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黄鹤楼送别优秀教学设计_第1页
9A文黄鹤楼送别优秀教学设计_第2页
9A文黄鹤楼送别优秀教学设计_第3页
9A文黄鹤楼送别优秀教学设计_第4页
9A文黄鹤楼送别优秀教学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MeiWei 81- 优质适用文档】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黄鹤楼送别 是苏教版第九册的教学内容, 以一个生动的 故事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文诗 兼美,诗文互照,充满诗情画意。故事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 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话互照,情景同现,有助于五年级学 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能力的训练, 有助于体会诗人间依依惜 别的情感。 设计理念 :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课堂教学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 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学生自读自悟、 自学探究为基础。 2、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

2、手段。力求让学生在民主 与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自读自悟,主动探究,读懂故事,感悟李 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 3、在品读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古诗及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送孟浩然之广陵 2,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认读“谊”和“暂”,形近字辨析 “暮”“幕”和“唯”“维”;查词典理解“脍炙人口”、“誉 满天下”;推敲 词语 “依依惜别”和“杨柳依依”中“依依”的 含义,区别“远眺”和“仰望”, “伫立”和“站立”, “凝视” 和“看”,探究用词的准确,并积累一些含有“看”的意思的词 语。 过程和方法 : 将故事与 古诗 对照阅读,通过诗文互照

3、,情景同现的方式,理解 诗句,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感情,熟读成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诗人和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点: 借助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和诗 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难点: MeiWei_81- 优质适用文档】 MeiWei 81- 优质适用文档】 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准备 : 有关送别的诗句,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诗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 课前让大家搜集了一些送别诗, 谁想先来跟大家交流? 1、确实“人生自古伤离别。”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为离 别而忧伤,为离别而流

4、泪。他们有的用歌抒情,有的则用诗来释 怀。老师这里有一首李白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出示古 诗。 请同学们自读古诗, 想一想这首诗所蕴含的情感, 你了解吗?(朋 友间的深厚情谊)。 2、【说得真好,诗源于情,这首诗之所以脍炙人口,背后还有 一个动人的情感故事,故事的题目是:黄鹤楼送别】 3、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选择你喜欢的朗读方式美读课文, 做到读准字音, 读顺 句子, 读通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 (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李白在黄鹤楼上为 孟浩然饯行。) 相机理清:人物、地点及课文主要内容。抓住故事的主人

5、公 ( 板书:李白孟浩然 ) ,知道故事发生的地点伺机介绍“黄鹤 楼”那就在这享誉盛名的黄鹤楼上,一对友人即将要分别了,这 就是黄鹤楼送别(多媒体相机出示介绍诗人及黄鹤楼的课件)。 2、细心的同学发现没有,其实我们刚才说的主要内容在一个自 然段中已经告诉我们了, 那就是第一自然段。 谁想再来读一读这 个写出了文章主要内容的段落? 那你知道什么叫“饯行”吗?联系生活,说说“饯行”的意思。 (饯:设酒食送行。饯行:为远行的人摆酒宴。) 3、那是在什么时候“饯行”呀?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雨迷蒙, 繁花似锦。多么美的景色啊!再看看 课本 上的插图,你还能想到 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 (生谈)多美的词,多美

6、的景,让我们把 这种美读出来。指读描写景色的话(生评价)女生读。 MeiWei_81- 优质适用文档】 MeiWei 81- 优质适用文档】 4、就是在这“烟花三月”的时节,孟浩然要离开了。男生,让 我们来送一送他吧。男生读第一段。 四、精读课文,品味关键词句。 (一)第二自然段 过渡:在这大好的季节里,景色美如画,可李白却要为好友孟浩 然饯行,他们是怎样挥洒满腔的离别情的呢? 1、让我们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看一看离别之际,李白和孟 浩然的心情如何? 交流探讨: 2、师:就在这俯临长江、飞檐凌空的黄鹤楼上,一对好朋友就 要分别了。他俩此时的心情怎样呢?谁已经找到了? 【1】(板书:依依惜别)

7、你是怎样理解“依依惜别”这种感情 的?(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 这种依依惜别之情他们有没有表现出来呢?而是藏在心底, 这个“藏”字用的太好了,他们是怎么藏的?(生谈)两个一会 儿正是告诉了我们, 两位友人正在借欣赏景物来隐藏内心的离别 之情呢。 那我能不能将“仰望、远眺”位置互换?(不能,“仰望”向 上看,“远眺”:远远地看。角度不同。) 【2】因为李白和孟浩然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所以他 们都有意不去触动(生接读)。因为他俩都有意不去触动藏 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所以他们一会儿(生接读) 【3】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流露出两位诗人 深深的情谊。谁愿意来把这种依依惜

8、别之情读出来?指读。 齐读。 (二)第三自然段 过渡: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再也抑制不住了, 千言万语涌上了心头。 请大家以小组合作的形 式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要求: 1、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2、用“”划出李白说的话,用“ ”划出孟浩然说的话。 3、选择其中一位的话,谈谈自己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交流探讨: 哪个小组愿意先来交流有关李白的内容? 【1】此时他的心情如何?(敬仰和依依惜别) MeiWei_81- 优质适用文档】 MeiWei 81- 优质适用文档】 (1)学生 谈到兄长和老师时补充:当时孟浩然早已诗名远扬。 李白比孟浩然小, 结束江南之游后特来拜访孟

9、浩然, 两人一见如 故,孟浩然在诗词创作上给了李白悉心的指导, 所以李白称他是 兄长和老师。 (2)学生谈到人品令人敬仰、诗篇誉满天下时补充: 李白曾有诗“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3)谈到:何日才能再见面:还没分别呢,李白就期盼何日才 能重逢。足见对于这次分别,是多么的不舍呀! (4)李白短短的三句话中,竟用了六个“您”字,足以看出他 是何等的敬仰孟浩然。 【2】指导朗读 (1)志同道合的友人即将远行,今后再也不能月下吟诗、花间 畅谈,怎不令人伤心难过 ! 谁来试试,读出李白的敬仰与依依惜 别。 (2)李白的酒杯中难道仅仅是酒吗?杯中还有他对孟浩然的祝 福、友谊和敬仰。请把这种敬仰与不舍

10、读出来吧(齐读) 过渡:相见时难别亦难,李白的心情,孟浩然能不理解吗?哪个 小组来接着交流有关孟浩然的内容? 【1】(1)“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这句话的意思你理解 吗?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说:天底下只要有一 个知心朋友,即使他远在天边,也像是靠在一起的邻居。 孟浩然此时引用这句诗, 就是想告诉李白我们虽然暂时分别 了引读 (2)你是怎样理解“永世不绝”的? (3)孟浩然不但忍住离愁还宽慰李白,真不愧是兄长,是 老师。谁来带着你的理解,如兄长,似老师一般安慰李白。 (指 名读)(李白和孟浩然虽然分别了,但是他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 的波涛永世不绝。) 一个满怀仰慕, 敬上临别之酒,一个宽慰友人, 道声情意深长。 同学们,你们能演好这话别的场景吗?哪个小组来把他们的依依 惜别表现出来。(配乐表演)。 小结:就在这暮春三月、烟雾迷蒙的长江边,李白在黄鹤楼上 为即将顺江东下前往扬州的孟浩然饯行, 这就如诗句中所说: 故 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种诗中有文,文中有诗的课 文,我们就称它为“文包诗”。让我们再一起分角色来读一读他 MeiWei_81- 优质适用文档】 MeiWei 81- 优质适用文档】 们的对话,来感受他们的依依惜别之情。 (女生李白,男生孟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