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因数的提高_第1页
功率因数的提高_第2页
功率因数的提高_第3页
功率因数的提高_第4页
功率因数的提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深圳大学实验报告电路分析课程名称:实验项目名称:功率因数的提高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指导教师;报告人:,学号:班级:2013-6-13实验时间:实验报告提交时间:2013-6-24、实验目的:1加深对提高功率因数意义的认识。2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原理及方法、实验设备与器材:1. 自耦式交流电压器;2. 交流电流表、交流电压表、功率表;3. 实验挂箱(EEL-51、EEL-52)、电感线圈。、实验说明:一般的用电设备多数感性负载,且功率因素 cos较低,如异步电动机、变 压器、日光灯等。由公式P=UIcos可知,当负载功率和电压一定时,其功率因 素越低,要求的供电电流越大。这将导致电流的利用率不

2、高及增加输电电路上 的损耗。为提高功率因数,可在感性负载的两端并联电容,如图1所示。其原理可用向量图(图2)说明。TlU220V调压口斎u* 丄负感载性-r C(图1)感性负载并联电容器提高功率因数0O0(a)感性向量图(图2)(b)阻性向量图 负载并联电容器的向量图(c)容性向量图由于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端电压不变,而感性负载支路的阻抗值亦不变, 因此其吸收的功率P不改变,也就是说,功率表的读数始终不会改变。不过, 实验中所并联的电容C并非理想元件,它多少有点能量损耗,知识因其损耗值 甚微,故一般忽略不计。四、实验任务任务.研究图1中不同的电容值对功率因数的影响按图1接线,图中感性负载为图3

3、(a)所示。其中R用D01元件板上RX 100 电阻箱,取值200Q ;电感线圈用D04元件板上的互感线圈经顺接串联(线圈的 2、3端短接)得到,其参数大约为r=40Q、L=0.4H ; C为D06元件板上电容箱, 先取C=0 ;调节调压器使电压表读数为30V,且始终保持此电压值不变。将电 容值在010卩F之间改变,大约每隔1卩F取一个点,在cos附近,点可取得 密些。记录I、P、cos 于表1中。表1 (注意:当负载为容性时,电流超前电压,角记录为负值)负载为电阻和电感线圈C5 F)I (mA)cosP (W)010036.870L0.802.330.479833.901L0.832.351

4、9530.683L0.862.351.479328.358L0.882.362.29024.495L0.912.362.678921.565L0.932.373.28818.195L0.952.383.678716.260L0.962.394.38614.070L0.972.404.778511.4780.982.415.38611.4780.982.426.58711.4780.982.437.58916.260C0.962.457.979018.195C0.952.4610.179629.541C0.872.44五、实验结论:I=f1(C)102100 98969490fi4 +01.240353025IS161012CO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