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管理员感人事迹_第1页
农家书屋管理员感人事迹_第2页
农家书屋管理员感人事迹_第3页
农家书屋管理员感人事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家书屋管理员感人事迹 奚邦农,男,1943年3月出生,中师学历,陶辛镇退休教师。自 XX年退休 后,他积极参与村镇多项老年工作,自觉帮助留守儿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直不遗余力地为农村两个精神文明建设奉献余热。退休不退岗,老有所为; 爱岗更敬业,老有所乐。 XX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一开始,他就担负起倪家村四个村民组的人口 基本情况的采访记录工作。可是在第二阶段核实填报各类表格的关键时刻,不 料突发“帕金森”症。他未待治疗,带病坚持工作,以一双颤抖的手一笔一画 地填写各项数据,硬是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了其担负的人口普查登记工作。 XX年春,经倪家村两委推荐,被陶辛镇聘为“倪家村农家书

2、屋”管理员。该 同志非常热心农家书屋的筹建工作,于 4月3日提前上岗,积极参与到该村农 家书屋的筹建中来,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6月28日收到县文化广电新闻 出版局图书1600余册及配套物资后,立即投入到图书的拆包、分类、编号、登 记、贴标签等繁杂工作,一边治疗“帕金森”症,一边准备农家书屋的挂牌。 经过三个多月的辛勤努力,于 7月16日正式向读者开放,较其他书屋的开放时 间提前了两个多月。 该同志不仅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做好图书管理工作,而且在古稀之年还能 手不释卷,酷爱读书;不仅能不厌其烦地做农民朋友的“导读”,而且善于动 脑,勤于思考,不断总结图书管理经验,写成文章或发表或交流,还能自

3、己摸 索图书管理的诀窍,自创了一套“图书借阅索引”,既方便读者,又省时省力; 不仅能让书屋不丢失一本书,而且设立“图书捐赠专柜”,带领读者捐书达千 余册;不仅自己写读书心得、工作总结,而且还设立“读书心得专柜”,带领 小读者写读书笔记、读后感一个农家书屋的管理员,一个年过七旬的退休 教师,一个双手颤抖的帕金森患者,居然能把一个村级“农家书屋”做成了一 个留守儿童乐在其中的“读书之家”,一个农民兄弟流连忘返的小小“百花 园”为了扩大读者队伍,为了充分利用农家书屋,为了给农家孩子更多的 精神食粮,该同志真可谓用尽了“脑筋”,费尽了“心机”。这让我想起了海 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的一句朴实而著名的话:“

4、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 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奚邦农同志就是在农家书屋的平凡岗位上 把一件件简单而平凡的事做好了,那他就应该可以说是一个不简单、不平凡的 人了。 他把自己对农家书屋工作的管理和感悟诉诸笔端,写成了一篇篇满怀深情的 文字发诸报刊,感人肺腑,令人敬畏。 XX年11月2日在芜湖日报芜湖县 周刊上发表了他的处女作小小百花园。他在文章的结尾写道:“我想, 当中华大地上造就了千千万万个小小“百花园“时,我们期盼的和谐社会一定 会自然到来。那时,即使我不能健在,也能含笑九泉了! ”这一朴素的话语, 道出了一颗赤子之心,不仅表达了一个退休老教师要为党的这项民生工程奉献 余热的心

5、声,而且道出了“农家书屋”在建设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 要作用。迄今,他已陆续在芜湖日报印象东湖等报刊发表了5篇文章。 他不仅自己勤于写作,笔耕不辍,而且指导书屋的读者学习写作,陶辛镇保沙 中学初一学生李芸婧和陈云两位农家书屋的读者,正是在他的引导下爱上写作 的,两位小读者已经在芜湖县农家书屋征文选集上发表了3篇读书心得。 该同志曾在文中说道:“无论是上班时间还是休息时间,只要吃饱了,就要 移步“百花园”。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但非这么做不可。”他是这样 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书屋开放不久,他便将原订的“每周开放六天,共30小 时”,调整为“双休日不休,全天开放 8小时,共56小时”,

6、更加难能可贵的 是,五一节、国庆节、元旦、春节等,凡是学生放假的日子,倪家村农家书屋 都向读者开放,并且承诺如遇开会、有活动等特殊情况,一定事先在书屋的告 示牌上通知读者。为了给读者方便,赢得充裕的读书时间和更多的借阅机会, 他几乎牺牲了自己全部的节假日。 为引导农民读书,方便读者借阅,他开创了农家书屋办理“借书证”不收押 金的先例,拉近了农家书屋与农民的心理距离,让每一个读者都感觉自己就是 书屋的主人。他将上级规定收押金办图书借阅证的办法做了更加贴近读者的人 性化修改:只要求读者做到“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如若丢失,照价赔偿”即 可。此举不但增进了双方的信任度,而且使广大的农民朋友从感情上更贴

7、近书 屋,沐浴在党的惠民工程的阳光雨露之中,使农家书屋的效能最优化,价值最 大化。时至今日,图书借阅一切正常,少数不慎丢失图书的读者都能主动照价 赔偿。倪家村旱河组党员、退伍军人涂成亮是书屋第一个丢书主动照价赔偿的。 之后,又有定丰村家庭妇女王翠金、小学生周迅和周杰陆续地主动照价赔偿, 金额共108元8角。 为争取更多的读者,该同志不厌其烦地做读者的“导读”,扩大了读者的层 面,增强了骨干读者。每当读者来书屋时,他都要根据读者的身份、职业、年 龄、文化程度和身体状况等因素,恰如其分的开导,让读者都能挑选到合适的 书刊,直到满意为止。因此,倪家书屋的读者群层面广泛,有大中小学生、创 业青年、家庭

8、妇女、老年朋友、党员干部、个人职员、病残患者等。迄今为止, 骨干读者249人,日均借阅人数8.6人次,台帐登记8213次。倪家村老院长钱 阳华医师、老书记李祥柏、村委干部童邦春等都是书屋常客。 该同志深知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他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孩子们着 想,把读者当做自己的亲人,努力营造与读者的师生感情,使广大读者,尤其 是中小学生、留守儿童视书屋为自己的第二课堂,把课余时间放在“读书之家” 里。他和中小学生同读书,同谈感受,同写心得,适时指导;小学生来了,他 耐心辅导,一字一句,一笔一画,不厌其烦,诲人不倦,深受家长信赖。因此, 倪家书屋读者不仅层面广,而且服务范围大,读者已延伸至三

9、村四校。 为了丰富藏书,解决不足,他发动读者并带头向倪家村农家书屋捐书,设立 “图书捐赠专柜”,培养了读者“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的美好情怀。至今,读者捐书664册,单位捐书350册,累计逾千册。不但缓 解了藏书不足的现状,而且使广大读者心系小小“百花园”,使“农家书屋” 这个新生事物成了党和政府与农民朋友之间的“连心桥”。 为了更好地做好书刊管理工作,该同志在努力做好书刊登记、借阅登记、信 息登记、捐赠登记的基础上,以创新的理念制作了图书借阅索引即“借还图书 一览表”。在表格中以简明的符号标注借阅者的序号、登记簿的册数页数、借 阅图书册数和是否归还的信息,在一览表中读者借

10、还图书的情况一目了然,真 是做到了精益求精啊! 为更好地提高农民朋友的读书质量,启发读者在精读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深 度解读,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也为了引领小读者把读书和作文结合起来,让他 们在阅读和写作中体会成功的快乐,进而产生更大的阅读兴趣,将阅读引向深 入,甚至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他又创造性地在书屋内开辟了 “读书心得专 栏”,把自己和读者所写的文稿,无论是已经发表的还是未发表的都工整誊写, 放在专柜内,供大家阅读、点评。学生和农民朋友看到读者自己写的文章总感 到很亲切,有不少小读者看这些读书心得时,深有感触,别人能写得这样好我 也可以写呀,有些小朋友也就学着写读书笔记了,有的家长还和孩子一

11、起写哩, 不知不觉中就激起了他们写作的欲望,甚至会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呢!现在,专 柜内不仅有文稿,还有发表读者文稿的报刊和图书。小读者看到同伴发表了作 品,大多跃跃欲试,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本来只是想着给那些不会写作文的孩子一点示范引领,没有想到居然收到了 “一石三鸟”之效,看来设立“读书心得专柜”这么一个小小的举措,在农家 书屋的作用却不可小觑,大有推广的价值!试想一下,全国广大的农村,有多 少个农家书屋,又有多少个不爱读书不会作文的留守儿童,如果他们都能走进 农家书屋,能在像奚老师这样的书屋管理员的示范引领下学会读书,学习写作, 那是不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啊! 为深入开展书屋工作,配合

12、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除常年开展的读书、捐书、 爱书、写作活动外,他还不失时机地开展学雷锋活动。利用绘画、黑板报、告 示牌、写读书心得等力所能及的形式开展学雷锋活动,宣传雷锋精神,弘扬中 华民族优秀的道德文化。 奚邦农同志不仅把农家书屋打理得井井有条,打扫得窗明几净,而且细致勤 勉地服务于村民。他常年不间断地为村民收发快件、包裹单和挂号信,没有一 次差错。不仅受到村民的好评,而且扩大了书屋的知名度,进一步密切了农家 书屋和农民的联系。同时,还能协调、沟通好村委会与上级领导,与人民群众 的关系,更为村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务,也深得村委会及上级有关部门领导的 关心与支持,为进一步做好书屋管理工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总之,奚邦农同志人老志坚,凭借一双颤抖的手和一颗赤诚的心,一心一意 做好农家书屋的各项工作,与病魔顽强地作斗争,誓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走共同富裕之路奉献余热的精神已被广大读者所认可。他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 精神、视岗为家的美德也让村民们视为榜样。 最后,让我们引用该村党支部书记姚国龙同志的一句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