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煤气站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事故风险分析1.1事故类型煤气站是公司生产的重要环节,在生产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易中毒的危 险物质,在煤气生产、净化、输配、存储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都有发 生煤气事故的可能,尤其是在生产检修阶段的开炉、停炉等作业中, 更易发生事故,为此,必须做好煤气事故的预防与控制,遏制煤气事 故的发生。煤气事故的类型分别有泄漏、爆炸、火灾、中毒以及焦油酚水泄漏事故等。按其严重程度可分为一般事故、较大事故。1.2危害程度分析煤气是生产环节的能源,由煤气发生炉所生产。煤气主要成分是表1煤气危害分析C( 23-27%)、CO (5-8%
2、)、H (10-18%)、CH (031.3% )、N( 48-60%) 等。序 号物质 名称自然 温度C0爆炸极限V%火灾 危险 分类危险 类别毒物危 害程度 分级中国MAC mg/30%;侵入人体 途径1C061012.5-74.2乙类易燃气体II30吸入2Hfe4004.1-74.1甲类易燃气体吸入3HS2604.0-46甲类易燃气体II10经皮吸收4CH5375.3-15甲类易燃气体吸入5CO戊类吸入1.2.1煤气中毒事故1)一氧化碳的毒性 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由于 CO具有多种引起缺氧的作用,其与血红蛋白(Ht)生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的能力要比Q (氧气)与血红蛋白(Ht)生
3、成氧合血红蛋白(HbO)的能力大200-300倍, 阻断了血液输氧是煤气中毒的罪魁祸首;2)一氧化碳的响应浓度(HbCO含煤气中毒程度取决于CC进入人体后血液中产生的(HbCO含量, 人体内正常水平的(HbCO含量为5%安全值为10%当HbCO 含30mg/m量达到25%30时,显示中毒症状,几小时陷入昏迷;当(量达到70%寸,即刻死亡。我国作业场所最高允许浓度为(24 ppm)表2响应浓度CO浓度 mg/m(ppm)作业时间人体反应30 (24ppm8H无反应50 (40ppm2H无明显后果100 (80ppm1H头痛恶心200 (160ppm30分钟头痛晕眩500 (400ppm20分钟中
4、毒严重或致死1000 (800ppm1-2分钟中毒死亡1.2.2煤气的爆炸事故1)化学性爆炸化学性爆炸是由于可燃物质混合瞬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生成一种 或多种新的物质,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能,体积迅速扩大几十倍或者 几百倍,压力和温度骤然升高。但不是任何数量的可燃气体与空气均 匀混合体都发生爆炸,而是当煤气爆炸时可燃气体应达到一定比例, 只有达到这个比例范围内,才会产生爆炸。2)物理性爆炸物理性爆炸也就是煤气发生炉蒸汽水套的爆炸,往往是由于受 压设备(蒸汽水套)所承受的压力超过机械强度限度,或由于蒸汽水 套的金属材料受热过度、腐蚀、失修而机械强度降低所致,此类事故 多是蒸汽水套严重缺水造成。表3
5、响应浓度种类COH2CH爆炸范围发生炉煤气27-317-1016-1821.5-67.51.2.3煤气站发生爆炸可能性场合在煤气发生站生产运行和停炉检修过程中, 影响产生煤气爆炸的 因素很多,煤气爆炸的可能性场合如下:1)停炉检修由于设备或管道内吹扫不彻底,残留有煤气,检修 动火或碰撞火花引起爆炸;2)停电,无计划突然停电,发生炉内是正压,煤气有可能倒流 入煤气管道内,在来电生产时,引起爆炸事故;或者停电处理不及时, 造成发生炉或系统负压,空气从不严密处漏入引起爆炸;3)负压,煤气排送机前的净化设备和管道有时出现负压,在水 封失效或泄露的情况下,将空气吸入体系内遇电火花、摩擦火花或局 部过热达
6、到着火温度均可引起爆炸;4)附属管网,煤气设备或管道上附设的水、油气管道内经常存 有煤气,检修动火或其它原因可能引起爆炸;5)违章,违章操作或操作不及时、或操作失误,均可引起爆炸;6)设备状况,设备技术状况不良,强行生产,均有可能引起爆 炸事故。124煤气着火事故1)燃烧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可用一个燃烧三角 形来表示,三要素缺一燃烧不会发生;2)煤气的着火温度与密度表4:煤气的着火温度与密度煤气种类温度C密度kg/Nm发生炉煤气6501.16事实上,着火温度是压力、速度、容器尺寸混合比的函数T:=f(p/d/v );因此,必须控制煤气不泄露,同时控制点火源,在煤 气站禁止烟火,动火
7、必须办理动火作业证,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煤气站事故属于本公司可能发生的较高等级的事故,故组织机构与职责与综合预案相同(组织机构及职责见综合应急预案 P.16P20)。3处置程序3.1接警一旦煤气站发生事故,现场负责人接警后应立即上报公司应急指 挥部,将事故发生的部位、严重程度以及有无人员受伤等情况向应急 指挥部报告,请求启动专项应急预案,并按煤气站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对事故采取先期处置措施。3.2先期处置事故发生后,主要负责人和相关当事人员在抢险救援和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在向应急指挥部报告的同时,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先期处理:1 )关闭现场所有电源,组织自救,不得放任事
8、故蔓延扩大;2)设置警戒区域,将无关人员疏散撤离现场;3)提供相应的救援装备和救援力量,配合救援指挥部做好应急 救援工作;提供事故现场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和事故可能发生 的后果等有关信息。3.3 启动预案1)发生n级应急响应级别的事故,煤气站负责人立即报告公司 应急指挥部,同时组织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如设置警戒线、救护伤员, 撤离无关人员;2)公司应急指挥部接警后,总指挥宣布启动公司应急预案,各 应急小组进入应急状态,按各自职责开展应急救援工作;3)各有关小组应当根据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指挥中心的 统一调度, 现场指挥人员和救援人员立即到达规定岗位, 采取相应的 救援控制措施;4)煤气
9、站应指派专人引导指挥人员及各专业救援队伍进入事故 救援现场。4 处置措施4.1 煤气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煤气泄漏事故发生后,现场主要负责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组织应急救援人员佩带好防毒面具 (或空气呼吸器) 等防护用品进入 事故现场;2)查明现场有无人员中毒, 如有需以最快的速度将其救离现场;3)切断一切火源、热源,一切机动车辆就地熄火,通知电工将 事故周围的电源切断;4)应根据风向及泄漏扩散范围划分危险浓度区,设立警戒线, 并告知可能受影响的周围村庄群众进行紧急疏散和撤离;5)迅速关闭离泄漏点最近的上、下游管道阀门;6)迅速查明泄漏点,查清泄漏原因,同时根据泄漏的压力和泄 漏口的大小及其
10、形状,用相应的堵漏材料(如软木塞、橡皮塞粘合剂 等)堵漏,并决定是否对相关设备进行停车;7)用水向泄漏点喷淋降温, 排除、隔离现场的易燃、 易爆物品;8)进行控制性的放散、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 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9)当泄漏事故得到控制后, 应尽快组织设备、 管道抢修,检查、 检测合格后尽快恢复生产。10)根据“四不放过”原则组织事故调查组开展调查, 查明原因, 总结教训。4.2 中毒与窒息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区域的有关人员 , 立即通知应急指挥部进行现 场急救( 进入煤气区域,必须佩戴呼吸器,未有防护措施,严禁进入 煤气泄漏区域(严禁用纱布口罩或
11、其他不适合防止煤气中毒的器具) 。1)现场急救的一般原则:动作迅速,救治得法,现场开始,坚 持到底。2)现场救护措施:救援人员必须佩戴好个人防护器具; 首先应迅速将受伤人员救离 危险区域转移到空气新鲜区域或送至急救点; 医疗救护人员对伤员进 行初步检查,按轻、中、重度分类救护。 伤员如意识模糊、呼吸微弱、大小便失禁、口吐白沫等症 状,应立即输氧;如意识完全丧失、停止呼吸等,应立即在现场进行 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解除受伤害者一切阻碍呼吸的衣物,肩部垫高 1015cm, 头尽量后仰,面部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畅通。理口腔,理口腔。清理口腔,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和杂物。检查脉膊,瞳孔及四肢有无损
12、伤,判断中毒程度。检查患者中毒程度,如属轻微头晕,但神志清醒者不需清 如失去知觉不能自主呼吸,应做好强制给氧的准备工作,清轻微者可直接给予自主呼吸。较重者清理口腔发生困难应用开口器将患者口腔启开,注 意是否有假牙等,异物应拿掉,可用拉舌钳拦出舌头, 根据患者年龄、 口腔大小、放放压舌器强制给氧。2432cm,如发现患者有痰,呼吸道堵塞,可用吸痰器,由鼾腔插入 打开气阀抽出粘液。经中毒者单位负责人或抢救医生同意后方可停止供氧。未 经中毒者单位负责人或医生同意, 不得送往较远医院, 就近送往医院, 应不间断供氧。 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和现场处理后应迅速送医院观察治疗。4.3 煤气爆炸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13、1)煤气爆炸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现人应立即逐级向上报告,现 场负责人需立即组织成立现场应急小组, 设置警戒区域, 疏散无关人 员;2)现场应急小组人员必须佩带好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才能进入 事故现场;3)煤气爆炸事故发生后的第一任务是救人,发生煤气爆炸后, 应迅速拨打火警 119, 120 前来救人。4)煤气设备或管道发生爆炸未着火时,立即关闭煤气闸阀,封 上水封,切断煤气来源, 同时向管道通入大量蒸气或氮气冲淡残余煤 气,以防再次爆炸。5)煤气设备或管道发生爆炸并引起火灾,应按着火事故预案来 处理,严禁突然切断煤气来源。6)发生煤气爆炸事故后,部分设施破坏,因爆炸造成大量煤气 泄漏,应先降低煤气
14、压力, 并指挥全部人员撤出现场,以免发生煤气 中毒。如有人员煤气中毒时按煤气中毒组织处理。7)处理煤气爆炸事故,进入煤气区域的人员必须做好个人防护, 佩带好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以防煤气中毒。8)发生煤气爆炸事故后,一般是煤气设备被炸损坏,冒煤气或 冒出的煤气产生着火,因此煤气爆炸事故发生后, 可能发生煤气中毒、 着火事故, 或者发生二次爆炸, 所以发生煤气爆炸事故后应立即采取 措施: 对出事地点严加警戒,绝对禁止通行。 应急抢救人员严禁站在防爆口前方,防止二次爆炸。 在爆炸地点 40 米内禁止火源,以防事故的蔓延和重复发生, 如果在风向的下风侧,范围应适当扩大和延长。 迅速查明爆炸原因。4.4
15、 煤气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应急救援人员立即佩带好空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品进入事故现 场。2)查明现场有无人员中毒, 如有需以最快的速度将其救离现场;3)一切机动车辆就地熄火,通知电工将火场周围的电源切断。 排除、隔离现场的易燃、易爆物品。4)在危险区域设立警戒线,并对危险区内的无关人员进行紧急 疏散和撤离。5)迅速查明泄漏点,查清着火、爆炸原因,决定是否对相关设 备进行停车。6)直径小于 150 毫米的煤气管道着火时:迅速关闭离着火、爆 炸点最近的上、下游管道阀门。直径大于 150 毫米煤气管道着火时, 应根据管道压力逐渐关阀门降低煤气压力, 或根据火苗长短逐渐关阀 门降低煤气压力。应注意煤气
16、压力最低不得小于 50-100pa,严禁突然 完全关止煤气闸阀或水封闸阀,以防回火爆炸。7)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灭火: 若不能切断气源时, 最好不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应让其保持稳定 燃烧。煤气管道内部着火,应封闭入孔,关闭所有放散管,向管道内 通入大量蒸汽灭火。同时对附近容器、设备、管道应采取喷淋降温冷8)生产。9)煤气设备烧红时,不得用水骤然冷却,以防管道变形或断裂。当事故得到控制后,应尽快组织设备、管道抢修,尽快恢复 根据“四不放过” 原则组织事故调查组开展调查, 查明原因, 总结教训。4.5 突发停水停电的应急处置措施4.5.1. 突发停水煤气站突然停水的具体操作如下 :
17、(1)全站停水(包括循环水、自来水、软化水)时,各岗位人员 应密切注视各处水位、水封。当水封、水位保持不了正常生产时,则 按停炉步骤,进行停炉,并向现场负责人、总经理报告。(2)立即安排专人在锅炉房外侧切断供水总阀, 以防止打开备用 水箱时水流出煤气站而导致站内严重缺水, 来电后视供水主管压力情 况转换用水。(3)如停水时间加长,应上报总经理,由总经理决定是否要使用 运水工具进行紧急吊水保证生产的进行。4.5.2 突发停电(1)煤气站突然停电的具体操作如下 :1) 四楼操作工打开放散阀,并点燃火炬 ;2) 一楼操作工打开炉底的外来蒸汽阀门, 使蒸汽进入炉内, 并使 之保持正压,阻比煤气倒流 ;
18、3)四楼操作工关闭顶部煤气阀门, 三楼操作工关闭底部煤气阀门, 一楼操作工关闭加压风机的出入口阀门 ;4)一楼操作工关闭流量阀和工艺风机的隔离阀 ;5)根据停电时间的长短, 打开炉底自然通风口, 同时关闭炉底蒸 汽阀门;6)如果长时间停电,可以封闭电捕轻油器后的水封。(2)煤气站恢复来电的操作 :1) 如果短时间停电, 待煤气化验合格后, 四楼操作工可以逐步关 小火炬,同时打开顶部煤气阀,三楼操作工打开底部煤气隔离阀,调 整加压前压力 (1kPa 以上) ,一楼操作工开启加压风机,恢复供气 ;2) 如果长时间停电 ( 超过 1h) ,待煤气化验合格后,一楼操作工 关闭自然通风口,启动工艺风机,并调整汽化剂温度,四楼的操作工 开启顶部煤气隔离阀, 三楼操作工开启底部煤气隔离阀, 并在电捕轻 油器或储气柜进行煤气放散, 待煤气化验合格后, 一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绿色建筑标准下隔音门窗技术创新趋势展望
- 2025-2030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体系完善对建筑行业供应链重构影响研究报告
- 2025-2030绿甲醇作为船用燃料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规划分析
- 2025-2030绿氢制备电解槽设备降本路径与可再生能源耦合模式研究报告
- 2025-2030经济型酒店洗衣服务外包与自购设备决策模型报告
- 2025-2030纳米药物递送系统靶向性提升技术路线比较分析报告
- 2025-2030纳米滑石粉制备工艺突破与商业化应用评估报告
- 2025-2030纳米材料在新能源领域应用突破与挑战研究报告
- 2025-2030红木资源枯竭背景下替代材料市场接受度调研报告
- 2025-2030精酿啤酒技术壁垒突破及工艺创新与品质提升策略评估
- CCAA+管理体系认证基础知识点汇编
- 24秋国家开放大学《计算机系统与维护》实验1-13参考答案
- 医院病例代取委托书
- 简单电脑知识培训课件
- 石油开采工艺与设备介绍
- 社招新员工转正考试附有答案
- 自身免疫性脑炎护理课件
- 无负压供水设备培训课件
- 小核酸药物简介介绍
-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多媒体电子教案课件
- 营养指导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