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空气净化器测试规范试验项目试验目的试验条件实验方法数据采集点及实验 现象记录判定合格标准备注性测试的一般条件去除香烟烟雾(可吸入颗粒物)试验、去除气体污染物(甲醛、氨、苯等)试验和净化寿命试验需要在30m3空气实验室进行,实验室相关内容见 GB/T18801-2008附录A。测试空气净化器去除气体污染物的洁净空气量,试验室内温度保 持在20C 5 C,相对湿度40% 5%。上述其他测试可在下列条件下进行:温度20C 5C、相对湿度30%80%。启动试验检验低压启动 性能调压器,稳压电源在187V条件下,分别启动三次,空气净化 器应能启动正常工作;两次启动之间应留有足够的间隔时间, 以便空气净化
2、器完全停止 工作。记录现象空气净化器应能启动正常工作风量测试风量热球式风速计采用热球式风速计在空气净化器岀风口处均布五个测量点(见GB/T18801-2002附录B),分别测量,取其平均值Q,乘以岀风口截面积所得乘积值。记录数据,计算风量允许偏差值额定风量的-10%。去除香烟 烟雾试验检验去除颗粒物的能力1、空气实验室(30m3)。2、标准香烟(红 塔山牌)。3、香烟烟雾发生 器。4、数字式粉尘 仪。5、通风换气设 备。6、空气净化设备颗粒物自然衰减试验a)将待检验的空气净化器放置于气体实验室中心的桌子上(立柜式除外)。把空气净化器调节到试验的工作状态,检验运转正 常,然后关闭设在试验室外面的
3、开关。b)确定试验的记录文件。C)开启高效空气净化系统, 净化实验室内空 气,使颗粒物粒径在 0.09卩m1.0卩m的粒 子背景浓度小于仪器的检测下限,同时启动 温湿度控制装置, 使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达 到规定状态。d)待颗粒物背景浓度降低到适合水平(见上一条记述),记录颗粒物背景浓度,关闭空 气系统和温湿度控制装置,开启循环风扇。将2只标准香烟放入香烟燃烧器内,燃烧器 与低压空气源连接,燃烧器香烟烟雾岀口连 接一根穿过实验室壁的管子,排岀的烟雾可被卷入循环风扇搅拌所形成的空气涡流中 去。点燃香烟,盖好燃烧器。用低压空气吹 送燃烧器中的香烟烟雾持续5min。关闭低压空气源和穿过实验室壁的管子,
4、循环风扇再搅拌1min,使香烟烟雾混合均匀后关闭。e)稍后1min,待循环风扇停止转动。用测 尘仪测定香烟烟雾的浓度。一般试验开始时 的粒子浓度为 500脉冲/min1500脉冲 /min。该测试点的数值作为实验室内的初始记录相关数据,计算 自然衰减常数(根据GB/T18801-2008 附录B第B2章规定的 计算方法),确定试验可靠程度(根据GB/T18801-2008 附录B第B4章规定的计算方法)标准偏差应小于0.06m3/min来确定试验的可靠程度。测试空气净化器去除香烟烟雾的洁净空气量,需按颗粒物自然衰减试验和颗粒物总衰减试验所叙述的试验程序,在同一天内进行去除香烟 烟雾试验检验去除
5、颗粒物的能力1、空气实验室(30m3)。2、标准香烟(红 塔山牌)。3、香烟烟雾发生 器。4、数字式粉尘 仪。5、通风换气设 备。6、空气净化设备浓度(t = 0 )。f)香烟烟雾浓度的数据,由每2min测定次,连续测定20min获得的。要求最少有 个数据点的浓度大于仪器的检测下限的 倍。(GB/Tg)记录试验时试验室内平均相对湿度和平 均温度。颗粒物总衰减试验:a)按颗粒物自然衰减试验中b)d)步骤进行试验。项的记录相关数据,计算 总衰减常数(根据GB/T18801-2008 附录B第B2章规定的 计算方法),确定试 验可靠程度(根据GB/T18801-2008 附录B第B3和B4章规定的计
6、算方法),计算洁净空气量(按照1、确定试验的可靠程度, 用总衰减的相关系数和标 准偏差来评价,相关系数的平方值应大于 0.98,标 准偏差应小于 0.3m3/min 或10% (置信概率95%) 哪一个大用哪一个来确定试验的可靠程度。18801-2008附录C中的b)稍后1min,待循环风扇停止转动。 待检验的空气净化器,用测尘仪测定香烟烟 雾的浓度。一般试验开始时的粒子浓度为开启500脉冲/min1500脉冲/min。该测试点的 数值作为实验室内的初始浓度(t = 0 )。c)香烟烟雾浓度的数据,由每2min测定一次,连续测定 20min获得的。要求最少有 9个数据点的浓度大于仪器的检测下限
7、的 倍。d)关闭空气净化器,记录试验时试验室内 的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GB/T18801-2008 附录B第B5章规定的计算方法),洁净空气量的标准偏差估计量(根据GB/T18801-2008 附录B第B6章规定的计算方法)。2、每一次试验。需求岀洁 净空气量的标准偏差估计 量,用于确定试验的可靠 程度。用2倍标准偏差(置 信概率95%)来估计应小 于 0.3m3/min 或 10%哪一 个大用哪一个来确定试验 的可靠程度。C3.1)。洁净空 气量需测定2 次,取2次的 平均值表示; 如果平均值 与测定值(绝 对值)之差大 于2%时,需 再测定3次, 取5次的平均值表示。去除气体污染物试验检验
8、去除颗粒物的能力1、空气实验室(30m3)。2、气体污染物。3、气体污染物发 生器。4、气体分析仪。5、通风换气设 备。6、空气净化设 备。气体污染物自然衰减试验:a)将待检验的空气净化器放置于图A1实验室中心的桌子上(立柜式除外)。把空气净化器调节到试验的工作状态,检验运转正 常,然后关闭设在试验室外面的开关。b)确定试验的记录文件。C)开启空气净化系统,净化实验室内空气, 使待试验的气体污染物和可能的干扰物质 背景浓度小于气体分析仪的检测下限,同时启动温湿度控制装置,使室内温度和相对湿 度达到规定状态。d)待试验的气体污染物和干扰物质背景浓 度降低到适合水平(在527.1中的C)项已规定)
9、,记录背景浓度,关闭空气系统和温 湿度控制装置,开启循环风扇。将待试验的 气体污染物发生器连接一根穿过试验室壁 的管子,发生的污染物可被卷入循环风扇搅 拌所形成的空气涡流中去。用气体分析仪检 测污染物的浓度,浓度应在相关标准的 10倍范围内,关闭发生器和穿过试验室壁的 管子。循环风扇再搅拌 1min,使气体污染物 混合均匀后关闭。e)稍后1min,待循环风扇停止转动,用气 体分析仪测定污染物的浓度。该测试点的数值作为试验室内的初始浓度(t=0)。记录相关数据,计算 自然衰减常数(根据GB/T18801-2008 附录B第B2章规定的 计算方法),确定试验可靠程度(根据GB/T18801-200
10、8 附录B第B4章规定的计算方法)。标准偏差应小于0.06m3/min来确定试验的可靠程度。测试空气净 化器去除某 一种气体污 染物的洁净 空气量,需按 气体污染物 自然率进试 验和气体污 染物总衰减 试验5所叙述 的试验程序, 在同一天内 进行(GB/T去除气体污染物试验检验去除颗粒物的能力f)气体污染物浓度的数据,由每2min测定一次,连续测定 20min获得的。要求最少有9个数据点的浓度大于仪器的检测下限的2倍。g)记录试验时试验室内平均相对湿度和温记录相关数据,计算1、确定试验的可靠程度, 用总衰减的相关系数和标 准偏差来评价,相关系数18801-2008附录C中的C3.2) O洁净空
11、气量需测定2次,度。自然衰减常数(根据GB/T18801-2008 附的平方值应大于 0.98,标准偏差应小于 0.3m3/mi n取2次的平均 值表示;如果1、空气实验室录B第B2章规定的或10% (置信概率95%)平均值与测(30m3)。计算方法),确定试哪一个大用哪一个来确定定值(绝对2、气体污染物。气体污染物的总衰减试验:验可靠程度(根据试验的可靠程度。值)之差大于3、气体污染物发a)按气体污染物自然衰减试验中b )d)GB/T18801-2008 附2、每一次试验。需求岀洁2%时,需再测生器。项的步骤进行试验。录B第B4章规定的净空气量的标准偏差估计定3次,取54、气体分析仪。b)稍
12、后1min,待循环风扇停止转动。开启计算方法)。量,用于确定试验的可靠次的平均值5、通风换气设 备。6、空气净化设 备。待检验的空气净化器,用气体分析仪测定污 染物的浓度。该测试点的数值作为试验室内 的初始浓度(t=0 ) Oc) 气体污染物浓度的数据,由每2min测 定一次,连续测定 20min获得的。要求最少 有9个数据点的粒子浓度大于仪器的检测下 限的2倍。d)关闭空气净化器,记录试验时试验室内 的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程度。用2倍标准偏差(置 信概率95%)来估计应小 于 0.3m3/min 或 10%哪一 个大用哪一个来确定试验 的可靠程度。洁净空气 量(单位为 m3/h 或m3/mi
13、n )检验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性能计算得到结果详见去除香烟烟雾试验和去除气体污染物试验空气净化器对于可去除的每一种空气污染物都有一个对应的洁净 空气量。如果空气净化器可去除多种气体污染物时,要求最少有 一种污染物的洁净空气量符合下面规定:额定风量(m3/h )在60300之间,洁净空气量( m3/h ) 30 150 ;额定风量(m3/h )在301800之间,洁净空气量 (m3/h ) 151400 ;额定风量(m3/h )在800以上,洁净空气量( m3/h ) 401 ;净化效率 计算检验器具针对 某一种物质的 净化效率计算得到结果计算方法:空气净化器去除某一种污染物的净化效率, 用该污染物
14、的洁净空气量与空气净化器的 额定风量的比值表示:Y= CADR/Q式中:Y-净化效率,;CADR-詰净空气量,m3/min ;Q额定风量,m3/min。空气净化器对于可去除的每一种空气污染物都有一个对应的净化 效率,要求不小于 50%净化寿命试验检验空气净化 器针对某一中 污染物净化效 果维持的时间参照去除香烟烟 雾试验和去除气 体污染物的试验1、将待检验的空气净化器放置于空气实验室中心的桌子上(立柜式除外)。把空气净化器调节到试验的工作状态,检验运转正 常,然后关闭设在试验室外面的开关。2、按去除香烟烟雾试验和去除气体污染物 的步骤测定空气净化器去除香烟烟雾或去除气体污染物的洁净空气量,记录
15、下来作为初始值。3、启动温湿度控制装置,使室内温度和相 对湿度达到规定状态后关闭。启动循环风 扇,将待试验污染物的发生器连接一根穿过 实验室壁的管子,发生的污染物可被卷入循 环风扇搅拌所形成的空气涡流中去。用粉尘仪或气体分析仪检测污染物的浓度,浓度应在相关标准的100倍范围内。在净化寿命的 试验过程中,浓度变化应维持在平均值的10%以内。3、开启待检验的空气净化器,记录时间作 为起始时间(t=0 )。空气净化器继续运行适 当的时间间隔, 再按去除香烟烟雾试验和去 除气体污染物的步骤测定空气净化器去除 香烟烟雾或去除气体污染物的洁净空气量, 一直进行到去除污染物的洁净空气量降低 至初始值的50%
16、为止。4、关闭空气净化器。记录试验时试验室内 的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记录相关数据,并计 算净化寿命数值。 净化寿命表示为:tm=Cata/Cs式中:tm -净化寿命,h; Ca-试验浓度,气 体: mg/m3;Cs标准容许浓 度,气体:mg/m3; ta-试验时间,h。净化寿命应不小于lOOOh噪声测试检验空气净化 器噪声是否达 标噪声实验室及相关设备噪声试验按 GB/T 4214.1的有关规定进行。 空气净化器放在距地面0.4m的支架上,以1m为测量半径,采用半球包络面测量,在 此包络面上均布 10个测量点。检测A计权声功率 级噪声符合下面规定:额定风量(m3/h )在60300之间,声功 率级(dB (A) 55 ;额定风量(m3/h )在301800之间,声功 率级(dB (A ) 60 ;额定风量(m3/h )在800以上,声功率级(dB (A) 65;定时工作 特性及精 度检查检测器具的定 时性能及准确 性是否符合功 能要求1、定时设置符合功能规格书的明显要求;2、机械定时器工作时噪声符合样本要求;3、 机械定时器定时精度:W10%,电子定 时器定时精度W 2.5%。实测数据1、定时设置符合功能规 格书的明显要求;2、机械定时器工作时噪 声符合样本要求;3、机械定时器定时精度: 6m,遥控角度 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床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机械类-装备制造大类
- 第三单元第16课《项目实践:设计智能厨房安防系统》说课稿 2024-2025学年浙教版(2020)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 7.4欧洲西部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湘教版
- 有色金属配料工数字化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选剥混茧工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蜂产品品评员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收银员基础考核试卷及答案
- 烧结原料工突发故障应对考核试卷及答案
- 水电站水工建构筑物维护检修工数字化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3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21 芦花鞋配套说课稿 新人教版
- 5G-Advanced通感融合网络架构研究报告(第二版)
- 五倍子提取物对临床分离鸡源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 2025年反洗钱知识竞赛多选题库及答案(共70题)
- 2025时事政治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公职考试)
- 2025年秋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DB32 T538-2002 江苏省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标准
- 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2024年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试题题库
- 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二)物理试题
- 癌因性疲乏治疗指南
- 大象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