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易错点一:混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 提醒 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 中,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1. 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 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表明 () 物质具有可知性 物质就是物质的具体形态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感觉是 物质存在的基础 A.B.C.D. 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含义、特性。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表明物质具 有可知性,符合题意;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表明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
2、唯一特性, 符合题意;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的抽象、概括和总结,错误;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 说法错误。 易错点二:混淆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 提醒 客观实在是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 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而 客观存在是相对主观而言的,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对于任何人来 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以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2.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A. 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B. 一切客观存在着的
3、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C. 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 D. 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客观实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抽象概括, 但不等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也不是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A C D排除,B是对 “客观实在”的正确理解,当选。 3. 步入 21 世纪,人类不仅能通过转基因技术制造出各种各样的转基因产品,如棉花、大豆、木 瓜,而且还能利用动物的细胞复制出大量相同的生命个体,如猪、奶牛等。这些成果的哲学意义在 于 () 证明了自然界不具有物质性 有力地驳斥了“上帝造物”的观点 证明了人类进入随意 创造自然物的时代 为自然
4、界的物质性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 B C. D A.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转基因技术成果的哲学意义在于证明了自然界 的物质性,有力地驳斥了 “上帝造物”的观点,正确、错误;创造自然物的前提是承认自然 界的客观性,错误,故选Db 4. 由于人们大量捕杀猫头鹰、蛇等野生动物,失去天敌的田鼠便大量繁殖,洞庭湖地区就爆发了 “鼠患”。这提醒我们 () 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规律 认识和改造自然必须以保护自然为前提 受人 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界已经失去客观性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A.B . C.D.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界的物质性。材料体现了违背自然界的客观
5、性必然遭到自然界的 惩罚,要求我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必须以保护自然为前提,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符合题意。自 然界是客观的,规律也是客观的,人不能改变自然规律,也不能改变自然界的客观性,说法错 误。 5. 为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我国于 2013 年至 2015 年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这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主要是完成对我国陆地国 土范围内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普查。普查的这些要素 () 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 在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它们具有的客观性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它们是创造人类社会的必不可少的关键要
6、素 A.B . C.D.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人类社会的客观性。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内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属 精选文库 于地理环境,是构成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具有客观性,说法正确。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 的形成中起着决定作用,说法错误。 6. 中东呼吸综合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严重呼吸道疾病,它与人们熟知的非典病毒同 属冠状病毒,但类型不同,其传染性弱于非典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与非典病毒( ) 都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具有完全相同的表现形式都能够被人们了解并认识 具有完全不同的运行规律 A.B . C.D 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物质的理解。病毒是客观存在的,也是能够被认识
7、的,符 合题意。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与非典病毒是两种不同的病毒,其表现形式不可能完全相同,错 误。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与非典病毒同属冠状病毒,其运行规律也存在着共通之处,故错误。 )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 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D. 7. 因在中微子振荡方面作出突出贡献,日本科学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学家阿瑟麦克唐纳获得 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微子被称为宇宙间的“隐身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微子都被认为 不具质量。这两位科学家的发现证明了中微子振荡现象,揭示出中微子无论多小都具有质量,这是 粒子物理学的历史性发现。这一发现表明 (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认识世界取决于意识活动的
8、主动创造性 A.B C. 答案 A解析 这一发现证明了中微子振荡现象,揭示出中微子无论多小都具有质量,体现了 。夸大了意识的作用。说法错误,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8. 2012 浙江高考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 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A.BC.D. 答案 A解析 自然灾害属于自然界的客观现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说法错误;防灾减灾工 作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而不
9、是一味顺从自然。答案选 。 命题点2 .哲学的“物质:.概念 9. 2014 上海高考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指() A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B .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 C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D .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 答案 B解析客观实在性是一切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共性,B当选;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 性,A不选;物质不是指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C不选;D是指规律,排除。 10. 2015 广东高考水在常见的三种形态下的结构和动力学行为已被人们了解,但在受限空间内 却不完全为人所知。近日,有研究团队在这方面取得重大发现:在常温下,在石墨烯片毛细通道中 的受限水会整齐排
10、列成规则的二维方形冰结构。这是常温下水的一种全新存在形式。该研究成果对 于解释低维空间内水的快速输运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新发现再次印证了 ( ) 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样的,认识是无限的质变是由事物的内部结构变化引起的人为 事物的联系是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的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有远大发展前景 A.BC. D . 答案 A解析 在不同的条件下,水的存在形式不同,说明物质的具体形态可以随着条件的变 化而变化,同时,材料中人们的重大发现也说明认识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符合题意。排列 顺序不一样,水的存在形式就不一样,体现了内部结构变化引起了事物的质变,符合题意。说 法正确,但材料中并没有体现人为事物联系的产
11、生过程,体现的是自在事物内部的联系;错误, 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不一定有远大发展前景,具有远大发展前景的事物是符合客 观规律的事物。 12. 2014 课标全国卷n 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 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一 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 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实验进一步证明 ( ) 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 的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
12、形式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 被认识的 A.B C.D. B。 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有条件 的,错误;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错误;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 13. 2011 江苏高考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 明()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答案 B解析 荀子的名言说明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正 确。题干并未强调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13、物质性, A与题意无关。材料未体现自然界与人的意 识的关系,B、C不符合题意,且C本身观点错误。 14. 2010 课标全国卷n 在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比例最大,对它的处理 方式一般是捕捉后封存。目前,科学家正致力于二氧化碳回收再利用的研究,利用它与氢气反应, 产生甲醇,再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乙烯,从而为工业提供原材料,使二氧化碳转变为廉价而充裕 的可再生能源。这一研究思路体现了科学家力图通过科技创新() 生产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物质形态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新课题解决不适 应生产发展要求的高耗能问题探索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可行路径 A. B . C .D. 答案 D解析
14、 说法明显错误,自然界是客观的,人们只能对其利用和改造,不能创造。把 二氧化碳转变为可再生能源,并没有解决高耗能问题,故排除。符合题意。 易错点一:混淆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提醒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5. 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这表明 ( )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 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A.BC.D. 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由一切存在物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可 知,题中观点强调的是运动
15、,强调运动,符合题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错误; 强调物质,而不是强调运动,排除,故选a 易错点二:对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认识不清 提醒(1)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2)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3)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16. 有人指出:“天上没有不散的云雾,地上没有不朽的年华,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在诞生之日起 便进入了消失的过程。”这段话说明() 任何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有存在的理由事物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相对和 暂时的静止是不存在的 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 A.B C.D. 答案 D解析 材料中观点认为事物是
16、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5 精选文库 可知论的泥潭要正确把握好时间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中创造和把握当下的幸福 A.B .C.D. 答案 B解析 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运动会陷入不可知论,说法不科学,排除。“时间去 哪儿了?” “时间就在原地等待着,等待着看一幕幕花开的芬芳,等待着懂得的人”,这启示 我们感知亲情要把握好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要善于在时间的相对静止中创造和把握当 下的幸福,故选B项。排除。 20. 2016 厦门调研“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 声。”下列选项中与诗中蕴含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A.卧看满天云不
17、动,不知云与我俱B.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D. 答案 D解析 题干中的诗句体现了动中有静, 的统一。A中“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致;B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描述的是山的相对运动,感觉山迎面而来,与题中哲理一致;C中以 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与题中哲理一致;D中诗句体现了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 一,与题干哲理不一致。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选Db 21. 2016 泉州模拟上图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下列说法 能够依次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是()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竟东流去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 B .C. 青
18、山遮不住,毕 D. 正确,错误;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有条件的,表述错误。 17. 2016 河南天一大联考近期,中国科学院的学者们通过“沉睡”在塔里木盆地下1000多米的 沉积岩心,解开“塔里木盆地的沙漠究竟从何而来”这一谜团。大约五百万年前,塔里木盆地曾出 现过大规模湖泊群,但终因周围山体抬升阻止水汽进入盆地,导致湖泊永久消失,变为沙漠。这一 研究结果进一步佐证了 ()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有尚未认 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人类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A.B . C.D. 答案 A解析 题干材料强调科学家通过研究,解开“塔里木盆地的沙漠究竟从何而来
19、”这一 谜团,因而符合题意;“塔里木盆地曾出现过大规模湖泊群,但终因周围山体抬升阻止水汽进入 盆地,导致湖泊永久消失,变为沙漠”说明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符合题意;虽表 述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 18. 2016 苏北四市模拟迅速发展的P2P网贷平台、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业态,倒逼传统金融业 开始审视自身的局限性。当前银行业更多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思维模式中,唯有调整发展战略,顺势 而为进行变革,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这表明()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没有运动就没有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任何事物都 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物质世界是绝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统一 A.B .C.D . 答案 C解
20、析 静止是有条件、相对的,排除。互联网金融业态倒逼传统金融业,体现了。 在题中未表明。 19. 2015 湖南十三校联考“时间去哪儿了?能否找到它,带着现在的记忆回到过去,懂点事, 听点话,让爸妈的笑容漫上脸颊?时间,或许就在心里,就是一个渐渐懂得了什么是辛苦,什么是 责任,什么才叫一个家时间哪里都没去,就在原地等待着,等待着看一幕幕花开的芬芳,等待 着懂得的人,去做让它都感到幸福的事情。”这启示我们 () 只有在时间静止的状态下我们才能感知亲情的可贵承认时间处在绝对运动中就会陷入不 要善于在时间的相对静止 ( ) 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静中有动,表明
21、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体现了动中见静,似静实动,与题干意思一 世界是物质的 i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右规律的 i 规律是客观常” 精选文库 答案 B解析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表明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表明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表明运动的规律是客观 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表明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是有规律的,因而B符合题意。 命题点1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22. 2015江苏高考T“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 ( )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切要以时间、
22、地点、条件为转移离开运动谈物质是 唯心主义的观点 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B.C.D. “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说的是要看到事物 A. 答案 A解析 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做到因时而变、随事而制,要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冲破制约发展的旧框 框,故符合题意。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故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对立统一 的问题,故不选。 23. 2015 天津高考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新常态,就是中国经济将在速度上从高速增 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上体现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 驱动。从哲学上看,新常态体现了 ()
23、事物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事物发展的状态是 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 A.B. C.D. 答案 A解析 “新常态”的“新”表明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体现了运动的绝对性,“常态” 体现了相对静止,故正确;新常态经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动力的转变,体现了事物发展是由量 变到质变的过程,正确;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说法错 误;中“根本否定”说法错误,新事物对旧事物是既肯定又否定。 命题点.规律的客.观.性. 24. 2014 江苏高考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 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
24、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 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 ( ) 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认识和利用规律。研究发现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并用以研发药 物以用于治疗说明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A正确。规律是客观的,B错误。C、D与题意不符。 25. 2014 -重庆高考李克强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 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这表明() A. 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
25、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 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C. 改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 D. 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 答案 D解析本题以治理雾霾天气为背景,主要考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等知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只尊重客观规律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答案 A本身错误。向污染宣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答案B本身错误。改善生产与生 活方式不能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C答案本身错误。治理雾霾天气的关键是尊重客观规律。故正 确答案为Do ) (a + b)2 = a2+ 2ab + b2发展是前进
26、性与 26. 2014 福建高考下列最合理的对应联结是(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一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坐地日行八万 曲折性的统一 义勇军进行曲使人精神振奋一一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一一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B.C.D. 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体现的是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错误;是一个真理性的认识,没有体现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 性的统一,排除;对应的哲理均正确。故选 Bo 27. 2014 江苏高考被誉为古代织锦“活化石”的南京云锦借用西方的“错视艺术”,因其时尚 度高而深得年轻人喜爱;用硫酸纸拼装的创意秦淮花灯,
27、内置节能环保的LED灯,各部件以中国家 具榫卯原理扣合,可以拆解装盒带往各地这些老工艺的新诠释() 淡化了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状态丰富了传统文化的 时代内涵反映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B. C.D. 答案 D解析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老工艺的新诠释,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绝 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正确切题,故选D。对老工艺进行新诠释,并没有淡化传统文化的 民族特色,故不选;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状态,故不选。 ( ) 主张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特点来利用规律 认为工作中心应由经济建设转向生态文明建设 D. 28. 2013 海南高考2012年12月
28、,“海南绿色崛起论坛”在海南举行。会议提出,推动海南绿色 崛起,需要依靠和充分利用海南得天独厚的绿色资源,守住这个全世界都追求的“时尚”,凸显海 南国际旅游岛的定位,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地方样本。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它 强调海南绿色崛起以发挥独特优势为基础 倡导适用于我国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普遍模式 A.B. C. 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推动海南绿色崛起,需要依靠和充分利用海 南得天独厚的绿色资源,强调海南绿色崛起以发挥独特优势为基础,正确;根据全世界追求绿色 崛起的做法推动海南绿色崛起,主张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特点利用规律,正确;海南绿色崛起的 做法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地方样本,要根据各地的实际采取不同的策略,错误;我国当前的 工作中心仍然是经济建设,错误。故选 A项。 29. 2013 广西高考某村在保护当地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托县渔业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叠氮胸苷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电感器件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XPMI泡沫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二手手机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画材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手机淘宝与天猫课件
- 地下管线迁改施工流程及注意事项
- 传播学课程教学大纲详细解析
- 快消品企业市场调研与推广策略
- 涉外劳务纠纷管理办法
-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规范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秋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 垃圾电厂宣传课件
- 认识有理数(第1课时)课件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
- 幼儿园三重一大会议记录范文
- 2025至2030药用包装铝管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胜利油田安全课件
- 二级豆粕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纸箱厂企业介绍
- 2024年北京京剧院招聘笔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