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自贡市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印发编制 “十三五 ”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指导意见 (发改办环资 20XX 2504 号)和省发展改革委、 省农业厅 关于印发四川省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20XX-2020 )年的通知要求,结合自贡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近期工作推进方案 ,制定本实施方案。一、秸秆资源和综合利用现状(一)秸秆资源量全市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 450 万亩左右, 到 20XX 年,全市秸秆理论资源量为 149。35 万吨,以水稻、玉 M 、薯类、油菜秸秆为主,少
2、量豆类、花生、小麦及其他秸秆。其中:玉 M27 。49万吨、水稻 78。55 万吨、小麦 11。78 万吨、其他谷物 5。92 万吨、油菜 10。 73 万吨、花生 2。 96 万吨、豆类 4。35 万吨和薯类 7。 55 万吨。表 1: 20XX 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秸秆产生量和可收集量单位:万吨主要作物合计玉 M水稻小麦其 他油菜花生豆类薯类谷 物产生量149。3527。4978。5511。 785。 9210。2。 964。 357。5573可收集量118。7223。9263。049。 445。 046。 872。 462。 445。511 / 13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表 2:
3、全市主要农作物秸秆分布情况单位:万吨地区合计玉 M水稻小麦其 他油菜花生豆类薯类谷 物合计149。27。78。 5511。5。9210。732。 964。357。55344978自流井区3。 50。911。 750。030。 490。 050。120。14贡井区13。4。305。 260。580。031。 700。 470。690。6971大安区12。2。925。 210。970。571。 410。 630。350。7986沿滩区18。3。339。 571。990。551。 350。 460。980。2851富顺县53。5。1434。 762。244。393。 770。 560。862。199
4、2荣县46。10。21。 996。000。342。 020。 781。363。458389(二)秸秆综合利用现状目前,我市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已从主要用于生活燃烧能源和牲畜饲料,扩展到肥料、饲料食用菌基料、工业原料和燃料等领域,基本形成了“五化”综合利用格局。20XX 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量达到99。34 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83。68%,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的比例分别达到48。35%、8。90%、 19。 86%、 5。 76%、 0。 81%。表 3:自贡市20XX 年秸秆“五化”利用情况单位:万吨地区可收集量五化利用量合计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合计118。 7299
5、。3457。 4010。 5623。 586。 840。 96自流井区2。 772。 321。 390。 160。 580。 190贡井区10。 428。 734。 640。 652。 960。 370。 112 / 13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大安区10。 498。 874。 791。 601。 770。 530。 18沿滩区14。 4912。054。 381。 764。 261。 640。 01富顺县42。 6035。5120。 702。 729。 711。 720。 65荣 县37。 9531。8521。 493。 674。29692。 400(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秸秆收储运
6、体系还很不完善。自贡地处丘陵, 农户分散,大多还是传统种植和经营模式,全市农业规模化种植率不到10%,存在着秸秆分布面宽、收集工作量大、运输储存成本高等问题,目前收集 1 吨秸秆的成本约300 元,高成本低附加值直接造成企业和专合组织收储运秸秆的意愿不强。2。综合利用科技水平不高。当前,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水平整体仍有待提升。 秸秆综合利用大多仍采用低级工艺,肥料化和能源化利用占比较高,原料化利用仅占2%。秸秆转化产品较少、用途较小,经济效益不明显。3。政府投入压力大。由于秸秆利用资金技术含量不高,为确保秸秆全部有效消纳、维护企业正常经营,政府每年需补助约2 亿元,给财政带来较大压力。二、指导思想
7、、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道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利用、疏堵结合、以疏为主,深化科技3 / 13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创新和机制体制创新。进一步落实责任,加强监管,建立长效机制,有效促进农民增收、环境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二)基本原则1。市场主导,政府调控。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积极运用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价格政策和财税金融政策, 建立和完善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的激励约束机制, 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
8、的作用, 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农民积极参与的长效机制。2。生态优先,因地制宜。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坚持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生产相结合。 根据各区县种植业、 养殖业特点和秸秆资源的数量、品种, 结合秸秆利用现状, 选择适宜的综合利用方式, 推动形成以不同秸秆资源转化途径为特点的,产业错位发展的秸秆综合利用空间布局。3。创新驱动,科技引领。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整合资源,着力解决秸秆综合利用共性关键技术瓶颈,完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技术体系,提高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发挥制度创新对秸秆综合利用的促进作用,构建服务支撑体系,强化培训指导, 加快先进、成熟技术的推广普及, 推
9、动星辰富有活力的创新体系和创新环境。4。突出重点,多元利用。统筹兼顾、合理引导秸秆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等综合利用,不断拓展利用领域,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选择重点区县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全域试点4 / 13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示范;选择重点领域,建设秸秆综合利用特色示范工程,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三)总体目标到 2020 年,通过优化区域布局、主攻主要任务、实施重点工程、完善政策支撑、创新机制体制等,不断优化“五化利用”结构,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总结规范各类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和规程,使我市秸秆综合利用形成区域化、多元化、标准化、高效化、产业化的格局,全市秸秆综
10、合利用率达到88%以上。表 4:自贡市秸秆综合利用具体指标目标具体单位年份备注内容20XX201820192020类型综合利用率%83848688三、重点领域和建设内容(一)重点领域围绕秸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收储运体系、 产学研体系技术建设、秸秆农业循环经济示范等重点领域,大力推广秸秆用量大、 技术成熟和附加值高的综合利用技术,因地制宜实施重点建设工程,推动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示范。(二)建设内容1。秸秆肥料化利用( 1)秸秆机械化粉粹还田:以企业、专合社、种植大户为依托,建设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示范。推广小麦、水稻、油菜粉5 / 13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碎还田技
11、术。 扶持购置秸秆粉碎机械、拖拉机等农业机械以及仓库、场地等配套设施建设,补贴机械化还田作业费用。( 2)秸秆覆盖还田:建设秸秆覆盖还田示范基地。重点采用秸秆就地或异地覆盖农地,用于蔬菜、水稻、油菜、小麦、果树生产。( 3)秸秆快腐还田:应用秸秆快速腐熟技术,及时将秸秆快速腐熟还田,然后进行下季作物种植。2。秸秆饲料化利用秸秆青贮、氨化饲料:依托本区域良好的生态本底,以秸秆综合利用服务生态农业发展。扶持规模化养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养殖大户等建设青贮窖、氨化池等秸秆青贮氨化场地,配备秸秆切碎、压块、青贮、机械,重点推广秸秆青贮、氨化技术,示范推广复合青贮、黑贮、酸贮等新技术,发展秸秆青贮、
12、氨化饲料示范。3。秸秆燃料化利用( 1)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结合新农村建设,以村为单位,建设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示范点, 推广秸秆热解气化技术, 供区域范围内农户炊事燃烧。重点支持秸秆气化集中供应示范场地建设,秸秆粉碎机、气化机组、燃气净化装置、储气设备、供气管网、灶具等设备购置。( 2)秸秆生产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大力发展秸秆固化成型加工点, 扶持现有生物质固体成型燃6 / 13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料更新设备、改造技术、扩大生产,鼓励新的企业、社会经济组织积极投资发展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4。秸秆基料化利用( 1)秸秆食用菌栽培示范引导秸秆基料食用菌规模化生产, 培育壮大秸秆基料食用菌龙
13、头企业,鼓励食用菌生产企业、专合社、 种植大户开展秸秆食用菌基料化制作, 推广利用秸秆做基料栽培食用菌技术, 开展秸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促进秸秆食用菌基料化利用。(2)秸秆栽培基质生产积极发展秸秆育苗基质、 蔬菜花木栽培基质等新兴基料化产业,促进秸秆基质基料化利用, 满足我市农业生产育苗基质和栽培基质需求。 开展秸秆食用菌栽培规模化示范, 培育一批秸秆育苗、蔬菜花木栽培基质企业、 专合社, 促进秸秆基料产业多元化和前沿化发展。5。秸秆原料化利用( 1)秸秆生产板材推进技术进步,扶持原有秸秆板材生产企业技术升级改造,在秸秆丰富区域鼓励适度发展秸秆新兴板材加工产业。(2)秸秆生产环保产品鼓励企
14、业、农业专合组织等社会经济组织开展秸秆餐具、秸秆蔬菜花木栽培容器、秸秆地膜等秸秆环保产品研发与生产,促进我市秸秆资源前沿化利用。7 / 13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四、主要任务(一)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1。完善高效化收集体系。根据农用地分布情况、 种植制度、秸秆产生和利用现状, 秸秆综合利用实际和区域分布情况, 鼓励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购买农作物收获机械时,配备秸秆粉碎还田或捡拾打捆设备,健全服务网络,促进秸秆应收尽收。 积极支持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收集秸秆, 扶持发展秸秆收集专合社等经济组织,鼓励企业、 专合组织等大量收集秸秆,建立完善的秸秆收集服务组织网络。2。建立专业化储运网络。
15、积极扶持秸秆收储运服务组织发展,建立规范的秸秆储运场所,促进秸秆后续利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乡镇、村合理布局建设秸秆收储中心,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企业建立秸秆收储站点,建设形成完备的“收储中心 +收储点 ”二级秸秆收储网络。建立节约高效的秸秆运输网络,扶持企业、专合组织等服务组织采取田间粉碎、打捆、打包等方式田间预处理秸秆,发动多种交通工具,采取企业、专合社直接运输农户自行运输预处理秸秆到储运点(中心) ,形成企业、专合社、农户三级秸秆运输网络。3。推广多元化运作模式。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创新秸秆综合利用企业、 农民专合组织、 农户收储运秸秆的利益联结合作共赢长效机制, 保障收储运体系
16、稳定运行。推广 “企业 +收储运中心 + 收储点 + 农户 ”、 “企业 + 收储运中心+专合社 +收储点 +农8 / 13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户 ”、“专合社 +收储运点 +农户 ”等多元化秸秆收储运模式,推动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二)加强新技术和装备研发运用1。加强技术创新。整合科技资源,发挥科技优势,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高等院校、 科研单位、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企业联合开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技术研发与示范。加强秸秆还田、 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领域新技术的创新,扶持引导基层农技部门、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17、2。加强装备研发。鼓励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可研单位引进和开发先进实用的秸秆粉碎还田、捡拾打捆、固化成型、炭气油联产等新装备, 推广秸秆就地就近实现资源化转化的小型化、移动式装备, 研发推广成本低效率高的秸秆收集初加工设备,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装备的产业化发展与应用。3。加快推广应用。研究建设秸秆资源评价体系,指导秸秆综合科学合理利用。探索制定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规程,规范秸秆综合利用标准, 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标准化发展。对市场前景广阔的新技术和装备, 加强市场推广力度, 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和规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合作和交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鼓励组织、行业协会、科
18、研机构,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开发与推广、 信息咨询、 宣传培训等服务。9 / 13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三)开展全域试点示范根据省上统一安排,在我市开展秸秆全域综合利用示范试点,开展全产业链政策补贴,实现区域资源相结合的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社会共同参与, 通过集中和单户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方式,带动农民致富, 建设环境污染。 建设循环型秸秆农业利用体系、 循环型秸秆工业利用体系, 拓展秸秆综合利用领域,推动秸秆转化及增殖产品开发, 促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探索形成秸秆全产业链综合利用的良性作用新模式, 实现区域秸秆全量综合利用,总结形成典型案例,并在全市复制推广。五、保障措
19、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市发改委、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局、农牧业局、环保局、科技局、国土资源局、交通运输局、国税局、地税局、气象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其中,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由市发改委、市农牧业局牵头,秸秆禁烧工作由市环保局、 市气象局牵头。 相关单位在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下,研究制定相关重大政策, 确定重点工作, 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督查落实重点工作, 指导各区县进一步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 各区县实行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任务分解落实到部门、乡镇和村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农民参与的工作格局。(二)加大政策支
20、持10 / 13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加大秸秆还田、 秸秆有机肥、 秸秆养畜补贴力度,加大秸秆收储运各环节及项目的支持力度, 优先扶持主要农作物、 区域性优势产业、 地方性特色农产品农业机械化发展, 并适当向农机专业合作社、 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倾斜。 鼓励有条件的区县研究对建设秸秆收储运重点(点) 和加工场地租用地实施租用补贴。 积极引导和支持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秸秆综合利用装备制造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申报国家、省级重大科技、 高技术产业化、 科技创新工程专项及其他各类有关秸秆综合利用的专项补助(补贴)资金。(三)拓宽融资渠道严格执行国家支持秸秆综合利用的投融资政策, 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社会参与的多元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喷淋系统施工技术方案
- 手机维修店运营管理指南
- 充电桩操作规范考试备考资料
- 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课件与教案设计
- 银行客户服务技巧培训资料
- 高中物理电学考试重点知识梳理
- 物流仓储管理流程标准化操作指南
- 企业安全责任制度范本及实施细则
-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实务培训
- 高中英语单词及语法速查表
- 河南省郑州市枫杨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 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 测试卷(含答案)
- 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训
- 2024乡村医生考试题库(含答案)
- (详尽多条款)地形图保密协议模板
- 无损检测VT-PT作业指导书SOP
- 王慧文清华大学《互联网产品管理课》
- GB/T 6725-2017冷弯型钢通用技术要求
- GB/T 26006-2010船用铝合金挤压管、棒、型材
- GB/T 19867.6-2016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工艺规程
- 无生上课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