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无水层灌溉技术_第1页
水稻无水层灌溉技术_第2页
水稻无水层灌溉技术_第3页
水稻无水层灌溉技术_第4页
水稻无水层灌溉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稻无水层灌溉技术俞富堂 1,奕永庆2(1 .余姚市河姆渡镇水利站,浙江 余姚315400 ;2 . 余姚市水利局 , 浙江 余姚315400)摘要 : 无水层灌溉是对水稻淹水灌溉的“革命”, 即在水稻生长的大部分时间内田面无水层,而土壤保持湿润 ,在满足水稻生理需水的前提下, 减少灌溉水量 ,实现增产基础上的节水。余姚市从1998 年开始试验示范无水层灌溉 ,获得平均每亩节水70 m 3,增产 26kg 的显著效果 。节约用水和增产粮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既有现实意义 ,又有战略意义 。但节水是社会效益, 种粮经济效益较低,所以这项技术的推广需要由政府组织,从供水 、用电管理上加以引导和调

2、控。关键词 :水稻 ; 无水层灌溉 ; 节水 ;增产; 推广中图分类号 : S275文献标识码 : B文章编号 : 10082701X(2004) 06200482031课题背景础上的节水 。1 2水稻薄露灌溉技术推广1111水稻节水灌溉技术1993 年初浙江省水利厅组织推广水稻薄露灌溉技术 ,早在20世纪 80年代 ,我国水利专家及有识之士己意识余姚市迅速撰写不化钱、能增产等科普文章 ,拟写“少灌百方水 , 多收一担粮 ”等 标语进行宣传 ,同时在 10到 ,我国即将面临水危机! 全国各地水利、农业专家在总个乡镇示范推 广 。当 年推广 0139 万 hm2(519 万亩 ) , 1994结

3、农民高 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 , 开展水稻节水灌溉试验 。90 年代初相继总结出一批技术成果,其中主要有 : 河海大年早稻 0191 万 hm2(1316 万亩 ), 7 月全省推广工作现场会在余姚召开 , 1995年底覆盖面达到 92 % ,到 1997 年底累计学的 “控制灌溉”、浙江的 “薄露灌溉” 、广西的 “浅 、薄、推广 1616 万 hm2( 249 万亩 ) , 平均增产 57715 kg/ hm2湿、晒灌溉”、辽宁的 “浅湿灌溉” 。这些技术在操作方法(38 15kg/ 亩)( + 1114 %) , 增产粮食 9 461亿 m 3上有所差异 ,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减少灌溉水

4、量 ,增万 kg , 节水 1173加土壤氧气 ,优化根系环境,促进水稻增产,实现高产基(72m3 / 亩 ), 参见表 1。表 1余姚市薄露灌溉推广面积及效益汇总表面积增产节水节电年份( 万 hm2 )2万kg32万m32万kg/ hmm / hmkWh/ hmkWh早晚早晚早晚早晚早晚早晚早晚1993010570133367545038151491912309757011324177915454151510199411241111206605938191166316133510501656171176901051111175711199511740215804506877831772151

5、095845190513217818701557122171471119962116021593600570129614781012009752592252812761571165121821819972122721700420645935131741159151200203717324045106010012162合计或71425913265615893871195805151155100982611841777213575041356410平均16175111509677142164177101291068同时 ,在推广薄露灌溉过程中感到农民在操作时对2水稻无水层灌溉技术“薄”较难把握,

6、从中国水稻所的科研成果“水面种稻”受到启发 : 水稻只要根系有水,稻杆 “一辈子”不淹水也能无水层灌溉 ,就是在秧苗返青后田面上不留水层,而够生长并且高产,所以我们联想通过沟灌或“跑马水”补是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的需要,使土壤保持70 % 100 %的充土壤水分 ,而田面不保持水层的方法,称为无水层灌溉 。含水率 ; 按常规一季水稻需灌水12 20次, 而这种方法,只灌 26次 , 灌溉水量节省50 %以上 ,而产量还能增加。收稿日期 : 2004206224这项技术操作简单, 现介绍其中2 种 。作者简介:俞富堂(1958- ) ,男,助理工程师,长期从事农()(或抛秧)、返青期间 ,田1 水

7、种湿管 。就是在插秧田水利规划管理和节水灌溉工作 。面留有薄水层或 “半水半露” , 保持土壤充分湿润, 以利于浙江水利科技2004 年第 6 期49秧苗扎根返青 。稻秧返青后田间 “只 湿不淹”,田面无水农药的吸收” 。层 , 而是充分利用降雨和少量几次“沟灌”补水, 只在水河姆渡示范点19992003年试验结果见表3 、4稻对水分最敏感的关键期( 孕穗期 、抽穗杨花期 ) 保持土壤饱和水量 , 其他生长期内 , 田间水分只占饱和水量的表 2 余姚市 1999 年水稻无水层灌溉试验成果汇总表70 % 90 % , 就能正常生长 。kg/ hm2(2) 湿播湿管 。即在土壤水分饱和, 整成软泥

8、苗床的早稻中性稻或晚稻田块直接播洒已崔出短芽的谷种, 不再移栽 ,这种 “半旱序号地点产量产 量秧”有较强的生命力 ,镇%灌水方法同前 。无水层 对比 增产无水层 对比增产上述 2 种方法都是田面无水层而土壤有水分, 能满足1黄家埠65065998508815水稻生长的需要 。引用一位专家的话非常辩证“水稻需水2临山797671148621211不一定田面要有水 , 田面无水层并不是土壤无水”, 说明了6345556578014107500水层与水分的关系 。3泗门54393 与无水层灌溉相关的农技措施(1) 尽可能施有机肥 。为改善土壤团粒结构 , 使土壤疏松 , 成为孔隙率高的 “海绵田”

9、 , 以提高 “土壤水库”的蓄水量 , 因此尽可能施有机肥 。(2) 要舍得占地开沟 。无水层灌溉主要靠沟灌水 , 也靠沟排走土壤中多余的水 , 这是增产的关键措施 。间距为 3 4 m , 沟宽 2025 cm , 深 20 cm 左右 。(3) 最好采用旱育秧苗 。旱育秧苗根系发达 , 自幼具有较强的吸水吸肥能力 , 即 “抗旱能力” 。(4) 科学施用化学除草剂。要科学使用化学除草剂 ,以防止出现 “草荒”。(5 ) 适当稀植 。种植密度可降低到 152215 万丛 hm2 , 促进田间通风透光 , 增加有效分蘖 , 走 “增产靠分蘖”的技术路线 。笔 者有这样的实践 : 把稻株间距从

10、1615 cm 1扩大到 1即种植密度从30万丛 18 5 cm30 cm 16 5 cm ,hm2减少到18 万丛 hm2, 降低 40 % , 但仍然增产 450 kg/ hm2,可见 “旱育稀植”在多雨地区也具有增产潜力。4 无水层灌溉试验示范成果411多点横向试验示范19981999 年在全市16 个乡镇不同地形、不同品种进行示范 , 其中 1999 年早稻 9 个点 , 平均增产 1013 %(645kg/ hm2 ) ; 晚稻 18 个点 , 平均增产1215 %( 74215 kg/ hm2 ) ,见表 2。采用方式多数是“水种湿管”, 少数为“湿种湿管”, 甚至 “旱种旱管”

11、。当时没有对水量作测定 , 但有临山镇的记录 , 薄露灌溉 、无水层灌溉分别比常规灌溉节水960 m3 / hm2( 38 %) 、1 470 m3 / hm2( 59 %) 。由于 示范的幅射作用 , 农户自觉应用面积达到1 333 hm2 。412单点纵向试验示范1999 年开始笔者在离河姆渡博物馆约 400 m 的公路边设立示范区 , 面积 01133 hm2 (2 亩 ) , 土质为粘壤土 , 采用“水种湿管”方式。这里就直接引用叫郑炳江的试验农民的表述 : “插秧后 10 天内保持畦面有水, 10 天后畦面就不需要有水层 , 一直到收割畦面都不灌水。如晴天日子长畦面有些见白了 , 只

12、需沟里灌水就可以, 雨天过长要把水排掉 。插秧后 1 星期需要施追肥 , 这时畦面水层已很薄, 是施肥的好机会 。插秧 10 天后 , 因畦面都不灌水, 所以后期施肥除虫要在下午 、傍晚进行 , 因夜里有露水, 能帮助肥料和4朗霞69456450495717614158502915105低塘664562404056156老方桥762069606609156910621969111117牟山69306585345512679565852103128马渚60759三七市76726720952141210丈亭6540607546571711河姆渡724561201125181466985460123

13、82217660048071866521192211812大隐543863525370982181313 陆埠5253485140281314梁辉78306735109516135685525043581315肖东601554006151114667853061372251916梁弄95709030540610平均690862576671018666061417241214注 : 表中产量栏下的对比为不严格的薄露灌溉。表 3水稻无水层灌溉产量对比表kg/ hm2早稻晚稻全年年份 无水对比增产增幅 无水对比 增产增幅增产增幅层/ %层/ %/ %1999660061204807186060546

14、060011101080913200071856735450617768074702102186604162001685564354206158895825064571810657132002622560301953128970865531531651031520036940678415621378007410390513546318平均6761642134051378817449432611772517注 : 表中对比为不严格的薄露灌溉 。由于这个对比区的示范作用, 附近几百户农户也逐渐自觉少灌水 , 应用无水层灌溉技术。河姆渡镇正计划以 2005 年泵站灌区为单位 , 设立几百亩面积的无水

15、层灌溉示范区 。5 水稻节水灌溉节水增产原因分析511节水原因(1)渗漏量减少。稻田渗漏与土质、地下水深有关 ,但与灌溉水层的深浅有很大关系 。节水灌溉水层薄 , 且有水层时间短 , 渗漏量明显减少 。50浙江水利科技2004 年第 6 期表 4水稻无水层灌溉水量对比m3 / hm2“落汤收干” , 减少了流失 ,这不仅是水稻增产的重要物质早稻晚稻全年基础 , 而且减少农业自身污染, 对保护水质具有积极意义 。年份无水对比 节水减幅无水对比 节水减幅节水减幅层/ %层/ %/ %2002100520101005501048011256455713165052162003735168094556

16、13145530751620521725655319平均8701845975521896821001132531921075314注 : 表中对比为不严格的薄露灌溉。( 2) 蒸腾量降低 。蒸腾是水稻必要的生理现象,可以降低叶片的温度 ,还能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 。为合理的灌溉、排水可以减少无效的蒸腾,提高蒸腾效率 。当气温高于20 时 , 叶面气孔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大而增大 。当含水量在饱和水量的60 %时 , 气孔微开 ;当含水量接近饱和时 ,气孔全开 。节水灌溉使土壤含水量在饱和水量的 80 % 95 %之间 , 因此叶面气孔处于中开,微关的时间居多 , 抑制了水分的无效失散

17、。(3) 雨水利用率提高 。稻田平时少灌水 , 下雨时就多积蓄雨水 , 流失减少 。降雨利用率提高 。(4) 棵间蒸发减少 。无水层灌溉稻田大部分时间由水面蒸发变为田面蒸发 , 使水稻田面棵间蒸发量减少 。512增产原因(1 ) 根系活力增强 。节水灌溉使土壤水分与空气比例适当 , 氧化电位升高 , 减少了硫化氢( H2 S) 、甲烷 ( CH4) 、亚铁( Fe + + ) 等有害物质的形成。水稻根部生长环境优化 ,促进根系生长 , 白根增加 , 黄根、黑根减少 , 增强根系活力 ,使根系吸收更多的水份与养料, 有利于水稻高产 。(2)有效分蘖增加。节水灌溉使水稻基部光照加强 ,表土温度提高

18、, 肥料分解加快 ,水稻返青快 , 分蘖快 , 蘖位低 , 多次轻度搁田 , 控制了无效分蘖, 使水稻营养集中,有效分蘖增加, 形成合理的高产群体。2002 年分蘖动态观测记录见图 1 。(3 ) 光合作用效率高 。节水灌溉使水稻前期叶面积大,光合作用强 ,中期叶面上遮阴减少,光合作用集中 , 后期延缓叶片衰老, 增强功能叶的光合作用。所以全生育期的光合率优于常规灌溉 , 尤其在乳熟期, 由于根系保持活力,青杆黄熟 , 促使植株内积蓄的养份,输送到穗部 , 直接影响千粒重 。(4) 抗性提高 。由于经常露田使水稻自身调节机能即对缺水生理适应能力提高 , 促进碳水化合物在茎杆和叶鞘中的积累 , 茎壁增厚 , 机械组织发达 , 从而提高了水稻的抗旱能力 、抗倒能力和抗病能力 。尤其是防纹枯病效果十分显著 。(5) 肥药流失减少 。目前我国化肥 、农药的利用率仅30%左右 , 其中 40%是随着雨水流失。节水灌溉使化肥图 1水稻不同灌溉技术的分蘖动态曲线6 推广节水灌溉的现实意义及建议(1) 缓解缺水矛盾。缺水 , 在 浙江省已经由20 多年前的 “威胁”变成了现实, 浙江年均降水 1 601 mm , 属丰水地区 。缺水主要靠节水解决, 水稻是用水大户 ,存在很大的浪费 , 节水 1 050 m 3/ hm2( 单季 ) 是完全可能的, 全省水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