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苔藓植物_第1页
第四章苔藓植物_第2页
第四章苔藓植物_第3页
第四章苔藓植物_第4页
第四章苔藓植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苔藓植物,主 要 内 容: 第一节 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一)苔纲 第三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二)藓纲 第四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 小结,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一节 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 1.苔藓植物是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为小型的多 细胞绿色植物,大多适于生活在阴湿环境中。 2. 植物体结构特征 3.孢子体结构特征 4. 生活史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如下图): 5.分类,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一节、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 3.植物体(配子体)的结构特征 3.1结构简单,为叶状体或有假根和类似茎、叶分化的茎叶体。(无真正的输导组织,非维管植物) 3.2生殖器官为多细胞的精子器和颈

2、卵器 。(颈卵器植物) 3.3精子具两条鞭毛,能游动,但仍需借助于水。 3.4合子萌发形成胚。(高等植物,有胚植物),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一节、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 4.孢子体的结构特征 寄生在配子体上 孢蒴:孢子体上端的孢子囊 。 产生孢子的组织称为造孢组织。 蒴柄:位于孢蒴下的柄。 基足:位于蒴柄最下部,深入配子体的组织中吸收养 料。 原丝体: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形成的丝状体。,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一节、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地 钱(叶状体),苔 藓(叶状体),第四章 苔藓植物,假根,葫芦藓,苔 藓,第一节、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一节、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 3.1茎叶体结构

3、假根:单细胞或是单列细胞,固着和吸收。 茎:无中柱,略有皮层与中轴的分化。 叶:单层细胞,无叶脉或有中肋。,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一节、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地钱精子器,精子器:多成棒状或球型,外壁为单层细胞构成。,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一节、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地钱颈卵器,颈卵器 :外型如瓶状,上部细狭,下部膨大。,颈部、腹部、颈沟、腹沟,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一节、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 植物学 第四章 苔藓植物,颈卵器壁,颈沟细胞,腹沟细胞,卵,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一节、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 5.分类 苔藓植物约有23 000种左右,遍布于世界各地,我国约有2 800种。 根据营养体形态结构分为:苔纲

4、和藓纲。 苔纲和藓纲各有什么特征,以及二者的区别是又什么?首先,我们来学习苔藓植物门的苔纲。,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二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一)苔纲 1.一般特征:5个方面 2.代表植物: 2.1地钱属 2.2光萼苔属 2.3角苔属,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二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一)苔纲 1.一般特征 1.1苔类植物一般要求较高的温、湿条件,在热 带亚热带绿林内种类尤为丰富。 1.2营养体(配子体)很不一致,有叶状体,也有茎叶的分化,但多位背腹式。 1.3孢子体简单,孢蒴无蒴齿,多数种也无蒴轴,但有弹丝。 1.4孢子萌发时,原丝体阶段不发达。 1.5通常分为3目:地钱目,叶苔目,角苔目。,第四章 苔藓

5、植物,第二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 2.1地钱 (1)叶状体:扁平二叉分枝,背腹两面,背面深绿色。 (2)配子体:雌雄异株。 (3)孢子体:孢蒴,蒴柄,基足。 (4)生殖:有性,无性,营养繁殖。 (5)生活史:世代交替,蒴苞,第四章 苔藓植物,地钱,背面,腹面,第四章 苔藓植物,植物学 第四章 苔藓植物,雄株中肋 雄生殖托(圆盘装)精子器腔 精 子器(卵圆形) 精子 雌株中肋雌生殖托(伞形)芒线颈卵器 颈卵器 :蒴苞 颈部 短柄 腹部卵子,水,媒介,合子,孢子体,无性生殖,r,同型孢子,弹丝,非r,cell,有性生殖,孢子,同型异性,原丝体,(雌性),(雄性),营养生殖,胞芽,植物体,芽杯(叶状体背

6、面中肋),(与母株同性别),第四章 苔藓植物,(有性世代),(无性世代),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二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一)苔纲 2.2光萼苔属 叶苔目常见的苔类 (1)茎叶分化,有假根。 (2)配子体:雌雄异株。 (3)孢子体:3个部分,基足,蒴柄,孢蒴。 (4)生活史。 (5)分类。,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二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一)苔纲 叶:单层细胞共3列分侧叶和腹叶,侧叶 二裂成两瓣(背瓣、腹瓣)。 茎:匍匐,圆形,但无组织分化。 假根:单细胞,生于腹叶基部,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二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一)苔纲 精子器和颈卵器: 不生于生殖托,而是生于分枝的顶端,叶子丛生称雄器苞,雌器苞。 孢子

7、体:直立于雌器苞中,由孢蒴,蒴 柄,基足三部分构成。 孢蒴:成熟时裂成四瓣。 弹丝:两条螺纹。,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二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一)苔纲 分类: 叶苔目,苔类中最多的1目,约8000余种。 多数种类有茎叶的分化,但有的仍为叶状 体,如,片叶台属(riccardia) ,也有的 介于两者之间,如塔叶苔属(schiffneria),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二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一)苔纲 2.3角苔属 (1)配子体退化 : (2)雌雄同株:精子器和颈卵器均生于叶状体内 。 (3)孢子体。,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二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一)苔纲 叶状体:背腹面,边缘深缺刻,内部结构简单,每个细胞含一

8、个大叶绿体,上有一个蛋 白核,腹面(和土壤接触面)有胶质穴,有小珠(念珠藻植物)附生其内。腹面生有假根。,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二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一)苔纲 孢子体:细长呈长针状,有一发达的基足和苞蒴,无 蒴柄,但有蒴轴。 苞蒴: a. 茎部有分生组织,可使苞蒴不断生长。 b. 蒴壁绿色,可进行光合作用,并有气孔。 c. 蒴中央有蒴轴,蒴轴周围为整苞组织。 d. 孢子囊内,孢子由上而下逐渐成熟,蒴壁逐 渐开裂,纵裂成两瓣。 弹丝:扭转力,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二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一)苔纲 小结:区别于前两目。 1.细胞内只有1个大形叶绿体,其上有1个蛋白核。 2.精子器,颈卵器同埋于配子体中。

9、 3.孢子体基部成熟晚,能在一定时期仍有分生能力。 4.孢蒴中央有蒴轴,孢蒴壁上有气孔等。,角苔的配子体为有背腹之分的叶状体,假根为单细胞,孢蒴内形成和苔类的弹丝同源的假弹丝,丝的特征和苔类相似,但其细胞内含大型叶绿体,上附有蛋白核的特征,又与绿藻相联系,同时孢蒴无柄,基部具分生组织,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有分生能力;蒴壁上具气孔,细胞内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中央具蒴轴的结构,其内有类似输导组织的厚壁细胞;、颈卵器无柄,腹部完全与配子体、组织细胞联接在一起,只有颈部开口于表皮;精子器起源于亚表皮细胞;造孢组织起源于蒴周层等特征又与藓类植物或蕨类植物相似,由此可以推断其演化地位:,进化:,退化:,第

10、四章 苔藓植物,第三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二)藓纲 1.一般特征:5个方面 2.代表植物: 2.1泥炭藓属 2.2黑藓属 2.2葫芦藓属,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三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二)藓纲 1.一般特征 a.种类繁多,遍布世界,比苔类耐低温。 b.配子体:茎叶体,无背腹之分。有的种,茎中轴分化,叶螺旋式排列,故辐射对称。有的叶具中肋。 c.孢子体构造复杂,蒴柄坚挺,孢蒴内无蒴轴,无弹丝,成熟时多盖裂。 d.孢子萌发时,原丝体发达,并常形成多个植株。 e.分类:泥炭藓目,黑藓目,真藓目,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三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二)藓纲 泥炭藓属(sphagnales) 泥炭藓目,只1科1属 a.

11、配子体 b.雌雄同株 c.孢子体 d.生活史:与地钱相似,但雌雄同株。 e.分布,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三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二)藓纲 泥炭藓属(sphagnales) 泥炭藓目,只1科1属 a.配子体: 生境:生于水湿或沼泽地区。 形状:成垫状,上部生长,下部死亡,无假根。 叶 :无中脉,有两种细胞 小型,绿色的活细胞 大型,无色的死细胞,吸水、贮水作用很强。 茎 : 强枝直立,弱枝下垂 横切面圆形,分为皮部(细胞大,无色,透明) 中轴(细胞小,多厚壁或薄壁),植物学 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三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二)藓纲 泥炭藓属(sphagnales) 泥炭藓目,只1科1属 b.雌雄同株: 精

12、子器,颈卵器分别生于主茎顶端不同小枝上。 精子器,球形,具长柄,小枝叶腋处。 颈卵器,也有柄,小枝的顶端。,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三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二)藓纲 泥炭藓属(sphagnales) 泥炭藓目,只1科1属 c.孢子体: 孢蒴:球形,蒴盖(无蒴帽),蒴轴(半圆形)。 蒴柄:不延伸,极短。 基足:基部膨大,埋于配子体内。 假蒴柄:生有孢子体的小枝顶端。 成熟时,蒴盖横裂,无弹丝,原丝体片状,1个原丝体只形成1个植物体(配子体)。,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三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二)藓纲 泥炭藓属(sphagnales) 泥炭藓目,只1科1属 e.分布 泥炭藓属植物约300多种,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13、,北温带分布较广。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部高寒地区。,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三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二)藓纲 黑藓属(sphagnales) 黑藓目,只1科2属,我国只有黑藓属。 a.配子体 b.生殖器官 c.孢子体 d.生活史:与地钱相似,但雌雄同株。 e.分布,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三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二)藓纲 黑藓属(sphagnales) a.配子体:棕色或黑棕色,直立丛生。 茎叶全由厚壁细胞构成,茎无中轴分 化,叶中肋12条或退化。 b.生殖器官:雌雄同株或异株,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三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二)藓纲 黑藓属(sphagnales) c.孢子体:孢蒴,蒴柄,基足。 孢

14、蒴:有蒴帽,但无蒴盖,有蒴轴。 孢子囊壁:四纵裂。 原丝体片状。,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三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二)藓纲 黑藓属(sphagnales) e.分布:生于高山,寒地或两极地方。 全世界约123种,我国中类不多见,常见于1 800m以上高山的花冈岩石上。,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三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二)藓纲 葫芦藓属(sphagnales) 真藓目中最常见的藓类 真藓目在藓类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遍布世界各地,是 藓类中的1个大目。 a.配子体 b.雌雄同株 c.孢子体 d.生活史:与地钱相似,孢子体寄生,不能独立生活。,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三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二)藓纲 葫芦藓属(sp

15、hagnales) 真藓目中最常见的藓类 a.配子体 根,假根 茎,短小,表皮,皮层,中轴(非输导组织) 茎顶端,具生长点,生长点顶细胞呈倒金字 塔形,三面分裂,生成侧枝和叶。 叶,丛生上部,卵形或舌形,排列疏松, 1条中肋。,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三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二)藓纲 葫芦藓属(sphagnales) 真藓目中最常见的藓类 b.生殖器官: 雌雄同株,但在不同的枝上。 精子器:枝顶端叶形较大,外形像花,雄 器苞(精子器,侧丝) 颈卵器:枝顶端如顶芽,其中有数个颈卵器。 瓶状,颈部(细长),腹部(膨大),长柄(腹下,着生于枝端)。,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三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二)藓纲 葫芦

16、藓属(sphagnales) 真藓目中最常见的藓类 c.孢子体: 基足,蒴柄,孢蒴,蒴帽。 蒴盖:1层细胞,覆于顶端。 孢蒴 环带(外),蒴齿(内,32枚,内外各16) 蒴壶:表皮,蒴壁,气室,蒴轴。 蒴台:最下部,气孔,薄壁细胞(叶 绿粒,光合) 原丝体:绿丝体,轴丝体,假根。,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三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二)藓纲 葫芦藓属(sphagnales) 真藓目中最常见的藓类 原丝体: 绿丝体:叶绿体多数,椭圆形,细胞端壁垂直原丝体的长轴,光合 。 轴丝体:叶绿体较少,纺锤形,细胞端壁斜交原丝体的长轴,产生芽。 假 根:不含叶绿体,细胞端壁斜生,固着和吸收。 1个孢子 1个原丝体 多

17、个芽,多个植物体,泥炭藓、黑藓、葫芦藓三个属比较,苔纲与藓纲的比较,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四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 小结 一、起源与演化: 二、演化: 三、在植物中的位置: 四、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五、苔藓植物研究的历史:,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三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 小结 (一)起源: 1、起源于藻类: a 起源于绿藻 b 起源于轮藻 2、起源于裸蕨 裸蕨为一类原始的已经灭绝了的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第三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 小结 a 起源于绿藻: (1)有相同的叶绿素,叶黄素和细胞构成。 (2)蛋白核和贮花角茎和绿藻更相同。 (3)产生游动精子及合子在配子体中发育和 绿藻类相似。 (4)50年

18、代在日本发现了藻苔从藻到苔的 中间类型。,苔藓植物,b 起源于轮藻: (1) 生殖器官都为多细胞。 (2) 体形也有茎叶分化。 (3) 也有合子萌发的原丝体。 轮藻无孢子体世代。,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三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 小结 2、起源于裸蕨 理由: (1)角蕨属和鹿角蕨属。没有真正的叶和根。 有假根,和苔藓植物相似。 (2)在角蕨属,孢囊蕨属,孢子囊中也有和藓一 样的蒴轴。 (3)裸蕨中维管束有逐渐退化的趋势,认为角茎 的蒴轴就是由裸蕨退化而来的。 (4)裸蕨出现于志留纪,而苔藓出现于泥盆纪中期。,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三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 小结 二、演化: 1、如果起源于鞘毛藻类,即先演化成有背腹之分的苔类。 2、如果起源于轮藻,则先产生藓类。 3、起源于裸蕨,先出现角苔。,第四章 苔藓植物,第三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 小结 三、在植物中的位置: 1、苔藓植物,体形小,无维管束、生殖细,有鞭毛。配子体占优势,无真正的根、茎、叶等,这些都是原始的性状,是对水生生活具有依赖性的体现,同时也是不适应陆生生活的具体表现。 2、但是,苔藓植物从简单到复杂,植物体可直立生活,有类似根茎叶的分化,生殖器官多细胞,有胚的产生,孢子体直立,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