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优化生产管理方式 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 一、原因分析 2006年某矿抽油机平均单井系统效率为 20.03%。其中, 系统 效率低于平均值的有 312口井, 比例近 50%。单井系统效率相对 较低。我们相应建立了单井系统效率档案 , 对系统效率低的井进 行原因分类 ,制定整改措施。通过细化管理 ,合理调整 ,某矿抽油 机井系统效率由 2006 年的 20.03%提高至 2007 年的 21.59%,2008 年的 24.78%。 (1) 抽汲参数不合理 ,符合上调参、 下调参条件的没能及时调 整 , 该类井占近 40%的比例 ; (2) 方案设计管理不到位 ,近几年有作业记录的井 , 一些该优
2、化的参数 ,采取的措施没能及时进行调整 , 该类井占近 10%; (3) 漏失井的影响 , 有部分井由于管柱、泵的原因 , 出现少量 漏失,造成产液量下降 , 举升高度减少 ,该类井占近 25%; (4) 其它因素影响 , 包括皮带的传动效率低 , 冲程损失大 , 不 平衡运转和蜡因素等 , 该类井占近 25%。 二、强化技术管理与效果 2.1 实施动态管理 , 优化参数运行 根据油井生产数据动态变化 , 及时地进行参数调整。在通过 提高泵效 , 提高系统效率的方式上 , 参数和泵效并非线性关系 , 随 着有效扬程的增加 ,泵效增加的趋势逐渐变缓 , 直到达到最大。 当 下泵深度一定时 , 随
3、着抽汲次数的增加 , 泵的沉没压力逐渐变小 , 导致泵的充满系数下降 ,产液量降低 ,进而影响系统效率的提高 , 也就是说通过增大举升高度提高系统效率 , 必须遵循合理沉没度 然后及时地进行上调参和下调参。合理沉没度为300-500m, 合理 举升高度可由公式计算。 Ho=L+107.6PO+- 式中:L-泵挂深度m;k-气油比;po-油压MPa;fw-含水率;Ho- 合理举升高度 (1) 上调参。 2006-2008 年对符合条件井上调参 81井次, 调 参后单井产液量增加 5.1t, 举升高度增加 233.4m, 系统效率增加 了 3.16 个百分点。 (2) 下调参。 2006 年和 2
4、008 年对比 , 某矿抽油机井冲次利用 率,由 67.78%下降至 59.63%,共实施下调参 175井次,对比 95口 下调参井,单井产液量下降0.8t,举升高度减少58.33m,吨液百 米耗电减少 0.575 千瓦时,系统效率上升 2.37 个百分点 ,节电率 为 30.31%。 2.2 优化作业井方案设计 (1) 检换泵井。2006年以来,通过方案设计及合理参数调整 , 实施检换泵同步施工 78 口井 , 其中检换小泵 50 口井 , 检换大泵 28 口井 , 系统效率也有所增加。对比 32 口井 , 检换大泵井 , 单井 产液量上升 12t, 举升高度增加 131.2m, 系统效率上
5、升 7.11 个百 分点。检换小泵井 , 单井产液量上升 2t, 举升高度下降 107.2m, 系统效率上升 1.85 个百分点 , 吨液百米耗电减少 0.213 千瓦时。 (2) 优化泵挂。 2005 年以来 , 针对含水相对较高的高沉没度 井上提泵挂 21 口井, 对比 17 口井, 提泵挂井 , 举升高度增加 270.83m,吨液百米耗电减少0.58千瓦时,系统效率上升2.52个 百分点 , 节电率为 26.73%。 (3) 油管锚定井。 方案采取油管锚定 , 主要是改善管柱受力情 况, 防止管柱断脱 , 但一定程度上 , 油管锚定以后 , 也相应减少了 光标的冲程损失 , 提高泵效和提
6、高系统效率 , 对比 2006年以来 , 某矿的 25 口( 共 101口井) 油管锚定井 , 系统效率都有所增加。 25 口油管锚定井 , 单井产液量上升 3t, 举升高度减少 124.03m, 吨液 百米耗电减少 0.27 千瓦时 , 系统效率上升 2.08 个百分点 , 节电率 为 13.64%。 2.3 强化生产管理 (1) 强化抽油机井的热洗管理、提高洗井质量。通过加强低 沉没度井热洗质量 , 在单井产液量上升的同时 , 有效举升高度增 加 350.03m, 吨液百米耗电减少 0.186 千瓦时 , 系统效率上升 3.35 个百分点。 (2) 强化异常井管理。 对低增油井结合注采关系
7、 , 计划实施检 泵作业。 2006年-2008 年底, 实施低增油井检泵 41 井次, 低增油 井数也由 2006年的 31口井, 降至目前的 8 口井, 使漏失造成油井 系统效率低的原因 , 降到最低程度。 (3) 及时进行抽油机平衡调整。 结合降“两率”工作的开展 某矿平衡率指标由 2005 年的 84.32%升至目前的 94.37%。现场开 展不同平衡度下电机实际消耗功率的试验 , 试验井号为 G151-40 井, 针对不同平衡度测试电机的有功功率 , 共选择 9 个点。从消耗 功率与平衡比的关系曲线可以看出 , 抽油机井平衡比在 85-100% 之间电机实际消耗功率最低 , 在其实参
8、数不变的情况下 , 系统效 率最高。对比测试 22 口调平衡井 , 单井产液量稳定 , 吨液百米耗 电减少 0.252 千瓦时 , 系统效率上升 2.07 个百分点 , 节电率为 13.42%。 三、结束语 科学化管理是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有效手段 , 只要把日 常工作做严、做细 , 原因分析清楚 , 措施实施得当 ,就能实现从管 理要效益 , 提高油井系统效率。 (1) 建立低效井分类原因档案库 , 配套相应整治措施制定实施时间计划 ;(2) 月度结合单井产液量、 沉没度、功图情况 , 进行抽汲参数合理性分析 , 制定下步调参计划 及时合理调整参数 ;(3) 优化检换泵井方案设计 , 科学地进行泵 径、泵挂、杆柱匹配调整 ;(4) 结合油井正常生产管理中的难点 , 合理配制进下新工艺 , 对管、杆出现问题井 , 加大油管锚定措 施;(5) 对低沉没度、低产井实施洗井后功图复测制度 , 对洗井不 彻底井 , 重复洗井 , 避免蜡积隐患 ;(6) 建立电流跟踪制度 ,及时进 行不平衡井的平衡调整 ;(7) 对微漏井建立漏失量跟踪制度 , 及时 实施检泵 , 有效降低低增油井对系统效率的影响 ;(8) 保证泵在合 理的沉没压力 , 通过增大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