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健康成长案例_第1页
学生健康成长案例_第2页
学生健康成长案例_第3页
学生健康成长案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少年健康成长典型案例 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否, 直接关系到祖国未来建设者的素质。 社会进步了, 人 们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随之而来的一些现实问题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 长。挖掘“问题少年”的行为表现, 分析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 采取相应的 措施加以疏导, 是做好“问题少年”工作的必由之路。 青少年学生是一个特殊的 群体,因其年龄小,社会阅历少,心理处于一个特殊发展阶段,容易出现心理健 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厌学 一位母亲最近来访, 她很苦恼。儿子上八年级,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一提到学 习,脸上就出现烦躁的神情,一拿到书本,就哈欠不断。做作业时也磨磨蹭蹭, 拿块橡皮也能拿半天。

2、他的妈妈找到了班主任, 班主任直截了当地告诉妈妈, 他 现在很厌学, 也正要找家长来联系呢! 他的这种对学习的反应, 实际上是厌学的 一个典型案例。 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 甚至感到痛苦, 因而经常逃学或 旷课。厌学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 产生原因 (1)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中学生未把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作 为今后走上社会求职的必要条件, 而认为有钱就有学上, 有门路就有好工作, 现 在一些重点中学, 各年级各班中都有分数不够、 花钱进来的学生, 这些学生中有 相当一部分有厌学心理,这些都对中学生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2)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3、究其原因,家庭因素是不 容忽视的, 目前,许多家庭缺乏有利于孩子学习的精神氛围, 有的家长业余时间 在聊天、看电视、打牌中消磨。 (3)来自教学内部的原因。目前相当多的学校,其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仍未 从应试教育的樊篱中走出来。 升学指挥棒在中学仍有很强的支配力, 由此产生一 系列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了学生厌学心理。 那么,怎样克服孩子的厌学情绪呢? (1)以身作则。爱是教育的真谛。教师要用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良 好的仪表、 为人师表的形象影响和带动学生; 用先进的教育思想、 全新的教育理 念、饱满的教育热情、严谨的教学态度,营造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启迪激励的 课堂环境和关爱和

4、谐的学习氛围。 (2)尊重关爱。中学生正处在人格趋向健全、心理逐步成熟的发展时期, 尊重和关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让每个学生都产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才能赢得 所有学生的尊敬。 (3)欣赏鼓励。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合适的 期望目标, 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不能一味地指责, 多一些欣赏鼓励的热情。 使学 生每次学习都有充足的信心和愉悦, 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取得进步, 在成功或失败 的体验中不断努力。 (4)激发学习动机,促进自主学习。让学生在不同的时期有所发展、在不 同的领域有所提高。 这样学生认为学习有必要、 感兴趣时, 便会积极主动且心情 愉快地去对待,而不是只当成一种沉重

5、的负担。 网络成瘾 本校某男生, 14 岁,父母体弱多病,家境贫困,放学后常和同学一起流连 于网吧,有彻夜不归的经历,多次和父母发生冲突。在校期间情绪波动极大,学 习态度更加消极。 “网络成瘾”的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自身因素 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育, 青少年的自我独立意识不断增强, 但是自我控制力 较差,思维上又有一定的片面性, 一旦迷上某些事物就难以自拔, 而虚拟的网络 所带来的满足感又容易进一步导致青少年“沉沦”下去。 2)家庭因素 家庭是青少年最初的生活场所,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 比如疏于管教或者教育方式不当, 都有可能导致青少年心态上的扭曲和人格上的 缺

6、陷。 3)社会因素 调查显示, 很大程度上, 青少年初次上网离不开大众媒体的负面宣传以及同 龄群体的不良影响。而初始的上网所带来的满足感逐步加深了青少年的迷恋心 理。由此可以认为,社会因素是引导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导火索。 为了帮助青少年逐步摆脱对网络的迷恋心理, 并增强自身能力, 从而促进全 面、健康发展。 1)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 随着青少年的生理、 心理迅速发育和成熟, 他们对独立的诉求和渴望日益强 烈,希望自己被看作是成年人, 但却又不具备独自承受压力和决策的能力。 从根 本上说,青少年网络成瘾主要还是一种心理病理障碍。 因此, 首先需要为其提供 心理辅导。 2)提供健康的休闲娱乐方式 休闲

7、娱乐是青少年社会化的必然要求, 也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 因 此,需要正确引导并提供给青少年一些健康的休闲娱乐方式, 避免他们受到不良 文化的影响。比如爬山、打乒乓球和羽毛球、去书店购书等等,这样以来,健康 的休闲娱乐方式逐渐占据业余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 相应地,上网的时间得到了 一定的减少,显然,对网络的依赖性也间接地减少了。 三、单亲家庭,溺爱与爱缺失 本校七年级某男生, 自幼父母离异, 与母亲相依为命, 然而在学校却经常与 同学争吵,出口成脏。上课不遵守纪律,甚至谩骂老师。 单亲家庭青少年不良情绪的表现与不良情绪有关的青少年个性表现, 大略可 分为以下四类: (1)抑郁孤独 ,逆反

8、粗暴。 ( 2)怯懦自卑,狭隘自私。( 3)心理偏位,放 任对抗。( 4)情绪不稳 , 厌学严重。 单亲家庭青少年不良情绪的成因分析对单亲家庭青少年不良情绪的成因进 行分析,可以发现是由以下三种因素造成的: 1)家庭教养方式的偏差 家庭是促使单亲青少年产生不良情绪的首要因素,在教育上的主要偏差有: 放任、冷淡型。父母对孩子冷淡、忽略,使孩子感到孤独、害怕,逐渐形 成冷酷无情、富有攻击性、放荡不羁、自以为是的性格,情绪极不稳定,易怒, 反复无常,对别人漠不关心。 溺爱、迁就型。家庭解体后,一些单亲父母往往将所有的爱倾注给孩子, 对子女一味迁就,孩子逐渐任性、自私,不听劝导,乱发脾气,行为放肆,甚

9、至 不尊重含辛茹苦养育他们的父母。 埋怨、 批评型。 这类家庭往往因家庭破裂而对子女寄予厚望, 对子女要求 极其严格,往往干涉孩子的行为,稍有不从便唠叨、埋怨甚至严厉叱责。在这样 的教育下,孩子可能被动、消极,缺乏竞争性,也可能引发逆反心理,与父母对 峙。 2. 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一些单亲家庭青少年由于对关爱的渴求而父母又疏于照料, 不慎结交了不良 的朋友,产生了不健康的意识, 养成不良行为习惯; 有的还被一些违法犯罪分子 腐蚀、勾引、拉拢,并在其言传身教之下,踏入歧途。 预防和调控单亲家庭青少年不良情绪的对策一方面要引导和教育他们学会 预防和调控不良情绪; 另一方面家庭、 学校和社会应形成

10、坚固的三位一体, 共同 促进单亲家庭孩子的身心健康。 引导单亲青少年有效预防、 调控不良情绪应引导 单亲青少年对不良情绪学会有效地预防、调控。 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本校九年级某学生,今年 15 岁,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在外地经商, 很少回家照顾他,他就被寄养在伯父家里。 致使他在学校之余, 就在社会上游荡, 结果结识了一些不良社会青年。 在这些比他年纪大的不良青年教唆下, 他养成了 小偷小摸的习惯, 结果发展到在伯父家偷钱, 累计高达 10000 余元,偷了钱之后, 由于害怕伯父伯母责骂,常常好几天不回家,以至于发展到在社会上偷自行车, 在成功了 6次之后,今年 3月的一个夜晚被当地民众

11、当场抓获。 这些青少年是一 群弱势群体,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亲情的温暖,孤僻、偏执,情感冷漠是他们 的通病。留守儿童大多是问题儿童,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成绩差。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欠缺主动性、自觉性,学 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差。 (2)行为习惯不良。存在说谎现象,在家骗父母委托的监护人,在校骗老 师。不服管教, 我行我素,在学校纪律散漫, 常有迟到、早退、打架斗殴的现象, 在家里好吃懒做,不做一些诸如洗碗、扫地等力所能及的事情, 对监护人不礼貌, 时有夜不归家的现象发生。 生活习惯较差, 有的形成了早上不洗脸不濑口, 晚上 不洗脚,长年不理发的坏习惯。 (3)人格发展不健全。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内心封闭,情 感淡漠,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力差。 教育对策: 面对留守儿童的诸多难题。 其实,留守儿童并不是天生的调皮捣 蛋,不是天生的冷漠无情, 他们是缺少成人的正确引导, 做老师的决不能推卸责 任,对自己的学生要一视同仁,甚至要付出更多更多,只要我们不放弃,肯定会 有收获。如果我们老师能及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