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名词解释简答_第1页
个人所得税名词解释简答_第2页
个人所得税名词解释简答_第3页
个人所得税名词解释简答_第4页
个人所得税名词解释简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特点: (一)分项课征、分项定律。 我国个人所得税将个人的各种所得分为11项,分别适用不 同的费用扣除规定、不同的税率、不同的期限,采用不同的计税 方法。 (二)费用扣除较宽。 由于我国个人的收入属于较低水平, 而且费用的开支项目 多,所以,税法本着从宽、从简的原则, 采取定额或定率两种方 法扣除法定费用。 三)计算简便 个人所得税的法定费用采取总额扣除法, 免去了对个人实际生活 费用支出逐项计算的麻烦,使计算较为简便。 类型 1征收对象为标准分为:选择性所得税预包罗性所得税 2.计税方法为标准可分为三种类型: 1)分类所得税制。

2、是将所得按其来源分为若干类型,就每一所 得分别按照比例税率征税。在征收上采用源泉课征法。 其优点是能够控制税源、防止偷税等; 缺点是不能充分体现纳税人的纳税人的纳税能力。目前我国的 个人所得税采用之。 2)综合所得税制。是综合纳税人的不同来源的所得进行课税。 在征收上采用申报法, 其优点是能够充分体现纳税人的纳税能力, 缺点是不能源泉控制,防止偷漏税款难度较大。 3)分类综合所得税制。 是就纳税人有连续来源的各类所得, 按比例实行源泉课税,再对 纳税人全年各种来源的所得,总额达到某一定额以上的综合课 税。它既能体现量能负担的原则, 也有利于防止偷税等行为的发 生。 作用 1)正确处理政府与个人

3、的利益关系,实现政府的经济权益,稳 定个人的税收负担。 2)缩小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 3)调节社会的总需求,保持经济的稳定。 纳税人 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虽无住所但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 人;以及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但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 的个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外籍个人、香港、 澳门、台湾同胞等。 征税对象及计算 1)工资、薪金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3500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准予扣除税 金)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

4、-速算扣除数 3)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个人全年承包承租经营收入总额-每月 3500 X 12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4) 劳务报酬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 (1 )每次收入不超过 400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 入额800元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所得额= 每次收入额X (1- 2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X适用税率 5) 稿酬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方法与劳务报酬相同 应纳税所得额:同上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 20 %X (1- 30%) 6)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同上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

5、额X 20%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取得的收入额,不得从收入额中扣除任何费 用。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X 20 % 8)财产租赁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 每次(月)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 每次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800元 每次(月)收入超过 400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 每次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 X( 1-2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20%或10%) 9)财产转让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 20% 10)偶然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偶然所

6、得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 20% 11)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偶然所得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20%) 扣除捐赠款的计税方法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不超过 400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 =每次收入额800元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所得额= 每次收入额X (1 2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 捐赠扣除限额=应税所得额X 30 % 允许扣除的捐赠额=实际捐赠W捐赠限额的部分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允许扣除的捐赠额)X适用税率 税率 适用比例税率20%: 稿酬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

7、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 偶然所得 其他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级数 每次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 不超过20000 20 0 2 超过 20000 50000 30 2000 3 超过50000 40 7000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表 级 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 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 元的 不超过1455 元的 3 0 超过1500元 超过1455元 2 至4500元的 至4155元的 10 105 部分 部分 超过4500元 超过4155元 3 至9000元的 至7755元

8、的 20 555 部分 部分 4 超过9000元 超过7755元 25 1005 至35000元的 部分 至27255元的 部分 超过35000元 超过27255元 5 至55000元的 至41255元的 30 2755 部分 部分 超过55000元 超过41255元 6 至80000元的 至57505元的 35 5505 部分 部分 7 超过80000元 的部分 超过57505元 的部分 45 13505 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 关费用后的所得额;中国公民2011年9月起费用扣除标准为 3500元,外籍人员费用扣除标准仍为 4800 元。 2.含税级距适用于

9、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 薪金所得;不含 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 所得适用税率表 级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 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 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0 不超过14250 5 0 2 15000 至 30000 14250 至 27750 10 750 3 30000 至 60000 27750 至 51750 20 3750 4 60000至 100000 51750 至 79750 30 9750 5 超过100000 超过79750 35 14750 作为计算费用扣除基数的

10、收入 职工福利费支出 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 14%的部分准予扣除当 年不得扣除 拨缴的工会经费 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 2%的部分准予扣除 当 年不得扣除 职工教育经费支出 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 2.5%的部分准予扣除 当年不得扣除; 但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业务招待费 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 (营业)收入 的5%。,当年不得扣除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当年不 得扣除;但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公益性捐赠支出 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当年不得扣除 不作为计算费用扣除基数的收入 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出售无形资产收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收益、债务重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