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讲综合能力检测题_第1页
第1~4讲综合能力检测题_第2页
第1~4讲综合能力检测题_第3页
第1~4讲综合能力检测题_第4页
第1~4讲综合能力检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4讲综合能力检测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2015,安顺)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和“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B.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 m/s C. “蟋蟀在鸣叫”说明蟋蟀是声源;“金光闪闪”说明金子是光源 D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2. (2015 ,随州)一位随州籍留美学子,在家乡的一次聚会上动情地说:“我珍藏着 首乐曲我的祖国,前半部分是编钟演奏的,后半部分是交响乐。编钟曲让我自豪,交响 (B ) D .声 乐让我振奋!”从“声音的特性”看不同乐器演奏同一支曲子的主要区别在于

2、A 音调B 音色C 响度 速 3. (2015 ,娄底)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 A .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孩子们很容易辨别出爸爸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爸爸声 音的音调不同 B. 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双耳效应” C. 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既能美化城市也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 D .古代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 , 是因为大地传声比空气快 4. (2014,临沂)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 .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15。时,反射角也为15 B. 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

3、也增大5 C. 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D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5. (2015 ,常州)如图所示,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 .实验用茶色玻璃板的目的是为了在玻璃板后成实像 B. 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 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 C. 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会变小 D .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位置 ,像会成在光屏上 6. (2015 ,黄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传递能量 C.医生常用小镜子检查牙齿是利用平面镜成像 缩小的实像 B 电视遥控器是利用超声波来控制电视机的 D 手机拍照是利

4、用凸透镜能成正立 7. (2015 ,内江)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内 A .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丙中,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 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_3_号; (3) 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 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 不能(填“能”或“不能”);理由:没有控制变量 。 25. (2015 ,扬州)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 一个可以沿ON向前、向后折的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 让一束红光贴着纸板

5、沿 AO射到O点,为了便于测量和探究,需要在纸板上记录的 是_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将纸板的右半边沿着ON向后折去,则在折过去的纸板上 _ 不能(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 为了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应当-改变入射角大小多次实验_ 。 26. (2015,苏州)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 实验时应选_较薄_(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 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 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_像与物大小相等_。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 27. (

6、2015,常州)2014 年 7 月, 常州学生李潇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 蚱尾 (1)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折射 乙 而形成的 虚像,真正的虾在 水中_E_ (填图中字母)处。 他用激光笔从 A点向_B_ (填图中字母)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 照亮。 (2)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 ,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 胶片上虾的头部朝 下(填“上”或“下”)。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 板后_(填“前”或“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 A的像。 序号 1 2 3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 B到

7、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 (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且关于镜面对称。 测得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 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B ) A . 2 cm B . 7 cm C. 9 cm D. 10 cm 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_右_(填“左”或“右”)移,并将凸透镜向 左(填 “左”或“右”)移。 28. (2015,镇江)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 熄 凸透链址肆 U JI - m JTrTTTTSTTTHTOTTBTJnWTTTWTTWTnTWTTnWTTTTTTTWTPzffzr ?zr7T77W77?TB77777TB 同一高度 ltl (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 高度_。 (2)如图1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成的是_ 倒立(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 上方。 (3)在保持(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 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_缩小_(填 “放大”“缩小”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