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电力设计标准与国际标准和中国电力设计标准与国际标准和 国外先进标准比较研究国外先进标准比较研究 (发电土建部分)(发电土建部分) 建筑专业中美规范的比对研究建筑专业中美规范的比对研究 (防火防爆篇防火防爆篇) 发电工程土建专业工作组发电工程土建专业工作组 2013 年年 11 月月 1 前言前言 本中外标准的比对研究工作是根据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2011)49 号文的要 求,在协会李爱民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亚利秘书长助理以及协会标准管理部安旭 东主任具体部署和指导下,成立中国电力设计标准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比 较研究发电工程土建专业工作组,由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牵头、组织及会同九 大
2、参与的电力设计院、电力咨询院共同完成。 发电工程土建专业中外标准的比对研究工作的牵头单位为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 参与单位分别为东北电力设计院、西北电力设计院、中南电力设计院、西南电力设 计院、华东电力设计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电力咨询院有限公司、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以及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发电工程土建专业工作组的牵头负责人: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 尹春明 潘英 工作组其他主要负责人: 西南电力设计院 陈其春 东北电力设计院 杨眉 西北电力设计院 林娜 中南电力设计院 陈守祥 山东电力咨询院有限公司 徐俊祥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方伟定 华东电力设计院 诸白蒙 在比对研究的过程中,
3、建筑工作小组开展了各类专题研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围绕建筑防火方面内容进行了逐本逐条的深入研究分析,结合各大电力设计院的海 外学习以及海外工程实践经验,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研究,也提出了一些存在争 议性的问题。 本研究报告的各章是对对照表中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和研究,与对照表一起构 成中美防火防爆对比成果文件。 本研究报告的起草单位包括: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东北电力设计院、西北电 力设计院、西南电力设计院、华东电力设计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中 南电力设计院、山东电力咨询院有限公司以及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殷海洋 蒋亚丽 徐飙 孟凌 阮莉莉 吴庆柏 尹丽 王坤朋 2 俞音 陈
4、昀昀 刘宏民 徐文明 吴桐 罗振宇 黄敏 张辉 赵一铭 李育军 石晶群 李宽 本研究成果只是帮助广大读者和单位了解国内和国外标准规范的比对异同,如 与国内外标准规范有出入,应以国内外标准规范的原文为准。错漏之处,请读者不 吝指教。 3 目录目录 一、中美标准范围及概况一、中美标准范围及概况.4 1.1对标目的与意义.4 1.2比较研究的规范和标准.4 1.3对标方法.5 二、美国建筑防火体系二、美国建筑防火体系.5 三、美国规范的应用与设计原则三、美国规范的应用与设计原则.6 四、中美建筑防火规范的对照表说明四、中美建筑防火规范的对照表说明 .6 4.1建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6 4.2主厂房及
5、其他生产建筑物防火区.10 4.3安全疏散.15 4.4制氢站建筑的泄压比及防保措施.19 4.5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19 4.6建筑构造.24 4.7装修材料.27 五、结论五、结论 .29 六、存在问题及建议六、存在问题及建议.29 七、工程实例七、工程实例.29 附表:中美电厂防火防爆部分对照表附表:中美电厂防火防爆部分对照表 .31 4 一、一、中美标准范围及概况中美标准范围及概况 1.1 对标目的与意义 世界比较发达的国家及大国均制定了自己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并且均将此系列 规范列为建筑设计必须遵守的强制性规范. 由于美国在全世界的影响范围较大,在许多 国家进行建筑设计时均要求遵守美
6、国规范。所以对中美防火规范(建筑部分)加以分析 研究有利于在国际范围内的工程设计。 1.2 比较研究的规范和标准 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2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2006 3 氢气站设计规范 .GB 50177-2005 4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2006 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2001 6 火电厂和高压变电站防火的推荐做法 NFPA 850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Fire Protection for Electric Generating Plants and
7、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Converter Stations 2010 Edition-2010 版 7 建筑的结构和安全标准 NFPA 5000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Safety Code 2009 Edition- 2009 版 8 生命安全保障标准 NFPA 101 Life Safety Code 2009 Edition -2009 版 9 统一消防规范 NPFA1 Uniform Fire Code, 2003 Edition -2003 版 10 建筑物类性型标准 NFPA 220 Standard on Type
8、s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11 建筑材料表面燃烧特性测试标准方法 Test Method For Surface Bu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Building Materials Astm E 84 5 12 爆燃过程通风的防爆标准 Standard On Explosion Protection By Deflagration Venting EffectiveNFPA68 13 国际建筑标准 IBCInternational Building Code 1.3 对标方法 以国内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火力发电厂
9、与变电站设计防 火规范.GB 50229-2006、文本中的文本章节作为本次建筑防火对标工作的框架结构, 逐一进行对比;具体包括:(1)建筑术语定义的区别;除国内上述两部规范定义的名 词外还应包括:防火门窗及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分类、国外标准新定义的建筑术语等。 (2)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耐火等级及防火分区的对比;区分不同标准的建筑物 的火灾危险性等级,功能防火安全等级,结构防火安全等级等。 (3)主厂房的安全疏 散:包括主厂房各车间和集中控制楼的安全疏散要求、安全出口的设置、疏散楼梯的 要求(4)电厂其他建筑物的安全疏散:包括输煤储煤系统、电气建筑、等安全疏散及 氢站的防爆措施。 (5)建
10、筑构造的防火安全不同。 二、二、美国建筑防火体系美国建筑防火体系 美国的消防标准绝大部分由 NFPA (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 美国 消防协会)或者标准组织制定,它包括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灭火救援训练、器材相关规 范(如 1983、1670)等等,现已得到国内外广泛承认,并有许多标准被纳入美国国家 标准(ANSI) 。大致可分为条文格式化(NFPA1,220,101,5000,850,包括核电的 804,805)和性能化(AHJ(Authority Having Jurisdiction) 、FM(工厂联合保险协 会) 、ASTM(美国材料测试协
11、会) )两种,总的趋势是从格式化逐步转向性能化,性能 标准是建立在火灾试验、计算模型和评估模型之上。试验数据、计算、评估模型的可 靠与否是决定性能标准可行与否的关键,与格式标准是互补的关系。比如 NFPA 标准中 经常有条文规定应符合 AHJ(Authority Having Jurisdiction) 、FM(工厂联合保险协 会)或 ASTM(美国材料测试协会)等其它标准的要求,在美国,保险公司的保费与建 筑消防水平有直接的关系,保险公司有自己的消防标准,协会或者标准组织制定的都 为推荐做法(而国内的标准为条文式的或者可以说是强制的) 。故美国消防体系是不但 6 要符合联邦政府的各种法规、还
12、要符合各种协会制定的标准,相互补充,共同作用。 三、美国规范的三、美国规范的应用与设计原则应用与设计原则 NFPA 诸多消防标准中,如 NFPA1、NFPA101、NFPA220、NFPA5000、NFPA80、NFPA850 等等,都与我们的设计有密 切相关的作用,但每个标准都是有所侧重。NFPA1 是介绍总体的消防要求规范、 NFPA220 是介绍建筑物的结构分类的、NFPA101 是侧重生命安全方面、NFPA5000 是重点 介绍建筑类型、建筑构件的耐火要求、NFPA80 是介绍防火门窗的要求。由于电厂是属 于特殊的工业建筑,NFPA 唯独制定了 NFPA850 来指导电厂的消防设计,而
13、在 NFPA 其他 标准中基本不加论述,但除了符合 NFPA850 的规定外,其他构造、防火门窗、生命安 全以及电厂中的办公建筑等等均应符合 NFPA 相关标准的规定。 电厂的消防设计是个系统设计,涉及到多专业的配合,并且结合设备情况、以及 其他行业标准的因素共同考虑。建筑设计是其中的一部分,建筑消防设计应综合考虑 上述因素的同时,重点根据火灾危险性等级、灭火系统、人员安全等的因素来确定设 计原则,并且以 NFPA 消防理论的以人为本、注重初期灭火、控制火灾蔓延等的因素来 考虑电厂的建筑消防设计原则。根据 NFPA850 的规定电厂的建构筑物按以下的原则执 行。 电厂的主厂房、辅助生产建筑应按
14、照 NFPA850 的 5.2.2 规定的按照特殊用处的工 业建筑考虑,同时结合 NFPA 其他相关标准,重点按照 NFPA850 规定执行。 开敞结构或者地下建筑按照 NFPA 规定的特殊结构考虑。重点按照 NFPA5000 的第 三十一章的相关规定执行。 附属建筑类比如办公建筑等重点按照 NFPA5000 的第二十八章的相关规定执行。 材料库重点按照 NFPA5000 的第三十章的相关规定执行。 以上只是说明了执行标准的主要归类,在这些归类的标准章节中进行了详细论述, 但同时还应满足其他相关标准的规定,比如 NFPA1 中也有很多详细规定。 四、中美建筑防火规范的对照表说明四、中美建筑防火
15、规范的对照表说明 4.1 建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 中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以下简称为建规)根据生产中使 7 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火灾危险性划分为甲、乙、丙、丁、戊5类;根 据储存物品的性质和储存物品的可燃物数量等因素,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同样分为 甲、乙、丙、丁、戊5类。表3.1.1及表3.1.3将火灾危险性定义为甲乙丙丁戊5类,美 国的 NFPA5000中6.3.2将火灾危险性也分为三大类:低危险(Low hazard)、普通危 险(Ordinary hazard)、高危险(High hazard ),其中高危险(High hazard )又 分为五类。中
16、国标准与美国准标的具体分类标准见对照表。 中国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2006(以下简称为火规) 中的表3.0.1/10.1.1对电厂的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耐火等级进行了划分, 而NFPA850-2010,Chapter 5 General Plant Design 中主要规定、建议了部分电厂功 能用房、区域的耐火极限及防火区域的划分,但对火灾危险性则无论述。 中国火规规定电厂中,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为供氢站、燃气调压站,其中供 氢站中的氢气、燃气调压站中的天然气属于可燃气体,与美标的High hazard level 2 中的 Flammable gases
17、and flammable cryogenic liquids对应,所以可将供氢站、 燃气调压站分类对应为High hazard level 2。 中国标准火灾危险性为丙类的输煤系统用房中的煤属于可燃固体,与美标的High hazard level 3中的Flammable solids, other than dusts classified as high hazardLevel 2, stored, used, or generated in a manner creating a high fire hazard对应,所以可以将输煤系统用房分类对应为High hazard level
18、3。 现电厂用油中的柴油、重油乙类液体(闪点60);绝缘油等为丙类液体(闪 点60),与美标NFPA1、IBC定义的类液体一致,而且电厂用油均储存于密闭容 器中,所以使用、储存此类所以可将油品的用房与美标的High hazard level 3中的 Class I, Class II, or Class III-A flammable or combustible liquids that are used or stored in normally closed containers or systems at gauge pressures of less than 15 psi对应,所以
19、可将此类用房火灾危险性分类对应为High hazard level 3。 燃煤电厂特种材料库中可能存放少量的乙炔气瓶、润滑油、油漆等,与美标的 High hazard level 2中的Flammable gases and flammable cryogenic liquids对应, 所以可将燃煤电厂特种材料库分类对应为High hazard level 2。 综合分析: 8 下表为根据以上分析作出的对比表。 表4.1 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对比表 建(构)筑物名称 火灾危 险性 分类 (国标) Classification of Hazard of Contents (美标) 主厂房
20、(汽机房、除氧间、集中控制楼、 煤仓间、锅炉房) 丁 Ordinary hazard 吸风机室丁 Low hazard 除尘构筑物丁 Low hazard 烟囱丁 Low hazard 脱硫工艺楼戊 Low hazard 脱硫控制楼丁 Ordinary hazard 吸收塔戊 Low hazard 增压风机室戊 Low hazard 屋内卸煤装置丙 Ordinary hazard 碎煤机室、转运站及配煤楼丙 Ordinary hazard 封闭式运煤栈桥、运煤隧道丙 Ordinary hazard 筒仓、干煤棚、解冻室、室内贮煤场丙 Ordinary hazard 供、卸油泵房及栈台(柴油、重
21、油、渣油) 乙 High hazard level 3 油处理室乙 High hazard level 3 主控制楼、网络控制楼、微波楼、继电器 室 丁 Ordinary hazard 屋内配电装置楼(内有每台充油量60kg 的设备) 丙 High hazard level 3 屋内配电装置楼(内有每台充油量60kg 的设备) 丁 Ordinary hazard 9 屋外配电装置(内有含油电气设备)丙 High hazard level 3 油浸变压器室丙 High hazard level 3 岸边水泵房、中央水泵房戊 Low hazard 灰浆、灰渣泵房戊 Low hazard 生活、消防
22、水泵房、综合水泵房戊 Low hazard 稳定剂室、加药设备室戊 Low hazard 进水建筑物戊 Low hazard 冷却塔戊 Low hazard 化学水处理室、循环水处理室戊 Low hazard 供氢站甲 High hazard level 2 启动锅炉房丁 Low hazard 空气压缩机室(无润滑油或不喷油螺杆式) 戊 Low hazard 空气压缩机室(有润滑油)丁 Ordinary hazard 热工、电气、金属试验室丁 Low hazard 天桥戊 Low hazard 天桥(下面设置电缆夹层时)丙 Ordinary hazard 变压器检修间丙 Ordinary ha
23、zard 雨水、污(废)水泵房戊 Low hazard 检修车间戊 Low hazard 污水处理构筑物戊 Low hazard 给水处理构筑物戊 Low hazard 电缆隧道丙 Ordinary hazard 柴油发电机房丙 High hazard level 3 特种材料库(燃煤)乙 High hazard level 2 特种材料库(燃机)丙 High hazard level 3 一般材料库材料戊 Low hazard 材料棚库戊 Low hazard 10 机车库丁 Low hazard 推煤机库丁 Low hazard 消防车库丁 Low hazard 天然气调压站(燃机)甲 H
24、igh hazard level 2 食堂(属民用建筑)丁 Ordinary hazard 办公楼(属民用建筑)戊 Low hazard 宿舍、招待所(属民用建筑)戊 Low hazard 4.2 主厂房及其他生产建筑物防火区 在“防火分区”这一概念上,中国的规范与美国的规范并不完全相同。国内消防 规范提到的是防火分区的概念,而 NFPA 则涉及到防火分隔(Fire Compartment ) 、防 火区(Fire Area)、防火屏障(Fire Barrier )等三个概念,比较细致,不同的情况有 多种的隔离措施。这里面提到的防火区的概念不分建筑面积大小,不论房间还是设备, 主要是为了采取防
25、火隔离措施,以达到阻止火灾蔓延、以达到减少火灾损失的目的。 防火区的设置应该说是美国消防设计的核心。通过防火区的设置来限制火灾的蔓 延、保护人员安全、减少火灾损失的目的。防火区的设置原则是根据可燃材料的类型、 数量以及位置、还应考虑设备的因素,同时结合火灾探测系统和灭火系统的设置情况 来考虑。一般对于电气房间、电缆隧道、控制室、油箱、影响消防因素的泵房、发电 机房以及其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区域或者房间进行防火区的划分。 防火区的设置应贯彻到电厂所有的生产建筑和辅助生产建筑中去,这也是性能标 准的重点体现。比如运煤建筑和化学建筑等等的这些相关区域都应该考虑防火区的设 计,同时以防火区为单位,内部往
26、往需要考虑报警系统和灭火系统的设计。防火区通 过防火屏障、防火分隔以及其他的防火措施来实现相互之间的隔离。根据 NFPA850 的 第 5.1.1.4 条规定,分隔防火区的防火屏障的耐火极限不小于 2h。 中国火规和建规中有关防火分区条如下文: 火规3.0.3,主厂房的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建筑面积不宜大于 6 台机组 的建筑面积;其地下部分不应大于 1 台机组的建筑面积。 火规3.0.4,当屋内卸煤装置的地下部分与地下转运站或运煤隧道连通时,其 防火分区的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3000m2。 火规3.0.12,其他厂房的层数和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现行国家 11 标准建筑设计防火
27、规范GB50016 的有关规定。 建规3.3.3,厂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可按本规范第 3.3.1 条的规定增加 1.0 倍。当丁、戊类的地上厂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 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限。仓库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座仓 库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规范第 3.3.2 条的规定 增加 1.0 倍。厂房内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 的 1.0 倍计算。 建规表 3.3.1,厂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m2) 生 产 类 别 厂房的 耐火
28、等 级 最多允许层数 单层 厂房 多层 厂房 高层厂 房 地下、半地下厂房, 厂房的地下室、半 地下室 甲 一级 二级 除生产必须采 用多层者外, 宜采用单层 4000 3000 3000 2000 乙 一级 二级 不限 6 5000 4000 4000 3000 2000 1500 丙 一级 二级 三级 不限 不限 2 不限 8000 3000 6000 4000 2000 3000 2000 500 500 丁 一、二 级三级 四级 不限 3 1 不限 4000 1000 不限 2000 4000 1000 戊 一、二 级三级 四级 不限 3 1 不限 5000 1500 不限 3000
29、6000 1000 建规表3.3.2 仓库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 12 每座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 允许建筑面积(m2) 单层仓库多层仓库高层仓库 半/地下仓库 或仓库半/地 下室 储存物品类 别 仓库的 耐火等 级 最多 允许 层数 每座 仓库 防火 分区 每座 仓库 防火 分区 每座 仓库 防火 分区 防火分区 一级 118060 甲 3、4 项 1、2、 5、6 项 一、二 级 1750250 一、二 级 32000500900300 1、3、 4 项 三级 1500250 乙 2、5、 6 项 一、二 级三级 5 1 2800 900 700 300 1500 50
30、0 一、二 级 5400010002800700150 1 项 三级 11200400 一、二 级 不限 600015004800120040001000300 丙 2 项 三级 321007001200400 一、二 级 不限不限 3000 不限 150048001200500 三级 3300010001500500 丁 四级 12100700 戊 一、二 级 不限不限不限不限 2000600015001000 13 三级 3300010002100700 四级 12100700 建规表 5.1.7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和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耐 火 等 级 最多允许 层数
31、防火分区最大 允许建筑面积 (m2) 备注 一、 二 级 按本规范 第1.0.2 条规定 2500 1.体育馆、剧院的观众厅,展览建筑的展厅,其防 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适当放宽。2.托儿所、 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不 应超过3 层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楼层或地下、 半地下建筑(室)内。 三级5 层 1200 1.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 活动场所、老年人建筑和医院、疗养院的住院部分 不应超过2 层或设置在三层及三层以上楼层或地下、 半地下建筑(室)内。2.商店、学校、电影院、剧 院、礼堂、食堂、菜市场不应超过2 层或设置在三 层及三层以上楼层。 四 级
32、 2 层 600 学校、食堂、菜市场、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 筑、医院等不应设置在二层。 半/地下建筑 (室) 500 备注 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该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 本表的规定增加1.0 倍。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 1.0 倍计算。 美国NFPA850 中的条文: (1) 美国决定防火区域的因素(NFPA850条文5.1.1.2): 可燃物类型、数量、密度、地点等因素; 电厂设备的位置及轮廓; 14 损失电厂设备的后果; 火灾监测系统的位置。 (2) 美国规范哪些房间或建筑为独立防火区域(NFPA850条文5.1.1.3): 将电缆分布室、电缆隧道和高压导线
33、与周围区域隔离; 将控制室、计算机室或联合控制/计算机室与周围区域隔离 将电缆设备集中的机房,如开关设备房和继电器室等与周围区域隔离 将电池室与相连的电池充电设备与周围区域隔离 将检修车间与周围区域隔离 如果消防泵是灭火用水的唯一来源,则将主消防泵与备用消防泵隔离 将消防泵与周围区域隔离 仓库与周围区域隔离 将应急发电机彼此隔离并与周围区域隔离 燃烧化石燃料的锅炉辅助间与周围区域隔离 用于持续点燃锅炉的燃油泵、燃油加热装置与周围区域隔离 用于存放可燃易燃液体储罐、容器的场地与周围区域隔离 办公建筑与周围区域隔离 电信室,监控和数据采集(SCADA)室,远程终端单元(RTU)与周围区域隔离 位于
34、运转层楼板下方的毗邻的汽轮发电机 锅炉房与煤斗、煤仓间之上的输煤系统之间 (3) 以上防火区域应用不小于2小时的防火措施进行阻隔(NFPA850条文5.1.1.4) ,防火区 域隔墙上的防火门窗、阀门及卷帘的耐火极限为1.5H(NFPA850条文5.1.2.2)。 (4) 美国规范防火分区最大允许面积,下表为综合 NFPA 5000 表 D.4.2.1(a)与 表 D4.2.1(a) 、(b) 无喷淋的防火隔间面 积 有喷淋的防火隔间面 积 分类 最大防火隔间面积(m2) 防火分隔 耐火极限(小时) 低危险186065101 工 业 建 筑 普通危 险 111639062 15 高危险1116
35、39063 低危险186093001 普通危 险 111655803 仓 库 高危险111655804 公寓111655801 综合分析: 主厂房部分火规3.0.3,中,主厂房的防火分区标准是以不宜大于6台机组的 建筑面积,其地下部分不应大于1台机组的建筑面积为准。而NFPA850中没有此类说明, 但防火区域需用不少于2h的防火隔断隔开,且房间面积不大于3906 m2(Ordinary hazard contents,设喷淋) 火规3.0.4中:“当屋内卸煤装置的地下部分与地下转运站 或运煤隧道连通时,防火分区不应大于3000 m2”;而NFPA850中没有此类说明,如按 Ordinary h
36、azard contents,设喷淋,房间面积最大可到3906 m2。 对于厂区其余厂房, 建规甲、乙、丙、丁、戊类厂房(不含电厂主厂房)在不 设或设喷淋的情况下,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均比NFPA5000对应分类的 Low、Ordinary、High hazard contents的允许的范围大。材料库(仓库)则应根据实 际储存物品的火灾等级分类,是否有喷淋来选取对应的防火分区面积。对于办公、宿 舍、食堂等民用建筑,若按照二级耐火等级(二级为目前设计较为常用的耐火等级) , 在不设喷淋的情况下,中国为2500 m2,美国为1116 m2, ;但在设置喷淋的情况下,中 国为5000 m2,
37、美国的此类建筑的防火分区面积都大于5000m2。 4.3 安全疏散 美国的消防安全的目的重点是在出现火灾或其它紧急情况时,能为建筑物或设施 中的人员及其附近的人员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能为从事搜 寻和营救工作的消防人员和紧急情况响应者提供适当的安全保证。 4.3.1 安全疏散口数量 火规主厂房各车间(汽机房、除氧间、煤仓间、锅炉房、集中控制楼)的安全 出口均不应少于两个。上述安全出口可利用通向相邻车间的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 每个车间地面层至少必须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出口。集中控制楼内控制室的疏散出口不 应少于两个,当建筑面积小于 60m2时可设一个。碎煤机室、转运站及筒仓带式
38、输送机 16 层至少应设置 1 个安全出口。安全出口可采用敞开式钢楼梯,其净宽不应小于 0.8m、 坡度不应大于 45。与其相连的运煤栈桥不应作为安全出口,当运煤栈桥长度超过 200m 时,应加设中间安全出口。主控制楼、屋内配电装置楼各层及电缆夹层的安全出 口不应少于两个,其中一个安全出口可通往室外楼梯。当屋内配电装置楼长度超过 60m 时,应加设中间安全出口。控制室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 2 个,当建筑面积小于 60m2时 可设 1 个。 建规厂房的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 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当符合下列条件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 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
39、积不大于10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5人;乙类厂房, 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10人;丙类厂房,每层建筑 面积不大于25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20人;丁、戊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 不大于40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30人。 NFPA101对于安全疏散出口的数量是根据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建筑物的使用 人数确定的。在NFPA101的7.4条规定:阳台、夹层、楼层或某建筑物部分的疏散通道 至少应设两条。各层或各建筑区域中独立的疏散通道的最低数量如下所述:(a)若使 用人数大于500人但不超出1000人,则为3个安全出口;(b)若使用人
40、数超出1000人, 则为4个安全出口。对于建筑物使用人数小于500人时,低危险(Low hazard)和普通 危险(Ordinary hazard)的建筑物可以设置一个通至各层的安全出口;高危险(High hazard)的建筑物设置不少于两个安全出口,但至少一个通至各层。对于(1)房间面 积不大于18.6平方米;(2)房间的人数小于三人时;(3)房间到门出口的距离不大 于7.620m时,可以为一个安全出口。7.12.2 若至该楼层出口的疏散距离不超过 7.12.1中的公共路径的限制,则可允许专门用于机械设备、锅炉或火炉的楼层只设一 条疏散通道。 综合分析: 主厂房各车间(汽机房、除氧间、煤仓间
41、、锅炉房、集中控制楼) 、碎煤机室、转 运站、配电装置楼等厂内生产建筑物的安全出口疏散数量与美标一致,但当需要设置 一个安全出口时,美标的规定趋于严格。 4.3.2 安全疏散距离 建规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表 3.7.4 的规定。 17 表 3.7.4 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m) 生产类别耐火等级单层厂房 多层厂房 高层厂房 地下、半地下厂房或厂房 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甲一、二级3025 乙一、二级755030 丙 一、二级 三级 80 60 60 40 40 30 丁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不限 60 50 不限 50 50 45 戊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不限
42、 100 60 不限 75 75 60 对于主厂房建筑,一种观点认为(东北院)NFPA 5000 中定义为“电厂是用于进行 普通和低危险等级工业操作的建筑,雇员密度小且大部分区域堆放机器或设备,是极 其特殊的工业类别,火灾危险性低” 。 所以针对这一特点,NFPA 规定主厂房及其他厂 房建筑的最大疏散距离,见 NFPA5000 表 29.2.6 和 NFPA101 的 40.2.6 表和 41.2.6 表, 应该选用 122m(有喷淋)或 91m(无喷淋) 。 另一个意见认为(西北院):根据 The architect,s portable handbook (fourth edition)1
43、13 页主厂房(power house)危险性分类为 F-1(Moderate Hazard)即中等危 险类。在本手册 133 页中等危险性(F-1)的疏散距离有喷淋时 76m, 没有喷淋 为 61 米。根据来自手册内容 INTERNATIONAL BUILDING CODE。我们希望作为存在问题,通过 审查来解决。 至出口的疏散距离见表 40.2.6 保护类型一般工业建筑 m特殊目的工业建筑 m高危险工业建筑 有自动喷淋7612223 无自动喷淋6191禁止 18 至出口的疏散距离见表 41.2.6 保护类型一般仓储建筑 m特殊目的仓储建筑 m高危险仓储建筑 有自动喷淋未限制12230 无自
44、动喷淋未限制6123 NFPA 5000 规定了不同类别建筑的最大疏散距离,对于工业生产建筑,NFPA 5000 同样规定最大疏散距离,见 NFPA5000 表 29.5.1 和 NFPA101 的表 40.2.5 疏散通道的布局表 40.2.5 保护类型一般工业建筑 m 特殊目的工业建筑 m 高危险工业建筑 尽端走廊 有自动喷淋1515禁止,按 7.11.4 条例外 无自动喷淋1515禁止,按 7.11.4 条例外 普通走廊 有自动喷淋3030禁止,按 7.11.4 条例外 无自动喷淋1515禁止,按 7.11.4 条例外 按建规要求,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且间距不小于 5m;美标要求设两个出口
45、或 出口通道门时,它们之间的直线距离至少为该建筑物或其服务区域的最大对角线长度 的 1/2;在安装自动水喷淋全保护系统时最小间距至少应为建筑物或其服务区域的最大 对角线长度的 1/3。 综合分析: 目前,主厂房采用的是消火栓灭火系统,按照上表,主厂房的疏散距离为 91 米, 疏散楼梯为封闭楼梯间(至少一个)或为室外楼梯。 电厂的输煤建筑物和电气建筑物,设置自动喷水(喷雾)灭火系统和气体消防系 统的,可以采用一般工业建筑的规定:最大疏散距离 30 米(一般通道,位于两个安全 出口之间) ;最大疏散距离 15 米(一般通道,位于袋形走道尽端) 。电厂的化学、烟尘 渣、水工等其他建筑物,没有设置自动
46、喷水(喷雾)灭火系统和气体消防系统的,可 以采用低危险建筑的规定:最大疏散距离 15 米(一般通道,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 ; 最大疏散距离 15 米(一般通道,位于袋形走道尽端) 。疏散楼梯为封闭楼梯间(至少 19 一个)或为室外楼梯。 4.3.3 疏散楼梯和走道 由于使用习惯的不同,疏散楼梯在 NFPA 中的要求为室内疏散楼梯应封闭。疏散楼 梯宽度不小于 0.915m;疏散通道宽度不小于 0.915m;疏散门的净宽不小于 2/3 疏散楼 梯宽度且不小于 0.915m;楼梯栏杆高度不低于 1.065m。新建楼梯的构造要求见 NFPA101 的 7.2.2.2.1 条,楼梯尺寸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47、: 表 7.2.2.2.1.1(a)新建楼梯 部位空间尺寸 梯级台阶的最大高度180mm 梯级台阶的最小高度100mm 踏步的最小深度180mm 最小净空高度2030mm 平台间的最大高度3660mm 疏散楼梯和走道的空间要求,美标有详细的要求,具体见对比表格,国标可根据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执行。 疏散通道的容量 NFPA101 的 7.3.3.1 疏散通道的通行容量应基于下表: 7.3.3.1 疏散通道的通行容量应基于下表: 楼梯 (人均宽度 cm) 楼板构件和坡道 (人均宽度 cm) 寄宿式建筑1.0(1m/每百人)0.5(0.5m/每百人) 装有水喷淋系统的医疗保健建筑 0.80.5 未装
48、水喷淋系统的医疗保健建筑 1.51.3 高危险等级贮存物 1.81.0 所有其它的建筑 0.80.5 建规3.7.5 厂房内的疏散楼梯、走道、门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建筑使用性 质、结构耐火等级因素决定疏散人数指标,民用和工业有区别。厂房疏散宽度可按表 3.7.5 的规定经计算确定。但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 1.1m,疏散走道的最小 净宽度不宜小于 1.4m,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 0.9m。当每层人数不相等时,疏散楼 20 梯的总净宽度应分层计算,下层楼梯总净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计 算。 表 3.7.5 厂房疏散楼梯、走道和门的净宽度指标(m/百人) 厂房层数 一、二层三
49、层四层 宽度指标 0.60.81 4.4 制氢站建筑的泄压比及防保措施 NFPA68 未明确氢气泄压比值的数值,只要求尽可能大,且比 0.22 大,根据 Runes 公式计算得出 1000m3正方体时,氢气的泄压比值为 0.24,与中国规范要求的 C 氢气 0.250 基本吻合。 轻质屋面可以做为泄压面积;两国规范相同。 作为泄压设施的板材单位质量,中国规范要求不超过 60kg/m2,美国规范相对较严 格,要求不应大于 40kg/m2。 4.5 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建规中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根据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来确定的,而耐火 等级依据建筑的功能要求(建筑的高度和面积、对生命财产及政治影
50、响程度)来确定 其级别;耐火等级分为一四级。根据火规表 3.0.1、表 10.1.1,电厂建(构)筑 物的耐火等级为一三级。 电厂建(构)筑物耐火等级, 火规表 3.0.1,10.1.1 建(构)筑物名称 耐火 等级 建(构)筑物名称 耐火 等级 主厂房(汽机房、除氧间、 集中控制楼、煤仓间、锅炉 房) 二级供氢站二级 吸风机室二级启动锅炉房二级 除尘构筑物二级 空气压缩机室(无润滑油或不 喷油螺杆式) 二级 烟囱二级空气压缩机室(有润滑油)二级 脱硫工艺楼二级热工、电气、金属试验室二级 21 脱硫控制楼二级天桥二级 吸收塔二级天桥(下面设置电缆夹层时)二级 增压风机室二级变压器检修间二级 屋
51、内卸煤装置二级雨水、污(废)水泵房二级 碎煤机室、转运站及配煤楼二级检修车间二级 封闭式运煤栈桥、运煤隧道二级污水处理构筑物二级 筒仓、干煤棚、解冻室、室 内贮煤场 二级给水处理构筑物二级 供、卸油泵房及栈台(柴油、 重油、渣油) 二级电缆隧道二级 油处理室二级柴油发电机房二级 主控制楼、网络控制楼、微 波楼、继电器室 二级特种材料库(燃煤)二级 屋内配电装置楼(内有每台 充油量60kg 的设备) 二级特种材料库(燃机)二级 屋内配电装置楼(内有每台 充油量60kg 的设备) 二级一般材料库材料二级 屋外配电装置(内有含油电 气设备) 二级材料棚库(燃煤)二级 油浸变压器室一级材料棚库(燃机)
52、三级 岸边水泵房、中央水泵房二级机车库二级 灰浆、灰渣泵房二级推煤机库二级 生活、消防水泵房、综合水 泵房 二级消防车库二级 稳定剂室、加药设备室二级天然气调压站(燃机)二级 进水建筑物二级食堂无规定 冷却塔二级办公楼无规定 化学水处理室、循环水处理 室 二级宿舍无规定 22 注:火规 、 建规中无食堂、宿舍、办公楼的耐火等级规定,可为一四级, 但须遵守建规表 5.1.17 的规定。目前国内设计常用等级为二级。 厂房(仓库)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 建规表 3.2.1 耐火等级 构件名称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防火墙 不燃烧体 3.00 不燃烧体 3.00 不燃烧体 3.00 不燃烧体 3.00 承重墙 不燃烧体 3.00 不燃烧体 2.50 不燃烧体 2.00 难燃烧体 0.50 楼梯间和电梯井的 墙 不燃烧体 2.00 不燃烧体 2.00 不燃烧体 1.50 难燃烧体 0.50 疏散走道两侧的隔 墙 不燃烧体 1.00 不燃烧体 1.00 不燃烧体 0.50 难燃烧体 0.25 非承重外墙 不燃烧体 0.75 不燃烧体 0.50 难燃烧体 0.50 难燃烧体 0.25 墙 房间隔墙 不燃烧体 0.75 不燃烧体 0.50 难燃烧体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二手电动摩托车环保材料研发与生产合同范本
- 2025年出口贸易货运代理全面服务合同
- 2025宾馆客房用品一站式采购及服务合同
- 2025标准个人医疗贷款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与维权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企业员工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合同
- 2025年度奢侈品导购员服务协议及销售提成合同
- 2025版教师综合素养与职业道德聘用合同
- 2025年单身公寓租赁合同编制指南
- 2025年度国有企业员工试用期劳动合同及福利
- 成人肠内营养支持护理
-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 问题解决策略:直观分析
- 8.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导学案)(解析版)
- DB61T 5113-2024 建筑施工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 小学生育儿心得课件
- 《油井工程课件:钻井技术培训》
- 2024年秋新仁爱科普版七年级上册英语第1~6单元高频率常用常考动词100个
- 《手术室感染与预防》课件
- 第四届全国冶金矿山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磨矿分级工)理论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皮肤镜课件教学课件
- 2024至2030年中国军工压缩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