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文中的平仄韵_第1页
关于古诗文中的平仄韵_第2页
关于古诗文中的平仄韵_第3页
关于古诗文中的平仄韵_第4页
关于古诗文中的平仄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 的四声是: 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 一部分变为去声。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普通话语音把音高分成 “低、半低、中、半高、高 ”五度。阴平声高而平, 阳平声是中升调,上声是降升调,去声是全降调。去声字就是第四声的字。公元 5 世纪南朝齐梁间有人(沈约等)将古汉语分为四个调类:平上去入。四声的调值根据唐阳宁公和南阳处忠所著的元和新声韵谱 记载如下平声 “哀而安 ”:约是一种长的 xx 或低平调。上声 “厉而举 ”:约是一种短的升调,用力比较强。去声 “清而

2、远 ”:约是一种长的高降调, “远”是长义。入声“直而促”:入声以 -p/-t/-k 收尾,发音短促。调类调值普通话语音里,声调有四个,阴平是第一,阳平是第二声,上声是第三 声,去声是第四声,统称四声。也就是普通话里的四个调类,它采用一种五度 标记法,作为标调符号来描写音节的声调。它们的调值分别为:55(阴平)、35(阳平)、214 (上声)、51(去声),这也是声调实际的念法。四声是中古汉语声调的四种分类以表示音节的高低变化,包括平声、上 声、去声和入声。平声、上声、去声又称舒声,入声则为促声。舒声韵尾以元音或者鼻音结 尾,促声韵尾以塞音结尾。入声除了是一个声调,还是一系列以塞音收尾的韵 母

3、的统称。现代普通话已经失去了入声。唐宋以来,汉语在四声的基础上区分 声母清浊对应的阴调和阳调形成八声,也就是四声八调。四声,指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平、上、去、入。南北朝时,梁武帝曾经问周舍什么是“四声 ”,周舍回答那就是 天(then)子(cix)圣(sje门9人)哲(triet) ”;这四字正好代表 平上去 入”四个不同的声调。根据日本悉昙藏卷五记载:“平声直低、有轻有重。上声直昂、有轻无重。去声稍引、无轻无重。入声 径止、无内无外。平中怒声、与重无别。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 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 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话的声调来说,共

4、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 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古代汉语 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1)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2)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3)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4)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四声和韵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 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甚么字归甚么声调,在韵书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还保存着入声的汉语方 言里,某字属某声也还相当清楚。我们特别应该

5、注意的是一字两读的情况,有 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往往词性也不同),同时也有两种读音。例如 “为” 字,用作动词的时候解作 “做”,就读平声(阳平);用作介词的时候解作 “因 为”,“为了”,就读去声。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比现代汉语多得多。现在试 举一些例子:骑,平声,动词,骑马;去声,名词,坐骑。思,平声,动词,思念;去声,名词,思想,情怀。誉,平声,动词,称 赞;去声,名词,名誉。污,平声,形容词,污秽;去声,动词,弄脏。数,上声,动词,计算;去声,名词,数目,命运;入声(读如朔),形 容词,频繁。教,去声。名词,教化,教育;平声,动词,使,让。令,去声,名词,命令;平声,动词,使,让

6、。禁,去声,名词,禁令,宫禁;平声,动词,堪,经得起。杀,入声,及物动词,杀戮;去声(读如晒),不及物动词,衰落。xx 四声与普通话四声的关系在普通话中,中古全浊音被清音化,因此中古清音平声在普通话里变为阴 平(普通话第一声),中古浊音平声变为阳平(普通话第二声),中古全浊上 声在普通话里变为去声(普通话第四声)。同时入声在普通话里消失,中古全 浊入声变为普通话的阳平(普通话第二声),中古次浊入声变为普通话的去声 (普通话第四声)。平仄简表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3 / 12五律仄起: 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七律平起: 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 七律仄起: 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对联:(联尾

7、)上仄下平xx【 1】 xx 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2】 xx 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3】 xx 仄起首句押韵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4】 xx 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xx【 1】 xx 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2】 xx 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3】 xx 仄

8、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 4】 xx 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五律 【 1】五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2】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 12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 3】五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9、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 4】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七律 【1】七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2】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3】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

10、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 4】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凡韵尾是-n或-ng的字,不会是入声字。如果就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来说, ai、ei、ao、ou 等韵基本上也没有入声字。总结(1)入声问题是辨别平仄的障碍之一。这个障碍是查字典或韵书才能消除 的。但是,平仄的道理是很好懂的。而且,中国大约还有一半的地方是保留入 声的

11、,在那些地方的人们,辨别平仄更是没有问题了?也不尽然,粤语有入 声,可张学友的不老传说流传在月夜那故事古:平通仄仄仄通仄仄事【去声四寘】今:平通仄仄仄事【十三支,(-i)(零韵母)】不合平仄规律。(2)句末字的读音是辨别平仄的障碍之二。普通话中不少字由于经过演 变,字的发音本身就是错的。这种现象不在少数。(3)音调问题是辨别平仄的障碍之三。普通话的音调极为不自然,且没有“换调”系统。这使得诗词的平仄之韵难以体现?其实平仄有片面性,李白的 静夜思xx、一 、尸一床前 xx疑是地上霜仄仄平举头 xx仄平仄 低头思故乡不合平仄。可证明平仄是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粤语九声现代粤语仍存在著平、上、去、入四声,并细分为九声,分别为阴 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 中入和阳入。九声声调表声调位置字例字例1)阴平声因分诗2)阴上声忍粉史3)阴去声印训试4)xx 人焚时5)xx 引愤市6)xx去声刃份事7)阴入声壹忽(失)8)中入声 (噎)屑9)xx入声日佛蚀()表示有音无字粤语九声中,第一、四声(阴平、阳平声)是平声,其他的七声(上、去、入声)都属仄声以后查字典的时候 (如商务大词典 ),只要看看它在注音上的数字(通常在右 上角)是 19 中的那一个,便知是平是仄了。后记古人吟诗作对是按古音的,当用今音朗读古联时,就容易误会古人平仄不 合联律了。举例如 “吸来江水煮新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