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中庸、大学心得体会 通过罗安宪教授对国学的精彩授课,让我对大学和中 庸有了一些认识,更有了一丝的感悟,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更深 刻的感受到了,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是填补现代人的内心 空白的精神食粮,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可谓是 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 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 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 更是培养道德 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格物致知则是穷究事理。增长知识和智 慧,以达到至善的境界。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 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 不被个人的好恶 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
2、是把握好自己的 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 “中庸之道”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经典,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 多年,至今还在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中庸里面阐述了有 关做人、修身、齐家、治国的道理,它所叙述的就是一个人为人 处世的方法,那么何为中庸呢?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悲乐 时心中是平淡的,所以是“中”。但若表现出来而有节制的,叫 做“和”。中庸的根本即为中和。我想如果人人都做到“中和”, 社会则井然有序,处处和谐了。中庸说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在 生活中能够做到太难了。因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 无过 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这对 于现实中的我们的确是很难的事情。另
3、外中庸中讲的最多的 是“诚”,不管对自己,对家人,对外人都要诚实,至诚的人他 的人品是诚恳的,他的思想深似潭水,他化育万物的胸襟像蓝天 一样广阔,其实现实也是这样的。诚实应该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 是与人相处的重要原则, 也是一个事业开始的奠基。 如果没有诚 信,那么自己对自己不诚实,就不会做到慎独 ;对别人不诚实, 别人就不会相信你。 以上是我对大学、中庸的理解。结合自身实际,回顾 自己十几年的工作经历,我感觉确实应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我们 的职业,以真诚的,加强自我修养,依法履行职责。学习 和工作都需要一个安静和平的心智,这样才能神思安稳,去思考 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思虑周详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
4、关键和规律。 相反如果内心急躁,很难去认真全面的思考问题, 并对问题进行 深刻的剖析。借鉴国学思想的精华,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境界, 使我们学会做人与处世,从而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 所以,中庸之道是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 是值得当今社会提 倡和学习的,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所有中国人学习,也值得 我们深研和弘扬。 大学包括十一章的内容,分别是经述,明明德,新民, 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 治国,治国平天下。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 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 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 想接触,
5、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 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就是朱熹所说的“三纲领”,强调道 德修养的三重境界,弘扬德行,使民众自新,达到教化天下的极 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 是朱熹所说的“八条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 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德。物有 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段话是大学的 经述,也是这本书的总领,揭示了大学的宗旨,大学的宗旨在于 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弃旧向新,在于是人得到最完善的 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志向确定才能心静 不乱,心
6、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 详才能有收获。每件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 有终结,知道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看完这部分后,联系实际确实是有道理的, 学习和做学问都需要 一个安静和平的心智,这样才能神思安稳,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 问题,思虑周详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规律。相反如果内 心急躁,很难去认真全面的思考问题, 并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 大学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 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 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 以保持美好的心灵,而在现实生
7、活中,我们因为愤怒、恐惧、偏 好、忧虑,心思不能端正。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大三下学期刘明 祥老师给我们放的翟鸿 燊的国学经典讲解视频,当中提到做人要 有正经见,正思维。原来与大学中的正心是有相同之处的。 大学的过程中让我清楚了格物致知的概念,原来只是听 说过而已,不知道其中的内在涵义,现在读完之后有豁然开朗的 感觉,对这个概念有了一个深刻的把握。“格物”即明辨穷究事 物的道理,从而扩充知识,增长智慧。“格”是格除的意思,即 格除自己的思想杂志,使自己不被物欲所诱 -惑,而蒙蔽了自己 的本性,使自己不受恶行的玷污,而污染了自己的心灵,使自己 的行为高尚,使自己的心灵美好,使自己的而修养提高。所谓“
8、致 知”就是想获得知识就必须研究事物,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穷 尽它的道理,两词合起来,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理。增长知识和 智慧,以达到至善的境界。以上说的是读大学中最重要的收 获,下面说一下对中庸的理解。中庸强调“诚”,认为 “诚”是现实中庸之道的关键,中庸的内容比较多,共包括 三十三章内容。跟人认为中庸比较适合个人修身所借鉴, 像大知, 大德,素隐,素位,行远,诚明等章节以及后面跟的实例,都特 别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 真正研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在第二章时中中“时”,不 仅指时间,时代,也指时机,既不要超越阶段,也不要被时代抛 弃,既不能急躁冒进
9、,也不可故步自封超越现实是偏激,跟不上 步伐是落伍,我认为中庸的意思很大部分的意思与“时中”的概 念是一致的。而中庸的精确理解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认识。 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这里的“中庸”有包 容和利用的意思。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 并合理 使用,在具体事件,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 意义,都应予接受。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作出恰当的选择,把握 适度。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作出适宜的行为。庄 子在齐物论中认为“中庸”是这样的“中”是原则,“庸” 是实践,中庸就是知与行的统一。朱熹对中庸的理解,中庸者不 偏不倚,无过不及,中庸说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在生活中能够 做到太难了。因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两 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 这对于现实中的 我们的确是很难的事情。 另外中庸中讲的最多的是“诚”,不管对自己,对家 人,对外人都要诚实,至诚的人他的人品是诚恳的,他的思想深 似潭水,他化育万物的胸襟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能机器人研发与应用合作协议正本
- 2025年新型环保建材代销及售后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民营医院多元化药品采购及冷链物流一体化服务合同
- 2025年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设备集中采购合同
- 2025年度智能环保服务-玻璃深加工废弃物回收处理专项合同
- 2025年绿色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全面评估与优化合同
- 2025年度绿色交通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城市更新项目文化旅游区招商与改造一体化合同
- 2025年度城市社区综合治安防范与应急处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汽车批发市场车辆交易与经纪代理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浙江省中考英语真题(解析版)
- 疼痛基础相关知识及止痛药物的应用
- JJG 8-1991水准标尺
- GB/T 4857.17-2017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17部分:编制性能试验大纲的通用规则
- 全套教学课件《管理学基础》
- 二级医院评审自评自查表
- 工程罚款通知单模版
- 多联体筒仓滑模施工技术分享
- T∕CGMA 033002-2020 压缩空气站节能设计指南
- 材料物理之材料的结合方式PPT课件
- 《版式设计》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