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水质工程学复习试题(13-21章_真题_模拟题)_第1页
2012年3月水质工程学复习试题(13-21章_真题_模拟题)_第2页
2012年3月水质工程学复习试题(13-21章_真题_模拟题)_第3页
2012年3月水质工程学复习试题(13-21章_真题_模拟题)_第4页
2012年3月水质工程学复习试题(13-21章_真题_模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2012年我们与您一路同行! 您的成功,是我最大的骄傲!考生姓名: 成绩: 是否及格: 是否电话通知父母: 2012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水污染控制工程 复习模拟题 【第13-21章】试卷分值:630分;考试时间:24小时;考试方式: 闭卷 命题人:鲍家泽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1分。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1、(2008年真题)阶段曝气与传统曝气工艺相比,有利于实现( )a.降低污泥负荷 b.有机负荷与需氧量相对较均衡c.简化池型 d.沿池长方向活性污泥浓度不断增加2、(2008年真题)当前广泛用

2、于活性污泥系统的空气扩散装置在曝气池内的主要作用是( )a.使污水处于紊流状态,防止进水ss沉淀b.利用氧的浓度梯度,将氧100%转移到水中,以满足微生物的生理要求c.充氧,以满足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的需氧量;搅拌、混合,使微生物与污水充分接触d.直接把空气中的氧供给好氧菌,使其形成优势种群3、(2008年真题)影响生物滤池性能的主要因素是( )a.滤池高度、负荷、回流、供氧 b.滤料种类、滤池面积、有机负荷、水力负荷c.滤料种类、供氧、滤池容积、负荷 d.滤料容积、滤池高度、滤池面积、滤料种类4、(2008年真题)关于升流式厌氧污泥床系统(uasb)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最大的特点是在其反

3、应器上部设置了一个特殊的气-液-固三相分离器,三相分离器下部是反应区b.应配置大流量污泥回流泵,特别是在运行过程中能形成具有良好沉降性能的颗粒污泥,大大提高了反应器中的生物量c.污泥层由大量的絮状污泥构成,污泥层的颗粒随着污泥表面的空气泡的成长向上浮动,当达到一定高度时由于减压气泡释放d.很小的颗粒污泥一般存在于污泥层之上,形成悬浮层。悬浮层生物量较多,由于相对密度较小,上升流速大时容易流失5、(2008年真题)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依据来源及水处理的程度不同,其性质也有很大的不同,属于熟污泥的是( )a.初次沉淀污泥 b.混凝沉淀污泥 c.气浮污泥 d.消化污泥6、(2008年真题)污水生化处理后

4、的二次沉淀池较常使用的池型是( )a.平流沉淀池 b.斜管沉淀池 c.澄清池 d.辐流沉淀池7(2008年真题)可用于化学除磷的化学药剂主要有( )a.石灰、硫酸铝、三氯化铁 b.石灰、氯化钠、三氯化铁c.硫酸亚铁、氯化钠、三氯化铁 d.硫酸钙、硫酸铝、三氯化铁8、(2008年真题)在有机物的厌氧反应过程中,有机物既是电子受体又是电子供体的生物降解过程在( )a.水解阶段 b.产酸发酵阶段c.产氢产乙酸阶段 d.产甲烷阶段9、(2008年真题)生物膜是微生物高度密集的物质,在膜的表面和一定深度的内部形成( )a.bod5-丝状菌-钟虫的食物链 b.有机污染物-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的食物链

5、c.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的食物链 d.浮游生物-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的食物链10、(2008年真题)活性污泥含水率很高,其比重因含水率不同而异,一般介于( )a.1.006 1.1000之间 b.0.902 1.106之间c.1.002 1.006之间 d.1.100 1.200之间11、(2008年真题)微生物生长过程中,微生物增殖速率低于自身氧化的速率,致使微生物总量逐渐减少的时期是( )a.适应期 b.对数增殖期 c.减速增殖期 d.内源呼吸期12、(2008年真题)厌氧生物处理适应的温度范围较宽,最适温度有两个区,即高温区与中温区,其中中温区的适宜温度范围为( ) a.25 35 b

6、.30 39 c.35 55 d.50 6013、(2008年真题)f=mlvss/mlss,在一般情况下,其比值比较固定,对于生活污水和以生活污水为主体的城市污水,f值为( )a.0.60 b.0.75 c.0.80 d.1.0014、(2008年真题)好氧塘阳光能透入池底,深度一般在0.5m左右,采用( )a.较高的有机负荷值,溶解氧高于1mg/l b.较高的有机负荷值,溶解氧低于0.5mg/lc.较低的有机负荷值,溶解氧高于1mg/l d.较低的有机负荷值,溶解氧高于2mg/l15、(2008年真题)sbr工艺是( )a.吸附-生物降解的简称 b.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的简称c.高负荷活性污

7、泥法的简称 d.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16、(2008年真题)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工艺的简称是( )a.msbr b.sbr c.cmas d.cas17、(2008年真题)关于生物滤池的描述,正确的是( )a.塔式生物滤池需要处理水回流 b.厌氧层的出现使生物净化功能下降c.滤料的比表面积越小,生长的生物量越多d.普通生物滤池采用的处理水回流比较小18、(2009年4月)关于水温对曝气供氧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a 水温升高对曝气供养既有利又不理,二者可以相互抵消。b 水温越高,氧转移系数k值越大c 水温升高使水中溶解氧饱和度升高d 水温升高使水中亏氧量减少19、(2009年4月)厌氧消化池

8、的加热方法有( )a 池内间接加温,池内直接加温b 池内间接加温,池外直接加温,池外间接加温c 池内间接加温,池外间接加温d 池内直接通蒸汽加温,池内盘管加温,池外间接加温。20、(2009年4月)污泥浓缩前含水率为99%,污泥体积为600m3,浓缩后污泥含水率为97%,则污泥浓缩后体积减少了( )a 200m3 b 400m3 c 550m3 d 587.87m321、(2009年4月)稳定塘生态系统由( )a 生物和非生物构成 b 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构成c 好氧生物和厌氧生物构成 d 动物和植物构成22、(2009年4月)在复杂有机物厌氧处理的水解阶段中( )a 高分子有机物被水解酶水解为

9、低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物b 难降解的高分子有机物被水化为低分子有机物c 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高分子有机物被转化为2c以上的有机酸和醇类d 复杂的非溶解性有机物质在产酸细菌胞外水解酶的作用下被转化为简单的溶解性单体或二聚体23、(2009年4月)生物膜法废水处理的关键是( )a 形成性能良好的生物膜 b 形成悬浮状的活性污泥c 使污水在膜表面不断更新 d 污水中有足够的营养物质24、(2009年4月)随水流进入滤池中的絮体颗粒粒径比滤层孔隙大得多,能够在滤池中去除,是因为( )a 颗粒在滤料孔隙中流动时,所有颗粒在水动力作用下发生迁移到达滤料表面,并在各种吸附力的作用下黏附于滤料颗粒表面上b 颗粒

10、在滤料孔隙中流动时,所有颗粒在惯性作用下发生迁移达到滤料表面,并在各种吸附力的作用下黏附于滤料颗粒表面上c 颗粒在滤料孔隙中流动时,所有颗粒在扩散作用下发生迁移到达滤料表面,并在各种吸附力的作用下黏附于滤料颗粒表面上d 颗粒在滤料孔隙中流动时,发生了迁移作用而到达滤料表面,并在各种吸附力的作用下黏附于滤料颗粒表面上。25、(2010年4月)关于ab法污水处理工艺,说法正确的是( )a a段设计参数bod污泥负荷ns=0.150.3kgbod/(kgmlssd)b b段设计参数bod污泥负荷ns=2.06.0kgbod/(kgmlssd)c b段设计参数水力停留时间hrt=23hd a段设计参数

11、污泥龄c=1520d26、(2010年4月)一般活性污泥法作为工作阶段的是活性污泥的( )a 适应期 b 对数增殖期 c 衰减增殖期 d 内源呼吸期27、(2010年4月)有关生物脱氮,叙述正确的是( )a 好氧反硝化,缺氧硝化 b 好氧硝化,缺氧反硝化c 好氧反硝化,厌氧硝化 d好氧硝化,厌氧反硝化28、(2010年4月)有关生物除磷,叙述正确的是( )a 厌氧释磷,好氧吸磷 b 厌氧吸磷,好氧释磷c 厌氧糖原氧化 d 好氧糖原氧化29、(2010年4月)活性污泥中,f/m的比值又可以表示( )a bod污泥负荷率 b bod容积负荷率c cod污泥负荷率 d cod容积负荷率30、(201

12、0年4月)属于生物膜法的是( )a 生物滤池、生物转盘、氧化沟 b 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生物滤池c 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滤池、氧化沟 d生物流化床、生物转盘、氧化沟31、(2010年4月)影响生物滤池性能的主要因素有( )a 滤池高度、水力负荷、回流、ph b 滤池高度、水力负荷、氧化还原电位、phc 滤池高度、水力负荷、回流、供氧 d 滤池高度、水力负荷、氧化还原电位、供氧32、(2010年4月)uasb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a 废水水质特性、有机容积率、上升流速 b 废水水质特性、有机污泥率、上升流速c 废水水质特性、有机容积率、下降流速 d 废水水质特性、有机污泥率、下降流

13、速33、(2010年4月)污泥中所含的水分包括( )a 颗粒间的间隙水、毛细结合水、污泥颗粒表面吸附水、裂隙水b 颗粒间的间隙水、毛细结合水、内部结合水、楔形水c 颗粒间的间隙水、污泥颗粒表面吸附水、内部结合水、楔形水d 颗粒间的间隙水、污泥颗粒表面吸附水、内部结合水、毛细结合水34、(2010年4月)污泥处理与处置的基本方法包括( )a 浓缩、稳定、调理、干化 b 浓缩、稳定、干化、脱水c 浓缩、调理、干化、脱水 d 浓缩、稳定、调理、脱水35、(2010年7月)正常情况下,城市污水的f值大致为( )a 55% b 65% c 75% d 85%36、(2010年7月)某曝气池的污泥沉降比为

14、25%,mlss浓度为2000mg/l,污泥体积指数为( )a 25ml/g b 100ml/g c 125 ml/g d 150 ml/g37、(2010年7月) 关于微生物的净增长量,说法正确的是( )a 微生物的净增长量等于降解有机物所合成的微生物增长量b 微生物的净增长量等于降解有机物所合成的微生物增长量减去微生物自身氧化所减少的微生物量c 微生物的净增长量等于降解有机物所合成的微生物增长量加上微生物自身氧化所减少的微生物量d 微生物的净增长量等于微生物自身氧化所减少的微生物量。38、(2010年7月)活性污泥净化污水过程中,出其吸附的bod去除率为( )a 2050% b 2060%

15、 c 2070% d 2080%39、(2010年7月)有关污泥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活性污泥法中,异养菌所需的污泥龄较长b 活性污泥法中,反硝化细菌所需的污泥龄较短c 活性污泥法中,硝化细菌所需的污泥龄较短d 活性污泥法中,聚磷菌所需的污泥龄较长40、(2010年7月)关于活性污泥的影响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a 碳、氮、磷是构成活性污泥细胞的重要元素b 碳和氮是构成活性污泥细胞的重要元素,磷不是。c 碳和磷是构成活性污泥细胞的重要元素,氮不是。d 微生物营养不需要微量元素。41、(2010年7月)塔式生物滤池的构造包括( )a 塔身、滤料、布水装置、排水装置 b 塔身、滤料、布水装置

16、、通风c 塔身、滤料、布水装置、反冲洗装置 d 塔身、滤料、反冲洗装置、通风42、(2010年7月)进入高负荷生物滤池的bod5值必须低于( )a 150mg/l b 175mg/l c 200mg/l d 225mg/l43、(2010年7月)有关非溶解性有机物水解,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纤维素被纤维素水解为纤维二糖和葡萄糖b 淀粉被淀粉酶水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c 蛋白质被蛋白酶水解为短胎和氨基酸d 淀粉被淀粉酶水解为麦芽糖和纤维二糖44、(2010年7月)一直污泥的含水率为99%,若其体积减少了3/4,则其含水率降低到( )a 75% b 85% c 95% d 96%45、(2011年4

17、月)处理水质较好的标志是出现( )a 肉足虫 b 鞭毛虫 c 细菌 d 轮虫46、(2011年4月)污泥容积指数可以用来判断污泥的( )a 脱水性能 b 沉降性能 c 污染物去除效率 d 污染物反应速率47、(2011年4月)有关monod公式,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低底物浓度条件下,底物的最大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无关,呈零级反应b 在高底物浓度条件下,底物的最大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有关,呈一级反应c 在高底物浓度条件下,底物的最大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无关,呈零级反应d 在低底物浓度条件下,底物的最大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有关,呈二级反应48、(2011年4月)有关a/a/o工艺,说法正确的是( )a

18、 厌氧池的主要功能是厌氧吸磷 b 缺氧池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反硝化c 好氧池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好氧释磷 d 好氧池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反硝化49、(2011年4月)污水生物处理中,氮的转化包括( )a 同化、氨化、硝化、异化 b 氨化、硝化、反硝化、异化c 同化、氨化、硝化、反硝化 d 同化、硝化、反硝化、异化50、(2011年4月)液流动力流化床属于( )a 一相流化床 b 两相流化床 c 三相流化床 d 四相流化床51、(2011年4月)可以用于生物膜载体的是( )a 石英砂、活性炭、陶瓷类、有机玻璃 b 石英砂、活性炭、陶瓷类、精制硫酸铝c 石英砂、活性炭、有机玻璃、精制硫酸铝 d 石英砂、陶瓷类

19、、有机玻璃、精制硫酸铝52、(2011年4月)厌氧消化中的产甲烷菌是( )a 厌氧菌 b 好氧菌 c 兼性菌 d 中性菌53、(2011年4月)对于厌氧产酸细菌,最适合的氧化还原电位是( )a -50-150mv b -100-200mv c -150-250mv d -200-300mv54、(2011年4月)污泥的含水率从99%降低到96%,污泥体积减少了( )a b c d 55、(2011年7月)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无机氮包括氨氮和亚硝酸盐 b无机氮包括氨氮和硝酸盐c 凯氏氮包括氨氮和无机氮 d 凯氏氮包括氨氮和有机氮56、(2011年7月)污泥体积指数的描述,正确的是( )a

20、 svi过高,污泥细小而紧密 b svi过低,污泥会发生膨胀c svi高,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好 d svi低,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好57、(2011年7月)氧化沟的运行方式是( )a 平流式 b 循环混合式 c 推流式 d 完全混合式58、(2011年7月)kla值越大,说明( )a 曝气过程中,氧气传递的阻力越大 b 曝气过程中,氧气传递的阻力越小c 曝气过程中,氧气传递的速度越快 d 曝气过程中,氧气传递的速度越慢59、(2011年7月)新型的活性污泥法工艺包括( )a sbr、ab、a/a/o b sbr、a/a/o、bafc sbr、ab、baf d ab、a/a/o、baf60、(2011

21、年7月)曝气生物滤池一般要求生物滤床进水悬浮物ss低于( )a 2030mg/l b 3040mg/l c 4050mg/l d 5060mg/l61、(2011年7月)气流动力流化床属于( )a 一相流化床 b 两相流化床 c 三相流化床 d 四相流化床62、(2011年7月)厌氧生物处理的限速步骤是( )a 水解 b 产酸发酵 c 产氢产乙酸 d 产甲烷63、(2011年7月)污泥中颗粒间的间隙水,约占总水分的( )a 50% b 60% c 70% d 80%64、(2011年7月)介于活性污泥法和天然水体自净法之间的是( )a 好氧塘 b 兼性塘 c 厌氧塘 d曝气塘65、活性污泥的含

22、水率一般都在( )以上a 90% b 95% c 97% d 99%66、活性污泥的比重为( )a 1.002-1.003 b 1.002-1.006 c 1.004-1.006 d 1.001-1.00267、在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中,净化污水的两大承担者分别是细菌和( )a 原生动物 b 后生动物 c 水生生物 d 藻类68、为使曝气池内微生物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曝气池混合液的溶解氧浓度一般宜保持在( )a 不低于2mg/l b 不低于1mg/l c 不低于0.5mg/l d 不高于0.5mg/l69、实践经验证明,活性污泥微生物最适宜的ph范围是( )a 6.07.5 b 8.512.5

23、c 911 d 6.58.570、对于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来说,微生物对氮和磷的需求量可按照( )考虑。a 100:4:3 b 200:5:1 c 100:5:1 d 150:5:371、活性污泥微生物最适宜的温度介于( )a 1530c b 2545 c c 3035c d 4555c72、在活性污泥试验中,取曝气池混合液150ml于量筒中静置30min后,活性污泥的体积为45ml,则该活性污泥的沉降比sv为( )a 25% b 30% c 35% d 33.3%73、已知某曝气池活性污泥的sv值为25%,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为2g/l,则活性污泥的容积指数为( )a 125 b 80 c

24、100 d 5074、活性污泥法中曝气设备的作用主要是( )a 充氧和搅拌混合 b 提供流速 c 提供氧气 d 提高絮凝效果75、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方法有( )a 鼓风曝气 b鼓风曝气、机械曝气 c 水力曝气 d鼓风曝气、机械曝气及联合曝气76、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方法可归纳为( )a 异步培训法 b 同步培训法、接种培训法 c 接种培训法 d a、b、c三项77、在活性污泥法系统中,当svi值超过( )时,预示着活性污泥即将或已经处于膨胀状态。a 100 b 80 c 150 d 20078、以下哪一项不是化学除磷的金属盐( )a 石灰(ca(oh)2) b 硫酸铝 c 硫酸亚铁 d naoh

25、79、生物膜废水处理技术的关键是( )a 形成性能良好的生物膜 b 污水bod不可过高 c 载体合适 d 水力均匀80、塔式生物滤池结构主要由如下部分组成( )a 塔身、滤料、布水系统、通风和排水装置b 塔身、滤料、反冲洗系统、排水装置c 塔身、反冲洗系统、布水系统、排水系统d 塔身、通风、排水系统、承托层81、对于塔式生物滤池,若生物膜生长过滤则易产生滤料堵塞现象。对此,应将进水的bod5值控制在( )以下,否则需要采取处理水回流稀释措施。a 250 b 350 c 200 d 50082、生物膜的培养与驯化方法有( )a 闭路循环法 b 连续培养法 c 闭路循环法和连续法 d 间接培养法8

26、3、在有机物的厌氧水解阶段,淀粉被淀粉酶分解为( )a 葡萄糖 b 葡萄糖和麦芽糖 c 纤维二糖 d 麦芽糖84、有机物既作为电子受体也是电子工体的生物降解过程称为( )a 有氧氧化 b 厌氧水解 c 发酵 d 内源呼吸85、uasb是下列哪种反应器或工艺的简称( )a 活性污泥法 b 生物接触氧化法 c 上流式厌氧污泥层工艺 d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86、uasb的最大特点是( )a 厌氧反应 b 好氧反应 c 具有三相分离器 d 泥水分离87、深度较浅、阳光能透过池底、主要由藻类供氧的稳定塘是( )a 厌氧塘 b 兼性塘 c 好氧塘 d 曝气塘88、厌氧塘的主要生化反应是( )a 产酸发酵 b

27、 产酸发酵和产甲烷 c 分解 d 产氢产乙酸89、好氧塘中的溶解氧do的日变化规律是( )a 全天增加 b 全天下降 c 白天上升,夜晚下降 d 白天下降,夜晚上升90、好氧塘中的ph的日变化规律是( )a 全天增加 b 全天下降 c 白天上升,夜晚下降 d 白天下降,夜晚上升91、污泥浓缩主要用于降低污泥中的( )a 间隙水 b 毛细结合水 c 表面吸附水 d 内部结合水92、自然干画法和机械脱水法主要用于降低污泥中的( )a 间隙水 b 毛细结合水 c 表面吸附水 d 内部结合水93、干燥与焚化法,主要用于降低污泥中的( )a 间隙水 b 毛细结合水 c 表面吸附水 d 内部结合水94、污

28、泥颗粒间的间隙水大约占到污泥总水分的( )a 50% b 40% c 70% d 20%95、污泥的厌氧消化的中温消化操作温度是( )a 3036c b 5055c c 1530c d 5575c96、污泥经过脱水处理后,污泥体积可减小为原来的1/101/5,含水率能降低到( )a 6080% b 4050% c 8090% d 4060%97、污泥脱水过程中,单位时间在单位过滤面积上产生的滤饼干重量,称为( )a 过滤速度 b 过滤产率 c 回收率 d 脱水率98、以下哪一种工艺不是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a sbr b 活性污泥法 c 延时曝气法 d uasb99、以下哪一种工艺不是悬浮生长

29、型生物处理工艺( )a 活性污泥法 b sbr c uasb d 生物接触氧化法100、活性污泥工艺中,关于水温对氧传质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温对氧传质影响不大b 水温降低,氧传质加快,但易造成水中氧浓度降低c 水温升高,增加了水中氧饱和浓度d 总体而言,水温降低,有利于氧的转移。101、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含铁量不超过( )a 0.1mg/l b 0.3mg/l c 0.5mg/l d 1.2mg/l二、名词解释(共23题,每小题3分,共69分)1、(2008年真题)mlvss答:混合液悬挥发性浮固体浓度,表示的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2、(2008年

30、真题)污泥的含水率答: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3、(2009年4月)bod容积负荷率答:单位曝气池容积(m3)在单位时间(d)内接受的有机物量。4、(2010年4月)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答:混合液悬挥发性浮固体浓度,表示的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5、(2010年4月)厌氧生物处理答:传统上也称之为厌氧消化,它是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将各种有机物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等的过程。6、(2010年7月)生物硝化答:氨氮首先由亚硝化单胞菌氧化为亚硝酸氮,继而亚硝酸氮再由硝化杆菌氧化为硝酸氮的过程,称为生物硝化。7、(2010年

31、7月)污泥干燥答:将脱水污泥通过处理,去除污泥中绝大部分毛细结合水、表面吸附水和内部结合水的方法。8、(2011年4月)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答:又称混合液污泥浓度,表示的是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的总质量。9、(2011年4月)生物滤池的水力负荷答:单位面积的滤池或单位体积滤料每日处理的废水量。(p463)10、(2011年7月)稳定塘答:是人工适当修整或人工建设的设有围堤和防渗层的污水池塘,主要是依靠自然生物净化功能。污水在塘内流动缓慢,贮存时间较长,以太阳能为初始能源,通过污水中存活的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和包括水生植物在内的多种生物的综合作用,使有机物得以降解。11、(201

32、1年7月)污泥的含水率答: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12、(2011年7月)发酵答:有机物既作为电子受体也是电子供体的生物降解过程。13、sv答: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min后形成沉淀污泥的容积占原混合容积的百分率。14、svi答:从曝气池出口处取出的混合液,经过30min静沉后,每克干污泥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计算式是sv/mlss(ml/l)/(g/l)。15、srt答:在曝气池内,微生物从其生成到排出的平均停留时间,也就是曝气池内的微生物全部更新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工程上,等于污泥总量与剩余污泥量比值。16、c答:污泥龄,即在曝气池内,微生物从其生成到排出的平均停

33、留时间,也就是曝气池内的微生物全部更新一次所需要的时间。17、污泥回流比答:指从二沉池返回到曝气池的回流污泥量qr与原污水流量q之比。18、污水回流比答:生物滤池中回流水量与原污水量之比,称为回流比。(p466)19、bod污泥负荷率(ns)答:曝气池内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接受的有机物量。ns=f/m。20、活性污泥膨胀答:它是活性污泥工艺运行中的主要问题,随着污泥膨胀的发生,污泥的沉降性能发生恶化,不能在二沉池内进行正常的泥水分离,澄清液稀少,污泥容易随水流失。21、生物接触氧化法答:在池内充填一定密度的填料,从池下通入空气进行曝气,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与填料上的生物膜广泛接触,在

34、微生物新陈代谢功能的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机物得以去除,污水得到净化。该工艺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两者之间的生物处理技术。22、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答:污水有节制地投配到土地上,通过土壤植物系统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吸附、过滤与净化作用和自我调节功能,使污水可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得以降解、净化,氮、磷等营养物质和水分得以再利用,促进绿色植物生长并获得增产。23、活性污泥答:污水通入空气曝气一段时间后,污水中形成的一种主要由微生物群体构成的具有活性的,可氧化分解污水中有机物,并易于沉淀分离,使得污水澄清的褐色絮凝体。三、简答题(共30题,每小题5分,共150分)1.(2008年真题)图示ab法的污

35、水处理工艺流程,并简述该工艺的运行特点。答:(1)ab法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2)ab法工艺的运行特点如下:a级污泥负荷很高,b级污泥负荷较低。 a级和b级的微生物群体特性明显不同,并通过互不相关的两套回流系统严格分开。不设一沉池,使a级成为一个开放性的生物动力学系统。 a级可以根据污水组分的不同实行好氧或缺氧运行。2 (2008年真题)活性污泥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答:活性污泥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的主体作用物质。在活性污泥上栖息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微生物群体。正常的处理城市污水的活性污泥在外观上呈黄褐色的絮绒颗粒状,其颗粒尺寸取决于微生物的组成、数量、污染物的特征及某些外环境因素。活性污泥中的

36、固体物质仅占1%以下,由有机与无机两部分组成的,其组成比例因原污水性质的不同而不同。概括来说,活性污泥是由下列四部分物质所组成: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体(ma),微生物内源代谢、自身氧化的残留物(me);由原污水带入的难为微生物降解的惰性有机物质(mi);由污水带入的无机物质(mii)。3 (2009年4月)图示a2/o法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流程,并简述各部分作用。答:(1)a2/o法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流程图如下:(2)各反应器单元功能:厌氧反应器:原污水进入,同步进入的还有从沉淀池排除的含磷回流污泥,该反应器主要功能是释放磷,同时部分有机物进行氧化。缺氧反应器:首要功能是脱氮,硝态氮是通过内循

37、环由好氧反应器送来的。曝气池:混合液从缺氧反应器进入好氧反应器曝气池,这一反应器是多功能的,去除bod、硝化和吸收磷等反应都在这里进行。4、(2010年4月)简要叙述影响活性污泥微生物的环境因素答:影响活性污泥微生物的环境因素有:(1)营养物质:活性污泥微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需要一定比例的营养物质。(2)溶解氧:活性污泥法是需氧的代谢过程,曝气池混合液中的溶解氧是活性污泥微生物生理活动的重要条件。(3)ph:微生物的生理活动与环境的酸碱度(氢离子浓度)密切相关,只有在适宜的酸碱度条件下微生物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4)温度: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理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宜的温度,有利于促进、强化微

38、生物的生理活动。(5)有毒物质(抑制物质):一些重金属、氰化物、h2s、酚类等物质对微生物起着毒害作用或抑制作用。5、(2010年4月)简要分析影响厌氧产甲烷细菌的主要生态因子。答:影响厌氧产甲烷细菌的主要生态因子有:(1)ph:产甲烷细菌对环境ph值变化的适应性很差,具有一定的范围限度。一般来说,产甲烷细菌的最适ph值为6.57.5。(2)氧化还原电位:无氧环境是严格厌氧的产甲烷细菌繁殖的最基本条件。氧浓度可用氧化还原电位表达,产甲烷阶段最适宜氧化还原电位为-300-500mv。(3)有机负荷率:直接反映了底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关系,是生物处理中主要的控制参数。(4)温度:厌氧生物适应的温度

39、范围较宽(583c),在583c范围内,最适宜温度有2个区,分别是3039c的中温区和5060c的高温区。(5)污泥浓度:活性微生物保有量高,反应器可以接受的有机负荷率就高。(6)碱度:碱度对产甲烷细菌有较大影响,特别是产甲烷细菌的生存条件一般为ph在6以上,所以碳酸氢盐碱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7)接触与搅拌:搅拌是提高底物与微生物的接触进而提高底物传质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6、(2010年7月)试写出2种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并简要描述其特点。答:【从以下13个工艺运行方式中选择任何2种回答即可。】传统推流式:污水和回流污泥在曝气池的前端进入,在池内呈推流式流动至池的末端,充氧设备沿池长均匀

40、布置,会出现前半段供氧不足,后半段供氧超过需要的现象。渐减曝气法:渐减曝气布置扩散器,使布气沿程递减,而总的空气量有所减少,这样可以节省能量,提高处理效率。分步曝气:采用分点进水方式,入流污水在曝气池中分34点进入,均衡了曝气池内有机污染物负荷及需氧率,提高了曝气池对水质、水量冲击负荷的能力。完全混合法:进入曝气池的污水很快被池内已存在的混合液所稀释、均化,入流出现冲击负荷时,池液的组成变化较小,即该工艺对冲击负荷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污水在曝气池内分布均匀,f/m值均等,各部位有机污染物降解工况相同,微生物群体的组成和数量几近一致;曝气池内混合液的需氧速率均衡。浅层曝气法:其特点为气泡形成和破

41、裂瞬间的氧传递速率是最大的。在水的浅层处用大量空气进行曝气,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氧传递速率。深层曝气法:在深井中可利用空气作为动力,促使液流循环。并且深井曝气池内,气液紊流大,液膜更新快,促使kla值增大,同时气液接触时间延长,溶解氧的饱和度也由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高负荷曝气法:在系统与曝气池构造方面与传统推流式活性污泥方相同,但曝气停留时间公1.53.0小时,曝气池活性污泥外于生长旺盛期。主要特点是有机容积负荷或污泥负荷高,但处理效果低。克劳斯法:把厌氧消化的上清液加到回流污泥中一起曝气,然后再进入曝气池,克服了高碳水化合物的污泥膨胀问题。而且消化池上清液中富有氨氮,可以供应大量碳水化合物代谢所需

42、的氮。消化池上清液夹带的消化污泥相对密度较大,有改善混合液沉淀性能的功效。延时曝气法:曝气时间很长,活性污泥在时间和空间上部分处于内源呼吸状态,剩余污泥少而稳定,无需消化,可直接排放。本工艺还具有处理过程稳定性高,对进水水质、水量变化适应性强,不需要初沉池等优点。接触稳定法:混合液的曝气完成了吸附作用,回流污泥的曝气完成稳定作用。本工艺特点是污水与活性污泥在吸附池内吸附时间较短,吸附池容积较小,再生池的容积也较小,另外其也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负荷能力。氧化沟:氧化沟是延时曝气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池体狭长,池深较浅,在沟槽中设有表面曝气装置。曝气装置的转动,推动沟内液体迅速流动,具有曝气和搅拌两个

43、作用,使活性污泥呈悬浮状态。纯氧曝气法:纯氧代替空气,可以提高生物处理的速度。在密闭的容器中,溶解氧的饱和度可提高,氧溶解的推动力也随着提高,氧传递速率增加了,因而处理效果好,污泥的沉淀性也好。吸附生物降解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具有抗冲击负荷和ph变化的能力。该工艺还可以根据经济实力进行分期建设。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系统组成简单,不设二沉池,曝气池兼具二沉池的功能,无污泥回流设备;耐冲击负荷,在一般情况下(包括工业污水处理)无需设置调节池;反应推动力大,易于得到优于连续流系统的出水水质;运行操作灵活,通过适当调节各单元操作的状态可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污泥沉淀性能好,svi值较低,能有效地防止丝

44、状菌膨胀;该工艺的各操作阶段及各项运行指标可通过计算机加以控制,便于自控运行,易于维护管理。7、(2010年7月)简要分析影响厌氧产酸细菌的主要生态因子。答:影响厌氧产酸细菌的主要生态因子有:(1)ph值:不仅影响产酸发酵的代谢速率及生长速率,而且也影响发酵类型。(2)氧化还原电位(orp):orp的高低主要影响着生物种群中专性厌氧和兼性厌氧细菌的比例。(3)碱度:水中碱度是中和酸能力的一个指标。在产酸发酵中,足够的碱度可以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缓冲能力,便面ph迅速降低而导致某些厌氧细菌受到抑制。(4)温度:温度对厌氧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速率普遍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厌氧产酸细菌最佳工作温度为3

45、5c左右。(5)水力停留时间和有机负荷:有机负荷对产酸细菌的影响不是很大,在正常范围内,如果有机负荷为560kgcod/(m3d),产酸细菌可发挥良好的作用。8、(2011年4月)图示说明典型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答:格栅:去除原水中粗大悬浮固体,降低后续处理负荷,防止设备堵塞。沉砂池:去除污水中泥砂、煤渣等相对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以免其影响后续构筑物的正常运行。初次沉淀池:去除污水中悬浮固体,降低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有机负荷。曝气池:活性污泥法的主要核心构筑物,是生化反应器,同时对污水进行曝气充氧和搅拌。消毒设备:去除或灭活废水中原生动物、浮游生物、藻类、细菌和病毒等。9、(2011年4月)简

46、要叙述影响活性污泥微生物的环境因素。答:同第4题。10、(2011年4月)简要分析影响厌氧产甲烷细菌的主要生态因子。答:同第5题。11、(2011年7月)简要叙述活性污泥微生物增殖的四个阶段。答: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速率主要取决于有机物量f与微生物量m的比值f/m其增殖可分为四个阶段:适应期、对数增殖期、稳定期、衰亡期。(1)适应期:延迟期或调整期,这是微生物培养的最初阶段,是微生物细胞内各种酶系统对新培养基环境的适应过程。在本阶段,微生物数量不增大,但发生质的变化,如个体增大,酶系统开始逐渐适应新的环境。(2)对数增殖期 增殖旺盛期,出现本期的环境条件是f/m高,营养物质不是微生物增殖的限制

47、因素。微生物以最大速率社区有机物,也以最大速率增殖,合成新细胞。(3)减衰增殖期 稳定期或平衡期。随着微生物的不断增殖,有机物浓度不断下降,f/m比值继续下降,有机物质逐步成为微生物增殖的限制因素,此时微生物的增殖过渡到减衰增殖期。增殖速率和有机物降解速率下降,而衰亡速率增大。在后期,增殖速率几乎和细胞衰亡速率相等,微生物活体数量达到最高水平。(4)内源呼吸期 衰亡期,污水中有机物持续下降,达到近乎耗尽的程度,f/m比值随之降至很低的程度。微生物由于得不到充足营养物质,开始大量地利用自身体内储存的物质或衰亡菌体,进行内源代谢维持生命。12、(2011年7月)简述污泥处理与处置的基本方法。答:污

48、泥处理与处置的基本方法有:(1)浓缩:利用重力或气浮方法尽可能多地分离出污泥中的水分。(2)稳定:利用消化,即生物氧化方法将污泥中的有机固体物质转化为其它惰性物质,以免在用作土地改良剂或其它用途时,产生臭味和危害健康;或采用消毒方法,暂时抑制微生物的代谢避免产生恶臭。(3)调理:利用加热或化学药剂处理污泥,使污泥中的水分容易分离。(4)脱水:用真空、加压或干燥方法使污泥中的水分进一步分离,减少污泥体积,降低储运成本;或利用焚化等方法将污泥固体物质转化为更稳定的物质。13、(真题,年份不详)简述活性污泥法净化污水的过程。答:活性污泥净化污水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化学等反应

49、过程所组成。大致包括如下阶段:(1)初期吸附去除:在活性污泥系统内,污水开始与活性污泥接触后的较短时间(510min)内,污水中的有机物即被大量去除,出现很高的bod去除率。这种初期高速去除现象是由物理吸附和生物吸附交织在一起的吸附作用产生的。在这个过程中,污水bod的去除率可达到2070%。吸附速率与程度取决于微生物的活性;有机物质的组成和物理形态。(2)微生物的代谢:通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利用被吸附在活性污泥表面的有机物。其中,小分子的有机物能够直接透过细胞壁进入微生物体内,而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则必须在细胞外酶(水解酶)作用下,被水解为小分子后再被微生物摄入细胞体内。 (3)活性

50、污泥的沉淀分离:活性污泥系统净化污水的最后程序是泥水分离(固液分离)。 这一过程是在二次沉淀池或沉淀区内进行的。经过泥水分离,处理后的澄清水排走,污泥沉淀至池底,这是污水生化处理必经步骤,也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14、(真题,年份不详)简要叙述稳定塘的净化机理。答:(1)在稳定塘中对有机污染物降解起主要作用的是好氧、兼性和厌氧的异样细菌,以有机化合物为碳源,并以这些物质分解过程产生的能量为能源。 (2)好氧菌在好氧塘和兼性塘中的好氧区域活动;厌氧菌常见于厌氧塘和兼性塘污泥区。在生态平衡的稳定塘系统中,细菌的数目能够得到自然的平衡和控制。(3)藻类在稳定塘内起着较重要的作用,与细菌形成菌藻互生体系

51、。藻类是自养型微生物,可通过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并利用无机碳、氮和磷合成藻类的细胞物质,进行自身繁殖。而异养菌利用溶解在水中的氧降解有机物,生成co2、nh4+、no3-和水等,形成藻类合成的原料。(4)稳定塘中存在浮游生物,吞噬藻类、细菌及呈悬浮颗粒状的有机物。浮游生物在稳定塘生态系统中是藻类和细菌的最终消费者,而在水生动物生态塘中又是鱼类的饵料。 15、(真题,年份不详)简要叙述曝气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答:在滤池中装填一定量粒径较小的粒状滤料,滤料表面生长着高活性的生物膜,滤池内部曝气。污水流经时,利用滤料的高比表面积带来的高浓度生物膜的氧化降解能力对污水进行快速净化,此为生物氧化降解过程;

52、同时,污水流经时,滤料呈压实状态,利用滤料粒径较小的特点及生物膜的生物絮凝作用,截留污水中的悬浮物,且保证脱落的生物膜不会随水漂出,此为截留作用;运行一定时间后,因水头损失的增加,需对滤池进行反冲洗,以释放截留的悬浮物以及更新生物膜,此为反冲洗过程。反冲洗废水通过排水管回流到一级处理设施。16、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优缺点以及其针对其缺点的改进工艺主要有哪些。答:(1)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优缺点如下:优点:1)处理效果好,bod5去除率可达90%以上,适于处理净化程度和稳定程度要求较高的污水;2)对污水的处理程度比较灵活,根据需要可适当调整。 缺点 1)曝气池首端有机物负荷高,耗氧速率也高。因此,为

53、了避免溶解氧不足的问题,进水有机物负荷不宜过高;2)耗氧速率沿池长是变化的,供氧速率难于与其相吻合、适应,在池前段可能出现供氧不足,池后段又可能出现溶解氧过剩。3)曝气池容积大,占地大,基建费高。4)进水水质、水量变化适应性较低 (2)针对其缺点的改进工艺主要有:渐减曝气法、分段进水曝气法、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延时曝气法等。17、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的优缺点。答: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应用完全混合式曝气池。即,污水与回流污泥进入曝气池后,立即与池内混合液充分混合,池内混合液水质与处理水相同。其优缺点如下:优点:(1)水质均匀,对活性污泥产生的影响降到极小程度,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适用于处理工

54、业废水,特别是浓度较高的有机废水。(2)各部位水质相同,微生物群体组成和数量几乎一致,降解工况相同,通过对f/m调整,可将曝气池工况控制在良好状态。 缺点:(1)微生物对有机物降解的推动力低,易产生污泥膨胀。(2)在相同f/m情况下,处理水底物浓度大于采用推流式曝气池的活性污泥法系统。 18、活性污泥工艺中提高氧传质系数的措施有哪些?答:活性污泥工艺中提高氧传质系数的措施有:(1)最重要的因素是增大曝气量来增大气液接触面积;(2)减小气泡尺度,改为微孔曝气更好;(3)加强液相主体的紊流程度,降低液膜厚度,加速气、液界面的更新;(4)增加曝气池深度来增大气液接触时间和面积,从而提高总转移系数kla;(5)提高气相中氧分压,如采用纯氧曝气、避免水温过高等。19、活性污泥工艺中影响氧转移的因素有哪些?答:(1)污水质的影响:污水中含有各种杂质,它们对氧的转移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阻碍氧分子的扩散转移,导致总转移系数下降。(2)水温:水温对氧的转移影响较大,水温上升,水的粘滞系数降低,扩散系数提高,液膜厚度随之降低,转移系数增大。反之,转移系数降低。总体上,水温降低有利于氧传质。(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