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小说阅读名家名作精练:汪曾祺专练_第1页
2020届高考小说阅读名家名作精练:汪曾祺专练_第2页
2020届高考小说阅读名家名作精练:汪曾祺专练_第3页
2020届高考小说阅读名家名作精练:汪曾祺专练_第4页
2020届高考小说阅读名家名作精练:汪曾祺专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 届高考小说阅读名家名作精练:汪曾祺专练仁慧汪曾祺仁慧是观音庵的当家尼姑。 观音庵是一座不大的庵。 当初建庵的时候, 我的祖母曾经 捐助过一笔钱,这个庵有点像我们家的家庵。我还是这个庵的寄名徒弟。二师父是个面色微黄的胖胖的中年尼姑, 是个很忠厚的人, 一天只是潜心念佛, 对庵 里的事不大过问。在她当家的这几年,弄得庵里佛事稀少,香火冷落,房屋漏雨,院子里 长满了荒草,一片败落景象。庵里的尼姑背后管她叫“二无用” 。二无用也知道自己无用,就退居下来,由仁慧来当家。仁慧是个能干人。二师父大门不出, 仁慧对施主家走动很勤。 谁家老太太生日,她要去拜寿。 谁家小少 爷满月,她去送长命锁。每到年

2、下,她就会带一个小尼姑,提了食盒,用小磁坛装了四色 咸菜给我的祖母送去。 别的施主家想来也是如此。 观音庵的咸菜非常好吃, 是风过了再腌 的,吃起来不是苦咸苦咸,带点甜味儿。祖母收了咸菜,道声: “叫你费心” 。随即取十块 钱放在食盒里。仁慧再三推辞,祖母说: “就算是这一年的灯油钱。 ”仁慧到年底,用咸菜总能换来百十块钱。她请瓦匠来检了漏, 请木匠修理了窗槅。 窗槅上尘土堆积的槅扇纸全都撕下来, 换了 新的。 而且把庵里的全部亮槅都打开, 说:“干嘛弄得这样暗无天日! ”院子里的杂草全锄 了,养了四大缸荷花。正殿前种了两棵玉兰。她说: “施主到庵堂寺庙,图个幽静,荒荒 凉凉的,连个坐坐的地们

3、都没有,谁还愿意来烧香拜佛 ?”我的祖母隔一阵就要到观音庵看看, 她的散生日都是在观音庵过的。 每次都是由我陪 她去。祖母的散生日总要在观音庵吃顿素斋。素斋最好吃的是香蕈饺子。香蕈(即冬菇) 汤,荠菜、香干末作馅,包成薄皮小饺子,油炸透酥。倾入滚开的香蕈汤,嗤啦有声,以 勺舀食,香美无比。仁慧募化到一笔重款, 把正殿修缮油漆了一下。 焕然一新, 给三世佛重新装了金。在 正殿对面盖了一个高敞的过厅。 正殿完工, 菩萨“开光”之日, 请赞助施主都来参与盛典。 这一天观音庵气象庄严,香烟缭绕、花木灼灼,佛日增辉。施主们全部盛妆而来,长裙曳 地。礼赞拜佛之后,在过厅里设了四桌素筵。素鸡、素鸭、素鱼、素

4、火腿使这些吃长 斋的施主们最不能忘的是香蕈饺子。她们吃了之后,把仁慧叫来,问 : “这是怎么做的 ? 怎么这么鲜 ?没有放虾籽么?”仁慧忙答: “不能不能,怎能放虾籽呢 ?就是香蕈!黄 豆芽吊的汤。 ”观音庵的素斋于是出了名。于是就有人来找仁慧商量,请她办几桌素席。 仁慧说可以。 但要二天前预订。因为竹 荪、玉兰片、猴头、都要事先发好。来赴斋的有女施主,也有男性的居士。也可以用酒, 但限于木瓜酒、狶莶酒这样的淡酒,不预备烧酒。二师父对仁慧这样的做法很不以为然, 说:“这叫做什么 ?观音庵是清静佛地, 现在成 了一个素菜馆! ”但是合庵尼僧都支持她。 赴斋的人多, 收入的香钱就多, 大家都能沾惠

5、。 佛前“乐助”的钱柜里的香钱,一个月一结,仁慧都是按比例分给大家的。至少,办斋的 日子她们也能吃点有滋味的东西,不是每天白水煮豆腐。尤其使二师父不能容忍的, 是仁慧学会了放焰口。 放焰口本是和尚的事, 从来没有尼 姑放焰口的。 仁慧想。 一天老是敲木鱼念那几本经有什么意思?为什么尼姑就不能放焰口 ?哪本戒律里有过这样的规定?她要学。 她去请教了善因寺的方丈铁桥。 这铁桥听说一个尼 姑想学放焰口,很惊奇,就一字一句地教了她。她对经卷、唱腔、仪注都了然在心了,就 找了本庵几个聪明尼姑和别的庵里的也不大守本分的年轻尼姑, 学起放焰口来。 起初只是 在本庵演习,在正殿上摆开桌子凳子唱诵。尼姑放焰口,

6、这是新鲜事。你别说,这十几个 尼姑的声吾真是又甜又脆, 比起和尚的癞猫嗓子要好听得多。 仁慧正座, 穿金蓝大红袈裟, 戴八瓣莲花毗卢帽, 两边两条杏黄飘带, 美极了! 于是渐渐有人家请仁慧等一班尼姑去放 焰口,不再有人议论。观音庵气象兴旺,生机蓬勃。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 分) ( )A二师父在观音庵当家的时日里,由于她个人性情的原因,使得观音庵香火冷清,一片 萧条景象。B因为二师父无所作为,所以仁慧当家之后想尽各种办法恢复观音庵的生机,以显示自 己聪明能干。C仁慧对施主家走动很勤,凭借热情心细手巧,拉近了与施主的关系,这是恢复观音庵 生机的基础。D观音庵举行盛

7、典时,仁慧特意设了四桌素筵,目的是让她做的素斋闻名,让施主有事 时请她做素斋。E保守的二师父不能容忍仁慧学习放焰口,她认为仁慧应该守本分,不应该学习原本属 于男人的技能。8小说三次写到仁慧的手艺,一次写四色咸菜,两次写素斋和香蕈饺子,每次的用意各有 不同。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4 分)9作者说“仁慧是个能干人”,她的“能干”有哪些具体表现?( 6 分)【分析】( 1)此题考查考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题,应从 语句理解、修辞分析、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 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

8、断。(2)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此题主要考查学 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 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要先通读全文, 了解和把握全 文的内容和主旨, 在此基础上, 联系上下文, 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 概括。(3)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 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 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 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 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解答 本题要注意必须与文章的中心相结合。【解答】( 1) A“二师父在观音庵当家的时日

9、里,由于她个人性情的原因”说法不当,从 原文第 2、3、4 段的叙述“庵里的尼姑背后管她叫二无用”“二无用也知道自己无用, 就退居下来, 由仁慧来当家” “仁慧是个能干人” ,可知原因主要是 “无用” ,不能干。 B“因 为二师父无所作为, 所以仁慧当家之后想尽各种办法恢复观音庵的生机, 以显示自己聪明能 干”分析错误, 原因和结果推断都有误, 任慧想尽办法做事是她的性格能力所致, 也并非为 了显示聪明能干。 D“目的是让她做的素斋闻名,让施主有事时请她做素斋”对仁慧设四 桌素筵目的的表述错误,应该是带有感恩性质。故选CE。(2)小说写四色咸菜是在介绍仁慧刚接管观音庵时写的,从原文第5 段“每

10、到年下,她就会带一个小尼姑, 提了食盒, 用小磁坛装了四色咸菜给我的祖母送去。 别的施主家想来也是 如此”可知仁慧用四色咸菜密切了观音庵与各位施主的关系,从“观音庵的咸菜非常好吃, 是风过了再腌的, 吃起来不是苦咸苦咸, 带点甜味儿。 祖母收了咸菜, 道声:叫你费心 随 即取十块钱放在食盒里。仁慧再三推辞,祖母说:就算是这一年的灯油钱。”和第 6 段“仁慧到年底,用咸菜总能换来百十块钱” 可知四色咸菜非常好吃, 仁慧把咸菜送到施主 家,既让施主家人品尝到了美味,也感受到仁慧的善良、 热心与心灵手巧, 这是观音庵恢复 生机的基础;作者在文章第 8 段介绍祖母喜欢去观音庵了,她的散生日都是在观音庵

11、过的, 祖母过散生日时,仁慧为我们做好吃的香蕈饺子, 表明观音庵已经富有生机,香火兴旺;文章在第 9 段介绍仁慧请赞助施主参与盛典时, 做了四桌素筵, 让各位施主对香蕈饺子留下难 忘的记忆,表明观音庵已经得到了众多施主的认可,已经变得气象幸福,生机蓬勃。 (3)本文仁慧的“能干”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一、从第5 段“仁慧对施主家走动很勤。谁家老太太生日,她要去拜寿。谁家小少爷满月,她去送长命锁”以及每到年下,仁慧就会 带一个小尼姑, 提了食盒, 用小磁坛装了四色咸菜给施主家送去, 可知仁慧的能干表现在仁 慧做当家后,对施主家走动很勤,从原文“仁慧到年底,用咸菜总能换来百十块钱”可知仁 慧不仅拉近

12、了与各位施主的距离, 还为观音庵换来了些许钱财。 二、从原文第 7 段的描写可 知仁慧的能干表现在把观音庵修缮一新,改变了原来的败落景象,吸引各位施主前来。三、 从第 8 段“祖母的散生日总要在观音庵吃顿素斋。 素斋最好吃的是香蕈饺子” 可知仁慧的能 干表现在心灵手巧,会做好吃的素斋,特别是香蕈饺子。四、从第 9 段“仁慧募化到一笔重 款,把正殿修缮油漆了一下。焕然一新, 给三世佛重新装了金。在正殿对面盖了一个高敞的 过厅。正殿完工,菩萨开光之日,请赞助施主都来参与盛典。这一天观音庵气象庄严, 香烟缭绕、花木灼灼,佛日增辉。施主们全部盛妆而来,长裙曳地。礼赞拜佛之后,在过厅 里设了四桌素筵。素

13、鸡、素鸭、素鱼、素火腿”可知仁慧的能干表现在能组织规模较大的盛 典,让各项活动进行得井井有条。五、通过 11 段“于是就有人来找仁慧商量,请她办几桌 素席。不预备烧酒”可知仁慧的能干表现在可以操心为施主们办素斋。六、从原文 13 段仁慧学放焰口的描写可知仁慧的能干表现在学会了放焰口。答案:(1)C、E(2)四色咸菜非常好吃,仁慧把咸菜送到施主家,既让施主家人品尝到了美味,也感受 到仁慧的善良、 热心与心灵手巧, 密切了观音庵与各位施主的关系, 这是观音庵恢复生机的 基础。祖母过散生日时,仁慧为我们做好吃的香蕈饺子,这是祖母喜欢去观音庵的缘由, 表明观音庵已经富有生机,香火兴旺。仁慧请赞助施主参

14、与盛典时, 做了四桌素筵, 让各 位施主对香蕈饺子留下难忘的记忆, 表明观音庵已经得到了众多施主的认可, 已经变得气象 幸福,生机蓬勃。(3)做当家后,对施主家走动很勤,不仅拉近了与各位施主的距离,还为观音庵换来了 些许钱财。 把观音庵修缮一新,改变了原来的败落景象,吸引各位施主前来。心灵手 巧,会做好吃的素斋,特别是香蕈饺子。 能组织规模较大的盛典,让各项活动进行得井井 有条。可以操心为施主们办素斋。学会了放焰口。【点评】体会重要语句含意“ 3 步走”第一步, 审清题干要求, 辨明作者的叙述语言和作品中的人物语言 如果是作者的叙述语 言,要仔细揣摩作者描绘环境、叙述故事、说明事物、刻画人物、

15、发表议论、抒发感情等的 真正意图; 如果是作品中的人物语言, 要认真品味作品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以及个性化语言 是如何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第二步, 结合主题, 分析重要语句内涵 既要阐明语句的表层含意, 又要挖掘其深层含 意。在挖掘其深层含意时,需要“三抓”:1抓句子中的关键词语重要句子都有凸显其含意的关键性词语,这些关键性词语,可以是主干, 也可以是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 要确切地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义, 可从句子 结构入手,在抓住主干的同时,特别留心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在一 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 抓住了这些词语, 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意之门的钥 匙。2抓句子

16、的位置重要句子,或揭示段意,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或揭示文章脉络层次,往往是那些具有总领性、过渡性、总括性的语句。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常需要考虑它 在文中的位置:如果是总领句,解释句意时要考虑其所领起的语段的内容;如果是过渡句, 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如果是总结句,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 3抓句中的手法这些手法,既可以是人物描写手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也可以是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等。对含有手法的句子的理解, 应从手法本身的特点、 作用入手, 从而透视其深层意义。 如何判定语句所用的描写方法呢? 最基本的是要从它描写的特征上判断。一般从景物描写

17、、人物描写大类上判定。 第三步,规范答题:手法 +内容+效果即能够分析语句采用了什么手法, 写出了什么内容,在文本架构、人物塑造、情感表达、主题呈现等方面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靳彝甫 汪曾祺 靳彝甫家门口钉着一块铁皮的牌子,红底黑字: “靳彝甫画寓” ,他是靠卖画吃饭的。 靳家三代都是画画的。家里积存的画稿很多。因为要投合不同的兴趣,山水、人物、翎 毛、花卉, 什么都画。 靳彝甫自己喜欢画的, 是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 青绿山水、 工笔人物, 一年能收几件呢?因此, 除了每年端午, 他画几十张各式各样的钟馗, 挂在巷口如意楼酒馆 标价出售,能够有较多的收入,其余的时候,全家都是半饥半饱。虽然是半

18、饥半饱,他可是活得有滋有味。 他的画室里挂着一块小匾,上书“四时佳兴”画室前有一个很小的天井。靠墙种了几竿玉屏萧竹。石条上摆着茶花、月季。 一个很大的钧窑平盘里养着一块玲珑剔透的上水石,蒙了半寸厚的绿苔,长着虎耳草和铁线草。 冬天,他 总要养几头单瓣的水仙,不到三寸长的碧绿的叶子,开着白玉一样的繁花。春天,放风筝, 他会那样耐烦地用一个称金子用的小戥子约着蜈蚣风筝两边脚上的鸡毛 (鸡毛分量稍差, 蜈 蚣上天就会打滚) 。夏天,用莲子种出荷花。不大的荷叶,直径三寸的花,下面养了一二分 长的小鱼。秋天,养蟋蟀,每天晚上,点一个灯笼,到阴城去掏蟋蟀。他有一盒爱若性命的东西, 是三块田黄石章。 这三块

19、田黄都不大, 可是跟三块鸡油一样! 一块是方的,一块略长,还有一块不成形。数这块不成形的值钱,它有文三桥刻的边款。有 一次,邻居家失火,他什么也没拿,只抢了这三块图章往外走。吃不饱的时候,只要把这三 块图章拿出来看看,他就觉得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了。这一年, 靳彝甫捉到一只蟹壳青蟋蟀。 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每天有人提了几罐蟋蟀来斗。 都不是对手, 而且都只是一个回合就分胜负。 于是有人怂恿他到兴化去。 兴化养蟋蟀之风很 盛,每年秋天有一个斗蟋蟀的集会。 靳彝甫被人们说得心动了。 从小玩到大的两位老友王瘦 吾、陶虎臣给他凑了一笔路费和赌本,他就带了几罐蟋蟀,搭船走了。没想到,这只蟋蟀给他赢

20、了四十块钱。 四十块钱相当于一个小学教员两个月的薪水! 靳彝甫很高兴,在如意楼定了几个菜,约王瘦吾、陶虎臣来喝酒。没喝几杯,靳彝甫的孩子 拿了一张名片,说是家里来了客。靳彝甫接过名片一看: “季匋民! ”季匋民是一县人引为骄傲的大人物。 他是个名闻全国的大画家, 同时又是大收藏家, 大 财主,家里有好田好地,宋元名迹。他在上海一个艺术专科大学当教授,平常难得回家。“你回去看看。 ”“我少陪一会。 ”季匋民和靳彝甫都是画画的,可是气色很不一样。 此人面色红润, 双眼有光,浓黑的长 髯,声音很洪亮。衣着很随便,但质料很讲究。寒暄之后,季匋民说明来意:听说彝甫有几块好田黄,特地来看看。靳彝甫捧了出来

21、, 他托在手里,一块一块,仔仔细细看了。 “好,好,好。匋民平生所见田黄多矣, 像这样润的,少。 ”他很直率地问靳彝甫肯不肯割爱。靳彝甫也很直率地回答: “不到山穷水 尽,不能舍此性命。 ”“好!这像个弄笔墨的人说的话!既然如此,匋民绝不夺人之所爱。不过,如果你有一 天想出手,得先尽我。 ”那可以。”买卖不成, 季匋民倒也没有不高兴。 他又提出想看看靳彝甫家藏的画稿。 他看了靳彝甫 的画,说:“你的画,家学渊源。但是,有功力,而少境界。要变!山水,暂时不要画。你 见过多少真山真水?要越过唐伯虎,直追两宋南唐。 ”他建议靳彝甫选出百十件画,到上海 去开一个展览会。靳彝甫的画展不算轰动, 但是卖出

22、去几十张画。 报上发了消息, 一家画刊还选了他两幅 画。这都是他没有想到的。王瘦吾和陶虎臣在家乡看到报,很替他高兴: “彝甫出了名了! ” 卖了画,靳彝甫真的按照季匋民的建议, “行万里路”去了。一去三年,很少来信。靳彝甫回来了。他一到家,听说陶虎臣、王瘦吾两位老友生意败落,境况凄惨,连脸都 没洗,拔脚就往两家去。第三天,靳彝甫约王瘦吾、陶虎臣到如意楼喝酒。 他从内衣口袋里掏出两封洋钱, 外面 裹着红纸。一看就知道,一封是一百。他在两位老友面前,各放了一封。那两个都明白了:彝甫把三块田黄给季匋民送去了。靳彝甫端起酒杯说: “咱们今天醉 一次。”“好,醉一次! ”这天是腊月三十。这样的时候, 是不会有人上酒馆喝酒的。如意楼空荡荡的,就只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