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宇宙》教学设计_第1页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_第2页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_第3页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教学口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 会制作多级火箭模型。 能够收集相关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行星探测器及航天飞机的图片和资料。 搜集人类的航天灾难故事。 知识与技能 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了解人类走出地球的历史。 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理解随技术的发展而 深化。 理解各种典型的航天器。 了解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主要航天灾难。 了解我国的航天史。 知道中国正在实行的航天事业嫦娥计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人类探索太空的自豪感。 体会到科学家和宁航员在宁宙探索中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

2、从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中体会到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的尊严。 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收集各种神话故事、星球的图片、相关宇宙和探索宇宙的资料。 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谈话: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被称 为“宁宙”。宁宙里的很多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宇宙的 知识,实行“探索宇宙”的活动。(板书课题)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所收集的材料,并利用多媒体展示星空的图像和太阳 系的相关图片。 2. 引导学生经历人类观察、探索宁宙的过程。 (1) 了解古人对宁宙的探索和向往。 讨论:在没有先进观测仪器的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理解宁宙的?他们会问 一些怎样的

3、问题? 谈话: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好奇与幻想,在科学技术不发达 的远古时代,人们通过编造一些神话传说来寄托他们的向往和追求。 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四则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偷药奔月、 女娱炼石补天、夸父持杖逐日,井引导学生讨论:古代的人根据什么天文现象编 造了这些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辟地:古人对天地产生原因的最初思考。 嫦娥偷药奔月:古人看到月亮上明暗相间的阴影。 女蜗炼石补天:古人看到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分布。 夸父持杖逐日:古人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对光明的向往。 教师最后实行总结:古代神话是古代人民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对宁宙的 一种理解和看法,反映了古人对宁宙的神住和探

4、索宇宙的强烈愿望。 (2) 了解古代科学家探索宇宙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谈话:古人不但为很多天象编写了神话传说,还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 丰硕的成果。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古代科学家。中国:张衡、祖冲之、僧一行、郭守敬等等; 外国:哥白尼、布鲁诺等等,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展示古代用来观测天文现象 的仪器及古代的星图。 教师实行总结: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古代劳动人民对宁宙实行着不懈的探 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世界天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的古代天文成就 不但表现在古人发明了精美实用的观象仪器,制定了最完善的历法制度,还表现 在中国保存了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天象记录,现在很多西方国家的天文研究者都

5、到中国来查阅古代天象记录。 (3) 了解宇宙探测工具的发展。 讨论:古人在观测宇宙时会遇到什么困难?怎样解决这些困准? 介绍望远镜:后来人们发明了望远镜(多媒体展示望远镜),1610年1月10 日,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笫一次用望远镜看到了月球上的环形山(多媒体展示月 球图片),看到了木星和它的卫星(多媒体展示木星图片)。望远镜使人们初步理解 了太阳系,随着观测设备的更新和观测技术的提升,人们乂观察到了更远的天体。 介绍现代的望远镜:(1)巨型望远镜。(多媒体展示巨型望远镜的图片)随着科技的 发展,望远镜的制造越来越先进,口径也越来越大,人们也能够看得越来越远。 最大的望远镜的口径可达到4米多。(

6、2)射电望远镜。(多媒体展示射电望远镜的 图片)电磁波发现之后,人们乂发明了射电望远镜,这种望远镜能够看100亿光 年之外的星体。 介绍哈勃太空望远镜:(多媒体展示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相关内容)随着人们对 宇宙研究的深入,人们的足迹也走出了地球,走入了太空。1990年4月25日, 美国把一架以天文学家哈勃命名的空间望远镜送入太空,它能观测到150亿光年 外的天体。 3. 总结宇宙的特点。 (1)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宇宙的整体形象。 (2)讨论:宇宙是什么样子的?宁宙有多大?宇宙是怎样产生的?宇宙里有什么? 我们处于宇宙的什么部位?宇宙里有没有和地球一样的文明?(根据学生的回答调 用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7、录像) (3)总结:人类正逐渐向宇宙的深处进军、探索,现在我们不但能在地球上 研究宇宙,还能够利用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星际探测器等手段进入 到宁宙空间,接近遥远的星球,探索更多的宇苗奥秘。(播放各种航天探测器)不 过,浩瀚的宇宙总让人感到神秘和无限,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去揭开宇宙 神秘的面纱吧! (4)展示各种航天器:布置学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组合成专题资料,办成小 报。 迄今,各种宇宙探测器已先后对月球,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 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哈雷彗星以及很多小行星实行了探测,获得了丰硕的成 果。像金星终日蒙上的一层密雾浓云及温暖世界,火星上的所谓人工运河和生命

8、存有之谜.土星的奇异光环和卫星家族,最大的木星及其圾光景观等,通过探测 器的探访,大都陆续寻觅到了答案,而且持续获得新的发现,在人们面前体现出 一幅崭新的太阳系面貌。现在,“先驱者”11号和“旅行者”2号探测器经过10年 的漫长旅途,在造访众多行星之后,已经飞到了太阳系的边缘。它们肩负着人类 神圣的使命,奔向更加遥远的恒星世界。形形色色,多姿多彩的宁宙探测器必将 在探索太空,开发宇宙中建立新的功绩。 4. 布置学生收集各种航空灾难活动。 能够通过资料的搜集也能够通过观看相关录像来了解航天灾难史。组织学生 谈谈人类面对行航天灾难史作如何感想? 5, 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展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中田

9、人造卫星研制的设想始于1958年,在1968年召开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方 案论证会上,研制计划正式纳入正轨。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运载火箭将 “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升空。1988年9月7日,中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1 号曲”长征”4号火箭发射升空。遥测和信号接收都正常,卫星图像质量之高,得 到了世界气象部门的公认。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科技工作者继续发扬自 力更生的精神,持续对卫星实行改进,加紧新型号研制工作的同时,注重国际间 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卫星系统在国民经济领域中的直接应用。1999年10月中国一 一巴西联合研制的“资源T号卫星发射成功,所接收到的卫星图像资料,广泛应 用于农业、林业、水利、矿产、能源、测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