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布袋除尘器结构设计及强度计算 2010年 3月 18日 09:07 查看: 15 次 评论:0 按本公司多年来的设计经验, 静载荷在除尘器基础上的分布, 一般是, 最外面一圈基础 柱桩的载荷为总静载分布在所有柱桩上的平均值Gp的110%2009年09月18日 、八 前言 应用于钢厂及电厂的 低压脉冲布袋除尘器广泛应用于电厂脱硫除尘及一般钢厂除尘中 主要区别是除尘器外表是否需要保温、烟气对钢板的腐蚀程度及滤料的选择等),脱硫后的 烟尘经过该除尘器后,其排放到大气中的浓度基本控制在2030mg/m3,低于国家环保部 门规定的 50mg/m3 低压脉冲布袋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含尘气体由导流管进入各单
2、元, 大颗粒粉尘经分离后 直接落入灰斗、其余粉尘随气流入入中箱体过滤区,过滤后的洁净气体透过滤袋经上箱体、 排风管排出随着过滤工况的进行,当滤袋表面积尘达到一定量时,由清灰控制装置(差压或 定时、手动控制 )按设定程序打开电磁脉冲阀喷吹,抖落滤袋上的粉尘落渗透灰斗中的粉尘 借助输灰系统排出 低压脉冲除尘器的主要结构组成如下:底柱组件、滑块组件、顶柱组件、灰斗组件(含 三通及风量调节阀,如果有的话) 、进风装置、中箱体、上箱体、喷吹系统、离线装置、内 旁路装置(外旁路,可供选择) 、平台扶梯、防雨棚、气路配管及控制元件等组成其结构简 图如下: 除尘器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对除尘器的载荷(包括静载、动
3、载、风载、雪载及地震载荷 等,单位KN )、除尘器承受的设计负压 (单位Pa)、板件材料的屈服极限及抗拉伸极限等(单 位MPa),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必要时,结构设计人员可以查阅相关的机械设计手册,以加 深自己对这方面的理解 如下的设计过程仅供除尘设备制造厂家及相关设计单位参考 1除尘器载荷的确定: 1.1静载的确定:G静载=E Gi (i=15) 式中, G1 本体钢结构部分的重量, G2 滤袋总重, G3 袋笼总重, G4 滤袋表面积灰 5mm 的重量, G5 灰斗允许积灰重量次外圈一圈柱桩的载荷为 Gp 的 120200%,以此类推,直 到最内圈载荷内圈载荷高于外圈载荷,但内外圈载荷最大差
4、别不得超过300KN 这样设计载 荷的目的是保证本体结构系统的地基稳定性关于载荷部分的详细分配及计算过程可以参考 建筑荷载设计规范手册 1.2 动载的确定 按楼面及屋面活荷载取标准值 2.5KN/m2 (检修平台按 4KN/m2 )来计算 除尘器总动载荷: F=KA0A1 KA1A2,KA1 检修平台活荷载取标准值, A1 除尘器平 面投影面积, A2 平台扶梯平面投影面积 设计时,单个承载点荷载值是平均值的100120%左右具体分布时,可以是平台扶梯 结构多的部分取偏大值, 结构少的部分取较小值结构设计人员应合理安排, 综合考虑影响动 载荷分布的各种因素 1.3 风载的确定 根据 GB500
5、09-2001 ,查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可得相关值风载的计算,也可以按经验 公式:Kn= u A2/1600 (单位KN/m2 )来计算,式中,u为风速,单位 m/s 设计时,单个承载点荷载值是平均值的 120150%左右详细分布时,最外一圈的载荷 点为平均载荷值的 120%,内圈载荷点为平均载荷值的 150% 附:风载的设计,主要是考虑横向风的影响一般地说, 考虑风从高空俯吹的影响有些除尘设备厂家在计算风载时, 是不必要的 除尘设备都安装在平地上, 不必 特别考虑俯吹的影响, 其实, 那 1.4 震载的确定 在一些地震多发地区, 必须考虑地震对结构强度的影响设计单位在与用户签定除尘设备 技术
6、协议时,必须明确地震的烈度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地震载荷的计算可以分为水平方向的剪力 计算和竖直方向的拉(压)力计算 公式如下: 剪力标准值:FEK= a 1 Geq 拉(压)力标准值: FEK=a 1 Geq 各承载点的震载计算过程可以按照上面的计算步骤来进行 1.5 雪载的确定 根据 GB50009-2001 ,查全国基本雪压分布图,得雪压相关值 基于安全考虑,实际设计时,单个承载点的设计值建议是平均承载值的 120 200% 除尘器载荷确定完毕后, 结构设计人员就可以将载荷图提交给土建专业, 据载荷的大小及相关特性确定土建部分包括混凝土配筋的规格、 由土建
7、专业根 数量及混凝土开挖的深度及 混凝土浇铸的样式 2底柱组件的结构计算 对底柱的计算,主要是考虑底柱的柔度和挠度 2.1 底柱的柔度计算 因型钢的规格未知, 无法求出柔度(长细比)入,无法判断使用的公式先采用欧拉公式 计算, 求出型钢的规格后,再检查是否满足欧拉公式使用条件 (具体过程可以参考 机械设 计手册第一卷 1-178 页) 惯性矩计算公式:Imi n=Pc 5 L)人2/ ( En人2 ) 式中,Pc底柱的临界载荷,E弹性模量,Ss稳定安全系数,长度系数, 确定后应检查柔度入是否符合要求, 2.2 底柱的挠度计算 挠度因风载而产生 计算公式,f=PLA3/ (3EI) 转为 式中,
8、P风载作用于底柱顶端的最大推力,L底柱长度,E弹性模量,I惯性矩 其实, 一般说, 经过计算后,挠度均难以达到设计要求需要增加斜撑将风载的力, 由斜撑来承担在受拉的情况下,斜撑只要保证其受力截面面积符合要求 3滑块组件的结构设计 滑块主要是消除钢材在温度变化时产生的线膨胀应力滑块固定于底柱顶端中箱体带动 其上的所有与高温烟气接触的部件可以在滑块上自由膨胀(收缩)滑动 设计滑块结构时,应考虑到滑块的布置、滑块的承载、滑动能力及材料以及滑动范围 3.1 滑块的承载 滑块承受除立柱外除尘器的所有垂直向下的重量载荷重量载荷在滑块组的分布一般是, 靠近除尘器中心的四个滑点为平均承重的 300%,其余均为
9、 250%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保 证滑块材料有足够的强度支撑 3.2 滑块的滑动能力及材料的选择 滑块采用光滑不锈钢板和滑板相结合的结构不锈钢板焊接于顶柱底部平面上, 能在固定 的滑板上自由滑动不锈钢板采用普通304材料制造,表面光洁度为6.3卩m,厚度为2mm滑 板固定于底柱顶部平面上切记: 滑板的材料不能是钢, 否则可能造成不锈钢板与滑板的胶着 粘合而失去滑动功能(见机械设计第四版) 3.3 滑板材料的确定 滑板一般采用聚四氟乙烯 3.4 滑块的滑动范围 滑块的滑动范围与碳钢的线膨胀系数aI有关(见机械设计手册表 1-1-14)本处设 计计算从略 应保证在钢板发 6 个单独灰斗和两个 滑板
10、的设置一定要考虑到热膨胀的位移量滑板的设计要有一定的裕量, 生热膨胀后,除尘器的全部载荷必须全部作用在滑板上 4顶柱组件的结构设计 计算过程同底柱类似,本处从略 5灰斗组件的结构设计 灰斗上部与中箱体、 顶柱连续焊接, 下部接输灰装置本工程共设置 船形灰斗,分两排布置灰斗外表面均盘有蒸汽加热管 设计灰斗, 除根据工艺要求确定灰斗的容积和下灰口尺寸外, 还要对其强度进行计算灰 斗组件同其后介绍的进风装置、 中箱体和上箱体一样, 是属于负压装置对其强度计算的目的 是保证其在规定的最大负压 (或规定正压) 下能满足除尘器的正常运行, 不会发生被细瘪 (凹 陷)的现象灰斗壁板的厚度一般为 5mm 5.
11、1 单独灰斗最大侧板的结构设计及计算 为安全起见, 对单独灰斗壁板的强度设计主要是考虑其外表面均布的加强型钢能承受的 载荷,确定外表面加强型钢的规格灰斗外表面的加强型钢一般为角钢 计算公式,Imin= qLM/ (384fE ) 式中,q单根型钢承受的载荷,L型钢长度,f型钢允许的变形挠度,E弹性模量 5.2 灰斗导流板的设计 导流板由若干组耐磨角钢板(材料为Q345A)组成,一般交错布置在灰斗进风口它的 主要作用是均衡烟气流,同时使烟气中大颗粒粉尘通过碰撞导流板减缓速度沉降于灰斗底 部,减轻滤袋过滤的负荷 导流板一般按经验进行布置其布置也可以通过专业软件对烟气流的理论模拟而确定 6进风装置的
12、设计 进风装置由下风管、 风量调节阀和矩形进风管组成对进风装置入行设计, 管壁板的耐负压程度风量调节阀可以作为厂通件,其内的阀板一般采用5mm 钢板制作此外, 入风装置的合理布置也很重要: 应保证烟尘在经过入风装置时, 理,对管壁的冲刷降低到最低 主要是考虑风 厚度的 16Mn 烟气流向合 为防止高浓度含尘烟气对中箱体内滤袋及壁板的冲刷, 风管的风速一般控制在 4m/s 以下 烟气离开进风装置, 通过矩形进 进风装置耐负压强度一般按风机的全压来计算其计算过程同灰斗部分类似本处从略 7中箱体的结构设计 中箱体由若干件壁板连接后连续焊接而成中箱体壁板一般采用厚度为 制造 5mm 的普通钢板 在靠近
13、中箱体中间部位有斜隔板组件,负责将尘气室和净气室隔离开中箱体的结构设 计,主要是考虑壁板的耐负压程度和斜隔板的耐负压程度 中箱体耐负压强度一般按风机的全压来计算其计算过程同灰斗部分类似本处从略 8上箱体的结构设计 上箱体在整个除尘器的设计中是属于关键部位的设计, 它的设计好坏直接关系到除尘器 能否正常运行设计上箱体时,应考虑到花板孔在上箱体内的合理布置、上箱体横截面高度、 离线孔的大小及方位在有内旁通的情况下,还要考虑到离线孔与内旁通孔的位置关系当然, 对上箱体结构强度的验算也是同等的重要上箱体在设计时,应考虑设计有一定的斜度, 以利 于雨水的顺利排放 8.1 花板孔布置 花板孔在上箱体内应该
14、均匀布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工厂制造经验, 在滤袋长度不超过 8m的情况下,孔与孔之间的间隙为滤袋直径的1.5倍举例来说,如果采用160X 6000的滤 袋,则孔与孔之间的距离为 240mm 8.2 上箱体横截面高度 对上箱体横截面高度进行控制, 主要是保证净化后的气体在通过上箱体内部空间时, 流流向均衡,不会发生由于上箱体截面太小而造成气流阻力太大,甚至造成风机吸力不够、 3m/s 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发生 根据多年来的设计经验,通过上箱体横截面的风速不应当超过 8.3 离线孔大小及方位 经过上箱体每个仓室离线孔的风速一般控制在612m/s左右理论上来说,经过离线孔 的风速越低越好, 这样可以使
15、除尘器结构阻力降低到最低但在实际工程中, 这却是不必要的, 因为风速越低, 势必会使离线孔径变大, 同时导致整个上箱体结构向外侧延伸变大, 浪费材 料,很不经济 8.4 离线孔与内旁通孔的方位布置 内旁通孔径的设计过程同离线孔是相同的需要注重的是: 通过内旁通孔径的速度一般可 以允许达到16m/s,但最大不允许超过 18m/s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保证烟气在走旁通时,除尘 器入出风口差压不超过150OPa (阻力与风速的平方成正比) 要求离线必 在某些除尘器上箱体个别仓室内, 会出现即有离线又有旁通的结构此时, 就需要考虑一 下离线与旁通的合理布置了一般来说, 当旁通打开时, 大量烟气通过旁通口直接
16、入渗入渗出 上箱体净气室汇风烟道内, 此种情况下, 需要将离线设置在烟气流的背侧同时, 须有可靠的密封措施,防止大量烟尘灰透过缝隙进入上箱体仓室内 8.5 花板框架强度计算 花板框架上面覆盖有花板滤袋及袋笼安装时, 对花板平整度有极其严格的要求, 其平面 度允差一般为 1:1000在这种情况下, 要求花板框架必须有足够的安全强度, 防止滤袋过滤 表面积灰和操作人员检修维护时,对花板的平整度有不利的影响 计算公式,Imin= qLM/ (384fE ) 式中,q单根型钢承受的载荷,L型钢长度,f型钢允许的变形挠度,E弹性模量 壁板强度计算也按此公式进行 9喷吹系统的设计 喷吹系统由脉冲阀、 喷吹
17、气包、 喷吹管及管道连接件组成喷吹系统是布袋除尘器的核心 部件,它的设计好坏可以决定除尘器能否正常使用设计喷吹系统时,应该注意脉冲阀的选择、 喷吹气包容量的大小及喷吹管详细结构的设计 9.1 脉冲阀的选取 有的脉冲阀厂家还提供关于喷吹气量、工作压力与喷吹脉宽的曲线图在看这类曲线图 时,要注意喷吹气量是标准状态下的气量, 不是工作压力下的气量我们可以将标准状态下的 若采用低压喷吹,喷嘴口径还要入一步加大2 3mm 气量转换成工作状态下的气量比如,在0.5Mpa的工作压力下,该脉冲阀喷吹气量 500L ,那 么实际上,该脉冲阀所消耗的工作状态下的压缩气量为:500 X 0.1/0.5=100L (
18、0.1MPa为标 准大气压, 0.5MPa 为工作气压) 9.2 气包容量的确定 气包的工作最小容量为单个脉冲阀喷吹一次后, 气包内的工作压力下降到原工作压力的 气包内的工作气压就越稳定我们也可以先设计 设计容量要大于 (最好远远大于)最小工作容 2 3 倍为好 70 %在入行气包容量的设计时,应按最小容量入行设计,确定气包的最小体积,然后在此基 础上,对气包的体积进行扩容气包体积越大, 气包的规格,然后用最小工作容量进行校正, 量,一般来说,气包工作容量为最小容量的 9.3 气包结构强度的设计 参考钢制压力容器 /GB150-1998 进行 9.4 喷吹管结构的设计 喷吹管的设计, 主要考虑
19、喷吹管直径、 喷嘴孔径及喷嘴数量、 喷吹短管的结构形式及喷 吹短管端面距离滤袋口的高度 9.4.1 喷吹管直径 按澳大利亚高原脉冲阀厂家的设计规范, 一般是,喷吹管直径与脉冲阀口径相对应比如, 采用 3 寸的脉冲阀,则喷吹管直径也为3 寸国内大多数厂家,例如,上海袋配、苏州苏苑、 浙江奥斯托等, 也都遵照喷吹管直径与脉冲阀口径相对应的原则喷吹管的板厚,一般是, 2.5 寸以上采用4mm , 2.5寸以下采用3mm的焊接钢管制作从经济的角度考虑,不推荐使用无 缝钢管来制造喷吹管 9.4.2 喷嘴直径及数量 喷嘴直径及喷嘴数量是整个喷吹管设计的核心在脉冲阀型号确定后的情况下,喷嘴数量 不能无限制增
20、多, 它要受到喷吹气量、 喷吹压力及喷吹滤袋长度等各类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 3寸脉冲阀所带领的喷嘴数量建议最多不要超过 20 只(一般来说, 16只以下比较合适)根 据澳大利亚高原公司和国内上海袋配等知名厂家的多年试验,在中压喷吹的状态下, 喷吹管 上所有喷嘴口径的面积之和应该为喷吹管内径的 6080%,即: (6080%) A喷吹管=nA喷嘴 应当注意,靠近脉冲阀侧的喷嘴比远离脉冲阀侧的喷嘴口径大0.51mm (澳大利亚高 原公司建议)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要保证喷吹管上所有喷嘴喷射出的压缩气流均衡(压缩 气量和压力的差别控制在 10%以内) 9.4.3 喷吹短管的设计 喷吹短管的作用是导向和引流 (诱导喷嘴周围的数倍于喷吹气流的上箱体内净气流一同 对滤袋进行喷吹清灰) 根据澳大利亚高原控制有限公司的多年喷吹试验, 高速脉冲喷吹气流 通过喷嘴后,气流沿喷吹轴线成20角度( 0.3Mpa 的工作压力下)向轴线周围超音速膨胀 (扩散锥形角为 40)还有些时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