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熟语选编(339个)._第1页
常用熟语选编(339个)._第2页
常用熟语选编(339个)._第3页
常用熟语选编(339个)._第4页
常用熟语选编(339个).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短歌行 白马篇练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A 子衿( ) 三匝( ) 鼓瑟( ) B 呦呦( ) 金羁( ) 连翩( )C 楛( )矢 飞猱( ) 勇剽( )D 羽檄( ) 豹螭( ) 辔( )头2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忧思:(2)越陌度阡:(3)枉用相存:(4)羽檄:3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一一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B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一表达了诗人仰慕天下贤士,思念之情绵绵不断。C.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一一表面写马, 实则写人。突出了游侠儿为国征战的飒爽英姿。D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一一歌颂了游侠儿舍家卫国,义无反顾的

2、献身精神。4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A 短歌行和白马篇中都运用了“赋”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 思想感情。 ( )B 短歌行和白马篇属于建安时期的诗作,表现出建安风骨,是我国古代格律诗中 的上乘之作。 ( )。( )C.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遵为典范,称“建安风骨”D “三曹”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他们都是建安诗坛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5.默写白马篇中:(1)描写少年装束的句子 。(2)描写少年精湛射骑术的句子(3)描写少年赫赫战功的句子(4)赞扬少年思想品质的句子6 对下列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新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

3、人。一一这首诗的后两句是古来名 句,被誉为“神韵无伦” ,作者借景抒情,含蓄地表达出淡淡的乡愁。B 此地别烟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殁,今日水犹寒。这首诗写出诗人在易水想 起当年荆轲壮别的场面,表达了对荆轲及其业绩的钦仰之情。C.茅檐长扫净无苔,花市成畦手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排闼ta:推门而入)送青来这首诗描写了山下农家初夏景色, “护田”、“排闼”两句用拟人手法,把静景写 得活灵活现。D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明天。是一首 感情深挚的离别诗,后两句用夸张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离别的痛苦。7以下六首绝句分别描写了四季的景物。按春夏秋冬分类正确的一组

4、是:( )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枝。 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无奈人心复有忆,今螟将渠俱不眠。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常睡起无情思,先看儿童捉柳花。 胡鹰掣旋北风回,草尽平原使马开。臂上角弓如却月,当场意气射生来。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里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A ./B ./C./D ./阅读下面两首送别友人诗,完成 8、 9 两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横塘 注范成大南浦春来绿一川,

5、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注横塘: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南。8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李诗中的“故人”是老朋友的意思,这里指孟浩然和李白。扬州,即标题所说的广陵。B 李诗中“烟花三月”的“烟花”是指艳丽的春景;范诗中“春来绿一川”的“一川” 是满河之意。C 范诗中的“依然”是依旧的意思,写出了石桥朱塔等古迹依旧不变。D 范诗中的“系”是拴住的意思, “画船”是指漆得花花绿绿的船。 “垂柳系画船”表示 对友人的挽留和依恋。9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李诗写诗人于黄鹤楼畔送友人放舟东游,先设想三月烟花,江南春早,继写孤舟渐远, 帆影遥没。

6、全诗不言情而情盈于诗。B 范诗从描写横塘古渡春色又至,古迹依然不变入笔,隐含天地永恒,人生短暂之意。C 两首诗的前两句都写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周围的景物,含有风景依旧而时光流逝的 感叹。D 两首诗的后两句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恋之情,李诗是以目送友人上船远去的细节来 借景抒情,而范诗是以“垂杨系画船”来托物抒情。阅读张谓早梅一诗,完成 10、11 两题。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里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10对这首诗句子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 “一树寒梅白玉条” ,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洁白如玉的风姿。B “迥临村里傍溪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迥”和

7、“傍”这两字,点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C. “不知近水花先发”,是写这树梅花的风姿。D “疑是经冬雪未消”,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销的白雪。11 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第二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 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B 第四句回应收据,一个“疑是”加上前句的“不知” ,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 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C 诗歌通过眼中视觉、心头惊疑,表现出“早梅”的特点,用清波、小巧、村落,衬托 出早发梅花的清标雅韵。D .这首咏梅诗和古代一些梅花诗一样,侧重咏梅的风姿,

8、送梅的神韵。阅读孟浩然的抒写羁旅之思的宿建德江 ,完成 12、13两题。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新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2请简析第二句中的“新” 。答: 。13分析三、四两句中表达作者的感情。答:14将下列诗句按作者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三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烽火连三月,家属抵万金A ./B ./C./D ./15.赏析下面这首诗: 暮春即事叶采 双双

9、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赏析: 。参考答案:1. A . j in ; z a ; se ; B. yau ; j 1 ; pi an ;C. h u ; n do ; pi do; D. xi ; ch 1 ; p e ;2 . ( 1 )功业未就而老将至的焦虑之情。(2)陌、阡,田间小路,南北曰阡,东西曰陌。(3)枉,枉驾、屈就。用,以。存,慰问。(4)征兵的文书。紧急文书上插着羽毛,故叫“羽檄”。3. A.4. ( 1)V( 2)X( 3)V( 4)X5 . ( 1 )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表面写马,实则写人) ; (2)“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

10、差”。( 3)“控弦破左的, 幽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 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猿猴, 勇剽若豹螭。( 4 )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 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6. D. 7. C. 8. A. 9. C. 10. C. 11. D.12. 答:以“新”说“愁”别具一格。停船夜泊,本该好好休息,谁知在这鸟儿归林,牛羊 下山的黄昏时刻,那羁旅之愁,又蓦然而生。 “新”字写出了诗人的愁苦时时而生。13. 答:这两句表面是写日暮时刻旷野无垠, 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 高挂在天上的明月在澄清的江水中, 与舟中人是那么近, 旷野无垠唯有明月近人, 我们能想 象到诗人羁旅的惆怅、理想的幻灭、 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涌上心头, 在表现手法上一隐一 现,一虚一实,互相映衬,互相补充,构成了一幅人宿建德江,心随明月去的意境。14 C15思路分析 :先找出诗中表示动态的事物及其相关的词语,它们分别是 “瓦雀”、“杨花”和“行”、“入”;再找出诗中表示静意的事物及其相关的词语:一是“读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