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吏杜甫诗词范文_第1页
新安吏杜甫诗词范文_第2页
新安吏杜甫诗词范文_第3页
新安吏杜甫诗词范文_第4页
新安吏杜甫诗词范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安吏杜甫诗词范文新安吏 杜甫 唐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注释】: 注:新安:地名。今河南省新安县。 中男:指十八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成丁。这是唐天宝初年 兵役制度规定的。 伶俜:形容孤独。俜:p ngo 更:岂。次:挨次。译文】:杜甫在去新安的

2、路上走过,听到人声喧哗,原来是吏役在村里 点名征兵。杜甫便问那些新安县里派来的吏役: “新安这个小县,连 年战争,还会有成丁的青年可以入伍吗 ?”(又一说为:难道新安这 个县小到没有二十三岁的成丁的人了吗?)官吏回答说: “昨夜已有 兵府文书下达,规定点选十八岁的中男入伍了。”杜甫说:“啊,这 些人还是年龄不大的青年, 怎么能让他们去守卫东都啊 ? ”肥胖的青 年大概家境还不坏,他们都有母亲来送行。瘦弱的青年大多贫户,他 们都孤零零的,无人陪送。时候已到黄昏,河水东流而去,青山下还 有送行者的哭声。 杜甫看到如此景象, 觉得只好对那些哭泣的人安慰 一番。他说:把你们的眼泪收起吧, 不要哭坏了眼

3、睛, 徒然伤了身体。 天地终是一个无情的东西啊 ! 官军进攻相州,本来希望一二天之内就 能平定,岂知把敌人的形势估计错了,以致打了败仗,兵士一营一营 地溃散了。伙食就在旧营垒附近供应,训练也在东都近郊。要他们做 的工作是掘城壕,也不会深到见水。牧马也是比较轻的任务。况且这 一场战争是名正言顺的正义战争, 参加的是讨伐叛徒的王师。 主将对 于兵士,显然是很关心抚养的。你们送行的家属不用哭得很伤心,仆 射对兵士仁爱得象父兄一样。【赏析】:唐肃宗乾元元年( 758)冬,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旋即,郭 和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乘胜率军进击, 以二十万兵力在邺郡 (即 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包围了安

4、庆绪叛军,局势甚可喜。然而昏 庸的肃宗对郭子仪、李光弼等领兵并不信任,诸军不设统帅,只派宦 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使诸军不相统属,又兼粮食不足,士 气低落,两军相持到次年春天,史思明援军至,唐军遂在邺城大败。 郭子仪退保东都洛阳, 其余各节度使逃归本镇。 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 大肆抽丁拉夫。 杜甫这时正由洛阳回华州任所, 耳闻目睹了这次惨败 后人民罹难的痛苦情状, 经过艺术提炼, 写成组诗“三吏”、“三别”。 “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 婚别, 垂老别,无家别。新安吏是组诗的第一首。新 安,在洛阳西。“客行新安道, 喧呼闻点兵。 ”这两句是全篇的总起。 “客”, 杜甫

5、自指。以下一切描写,都是从诗人“喧呼闻点兵”五字中生出。“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这是杜甫的问话。唐高祖 武德七年(624)定制:男女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至天宝三载(744), 又改以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丁。按照正常的征兵制度,中男不该服 役。杜甫的问话是很尖锐的,眼前明明有许多人被当作壮丁抓走,却 撇在一边,跳过一层问:”新安县小,再也没有丁男了吧?“大概他 以为这样一问,就可以把新安吏问住了。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吏很狡黠,也跳过一层回答说,州府昨夜下的军帖,要挨次往下抽 中男出征。看来, 吏敏感得很,他知道杜甫用中男不服兵役的王法难 他,所以立即拿出府帖来压人。看来讲王法

6、已经不能发生作用了,于 是杜甫进一步就实际问题和情理发问:”中男又矮又小,怎么能守卫 东都洛阳呢?“王城,指洛阳,周代曾把洛邑称作王城。这在杜甫是 又逼紧了一步,但接下去却没有答话。也许吏被问得张口结舌,但更 大的可能是吏不愿跟杜甫噜苏下去了。 这就把吏对杜甫的厌烦,杜甫 对人民的同情,以及诗人那种迂执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傅。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跟 吏已经无话可说了,于是杜甫把目光转向被押送的人群。 他怀着沉痛 的心情,把这些中男仔细地打量再打量。他发现那些似乎长得壮实一 点的男孩子是因为有母亲照料,而且有母亲在送行。中男年幼,当然 不可能有妻子。但为什么父亲不来呢

7、?上面说过“县小更无丁”,有 父亲在还用抓孩子吗?所以“有母”之言外,正可见另一番惨景。“瘦 男”之“瘦”已叫人目不忍睹,加上“独伶傅”三字,更见无亲无靠。 无限痛苦,茫茫无堪告语,这就是“独伶傅”三字给人的感受。杜甫 对着这一群哀号的人流,究竟站了多久呢?只觉天已黄昏了,白水在 暮色中无语东流,青山好像带着哭声。这里用一个“犹”字便见恍惚。 人走以后,哭声仍然在耳,仿佛连青山白水也呜咽不止。似幻觉又似 真实,读起来叫人惊心动魄。以上四句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它在前面 与吏的对话和后面对征人的劝慰语之间, 在行文与感情的发展上起着 过渡作用。“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这

8、是杜甫劝慰征人的开头几句话。照说中男已经走了,话讲给谁听呢? 好像是把先前曾跟中男讲的话补叙在这里, 又象是中男走过以后,杜 甫觉得太惨了,一个人对着中男走的方向自言自语, 那种发痴发呆的 神情,更显出其茫茫然的心理。照说抒发悲愤一般总是要把感情往外 放,可是此处却似乎在收。“使眼枯”、“泪纵横”本来似乎可以再 作淋漓尽致的刻画,但杜甫却加上了“莫”和“收”。“不要哭得使 眼睛发枯,收起奔涌的热泪吧。”然后再用“天地终无情”来加以堵 塞。“莫”、“收”在前,“终无情”在后一笔煞住,好像要人把眼 泪全部吞进肚里。这就收到了“抽刀断水水更流”的艺术效果。这种 悲愤也就显得更深、更难控制,“天地”也

9、就显得更加“无情”。照说杜甫写到“天地终无情”,已经极其深刻地揭露了兵役制 度的不合理,然而这一场战争的性质不同于写兵车行的时候。当 此国家存亡迫在眉睫之时, 诗人从维护祖国的统一角度考虑, 在控诉 “天地终无情”之后,又说了一些宽慰的话。相州之败,本来罪在朝 廷和唐肃宗, 杜甫却说敌情难以预料, 用这样含混的话掩盖失败的根 源,目的是要给朝廷留点面子。本来是败兵,却说是“归军”,也是 为了不致过分叫人丧气。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唐军讨伐安 史叛军,当然可以说名正言顺,但哪里又能谈得上爱护士卒、抚养分 明呢?另外,所谓战壕挖得浅,牧马劳役很轻,郭子仪对待士卒亲如 父兄等等,也都是些安慰之词。杜甫讲这些话,都是对强征入伍的中 男进行安慰。诗在揭露的同时,又对朝廷有所回护,杜甫这样说,用 心是很苦的。实际上,人民蒙受的惨痛,国家面临的灾难,都深深地 刺激着他沉重而痛苦的心灵。杜甫在诗中所表现的矛盾,除了有他自己思想上的根源外,同 时又是社会现实本身矛盾的反映。一方面,当时安史叛军烧杀掳掠, 对中原地区生产力和人民生活的破坏是空前的。 另一方面,唐朝 * 在 平时剥削、压迫人民,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却又昏庸无能,把战争造 成的灾难全部推向人民,要捐要人,根本不顾人民死活。这两种矛盾, 在当时社会现实中尖锐地存在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