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两年模拟——数学三角函数的概念、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和诱导公式_第1页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数学三角函数的概念、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和诱导公式_第2页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数学三角函数的概念、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和诱导公式_第3页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数学三角函数的概念、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和诱导公式_第4页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数学三角函数的概念、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和诱导公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第四章 三角函数及三角恒等变换 第一第一节节 三角函数的概念、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和三角函数的概念、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和诱导诱导公式公式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三年高考荟萃三年高考荟萃 2010 年高考年高考题题 一、选择题 1.1.(20102010 浙江理)浙江理) (9)设函数( )4sin(21)f xxx,则在下列区间中函数( )f x不存在 零点的是 (a)4, 2 (b)2,0 (c)0,2 (d)2,4 答案 a 解析:将 xf的零点转化为函数 xxhxxg与12sin4的交点,数形结合可知答 案选 a,本题主要考察了三角函数图像的平移和函数与方程的相关知识点,突出了对转化 思想

2、和数形结合思想的考察,对能力要求较高,属较难题 2.2.(20102010 浙江理)浙江理) (4)设0 2 x ,则“ 2 sin1xx”是“sin1xx”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b 解析:因为 0 x 2 ,所以 sinx1,故 xsin2xxsinx,结合 xsin2x 与 xsinx 的取值范 围相同,可知答案选 b,本题主要考察了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以及转 化思想和处理不等关系的能力,属中档题 3.3.(20102010 全国卷全国卷 2 2 文)文) (3)已知 2 sin 3 ,则c

3、os(2 )x (a) 5 3 (b) 1 9 (c) 1 9 (d) 5 3 【解析解析】b】b:本题考查了二倍角公式及诱导公式,:本题考查了二倍角公式及诱导公式, sina=2/3sina=2/3, 2 1 cos(2 )cos2(1 2sin) 9 4.4.(20102010 福建文)福建文)2计算1 2sin22.5 的结果等于( ) 2 a 1 2 b 2 2 c 3 3 d 3 2 【答案】b 【解析】原式= 2 cos45 = 2 ,故选 b 【命题意图】本题三角变换中的二倍角公式,考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5.5.(20102010 全国卷全国卷 1 1 文)文) (1)cos3

4、00 (a) 3 2 (b)- 1 2 (c) 1 2 (d) 3 2 【答案】 c 【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诱导公式、特殊三角函数值等三角函数知识 【解析】 1 cos300cos 36060cos60 2 6.6.(20102010 全国卷全国卷 1 1 理)理)(2)记cos( 80 )k ,那么tan100 a. 2 1k k b. - 2 1k k c. 2 1 k k d. - 2 1 k k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1.(20102010 全国卷全国卷 2 2 理)理) (13)已知a是第二象限的角, 4 tan(2 ) 3 a ,则tana 【答案】 1 2 【命题意图】本

5、试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正切的二倍角公式和解方程,考查考 生的计算能力. 【解析】由 4 tan(2 ) 3 a 得 4 tan2 3 a ,又 2 2tan4 tan2 1tan3 a ,解得 1 tantan2 2 或,又a是第二象限的角,所以 1 tan 2 . 2.(2010 全国卷全国卷 2 文)文) (13)已知 是第二象限的角,tan=1/2,则 cos=_ 3 【解析】 2 5 5 :本题考查了同角三角函数的基础知识 1 tan 2 , , 2 5 cos 5 3.3.(20102010 全国卷全国卷 1 1 文)文)(14)已知为第二象限的角, 3 sin 5 a ,

6、则 tan2 . 答案 24 7 【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值符号的判断、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和角的正切公 式,同时考查了基本运算能力及等价变换的解题技能. 【解析】因为为第二象限的角,又 3 sin 5 , 所以 4 cos 5 , sin3 tan cos4 , 所 2 2tan24 tan(2 ) 1tan7 4.4.(20102010 全国卷全国卷 1 1 理)理)(14)已知为第三象限的角, 3 cos2 5 ,则 tan(2 ) 4 . 三、解答题三、解答题 1.1.(20102010 上海文)上海文)19.19.(本题满分(本题满分 1212 分)分) 已知0 2 x ,化

7、简: 2 lg(costan1 2sin)lg 2cos()lg(1 sin2 ) 22 x xxxx . 解析:原式lg(sinxcosx)lg(cosxsinx)lg(sinxcosx)20 2.2.(20102010 全国卷全国卷 2 2 理)理) (17) (本小题满分 10 分) abc中,d为边bc上的一点,33bd , 5 sin 13 b , 3 cos 5 adc,求ad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关系、两角和差公式和正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 的应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参考答案】 4 由 cosadc=0,知 b. 由已知得 cosb=,si

8、nadc=. 从而 sinbad=sin(adc-b)=sinadccosb-cosadcsinb=. 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 【点评】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的综合性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试题中频繁出 现.这类题型难度比较低,一般出现在 17 或 18 题,属于送分题,估计以后这类题型仍会保 留,不会有太大改变.解决此类问题,要根据已知条件,灵活运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 边角或将边角互化. 3.3.(20102010 全国卷全国卷 2 2 文)文) (17) (本小题满分 10 分) abca中,d为边bc上的一点,33bd , 5 sin 13 b , 3 cos 5 adc,求

9、ad。 【解析】本题考查了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基础知识。 由 adc 与 b 的差求出 bad ,根据同角关系及差角公式求出 bad 的正弦,在三角 形 abd 中,由正弦定理可求得 ad。 4.4.(20102010 四川理)四川理) (19) (本小题满分 12 分) ()证明两角和的余弦公式c:cos()coscossinsin ; 1 由c 推导两角和的正弦公式s:sin()sincoscossin . 2 ()已知abc的面积 1 ,3 2 sabac ,且 3 5 cosb ,求cosc. 本小题主要考察两角和的正、余弦公式、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关系等基础

10、知识及 运算能力。 解:(1)如图,在执教坐标系xoy内做单位圆o,并作出角、与,使角的始 边为ox,交o于点p1,终边交o于p2;角的始边为op2,终边交o于p3;角 的始边为op1,终边交o于p4. 5 则p1(1,0),p2(cos,sin) p3(cos(),sin(),p4(cos(),sin() 由p1p3p2p4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cos()12sin2()cos()cos2sin()sin2 展开并整理得:22cos()22(coscossinsin) cos()coscossinsin.4 分 由易得cos( 2 )sin,sin( 2 )cos sin()cos 2 (

11、)cos( 2 )() cos( 2 )cos()sin( 2 )sin() sincoscossin6 分 (2)由题意,设abc的角b、c的对边分别为b、c 则s 1 2 bcsina 1 2 abac bccosa30 a(0, 2 ),cosa3sina 又sin2acos2a1,sina 10 10 ,cosa 3 10 10 由题意,cosb 3 5 ,得sinb 4 5 cos(ab)cosacosbsinasinb 10 10 故cosccos(ab)cos(ab) 10 10 12 分 5.5.(20102010 天津文)天津文) (17)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在abc

12、 中, cos cos acb abc 。 ()证明 b=c: ()若cos a=- 1 3 ,求 sin4b 3 的值。 6 【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二倍 角的正弦与余弦等基础知识,考查基本运算能力.满分 12 分. ()证明: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及已知得 sinb sinc = cosb cosc .于是 sinbcosc- cosbsinc=0,即 sin(b-c)=0.因为bc,从而 b-c=0. 所以 b=c. ()解:由 a+b+c=和()得 a=-2b,故 cos2b=-cos(-2b)=-cosa= 1 3 . 又 02b,

13、于是 sin2b= 2 1 cos 2b= 2 2 3 . 从而 sin4b=2sin2bcos2b= 4 2 9 ,cos4b= 22 7 cos 2sin 2 9 bb . 所以 4 27 3 sin(4)sin4 coscos4 sin 33318 bbb 7 6.(2010 山东理)山东理) 7.7.(20102010 湖北理)湖北理) 16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函数 f(x)= 11 cos()cos(), ( )sin2 3324 xx g xx ()求函数 f(x)的最小正周期; ()求函数 h(x)=f(x)g(x)的最大值,并求使 h(x)取得最大值的 x 的集合。

14、 8 2009 年高考年高考题题 一、选择题 1.(2009 海南宁夏理,5).有四个关于三角函数的命题: 1 p:xr, 2 sin 2 x + 2 cos 2 x = 1 2 2 p: x、yr, sin(x-y)=sinx-siny 3 p: x0, 1 cos2 2 x =sinx 4 p: sinx=cosyx+y= 2 其中假命题的是 a 1 p, 4 p b. 2 p, 4 p c. 1 p, 3 p d. 2 p, 4 p 答案 a 2.(2009 辽宁理,8)已知函数( )f x=acos(x)的图象如图所示, 2 () 23 f ,则 (0)f=( ) a. 2 3 b.

15、2 3 c.- 1 2 d. 1 2 答案 c 3.(2009 辽宁文,8)已知tan2,则 22 sinsincos2cos( ) 9 a. 4 3 b. 5 4 c. 3 4 d. 4 5 答案 d 4.(2009 全国 i 文,1)sin585的值为 a. 2 2 b. 2 2 c. 3 2 d. 3 2 答案 a 5.(2009 全国 i 文,4)已知 tana=4,cot= 1 3 ,则 tan(a+)= ( ) a. 7 11 b. 7 11 c. 7 13 d. 7 13 答案 b 6.(2009 全国 ii 文,4) 已知abc中, 12 cot 5 a , 则cos a a.

16、 12 13 b. 5 13 c. 5 13 d. 12 13 解析:已知abc中, 12 cot 5 a ,(, ) 2 a . 2 2 1112 cos 135 1tan 1 () 12 a a 故选 d. 7.(2009 全国 ii 文,9)若将函数)0)( 4 tan( xy的图像向右平移 6 个单位长度 后,与函数) 6 tan( xy的图像重合,则的最小值为( ) a. 6 1 b. 4 1 c. 3 1 d. 2 1 答案 d 8.(2009 北京文) “ 6 ”是“ 1 cos2 2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17、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k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简易逻辑中充要条件的判断. 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 当 6 时, 1 cos2cos 32 ,反之,当 1 cos2 2 时, 10 22 36 kkkz , 或22 36 kkkz ,故应选 a. 9.(2009 北京理) “2() 6 kkz ”是“ 1 cos2 2 ”的 (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简易逻辑中充要条件的判断. 属于基础知识、 基本运算的考查. 当2() 6 kkz 时, 1 cos2cos 4co

18、s 332 k 反之,当 1 cos2 2 时,有22 36 kkkz , 或22 36 kkkz ,故应选 a. 10.(2009 全国卷文)已知abc中, 12 cot 5 a ,则cos a a. 12 13 b. 5 13 c. 5 13 d. 12 13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应用能力,先由 cota= 12 5 知 a 为钝角,cosa( )0g x 从而在区间,上是减函数,( )g x(,2 2,) 当,22,( )0 xg x时 从而在区间上是增函数,( )g x2,2 由前面讨论知,在区间1,2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只能在时取得,( )g x1,2,2x 而,因

19、此在区间1,2上的最大值为 54 24 (1), ( 2), (2) 333 ggg( )g x ,最小值为 4 2 (2) 3 g 4 (2). 3 g 27 (江苏泰兴市重点中学(江苏泰兴市重点中学 2011 届理)届理) (本题满分 16 分)设二次函数 在区间上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 m、m,集合 2 ( )f xaxbxc2,2 |( )ax f xx (1)若,且,求 m 和 m 的值;1,2a (0)2f (2)若,且,记,求的最小值1a 1a ( )g amm( )g a 答案 27 (1)由1 分(0)22fc可知, 又 2 a1212(1)0.axbxc,故,是方程的两实根

20、 3 分 4 分 1-b 1+2= a , c 2= a 1,2ab 解得 22 ( )22(1)1,2,2f xxxxx 5 分 min 1( )(1)1,1xf xfm当时,即 6 分 max 2( )( 2)10,10.xf xfm 当时,即 (2) x=1 2 (1)0axbxc由题意知,方程有两相等实根x=2, 37 , 即 8分 a c a b 2 1 11 ac ab21 f(x)=ax2+(1-2a)x+a, x-2,2 其对称轴方程为x= a a 2 14 1 a2 1 又a1,故1-9分 1 , 2 1 2 1 a m=f(-2)=9a-2 10分 m= 11分 aa a

21、f 4 1 1) 2 12 ( g(a)=m+m=9a-1 14分 a4 1 = 16 分 min 63 ( )1,1( ). 4 g aag a又在区间上为单调递增的,当时, 4 31 题组三题组三 一、选择题 1 (广东省惠州市(广东省惠州市 20102010 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文科)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文科) 20 cos 600 等于( ) a 2 3 b 2 3 c 2 3 d2 1 【答案】d 【解析】 200 11 cos 600cos120 22 .选 d。 2 (20102010 年广东省揭阳市高考一模试题理科)年广东省揭阳市高考一模试题理科)设函数( )cos(2)f xx,xr

22、,则 ( )f x是 a最小正周期为的奇函数 b最小正周期为的偶函数 c最小正周期为 2 的奇函数 d最小正周期为 2 的偶函数 【答案】b 【解析】( )cos(2)cos2f xxx ,可知答案选 b. 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20102010 年年 4 4 月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理科)月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理科)在 38 3 2 3 sin , aaabc是中的( a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20102010 年年 4 4 月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理科)月普

23、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理科)函数 ( )sinf xx在区间 , a b上是增函数,且( )1,( )1f af b ,则cos 2 ab ( d ) a.0, b. 2 2 , c.1, d.1. 5.(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成都市 20102010 届高三第三次诊断理科)届高三第三次诊断理科)计算 cot15tan15的结果是( ) (a)(b) (c)33(d)2 3 2 6 2 3 【答案】d 39 6. ( (四川省绵阳市四川省绵阳市 20102010 年年 4 4 月高三三诊文理科试题月高三三诊文理科试题) )函数 f (x)=2sin(x- 2 )+|cosx| 的最小正周 期为

24、( c ) (a) 2 (b)(c)2(d)4 7 (四川省雅安市(四川省雅安市 20102010 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理科)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理科)已知 5 sin 5 ,则 44 sincos 的值是( b ) a 1 5 b 3 5 c 1 5 d 3 5 8 (四川省雅安市(四川省雅安市 20102010 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科)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科)函数 3 2sin1() 44 yxx 值 域是( b )a13,3b12,3c12,12d 1,3 9 (四川省自贡市(四川省自贡市 20102010 届高三三诊文科试题)届高三三诊文科试题)若sin cos0 ,t

25、an 0 ,则的 终边在( c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二、填空题 10.(广东省江门市(广东省江门市 20102010 届高三数学理科届高三数学理科 3 3 月质量检测试题)月质量检测试题)在三角形abc中, ,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 ,a b c, 其外接圆的半径 5 6 36 r ,则 222 222 111 ()() sinsinsin abc abc 的最小值为_. 25 6 三、解答题三、解答题 11 (2010年年3月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一模数学理科试题)月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一模数学理科试题) (本小题满分本小题满分12分分) 已知函数( )sin coscos

26、 sinf xxx(其中xr,0) (1)求函数 f x的最小正周期; (2)若函数2 4 yfx 的图像关于直线 6 x 对称,求的值 解:(1)解:解:( )sinf xx, 40 函数 f x的最小正周期为2 (2)解:解:函数2sin 2 44 yfxx , 又sinyx的图像的对称轴为 2 xk (kz) , 令2 42 xk , 将 6 x 代入,得 12 k (kz) 0, 11 12 题组四题组四 一、填空题 1.(昆明一中一次月考理)在abc中,a、b、c所对的边长分别是a、b、c. 满足bacca coscos2.则basinsin的最大值是 a、 2 2 b、1 c 、2

27、 d、 12 2 答案:c 2 (肥城市第二次联考) (文)已知函数 2 sinyx,则( ). (a) 有最小正周期为2 (b) 有最小正周期为 (c) 有最小正周期为 2 (d) 无最小正周期 答案 b 3.(昆明一中三次月考理)已知tan2,则 cossin cossin a3 b3 c2 d2 答案:a 4. (安徽六校联考)函数tanyx(0)与直线ya相交于a、b两点,且|ab最小值为, 则函数( )3sincosf xxx的单调增区间是( ) 41 a.2,2 66 kk ()kz b. 2 2,2 33 kk ()kz c. 2 2,2 33 kk ()kz d. 5 2,2

28、66 kk ()kz 答案 b 5.(岳野两校联考)若 a, b, c 是三角形 abc 的角 a、b、c 所对的三边,向量 )sin,sinsin(cbbaam , ), 1(cbn ,若 nm ,则三角形 abc 为( )三 角形。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d. 不能确定 答案 c 6 (祥云一中三次月考理)sin570的值是 a 2 1 b 2 3 c 2 1 d 2 3 答案:c 二、填空题 1.(肥城市第二次联考)已知函数)sin(2xy)0(为偶函数, )2 ,(),2 ,( 21 xx为其图象上两点,若 21 xx 的最小值为,则 , 。 解析: 由题意分析知函数)s

29、in(2xy的周期为t, 2 2 又因为函数 )sin(2xy)0(为偶函数,所以必须变换成余弦函数形式,综合分析知 2 , 2 。 2 (安庆市四校元旦联考)若( )sincosf xx,则 ( ) f等于 . 答案 sin 3.(祥云一中月考理)3 12 tan 。 答案:2 4.(祥云一中月考理)3 12 cot 。 答案:2 42 5 (昆明一中四次月考理)求值 2 1 arcsin3arctan 2 1 arccos 2 3 arcsin . 答案: 3 2 三、解答题 1 (岳野两校联考) (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abc 的三个内角分别为 a、b、c,向量 m = (sinb,

30、 1 cosb)与向量 n = (2,0)夹角的余弦值为 1 2 (1)求角 b 的大小; (2)求 sina + sinc 的取值范围 解:(1)m = 2 (2sincos,2sin)2sin(cos,sin) 222222 bbbbbb 2sin coscos | |2 2sin2 2 bb b m n mn 3 分 由题知, 1 cos 2 ,故 1 cos 22 b 23 b b = 2 3 6 分 (2)sina + sinc = sina + sin(3 a ) = sinsincoscossin 33 aaa = 13 sincossin() 223 aaa (0,) 3 a

31、10 分 a +3 2 (,) 33 sin(a +3 ) 3 (,1 2 sina + sinc 的取值范围是 3 (,1 2 12 分 题组五题组五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2009 玉溪一中期末)若sin0且tan0是,则是( ) a第一象限角b 第二象限角c 第三象限角d 第四象限角 答案答案 c 43 2.(2009 滨州一模)(4)abc 中,30, 1, 3bacab,则abc 的面积等于 a 2 3 b 4 3 c3 2 3 或d 4 3 2 3 或 答案答案 d 3.(2009 昆明市期末)已知 tan=2,则 cos(2+)等于( ) a 5 3 b 5 3 c 5 4

32、 d 5 4 答案答案 a 4.(2009 临沂一模)使奇函数f(x)=sin(2x+)+ 3 cos(2x+)在 4 ,0上为减函数的 值为 a、 3 b、 6 c、 5 6 d、 2 3 答案答案 d 5.(2009 泰安一模)若 a. 2 10 b. 2 10 c 5 2 10 d. 7 2 10 6.(2009 茂名一模)角终边过点( 1,2),则cos( ) a、 5 5 b、 2 5 5 c、 5 5 d、 2 5 5 答案答案 c 7.(2009 枣庄一模)已知)2 3 2 cos(, 3 1 ) 6 sin( 则的值是( ) a 9 7 b 3 1 c 3 1 d 9 7 8.

33、(2009 韶关一模)电流强度i(安)随时间t(秒)变化的函数 sin()iat(0,0,0) 2 a 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则当 100 1 t秒时,电流 强度是 a5安 b5安 c5 3安 d10安 答案答案 a 110 tan,(,), tan342 aa a 则si n(2a+)的值为 4 44 9.(2009 潍坊一模) 0000 sin45cos15cos225sin15的值为 3 (a) - 2 1 (b) - 2 1 (c ) 2 3 (d )2 答案答案 c 10.(2009 深圳一模)已知点) 4 3 cos, 4 3 (sinp落在角的终边上,且)2, 0,则 的值为 a 4

34、 b 4 3 c 4 5 d 4 7 答案答案 d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1.(2009 聊城一模) 在),( 4 1 , 222 acbscbacbaabc若其面积所对的边分别为角中 a则= 。 答案答案 4 12.(2009 青岛一模)已知 3 sin() 45 x ,则sin2x的值为 ; 答案答案 7 25 13.(2009 泰安一模)在abc 中,ab=2,ac=6,bc=1+3,ad 为边 bc 上的高,则 ad 的长是 。 答案答案 3 三、解答题三、解答题 14.(2009 青岛一模)在abc中,cba,分别是cba,的对边长,已知 aacos3sin2. ()若mbcbca

35、 222 ,求实数m的值; ()若3a,求abc面积的最大值. 解:() 由aacos3sin2两边平方得:aacos3sin2 2 45 即0)2)(cos1cos2(aa 解得: 2 1 cosa3 分 而mbcbca 222 可以变形为 22 222 m bc acb 即 2 1 2 cos m a ,所以1m 6 分 ()由()知 2 1 cosa,则 2 3 sina7 分 又 2 1 2 222 bc acb 8 分 所以 2222 2abcacbbc即 2 abc 10 分 故 4 33 2 3 2 sin 2 2 a a bc s abc 12 分 15.(2009 东莞一模)

36、在abc中,已知2ac ,3bc , 4 cos 5 a (1)求sin b的值; (2)求sin 2 6 b 的值 解:(1)由 4 cos 5 a 可得 5 3 sina (-2 分) 所以由正弦定理可得 sin b= 5 2 (-5 分) (2)由已知可知 a 为钝角,故得 5 21 cosb(-7 分) 从而 25 17 sin212cos, 25 214 cossin22sin 2 bbbbb, (-10 分) 所以 50 17712 cos 2 1 sin 2 3 ) 6 2sin( bbb (-12 分) 16.(2009 上海奉贤区模拟考)已知函数. 3 cos3 3 cos

37、3 sin)( 2x xx xf (1)将( )f x写成)sin(xa的形式,并求其图象对称中心的横坐标; 46 (2)如果abc 的三边 a、b、c 满足 b2=ac,且边 b 所对的角为x,试求角x的范围及此 时函数( )f x的值域. 2 ( )sincos3cos 333 xxx f x -(1 分分) = 12323 sincos 23232 xx -(1 分分) = 23 sin() 332 x -(1 分分) 若x为其图象对称中心的横坐标,即 2 sin() 33 x =0, -(1 分分) 2 33 x k , -(1 分分) 解得: 3 () 22 xkkz -(1 分分)

38、 (2) 22222 2 cos 222 acbacacacac x acacac , -(2 分分) 即 1 cos 2 x ,而(0, )x,所以(0, 3 x 。 -(2 分分) 28 (, 3339 x , 28 sin()sin,1 339 x , -(2 分分) 所以 833 ( )sin,1 922 f x -(2 分分) 17.(2009 冠龙高级中学 3 月月考)知函数)sin()(xxf(其中 2 , 0 ),xxg 2 sin2)(.若函数)(xfy 的图像与 x 轴的任意两个相邻交点间 的距离为 2 ,且直线 6 x是函数)(xfy 图像的一条对称轴. (1)求)(xf

39、y 的表达式. (2)求函数)()()(xgxfxh的单调递增区间. (1)由函数)x( fy 的图像与 x 轴的任意两个相邻交点间的距离为 2 得函数周期为 , 2 直线 6 x 是函数)x( fy 图像的一条对称轴,1) 6 2sin( , 6 k2 或 6 7 k2 ,)zk( , 2 , 6 . ) 6 x2sin()x( f . 47 (2)1x2cos) 6 x2sin()x(h 1) 6 x2sin( )zk( 2 k2 6 x2 2 k2 , 即函数)x(h的单调递增区间为)zk( 3 kx 6 k . 18.(2009 昆明市期末)如图abc,d 是bac 的平分线 ()用正

40、弦定理证明: dc bd ac ab ; ()若bac=120,ab=2,ac=1,求 ad 的长。 ()证明:设adb=,bad=,则adc=180-,cad= 由正弦定理得,在abd 中,, sinsin bdab 在acd 中, sin)180sin( dcac , 又),180sin(sin 由得: dc bd ac ab 4 分 ()解: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 bacacabacabbccos2 222 =4+1-221cos120=7.故 bc=7 设 bd=x,dc=y,则 x+y=7 由()得 .2, 2yx y x 即 联立解得. 3 7 , 3 72 yx 故 72 5

41、 2 cos 222 bcab acbcab b 48 在abd 中,由余弦定理得 abdbdabbdabadcos2 222 =. 9 4 72 5 3 72 22) 3 72 (4 2 所 以 3 2 ad 10 分 2009 年年联联考考题题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1.(2009 年 4 月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文)若sincos0,且cos0,则角是 ( ) a.第一象限角 b. 第二象限角 c.第三象限角 d.第四象限角 答案答案 c c 2. (北京市崇文区 2009 年 3 月高三统一考试理) )已知 3 1 cossin ,则2sin的值为 ( ) a 3 2 b 3 2 c

42、9 8 d 9 8 答案答案 d 3.(北京市东城区 2009 年 3 月高中示范校高三质量检测文) )已知 1cossin, 5 4 sin,则2sin= ( ) a. 25 24 b. 25 12 c. 5 4 d. 25 24 答案答案 a 4.(2009 福州三中)已知 tan 4 3 ,且tan(sin)tan cos 则 sin的值为 ( ) a 5 3 b 5 3 c 5 3 d 5 4 答案答案 b 49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5.(20009 青岛一模)已知 3 sin() 45 x ,则sin2x的值为 ; 答案答案 7 25 6.6.(沈阳二中 2009 届高三期末数学试

43、题) 在abc中,若 1 tan,150 ,2 3 acbc,则 ab= . 答案:答案:10. 三、解答题三、解答题 7.(2009 厦门集美中学)已知tan 2 =2,求 (1)tan() 4 的值; (2) 6sincos 3sin2cos 的值 解:(i) tan 2 =2, 2 2tan 2 24 2 tan 1 43 1tan 2 ; 所以 tantan tan1 4 tan() 41tan 1tantan 4 = 4 1 1 3 4 7 1 3 ; (ii)由(i), tan= 3 4 , 所以 6sincos 3sin2cos = 6tan1 3tan2 = 4 6() 1 7

44、 3 4 6 3()2 3 . 8.(2009 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已知 4 sin,0, 52 (1)求 2 sin2cos 2 的值 (2)求函数 51 cossin2cos2 62 f xxx的单调递增区间。 44 sin,sin 55 3 0,cos 25 又 (i) 50 2 sin2cos 2 1 cos 2sincos 2 3 1 43 5 2 552 4 25 (ii) 531 sin2cos2 652 2 sin 2 24 222 242 3 , 88 f xxx x kxk kxkkz 令 得 函数 f 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3 , 88 kk kz 9.(2009 年龙岩市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已知), 2 ( ,且 2 3 sincos 223 . ()求cos的值; ()若 5 3 )sin(,) 2 , 0( ,求sin的值. 解:()因为 2 3 sincos 223 , 所以 4 12sincos 223 , 1 sin 3 . (2 分) 因为(, ) 2 , 所以 2 12 2 cos1 sin1 93 . (6 分) 51 ()因为(, ),(0,) 22 ,所以 3 (,) 22 又 3 s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