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办公网组建_第1页
小型办公网组建_第2页
小型办公网组建_第3页
小型办公网组建_第4页
小型办公网组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文库 9.1小型办公网组建 型的局域网甚至广域网 局域网是网络的基础,可以通过网络互联设备把多个小型的局域网连接成大 络。本章主要介绍中小型局域网的组建,以及用交换机把小型网络连接成中型局域网,用路由器将几个网 络连接成一个网络和将局域网接入Inernet的基本方法。 小型办公网组建 9 9.1.1网络的结构 目前小型局域网采用的网络标准主要是是以太网标准,由于其组网简单,费用低廉,被广泛应用于办公 自动化等各个领域。组建小型局域网的目的一般是为了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资源共享。根据网络规模 和计算机的分布情况,一般用非屏蔽双绞线和一个或多个集线器,将网络连成总线型的或树型的共享式局 域网

2、,如图9.1 (总线型的)和图 9.2 (树型的)所示。 土上 图9.2树型结构的集线器级连 利用集线器既连可以构成规模更大的10M或100M以太网,但不能构成10M/100M混合型以太网。因 为10M和100M的网络中,集线器的配置规则不同。 1. 多集线器10M以太网的配置规则 与单集线器结构的 10M以太网相同,组装多集线器结构的10M以太网也需要使用10BASE T集 线器、10M网卡(或10/100M自适应同卡)和3类以上非屏蔽双绞线等设备和器件。但是,在组网过程 10M 中多集线器10M以太网必须符合以下配置规则,否则就会出现网络不可靠或不通的现象。多集线器 以太网的配置规则为:

3、每段UTP电缆的最大长度为 100m 。 任意两个节点之间最多可以有 5个网段,经过4个集线器。 整个网络的最大覆盖范围为 500m。 网络中不能出现环路。 2. 多集线器100M以太网的配置规则 组装多集线器结构的 100M以大网需要使用100BASE -TX集线器、100M网卡(或10 / 100M自 CSMA /CD介质控制方法的限制 适应网卡)和5类以上非屏蔽双绞线等设备和器件。由于以太网使用的 和组网器件传输延迟的限制,多集线器100M以太网的配置规则与多集线器10M以太网的配置规则大不相 同。多集线器100M以太网的配置规则为: 每段UTP电缆的最大长度为100m ; 任意两个节点

4、之间最多可以经过 2个集线器; 集线器之间的电缆长度不能超过sin ; 整个网络的最大覆盖范围是205m ; 网络中不能出现环路。 0 9-1.2设备、器件攻测城工的准备和安装 10M的以 1.所需设备和器件 在动手组建网络之前,需要准备计算机、网卡、集线器和其他网络器件。将局域网组建成 太网,具体所需的设备和配件如表9.1所示。组建100M的以太网络除需要100M以太网集线器、5类以 上UTP双绞线外,其它与10M 一太网需要的设备和器件相同。 表9.1组建10M以太网需要的设备和器件 2.工具准备 最基本的工具包括制作网线使用的剥线 /夹线钳一把,测量电缆连通性的电缆检测仪一台。 3. 制

5、作非屏蔽双绞线 4. 安装网卡 5. 将计算机接入网络 利用制作的UTP电缆将计算机与集线器连接起来,就形成了简单的局域网络。 9.1.3测试网络的 完成计算机与集线器连接后,打开集线器及计算机电源,观察集线器和网卡指示灯的变化情况。如果网 ,则计算机和集线器间是连通的,否则应检查连 卡指示灯和集线器上与插入电缆端口对应的指示等闪烁变化 接或电缆制作是否有错。 9.1.4集线曙的级连 如果使用2台以上相同速率的集线器,就要进行集线器间的级联。集线器的级联,应严格遵守多集线 器级联配置规则。 如果集线器具有级联端口 ,可以通过直通UTP电缆将一台集线器的级联端口(标注 Up link的端口) 连

6、人另一台集线器的普通端口。这条直通UTP电缆与计算机接人集线器使用的UTP电缆相同,在安装过 程中不容易出错,建议尽量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级联。直通UTP电缆两端水晶头上的压线序相同。如果集 线器上没有级连端口 ,就必须使用交叉 UTP电缆和2台集线器上的普通端口进行级连,如图9.3所示。交 叉UTP电缆两一水晶头上1、2号线与另一段水晶头上的 3、6号线对接。采用这种级连方式,一定要将 级连使用的电缆做好标记,以免与直通电缆混淆。对集线器级连的连通性测试,可通过测试分别接入两个 集线器上的两台电脑的连通性来证实。 图9.3利用普通端口和交叉电缆进行集线器级连 网络硬件安装完成并通过连通性检测后,

7、就可以安装和配置网络软件了。网络软件通常捆绑在网络操 作系统之中,既可以在安装网络操作系统时安装,也可以在安装网络操作系统之后安装。下面以 Windows 2000 Server为例,介绍网络软件的安装和配置过程。 1.网卡驱动程序的安装和配置 网卡驱动程序的安装和配置是网络软件安装的第一步。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网络操作系统上层程序 与网卡的接口。网卡驱动程序因网卡和操作系统的不同而异,所以,不同的网卡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都配 有不同的驱动程序。 由于操作系统集成了常用的网卡驱动程序,所以安装这些常见品牌的网卡驱动程序就比较简单,不需 要额外的软件。如果选用的同卡较为特殊,那么安装就必须利用随同网

8、卡发售的驱动程序。 Windows 2000 Server是一种支持 即插即用”的操作系统。如果使用的网卡也支持即插即用”那么, Windows 2000会自动安装该网卡的驱动程序,不需要手工安装和配置。在网卡不支持 即插即用”的情况 Windows 2000 Server 下,需要进行驱动程序的手工安装和配置工作。手工安装网卡驱动程序可以通过 桌面上的 开始T设置T空制面板”窗口中的 添加/删除硬件”实现。 2.TCP/IP模块的安装和配置 为了实现资源共享,操作系统需要安装 网络通信协议”的模块。网络通信协议有多种,TCP /IP就是 其中之一。下面介绍Windows 2000 TCP /

9、IP模块的安装和配置过程。 启动whdows 2000 Server,通过 开始T设置T空制面板一网络拨号连接本地连接T属性”进人 本 地连接属性”对话框,如图9.4所示。 萝按时诧用: I 矽ETLSISS*) PCI Fast ELhtrntt Ai迎ttr I配直监)I 此连接便用下列选定的蛆 起网垢量平衡 IHieroSoft网谿的丈件和打印机共至 iTIntsrnst 协裁(TO/IP) 肯述 允杆輕的计算机访问岡络上的资源. 厂理接后花任雾栏甲呈示图莓m 图9.4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 如果Internet协议(TCP /IP) ”已经显示在 此连接使用下列选定的组件 ”列表中,说明本

10、机的TCP IP模块已经安装。否则就单击添加按钮添加TCP /IP模块。 TCP/IP模块安装完成后,选中 此连接使用下列选定的组件 冽表中的“Internet协议(TCP /IP) ”, 单击 属性”按钮,进行TCP / IP配置,如图9.5所示。 Internet 协選 rCP/TP )屋性 r目动戏洞ir地址a 使用下面的IP地址 IP地址Q: 255 .255 .2550 子网庵码(W. 狀认网关a r目动翻壽W服辱器地址鱼) 疔使用下面的D聽服务器 首选DUS服务鲁 : 备用倨服务寻囚: 高级辺.二I II 昵 I 职消 I 在“Internet协议(TCP/IP )属性”对话框中,

11、选中 使用下面的IP地址”在192.168.0.1至 192.168.0.254之间任选一个IP地址填人“IP地址”文本框(注意网络中每台计算机的P地址必须不同), 同时将子网掩码文本框填人“255.255.255.0。参照图5.5,单击确定”返回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 通过单击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完成TCP/IP模块的安装和配置。 3.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Ping命令是测试网络连通性最常用的命令之一,ping命令测试成功不仅网络的硬件连接有效而且说明 操作系统中网络通信模块的运行正确。Ping命令的使用格式为:Ping 对方IP地址 。它通过发送数据包到 9.6。 对方主机,再等待对方主机将数据包返回来验证网络连通性,如果网络连通,命令给出测试包从发出到收回 所用的时间,否则给出超时提示。参见图 -JOI *1 UFIrhLna 192_-9 _2M.2ei uih 32 b/tei Ld.Cll? SiepJii Nie |/】护 fm Fm f m i?a.9: n3,?,S0fi.Mi = hirtEwss irL-i2t TTb-l3S IlLr-G ITL- t3 ring vtrtitCie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