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_第1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_第2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_第3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_第4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1.2 结构实体检验的内容 ?结构实体检验的内容应包括: 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强度 、钢筋保钢筋保 护层厚度以及工程合同约定的项目。 1.3 混凝土强度检验 ?混凝土强度检验 ,应以在混凝土浇筑地点制备并与 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为依据。 ?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 ?留置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确定, 不宜少于 10组,且不应少于3组。 2 ?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养护 ?养护方法 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的适当位 置,并应采取同条件养护方法。 ?等效养护龄期 同条件养护试件在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进行强度试验。 等效养护龄期: 根据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与在标准

2、养护条根据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与在标准养护条 件下28d龄期试件强度相等的原则确定。 根据当地的气温和养护条件,等效养护龄期可取 按日平均 温度逐日累计达到 600d时所对应的龄期 ,0及以下的龄期 不计入;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14d,也不宜大于60d。 3 ?混凝土强度评定 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代表值乘折算系数1.10后, 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评定混凝 土强度是否合格。 对混凝土强度的检验,也可根据合同的约定,采用非破损或 局部破损的检测方法。 ?委托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在下列情况下,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 按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测。 ?未能取得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

3、 ?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不合格 4 1.4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 ?检验方法 ?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方法 ?也可采用非破损方法并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校准。 ?抽样数量 ?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 ?对悬挑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50%。 ?允许偏差 ?对梁类构件为+10mm,-7mm; ?对板类构件为+8mm,-5mm。 5 ?合格条件合格条件 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筋的保护层分别进行验收。 ?当检验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判为合格; ?当检验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可再抽取相同 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 ;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

4、为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 90%及以上时,仍应判为合格; ?抽样检验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允许偏差的 1.5 倍。 6 2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检测原因。 ?缺少试块,或试块缺乏代表性,或试块试验结果不满足要求。 ?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抽查中监督检测; ?监理单位在工程监理中实施的平行检验; ?房屋改造中对混凝土质量的了解。 ?商品房质量投诉中对混凝土强度的检测。 ?执行标准 ?回弹法检测砼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2.1 检测原因及执行标准 7 2.2 砼回弹设备 普通回弹仪 8 数 显 回 弹 仪 9 ?检测方式及抽检数量: 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可采

5、用下列两种方式, 其适用范围及结构或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单个检测:适用于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 ?批量检测:适用于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 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 同类结构或构件。抽检数量随机抽取不得少于总数的 30%且构 件数量不得少于10件。 ?检测批量划分: ?同一层柱可作为一个批量进行检测; ?同一层梁、板作为另一个批量进行检测; ?构件选定后,布置测区应在构件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另外, 测区宜布置在混凝土受压或受剪部位。 2.3 强度检测抽样方案 10 2.4 砼构件测区的布置要求 ?测区:测区:检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时

6、的一个检测单元。 ?每一构件测区数不应少于10个;对 尺寸小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 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 少,但不应少于5个; ?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 2m,测区 离构件端部0.5m,且0.2m; ?测区面积控制在0.04m2为宜; ?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 垂直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当不能 满足这一要求时,可使回弹仪处于 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 表面或底面,并对回弹值修正。 11 ?不同类型构件的测区布置 ?1.带悬臂的梁(挑梁根部应有测区) ?2.异型柱 ?3.牛腿柱 ?4.剪力墙 ?布置测区应标有编号,并在测区示意图标记。 12 13 2.5 回弹值测量

7、?测点的布置 ?测点:在测区内进行的一个检测点称为测点。 ?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净距宜20mm。 ?测点距距构件边缘或外露铁件宜30mm。 ?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应弹击一次。 ?回弹方法 ?检测时,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混凝土检测面,缓慢施压, 准确读数,快速复位。 ?每一个测区记取16个回弹值,回弹值读至1分度数 。 14 2.6 碳化深度值测量 ?碳化深度检测方法碳化深度检测方法 ?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在测区表 面形成直径约15mm的孔洞。 ?采用浓度为1%的酚酞酒精溶液 滴在孔壁边缘,当碳化界线清 楚时,测量界线到混凝土表面 的距离,测量3次,取平均值。

8、 ?测量碳化深度值,测点不少于 测区数的 30%,取其平均值为 碳化深度值。 ?当碳化深度值极差大于2.0时, 应在每一测区测量碳化深度值。 碳化分界线 15 2.7 回弹值计算 ?从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余下的10 个回弹值进行平均。 ?当回弹仪呈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侧面时,应进行修正。 ?当回弹仪既非水平方向又非混凝土侧面时,应先按附录C对回弹 值进行角度修正,再按附录D进行浇筑面修正。 10 10 1 ? ? ? i i m R R 式中:测区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 第i个测点的回弹值。 ?amm RRR? 式中:非水平状态检测时测区的平均回 弹值,精确至0

9、.1; 非水平状态检测时回弹值修正值, 可按本规程附录C采用。 m R i R ?m R ?a R 16 17 18 19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根据测区平均回弹值 和碳化深度值由 附录A查表得出,泵送混凝土还应按附录B进行浇筑面修正。 ?当测区数为10个及以上时,应计算强度标准差。 ?平均值及标准差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2.8 混凝土强度计算 ? ? 1 1 2 2 , ? ? ? ? ? n mnf S n i f c icu f c cu c cu n f m n i c icu f c cu ? ? ? 1 , 式中: 结构或构件测区混凝土 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MPa), 精确至0.

10、1MPa; 被抽检构件测区数之和; 结构或构件测区混凝土强 度换算值的标准差(MPa),精 确至0.01MPa。 c cu f m n c cu f S 20 ?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 应按下列公式确定: ?(1)当该结构或构件测区数少于10个时: ?(2)当该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强度值中出现小于10.0MPa时: ?(3)当该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少于10个或按批量检测时: ecu f , c cuecu ff min, ? )(0.10 ,aecu MPf? c cu c cu ff ecu Smf645.1 , ? 21 ?计算机软件混凝土强度自动计算计算机软件混凝土强度自动计算 软件根据回弹值自动计算和查表,执行标准:JGJ/T23-2001 ?附录A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表,碳化深度大于6的,按6处 理; ?附录附录B 泵送砼强度换算修正值,软件有“泵送混凝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