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知识讲解探究世界的本质_第1页
14知识讲解探究世界的本质_第2页
14知识讲解探究世界的本质_第3页
14知识讲解探究世界的本质_第4页
14知识讲解探究世界的本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究世界的本质【考点解读】考点提示1. 哲学的物质概念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 哲学的运动概念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3. 物质运动的规律 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知识经纬【知识清单】一、世界的物质性(一)世界的物质性原理1. 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 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1)从产生看:人类社会是 (2)从本质看:人类社会本质上是3. 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二)物质的含义1. 物质概念:不 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 2. 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1. 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

2、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O2运动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1)物质是 ,运动是物质的 _( 2)运动是 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 。( 3)离开运动谈物质会陷入 ;离开物质谈运动会陷入 3.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1)静止的概念: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 其没有发生变化; 二是相对于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2).区别:联系: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1哲学规律的概念: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2规律的特点(1)客观性 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2)普遍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

3、维都是有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7要求人必须 ,按4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但是,在规律面前,人 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世界,造福于人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 、 、_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静止是 _和的统一。的联系。,又不能被,改造客观参考答案: 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实在性 变化 过程 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 的 有条件的 暂时的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运动的物质根本性质绝对运动所反映存在方式无条件的本质的依赖于固有的根本属性某一参照系 绝对的 相对静止 固有的

4、 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客观实在 物质 永恒的 必然客观承担者相对创造 消灭 遵循规律 客观规律办事 【要点精析】 要点 一:哲学的物质概念(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理解: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是说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 感受到或者是否承认它的存在,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是说物质具有可知性,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是从物质与意识相区别的角度来把握物质,固有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工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的固有属性

5、是运动)。(2)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不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只涉及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 了世界上所有的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特点,即客观实在性。无论人们是否能被人们所认识。区别于物质的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则概括(3)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一般与个别、 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和 部分的关系。 二者紧密联系。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抽象出来的。没有物质的具体形态就 没有物质,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而万事万物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例 如:“苹果是物质” ,这个判断就把一种具体形态“苹果”当作

6、“物质” ,也就是把个性 当作共性,因而是错误的。但我们可以说“苹果是物质的” ,这个判断指明“苹果”具 有“物质”的属性,因而是正确的。 二者相互区别。物质所概括和抽象的仅仅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共同特性客观实在 性,而物质的具体形态除了客观实在性这一共同特性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物质 是不生不灭、永恒存在的,物质的具体形态是有生有灭的。【典型例题】【高清课堂:探究世界的本质】 (31: 19-32 :31) 甲、乙两位同学就物质概念进行了辩论。甲说: “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 ”乙说:“世 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甲、乙的观点 ( )A后者是就具体物质而言 甲同学是

7、就物质的概念而言,物质是不生不灭D答案概括正确。前者正确,后者错误前者错误,后者正确两者各自片面地强调了一个方面,都是不正确的D.都正确,前者是就物质的概念而言,解析: 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都是有道理的,的。乙同学是就具体的物质形态而言。因此答案:M要点 二: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 注意其他的表述方式: 世界的本质是 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 。基本内容:(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 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人类社会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

8、在本质上是一 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 参见第五课内容 )。【典型例题】(2014北京模拟试题)看起来,图1是5个凸起的按钮、1个凹陷的按钮;图 2是1个凸起的按钮、5个凹陷的按钮。其实这是同一 张图片,图1旋转180就得到了图2。原来在漫长的进化岁月里, 大脑被深深地刻下了 “光 源来自上方”(想一想太阳)这样一个强大的假设。这表明()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活动具有高度自觉的选择性|A

9、.B.C.D.解析:我们对同一张图片(图1旋转180后得到图2)作出了不同的反映,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被深深地刻下了“光源来自上方”这样一个强大的假设。那么, 为什么我们的大脑会出现这样的先验假设呢?因为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中始终就有这么一个巨大的来自上方的光源一一太阳,漫长的进化已经在我们的神经回路中刻下了“光源来自上方”这样一个强大的且难以克服的假设。 由此可见,本题材料强调的是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故两项符合题意,故可以入选;两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项。答案:A要点三:哲学的运动概念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运动和物质

10、的关系(1)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2)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3) 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 注意:区分物质与运动关系上的两个典型错误: “刻舟求剑”错在离开了运动谈物质,否认 物质是运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仁者心动”错在离开了物质谈运动,否认物质是运动 的主体唯心主义观点。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1)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2) 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3)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典型例题】【高清课堂:探究世界的本质】 (35:

11、40 37:10) 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 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 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AB体现了静止是相对 运动是一切物质的存在方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解析:银幕画面的静止是放映机播放相同画面的胶片形成的现象, 的,是一种特殊的运动,故 A正确。BC不符合题意。D观点错误, 式和固有属性。答案:A要点四: 物质运动的规律1. 规律的概念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1) 规

12、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被消灭。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2) 规律的普遍性。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 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违背规律会(1) 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 受到规律的惩罚。(2) 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 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典型例题】【高清课堂:探究世界的本质】 (37: 11-39 : 00)【例题 1】目前,我们所在的世界越来越打上人的烙印,“神

13、舟”飞天、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人们越来越相信自己的神奇创造力量。其实人所创造的这些东西,都是.人利用自然物,遵循自然物属性与规律的结果 .人改造物质的具体形态,创造客观世界的结果 .人们改造自然界,改变自然物及其规律的结果 .发挥意识能动作用,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的结果 解析: 材料体现了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为人类造福,因此A答案正确。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故 B、C D项的说法是错误的。答案:A( )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D .【例题2】(2015 三汇中学月考)“天有

14、其时,地有其材,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 子天论中的这段话意思是说:天有时令变化,地有丰富资源,人能治理并利用天时地 禾这就叫做能与天地相配合。这其中包含的哲理有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是运动的固有属性.A. B解析:天有时令变化,治理并利用天时地利,地有丰富资源,说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符合题意,应选;人能 说明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符合题意,应选;正确但不符合题意,A、B不选;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错误,D不选,故答案选 C。答案:c思维拓展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 河有河神,遇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近

15、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 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邀游太空,人们认为自 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 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强调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运用有关哲学知识说明人为什么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审题过程:首先,审题干,要求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其次,回到材料, 提取关键信息,材料体现了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深化的过程,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强调保人们重新审

16、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再有,自然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 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最后,我们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自然界是客观的,其存在和发 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1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它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2)规律是客观的,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改造自然,使 其为人所用,但是

17、,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环境破坏、生 态危机等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就是证明。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疑点突破】 疑点一:认为:“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是一样的”。错误。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只涉及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则概括了世界上所有的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特点,即客观实在性。二者是个性与共性、 特殊与普遍的关系。疑点二: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物质的固有属性”。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它是相对于人的意识而言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它是指物质存

18、在的状态是怎么样的,是怎样存在的。疑点三:关于规律(1)规律与规律的现象:规律规律现象区别是现象中稳定的、深刻的东西,深藏在事物 的内部;凭借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的感 觉器官可以直接感知的联系规律要通过现象来表现,现象是人们认识规律的向导。现象和规律统一在同一事物 中(2)规律与规则:规律规则区 别含义不 同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 的、必然的联系规则是人们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 遵守的制度或章程性质不 同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创造、改变、 消灭,更不能被制定、修改、废除是主观的,可以被创造、改变和消 灭,可以被制定、修改、废除联系一个正确、合理的规则是根据客观规律制

19、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 错误的规则会导致人们产生错误的行为,从而遭到规律的惩罚。(3) 几个常见错误观点 认为“规律是永恒不变的”。错误。规律本身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 件的,规律的条件发生了改变,规律的表现形式就要发生改变,因此要在运动中具体地 把握规律。 认为规律可以被改造。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创造也不能被改造。但我们能改变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 的条件,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趋利避害。【课外拓展】从“围海造田”至U “还田于海”荷兰曾以“围海造田”而闻名于世。经过800多年的努力,荷兰国土的 1/5是“造”出来的。荷兰人用珍贵的土地发展蔬菜、花卉种

20、植业和畜牧业,从而成为世界主要农产品出口 国之一。如今,荷兰人因造地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大面积的滩涂和沼泽被抽干水,形成了陆地,使该地区和附近地下水位明显下降。一些水利工程改变了河道,部分河流入海口出现了泥沙淤积现象,因而不得不频繁地进行疏导;在人造土地上过量地施用化肥,污染了田野和含水层,使许多植被锐减,有的甚至绝种;本来多雨的荷兰,近年来屡屡出现干旱,饮用水源受 到威胁。为此,在20世纪90年代初,荷兰政府通过了一项大规模“回归大自然”计划,要 求把大约24万公顷粮田“毁掉”,使之重新变成森林、沼泽和湖泊。不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分析: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本前提是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违背规律就要受到自然的惩罚。25生丁的环球旅行法国巴黎的报纸上曾登过一则广告,上面写道:“每个人只要花25生丁(100生丁等于1法郎)就可以得到既经济又没有丝毫困惫痛苦的旅行方法。”有个人按照广告刊登的地址寄去了 25生丁。不久,他收到一封回信:“先生,请您安静 地躺在您的床上,并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