗的颔联描写了什么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2. 这首诗的颈联是为人传诵的名句,南宋叶梦得石林诗话称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 ”。请你谈谈这两句诗的 “妙”处。 【参考答案】1. 作者写到了春天澄澈浩荡的江水,郁郁葱葱的树木开满了姹紫嫣红的花朵 等。营造了开阔而幽静的意境。2. 写细雨轻洒,鱼儿嬉戏于水面;微风吹拂,燕子斜掠过天空。(若雨猛, 则鱼潜水底;风急,则燕子不能禁受) “出”,写鱼儿的欢欣, “斜”,写燕子的轻 盈。诗人观察细致入微,遣词自然平易而又精巧生动。诗歌描绘草堂的自然环 境,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和优游闲适的心情。十四、阅读下面两首XX,然后回答小

20、题。塞上 XXXX一夜 XXXX, XX 槛月 XX。XX 尽向何处, XXXX。夜笛词xx皎洁 xx 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半花。1.第一首诗末句中的 “稀”字十分精妙,请简要赏析。2.请联系已学诗词,简要分析第二首诗中的 “西楼 ”意象的作用。3. 两首诗在描写笛声的艺术技巧上有何异同?【参考答案】1.既写出了笛声吹向高远之处渐渐消逝的情态,又写出了边地大雁渐高渐远 渐稀少的情形,表达了征夫内心的孤独凄凉和无边的思乡之愁。2. “西楼 ”常指女子闺房或伤心地,也是相思与愁绪的代词,如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本诗中指女子居

21、所,和 “月 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暗示了裁衣妇的思远闺情。3. 相同:两首诗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环境烘托 )相结合的手法。不 同:第一首还运用了比喻 (通感 )和设问的修辞手法;第二首还运用了细节描写的 手法。十五、阅读下面这首XX,完成文后各题。初见 xxxxxx年来XX困尘埃,XXXX豁我怀。日暮XX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1. “数峰清瘦出云来 ”一句妙在何处?2. 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 诗简析。【参考答案】1. 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 “

22、清瘦 ”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 “出”字,作者运用了以 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 相结合的画面。2. 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 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 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 感扑面而来。十六、阅读下面一首XX,回答问题。秋日 xx谢榛 生涯怜XX,时序惊心尚道途。别后几年儿女大,XX千里弟兄孤。秋天落木愁多少,夜雨残灯梦有无。遥想故园挥涕泪,XXXX下XX。注谢榛:字茂秦,明代文学家,后七子”之一。樵苏

23、:打柴砍草,代指日常生活。1. 诗歌的前四句的主要意思什么?是从哪些方面表现的?2. 诗歌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达兄弟间深厚的感情和思念的痛苦?【参考答案】1. 主要意思是 “弟兄孤”。 生计(生活)上,弟弟 “自樵苏 ”,我则飘泊在江 湖;时间上,儿女大”极言分别之久;空间上,望中千里”极言相距 之远。2. 运用了比喻、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秋日落叶、夜雨残灯烘托愁思之 深,表现了对兄弟间深厚的感情和思念的痛苦。十七、阅读下面一首XX,完成小题。xx 晚秋 XX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注

24、】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1. 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概括。2. 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 颔联中诗人游山赏水,吟啸抒怀,看似闲适自得;颈联中雨夜人散,酒醒 闻雁,诗人倍感孤独寂寞。2. 对比。以当年英雄在赤壁争雄,和如今只有蓑翁坐此钓鱼进行对比。用以 表达自己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却遭人排挤,壮志难酬。十八、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小题。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XX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 xxxxxx。1.本诗第一句 “五月榴花照眼明 ”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2.有人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清幽环境的喜爱之情;也有人说,表达了诗 人怀才不遇之情。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参考答案】1. 侧面烘托的手法。 描写榴花不正面写,而从榴花给人的感受来写, 侧面烘托出榴花的绚烂多姿。2.( 1)喜爱之情。 五月里榴花开时,如火似霞,夺目耀眼,有的花已经 结子,隐约枝头,苍苔斑驳,落英缤纷, 可喜的是没有车马来践踏、碾压。 表达了诗人对清幽环境的喜爱之情。( 2)怀才不遇之情。 前两句写景, 后两句抒情。 以花开之美暗喻才华横溢,以 “可怜此地无车马 ”暗喻才华不被 赏识而无法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