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大物实验报告-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_第1页
二级大物实验报告-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_第2页
二级大物实验报告-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_第3页
二级大物实验报告-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_第4页
二级大物实验报告-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题目: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量 实验目的:了解热传导现象的物理过程,学习用稳态平板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并利用作图法求冷却速率。实验原理:1、导热系数导热系数是反映材料热性能的重要物理量。目前对导热系数的测量均建立在傅立叶热传导定律的基础上。本实验采用稳态平板法。根据热传导理论,当物体内部存在温度梯度时,热量从高温向低温传导:dQdT=_扎dtdtdx其中蹴是导热系数。2、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量样品为一平板,当上下表面温度稳定在 T1、T2,以hB表示样品高度,Sb表样品底面积:dQTi -T2 oSbdthB由于温差稳定,那么可以用A在T2附近的dT/dt (冷 却速率)求出dQ/dt。

2、根据散热速率与散热面积成正比,则dQ _ 二Ra(Ra 2hA)dQp _ Ra 2hA dQpdt 2二Ra(Ra Fa) dtRa hA dt又根据dQpdT=medtdt有,mchB(RA+2hA)dT= 22 :Rb(Ti -T2)(Ra hA) dt从而通过测量以上表达式中的量得到导热系数。实验内容:1、用游标卡尺测量 A、B两板的直径、厚度(每个物理 量测量3次);2、正确组装仪器后,打开加热装置,将电压调至250V左右进行加热至一定温度(对应Ti电压值大约在3.20-3.40mV);3、将电压调至125V左右,寻找稳定的温度(电压),使 得板上下面的温度(电压)10分钟内的变化不

3、超过 0.03mV,记录稳定的两个电压值;4、直接加热A板,使得其温度相对于T2上升10度左右;5、每隔30s记录一个温度(电压)值,取相对T2最近的 上下各6个数据正式记录下来;6、整理仪器;数据处理。实验数据:几何尺寸测量:直径(mm)厚度(mm)序号123123A板132.16132.16132.1810.3010.2810.28B板131.92131.90131.928.108.128.12A、B板的几何尺寸测量结果A 质量 m=1108.6g ,比热容 c=0.3709kJ/kgK。稳定温度(实际是电压值):Ti: 2.97mVT2: 2.09mVA盘自由散热过程中:序号123456

4、T (用电2.272.242.212.182.152.12压,mV )序号789101112T (用电2.072.042.011.991.961.93压,mV )自由散热温度(最接近T2的12个)数据处理: 将导热系数的公式变形为2mchB(DA 4hA)dV2PbW -V2)(Da 2hA) dtA盘直径的平均值Da_ Da1 * Da2 * Da3_3132.16 132.16 132.183mm = 132.17mmB盘直径的平均值DbDB1DB2 DB3129.42 129.44 129.52mm = 129.46 mm3A盘厚度的平均值hA2 hA337.02 6.90 6.92 “

5、mm = 6.95mm3B盘厚度的平均值hB2 hB338.02 7.92 8.003mm =7.98mm利用ORIGIN作图得到dV/dt : BLinear Fit of Data1_B8 7 62 2 2V EV2.4 -50050100150200250300350t/s,.图一:A盘散热过程线 形拟合图Lin ear Regressi on for Data1_B:Y = A + B * XParameter Value ErrorA 2.971280.00413B -0.00156 2.12215E-5R SD N P-0.99907 0.0076112 ( 0.。4 )2(。01

6、 2 O.。1,.。荷,2。曲)彳 “ k )II 7.98129.89 +4X6.951.5610129.463.092.73129.89+2X6.95=0.02W/(m K)于是最终结果表示成汇:乂 士 U ()二(0.45 _ 0.02)W /(m K ),P = 0.68误差来源的具体分析见思考题。实验小结:1、本实验原理比较简单,但是操作过程和数据处理比较 复杂;2、实验操作中应该注意用电安全,注意线路连接的准确 性和稳定性(插口是不是接触良好),同时在使用热源时也要防止烫伤;3、实验过程中比较关键的步骤是寻找温度(电压)的稳 定值点,也就是达到热平衡的点,寻找过程中应注意 观察Ti

7、、T2的变化情况,根据变化情况适当增大或者 减小热源的供热(改变电压);4、在数据处理中,对dV/dt的误差的分析很关键,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分析,暂且利用ORIGIN中给出的ERROR作为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且认为B类评定 相对于A类评定可以忽略,但从表达式和测量值的根 本出发,比较合理的方式应该是利用回归分析,得到相关系数(不知道ORIGIN中给出的R是不是就是相 关系数?)求解斜率(也就是 dV/dt )的标准差,同 时在考虑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时,应该对温度和时间分开计算后合成,又或者应该使用逐差法?还是没有 完全明白思考题:1、 试分析实验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答:一般来讲, 热学实验中最

8、大的误差是热量的耗散,这导致了在普 通实验条件下对于热量的测定是很不准确的, 这是一个很难避免 的系统误差。 根据实验过程和公式, 知道实验中由测量带来的误 差会体现在对物体几何尺寸的测量、温度(电压)的测定(此时 把材料的质量、比热容作为常量) 、时间的测量上。根据最后的 误差传递公式, 可以知道根号下各项中, 数值最大的是关于 V1、 V2 的一项,也就是对平衡温度的测量(其实对于这个量的误差 到底是不是这么算的,我也没想明白) ;而对时间的测量上,误 差其实是很小的,因为降温速率并不快,差几秒去读数, 示数基 本没变化。2、 傅立叶定律中传热速率是不容易测准的量, 本实验是如何避开 的?答:本实验中利用了热学中一些基本的公式和散热性质, 以及热平衡 规律, 将传热的测量转为散热的测量, 并利用比较系数的方法使测量 更简单。2= Db (V1 -V2)(Da 2hA) dt2 0.806 0.389 103 7.98 10 (0.12989 4 6.95 10)1.56 10 =23W/(m K)3.14 0.12946* 2 (3.09 -2.73) (0.12989 2 6.95 10 )=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