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技术设计书_第1页
地籍测量技术设计书_第2页
地籍测量技术设计书_第3页
地籍测量技术设计书_第4页
地籍测量技术设计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武汉铁路分局地籍测量技术设计书编写单位:武汉市江夏区土地勘察测绘队编 写 者:许应望审 核 者:金卫东日期:二一四年十一月一、测区概况测区位于京广铁路武汉市江夏区段,沿线共 16 宗地。全长近 40公 里,面积约 5 平方公里。沿线 5 个街道办事处老建筑零乱、复杂,商业区 行人、车辆众多;铁路沿线植被丰富、通视困难,测量难度较大。二、主要作业依据(1)、城市测量规范 CJJ/T8-2011(2)、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 CJJ/T73-20103)、地籍调查规程 TD/T1001-2012(4) 、地籍测绘规范( CH5002-94)(5) 、 1:500、1:1000、1:2000 地形

2、图图式 GB/T20257.1-2007(6)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 7)、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24356三、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及其它作业参数( 1)平面坐标系统: 1954年北京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3)测图比例尺 : 1:2000 。(4)成图规格:统一采用正方形分幅图廓标准(50CMK 50CM。( 5)基本等高距 :1:2000 地形图采用 1 米。四、技术路线和方法本次工程拟采用全野外测量方法进行。利用 WHCOF网 VRS RTK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利用全站仪进行外业碎部采集,利

3、用计算机进行内业编 辑成全数字地形图的作业方法。4.1 图根控制测量( 1)图根控制点在街道和水泥地面上,可打入钢钉,在周围刻20cmx 20cm深0.5mm的方框、点号,并涂上红油漆。(2) VRS RTK图根控制点编号前冠T。(3) RTK图根观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RTK 一测回应符合下列要求:A 对仪器进行初始化;B观测值应得到RTK固定解,且收敛后开始测量;C 每测回的自动观测个数不应少于 10个观测值,取平均值作为 定位结果;D平面坐标和高程记录到 0.001m。 应采用三角架方式架设天线进行作业,测量过程中仪器的圆气 泡应严格稳定居中。 测回间应重新进行初始化,测回间的时间间隔不应

4、小于60s 取各测回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观测结果。(4)应对每个控制点用常规方法进行边长、角度检查。RTK图根测量主要技术要求点位中误差有效观测卫星数观测时间图形强度因子VDOP 5颗 10秒 44.2野外数据采集的原则采用南方测绘公司CASS7.1成图软件,全野外采集数据,全要素 1:500数字化地形图分层及编码,按CASS7.1成图软件规定图层及编 码表执行。4.3野外数据采集数据的技术要求(1)仪器的对中偏差不大于5mm(2)每个测站安置好仪器后,首先必须进行定向检查,然后才能进行 碎部测量。为确保定向的准确,防止因输入的控制点坐标或点号有误或 其他原因造成整站成果作废,定向检查可在不同

5、的条件下选择不同的方 式。(3) 用测距仪施测地形地物点时,测距一次读数,当仪器的2C小于 40秒时,水平角可测半测回;能直接测出平距时,可不测改平用的垂直角,否则垂直角测半测回。每一测站测完后,应归零检查,归零差应不 大于40秒。测站至地物点的距离一般不超过 120米,测站至地形点的距 离一般不超过150米,最长不超过200米,地形点之间的间隔一般不大于15米。施测碎部点高程时,垂直角可测半测回,当垂直角指标差大于T时,应加以改正。仪器高、觇标高量取至厘米。4.4 野外数据采集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的附属设施均应测绘,临时性地物(临时 工棚、移动房、零乱废弃电线杆等)可舍去。房屋应注记层次

6、、建筑材 料、栋号(当实地有注时)、门牌号、楼栋名称(当实地有注时)等。房屋以墙基角为准,逐间测量表示;房屋根据结构和层次分开表示 (一层的可不注层数);混成一体的建筑物,层次比较清楚的,分层测 绘,分层表示困难时,以主体建筑层数注记;层数相近而又较难分割 的,也可以按占地面积较大的层数注记。对综合性的大楼和裙楼,建筑 物与地面交线用实线表示,最外飘出部分在地面的投影线以及主体与裙 楼交线用虚线表示;裙楼以上的主体建筑其凹凸位小于 50 厘米时,可综 合表示;裙楼层数以面积大的注记,主体楼层以最高层数注记。连壁式 楼房和门店应分户或分卡测量(按梁柱中线施测);旧城区和农村中的老 屋应逐个表示。

7、房屋飘出部分应分飘楼或飘阳台,若第二层为飘楼,第三层以上为 飘阳台时,飘楼和飘阳台按其投影位置分别表示。房屋结构按图式规定表示 : 即注砼、混、砖等。以钢筋混凝土为框架 结构的房屋,以砼房表示;以砖为承重墙体,以钢筋混凝土为楼板,以 钢筋混凝土或瓦为顶盖的房屋,以混房表示;以砖为承重墙体,以木板 为楼板,瓦为顶盖的房屋,以砖房表示;以砖为承重墙体,以铁皮(或石 棉瓦)为顶盖,住人或作车间的房屋,以砖房表示;依附其他房屋或围墙 搭建,以铁皮(或石棉瓦)为顶盖,堆放杂物的房屋,以简单房屋表示; 用简单材料搭建在江边、海边、鱼塘边水面上的茶楼、房屋,以简单房 屋表示;以钢柱或钢筋混凝土柱为支承,四周

8、以铁皮为墙体,铁皮或石 棉瓦为顶盖的工厂(车间),以简单房屋表示,面积较大时加注其用途, 如车间。落地阳台综合以房屋表示,悬空阳台和飘楼用虚线表示,飘楼加注 飘出层数。柱廊以柱外围为准,四角或转角处的支柱位置应实测。门廊以柱或围护物外围为准,独立柱的门廊以顶盖投影为准,柱的位置 实测。独立地物能依比例尺表示的,应实测外廓,中间配置相应符号表 示;不能按比例尺表示的,应准确测定其定位点或定位线,用相应符号 表示。管线直线部分的支架(杆)和附属设施密集时,可适当取舍,表示主 要的种类;同一支架(杆)上有多种线路时,表示其中的主要线路;建筑 区内的电力线、通讯线可不连线,但应在杆架处绘出连线方向。城

9、市公 共部分的底下管线检修井必须测绘,单位或居民区内部的检修井一般应 测绘,当密度过大时可适当取舍。水系及附属设施应按实际形状测绘,双线水沟(水渠)应测注沟(渠) 底高程;堤坝应测注顶部及坡脚高程;所有道路均应实测表示,并注记道路(街道)名、路面材料;路面材 料分为水泥、沥青、碎石、砾石和土等。道路通过居民地不应中断。街 道边和街道中央的栅栏不表示,高速公路围建的栅栏应表示。道路应表 示路中线,街道只需表示边线。地貌一般以等高线表示,明显的特征地貌应以符号表示。应重视山 顶、鞍部、凹地、山脊、山谷及其他地形变换点的测绘。当陡坎高于 0.3m (平地)时应表示。地类界应详细测绘,以正确反映各类植

10、被的分布范围。施工地、乱 挖地、填土区可不绘等高线。菜地、果园、旱地等农用地中,以木、油毡纸、草等为材料建造的 简单房屋,住人的应表示;对轮廓小的拐角可适当综合表示。 地理名称的表示按照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执行。 4.5 测量数据的计算机处理和机助制图利用南方测绘公司CASS6.1成图软件,对原始野外采集的碎部测量数据进行分类、排错、解码、碎部测点坐标计算等处理,形成碎部点 文件,根据点文件信息,将属于同一地物的各个测点按照一定的格式进 行排列和处理,形成图形文件,借助图形编辑功能在计算机屏幕上对显 示图形进行图形编辑、修改、注记等,最后形成正式的碎部点文件

11、和图 形文件。在图形文件中,数据应按南方测绘公司 CASS6.1成图软件要 求分层存放。当控制点注记(或其他注记)压住道路线、等高线、房屋线等时,电 脑资料内不能切断道路线、房屋线等。五、主要精度指标地籍图平面位置精度序号项目图上中 误差/mm图上允许误差/mm备注1相邻界址点的间距误差 0.3 0.62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 0.3 0.6位误差山地、树林3界址点相对于邻近地物点的点 0.3 0.6及隐蔽地区位误差等可放宽至4邻近地物点的间距误差 0.4 0.61.5倍5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 0.5 0.6位误差六、质量检查与验收质量检查程序采用两级检查、一级审核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即小组 自检,队专职检查员检查,院检查员检查审核。针对工程进行相应工序 的检查,队专职检查员检查,院检查员到现场进行检查,填写检查意 见。队级检查员对产品进行100%全面检查,对提交的各种观测记录、计 算资料、成果表及图件进行检查。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对计算机内的数 据文件、图形文件、格式、图层以及点、线、面状要素进行全面的检 查,保证所提交的数据文件和图形文件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