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2)_第1页
两小儿辩日(2)_第2页
两小儿辩日(2)_第3页
两小儿辩日(2)_第4页
两小儿辩日(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两小儿辩日执教:靳家彦时间:不详地点:不详实录整理:炼狱之火师:刚刚见面,彼此不熟悉,就要上课,有很多困难。我先做自我 介绍,我的自我介绍一共有 6 句话,这 6 句话当中有真有假,请你分辨一 下,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特别注意听,然后加以分辨。哪个“辨” 字呢?(板书“辨”)分辨的辨,撇点的辨。好,现在我开始来说。我姓 靳,叫靳家彦;第二句,我是南师附小的语文老师;第三句,今年 60 岁; 第四句,我喜欢阅读和写作;第五句, 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就是我写 的;第六句,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篇文章。请分辨,哪句真,那句假。好, 你讲。生 1 :第二句和第五句是假的。师:第二句什么是假的?生 1 :第

2、二句说您是南师附小的老师是错误的。 (师:为什么?)因为 您是天津人。师:天津来的老师, 从来没见过在学校里。 对吧?因此这一句是真的, 是假的?生(齐):假的。师:假的。接着说。生 1 :第五句也是假的。因为这篇文章不是您写的。是您教我们的。 师:哦,是我教,不是我写的。知道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吗?知道是谁 吗?(学生不知)是列子,队列的列。列子是一本书的名字,也是一个人 的名字。他的真实名字叫列御寇。双立人抵御的御,寇是宝盖那个寇。他 的名字叫列御寇,成书叫列子 。列子其中有一篇, 列子一共八 篇,其中一篇叫汤问 ,三点水那个汤,问话的那个问。 愚公移山也 是从这里选取的。列子里关于孔子的故事

3、有十六个,我们今天讲的是 其中之一。(对生 1)你说的两点都特别特别准确。你请坐。同学们,第一 句,我姓靳,叫靳家彦,真的假的? (生:真的)大声说,真的假的? (生: 真的)。我是南师附小的语文老师,真的假的?(生:假的)今年六十岁, 真的假的?(生:真的)我喜欢阅读和写作,真的假的?(生:真的)这 篇文章我写的,真的假的?(生:假的)今天学这篇文章, 真的假的? (生: 真的)你看,你们分辨得清清楚楚。 (板书:分辨)哪个辨?撇点得辨。 如果我们要说话,把话说清楚,两个人来争论,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这 个字的字心就不是撇点了, 而应该是个什么? (擦掉“辨”中间的“言”) 谁知道?好,都清

4、楚,你说。生 3 :我认为是言字旁的辨。师:言字心(板书) 。对了,它因为不在旁边,它在中间,我们说它 是言字心。这是哪个辩?生(纷纷):争辩(辩论)的辩。 师:争辩的辩,辩论的辩。对吗?请坐。注意,有一个词特别特殊, 就是“分辨(辩)”。前面加上“分”字,两个都可以用,辨别一下,分 辨一下,撇点辨。用嘴来说一说,我来表白一下,言字心。一个字一个字 扎扎实实地掌握,丁点都不许错。好了,请同学看,我们今天课题上的 “辩”字,就是言字心这个“辩”。是用语言来辩别清楚。所以中间是个 言字心。辩什么?题目上写的很清楚,辩什么?生:辩日。师:对了,辩日(板书:日)谁来辩日? 生:两小儿。师:两小儿就是两

5、个生:小孩。师:对了,两个小孩来辩论关于太阳的问题。 (板书:两小儿)一起 读课题。生(齐读):两小儿辩日再读。生(齐读):两小儿辩日。师:高声诵读生(齐读):两小儿辩日。 师:请你解释,什么叫“两小儿辩日”。 生 4 :两小儿辩日就是两个小孩在争辩日。师:在辩论什么的问题?生 4 :太阳。师:艾,在辩论关于什么的问题?生(齐):太阳师:哪个字是太阳?生:日师:好,一起说。两个预备,说。 生(齐)(师一边帮着说,一边数字数) :两个小孩一起辩论关于太阳 的问题。多少字?十五个字,现代的话,用古文,文言文,五个字就表示 清楚了,哪五个字?生(齐):两小儿辩日。师:你们得出一个结论,古文比现代白话

6、文怎么样?一个字?特点? 谁能用一个字,马上、很尖锐地抓住古文和现代文的区别?古文它怎么 样?生 6 :短。生 7 :精。生 8 :简。师:对了,就是一个字,“简”(板书:简) 。古文很简,简练,简 洁。我们再来读两小儿辩日。读。生(齐):两小儿辩日。师:两个小孩就太阳的问题进行辩论,你看看,那么长的一段话用文 言文五个字就表示清楚了。 所以你们自己就比较出来, 古文的第一个特点, 比现代的白话文要怎么样?生(齐):简。师:刚刚发的教材,事先都没有见到,现在请你把课文拿起来,自己 顺畅地读一遍。看看能不能读下来。这么长一段古文。开始练习读。自己 读,放开声音读。不要齐读。(生自由读课文)师:有

7、什么问题没有?读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没有?把它读下来有什 么困难没有?没有?你有吗?请讲。生 1 :我想问盘盂是什么意思。师:盘盂是什么。我发给了大家三份资料。我想你自己一定能解决。 有资料吗?有?自己解决。盘盂是什么,一会儿我来向您请教。那么这节 课,你做老师,我做学生,我来向你学习(板书:师 生),看看你能不能 教会我。好,盘盂。还有谁有什么问题?高声地说。你讲。生 2 :我不懂什么叫探汤。师:什么叫探汤。把探和汤分开来理解,请查资料。自己学。还有什 么问题?还有问题吗?真学,真钻,真问,真练,真悟,真会,课堂上是 实实在在的地方,不会就把它学会。还有不会的吗?没有了?好,我们一 边学,可能

8、问题会更多。因为你刚上课你没有钻进去,没有那么多问题, 越钻研得深,问题会越多。好,我们现在学起来。大家知道,我们学习一 篇文章,最重要的也是一个字,哪个字?知道吗?你说。生 3 :我想应该是问。师:学习最重要的。当然问很重要,我们要是学习文章的话,知道最 基本最重要的一个办法是什么吗?应该都知道。你说。生 4 :应该是读。师;对了,大家说,是什么?生(齐):读师(板书:读):对,读书读书,一定要读。必须要读。像喝茶一样, 我们把茶沏好,小小地喝一口,然后去品位它的滋味,它的苦涩,它的清 香,它的甘甜,都在茶水里。满齿留香。这叫品茶。读书也是这样,细细 地品味每一句话,特别是古文的每个词,每个

9、字,都有讲究。现在请同学 起立来读,谁读第一段?谁愿意读第一段?请你读。拿起课文来,我拿话 筒。酝酿好再读。生 1 (读):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师:评价。(对生 1)不要坐下。生 2 :我觉得他读得比较平淡。师:哪里平淡?生 2 :“辩斗”有些平淡。师:你能把这一段读好吗?读一读。 (对生 1)你注意听。 放开声音读。生 2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师:评价她,读得怎么样?生 3 :她读得很有感情。师:还有什么?生 3 :把这一句的含义基本上都读出来了。 师:老师表扬你,为什么呢?你有一个最大的美德,赞美别人。你特 别善于发现人家哪里好,就说明你很想向她学。对吗?(对生

10、2)你听到她的赞扬以后心里舒服吗?生 2 :舒服。师:好,现在请你重新评价那位同学(生 1)读得怎么样?生 2 :那位同学读得比较流畅。师:还有吗?他的态度怎么样?生 2 :他的态度认真。师:非常认真。(对生 1)你听到她这次对你的评价, 心里感觉怎么样 ?生 1 :很舒服。师:舒服啊。你自己也觉得哪儿不足?生 1 :觉得感情没有读出来。 师:还有。除了感情没读出来,还有。知道吗?声音生 1 :太小了。师:对啦,不够洪亮。你能声音很洪亮地读吗?生 1 :能。师:大声点。生 1 (读):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师:进步那么一大块。当堂看着你进步。 (对生 2)他进步了吗?鼓励 他。生 2

11、 :他进步了。师;你再读,比他还好。大声读,声音超过他。读 生 2 (读):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师:真好(对生 3)你再读,比他们俩都好。读生 3 (读):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师:全班读,超过他们仨去。孔子东游,预备,读。 生(齐读):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师:把课文扣上,三位请坐,全班背。孔子东游,预备,背。 生(齐背):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师:怎么就背下来了?这很有意思,念了三五回就背下来了。老师没 说背,什么原因?分析。这太宝贵了。分析,为什么能背下来。生 4 :因为我们理解它的意思了。师:理解。生 5 :而且我们用心去读了。师:用心读,

12、说得好。生 6 :而且我们吸取别人的经验了。 师:吸取别人的经验,好。还有吗?理解,用心读,吸取别人的经验, 虚心向别人学习,自己的态度还特别什么?生(齐):认真。 师:特别认真,踏踏实实地学习。不信再背一遍。孔子东游,预备, 背。生(齐背):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师:你们不是老师吗?我不是学生吗?我有三个问题要请教各位老 师。第一,孔子东游这个游字,我可会讲。就是旅游、就是游玩。或者就 是做游戏,对不对?哪位老师告诉我?对不对?茫然的同学和我差不多。 举手的同学可能比我们要高明。我说的这句对吗?生 7 :不对,应该这个游的意思是游说的意思。孔子他有自己的学说, 他到各地去为他的学

13、说进行传播。师:这种传播我们不叫游说( shuo)。就是你说的游说( shuo),也是 读音读 shui ,叫游说。在那个春秋战国的时候,有一些个人要到各个国家 去,说服那些国家的君主采纳他的政策, 连横也好,合纵也好, 那叫游说。 这里说的孔子,不是游说,叫游什么?生 8 :游学。师:怎么知道游学这个词的?生 8 :在书上看的。师:艾,资料上写了,这里的游,就是什么?生(齐):游学。师:这条经验很重要,当我们遇到问题,学习中有困难的时候,要怎 么样?要查阅生 8 :查阅资料。 师:对了,查阅相关的资料,可不要小看这两个字,资料,太宝贵了。 谁占有的资料多,谁的知识就丰富。谁的能力就强。那么,

14、你们说,不是 游说,也不是我说的旅游、游玩,是游学。游学是到他们那里跟他们干什 么呀?生 9 :我觉得应该是一些学术的交流。师:学术交流。我有知识,讲给大家;大家有学问, 我来学习。对吗? 这就叫做“如切入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如切如磋、如琢 如磨,这是诗经上的话。孔子也说过,有朋自远方来生(齐):不亦乐乎?师:说全了。有朋自预备,说。 生(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师:这是孔子的意思,朋友来了,交流学问,愉快吗? 生(齐):愉快。师:这事情高兴吗?生(齐):高兴。师;快乐吗?生(齐):快乐。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好,这里是游学。你们帮助了我。非 常感谢。我还有一处我也

15、懂。“见两小儿辩斗”,这个“斗”字我懂,就 是打起来,打架。斗么,你打我一下,我踢你一脚。是不是?斗,是打不 是?我认为是打,我看到斗,就是斗争,就是打架,打仗。对吗?生 1 :我觉得是不对的。斗的意思是争论。师:是争。那辩斗呢?生 1 :辩斗就是用语言争论。师:对的,就是辩争, 调过来就是争辩。 这里的辩斗, 就是什么? 生(齐):争辩。师:大声说。生(齐):争辩师:再告诉我。生(齐):争辩。师:对了,两处都纠正了我。太好了。问其故,问谁啊?生 2 :我觉得应该是问这两个小孩。师:问他什么呀?生 2 :问他们在斗什么。师:问他们争论的生 2 :原因。师:哪个字是原因呢?生(齐):故师:哪个字

16、代表原因?生(齐):故。 师:全懂了。读一下就知道懂不懂。孔子东游,读出古文的韵味来。 虽然不是韵脚, 叶韵押韵那个韵, 但是读古文和读白话文是不一样的。 (示 范)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起读。孔子东游,预备,读。生(齐):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师:会解释吗?生:会。师:真好。而这个解释你们发现,不是从头到尾一句一句地注脚,而 是你把关键的地方抓住了,能够会讲解了,你这一段就会了。比如,东游 的游,比如,辩斗的斗,比如,问其故的故。就这样学。会学了?也知道 为什么这样学了?下面请你们自己学。试一试,学学第二段。我看,能自 己学会吗?行吗?好,自己开始学。第二段。两分钟。两

17、分钟学第二段。(生自学。师巡视,提示:放开声音读)师:刚才有同学提出问题,这个字读什么。 (板书:曰)有认得的吗? 生:曰师:到底是四声还是一声?生:第一声。师:念什么?当什么讲?生:说师:子曰,就是谁说?生:孔子说。师:对了。一小儿曰,一儿曰,就是一个生:小孩说。师:对了。这我要说一下,这个曰字,左边要接触上,右边不要接触, 是个扁日为曰。写长了就是“日”了。 (板书:日)如果写感冒的冒,帽 子的帽,这两边都不能挨上, 挨上便错。 请你注意这三个字, 细微的差别 我们对基础知识要特别扎实。决不能大概齐差不离,蜻蜓点水就过去。再 读这一段。放开声音自己大声读。我就希望你们放开声音大声读。读吧。

18、 读第二段。反复地读。(生自由读第二段) 师:谁能读了?谁能站起来读?好,比刚才多得多了。好,我相信每 位同学就这样学,都能有长进。 (对一生)你能读吗?放开声音大声读, 行吗?生 3(读):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 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师;你读得真不错。他读得好吗?(生:好)自己拿过来,这么长的 一段古文,就念得这么流畅,大家都向他学习。一儿曰,预备,读。生(齐读):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 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就是 你自己就懂了。你不信试试,你准懂。站起来讲,这段什么意思。我找找 这

19、边的同学,把机会给你们。能讲吗?起立,大声点,对着全体同学。生 4 :一个小孩说师:一儿曰,你先念完了,然后你说这个什么意思。生 4 :一儿曰,一个小孩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是我认为日刚刚 出来时离人近。师:哪个字是“离”啊?生 4 :去师:去不是走了吗?你来了,他走了,这叫你来了,他去了。这里的 去是什么意思?生 4 :是离的意思。 师:离的意思。这就告诉我们,古今词意怎么样? 生:不一样。师:有变化没有?生:有师:又总结出一个特点。古今的词意啊,有变(板书:变)它过去说 去人远,去人近,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离人远离人近。你接着说。读一句讲 一句。生 4 :而日中时远也。所以日,中午的太阳离我

20、们远。 师:对,这是一个小孩的意见。对吗?接着读。生 4 :一儿以日初出远,师:什么意思?生 4 :一个小孩认为,日刚刚出来的时候远 师: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我们远。好,底下呢? 生 4 :而日中时近也。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近。师:说得很好。说得非常好。 (对生 4),起立。(对众)光夸不行,什 么都好,不行。也有不足。 (对生 4)想听吗?老师帮助你,告诉你哪一点 不足。愿意听吗?(生 4:愿意)你这态度特别好。你说话的时候,把每 个字读清楚,字字响亮,一个字不能读错,一个字不能读颠倒,而且你的 嘴唇、牙齿、舌尖、喉头都要用力,这样读一儿曰。读生 4 (读):一儿曰师:使劲生 4 (读):一儿曰师

21、:再使劲。生 4 (读)一儿曰师:有多大劲用多大劲生 4 (读):一儿曰师:判若两人,不像一个人念的。这就叫进步。再念一回。生 4 (读):一儿曰师:想听他这么读吗?生(齐):想师:大家都盼着你能这么读,读一句,我以生 4 (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师:比刚才进步了,声音大了。那个节奏感,还得听听大家怎么读。 你听听大家怎么读。一儿曰,预备读生(齐读):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师:停,让他读,重点是帮助他。一儿曰,读。生 4 (读):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师:进步了又一大块。 眼看着你课堂上一个一个台阶长, 你们高兴吗? 生(齐):高兴。师:反正我特别高兴。我看到他站起来,我都有点心

22、里着急。慢慢慢 慢的他能这么大声念,读得这么好,看来每个同学都有进步的潜能,你相 信吗?生(齐):相信师:反正我相信。咱们大家一起读,一儿曰,预备,读。生(齐读):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 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师:读得多流畅。刚拿到课文。我拿到一篇古文也得看半天。你们就 能够读得这样好。真不愧为小老师。我特别爱听。再给我读一编,行吗?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以日始出远而日中 时日始出近而日中时远也。 对吧?我背乱了。 重来,你们背。 一儿曰, 预备,读。生(齐读):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师:就你们这

23、么读啊,意思就都读懂了。这个书啊,它只要读,它就能懂百分之八十九十,不信你试着讲,准能讲对。有敢讲的吗?谁敢站起 来,我讲古文?拿到课文我就念,念完了我站起来我就讲。行吗?有这个 勇气吗?起立,读一句讲一句。生 5 :一儿曰,就是说一个小孩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就是说我 觉得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们很近;师:哪个是以为认为啊?生 5 :以师:对。接下去。生 5 :而日中时远也。但是太阳到中午的时候就离我们远了。师:说得针对。接着读。生 5 :一儿以日初出远师:这个一儿指谁?生 5 :就是另外一个小孩师:什么意思?生 5 :就是说另外一个小孩觉得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离我们远师:哪个是刚刚?生

24、5 :日初师:初。接着读下去。生 5 :而日中时近也。就是说太阳在中午的时候离我们近。师:说得好吗?准确吗?生(齐):好。准确。师:有不同意见或补充吗?讲生 6 :还有,她读“而日中时远也”,应该是,但是在中午的时候离 我们比较近一点。师:对了,注意远近不要弄颠倒。好了,同学们,你们看,这个书它 要是越读,就把它的意思给读懂了。是靠自己读懂的,自己学懂的,看资 料钻研懂的,不是靠老师告诉教懂的。是这样不是?如果是这样的话,我 们学习可不能靠听, 靠别人来告诉我们, 要自己往里钻。我说的有道理吗?(生:有)你看,这位同学讲:一儿曰,就是什么意思?(板书:一儿) 生:一个小孩说。师:一个小孩,怎么

25、样?(说)说就是哪个字?(生:曰)一儿曰, 就是一个小孩(生:说) 。他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他说日始出时(板书: 始出),就是刚开始出的时候,离人远还是近?(生:近) (板书:近)等 到中午的时候,日中时, (板书:日中)近还是远?(生:远) (板书:远) 这是一个小孩的意见。 另一个小孩跟他的意见截然不同。 另一个小孩认为, 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生:远) ,而太阳到中午的时候离人(生:近) , 正是这相反的观点, 用文言来表达, 怎样表达呢?一起读。 一儿曰, 预备, 读。生(齐读):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 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师:理解吗?生(齐):理解师:都理

26、解吗?生(齐)都理解师:只有一个人会讲不行,每个人都得会讲,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 不能不会,都不能含糊,能做到吗?生(齐):能。师:你给他讲一遍,他给你讲一遍。边读边讲,边讲边读。行吗?开 始,看哪组合作最好。(学生同桌互读互说) 师:意思弄清楚了吗?每个人都弄清楚了吗?试一试,用什么办法 试?用读的办法试。不讲,读而不讲。因为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读 好了,达到目的了。怎么就能读好?通过读来读好。不信你试一试。你一 读我就知道你懂了几分。 我就知道你理解到什么程度了。 我们都不看课文, 我也不看。一儿曰,高声诵读,背诵。预备,起。师生(齐背):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

27、 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师:意思懂吗?(生:懂)第一个小孩说日始出,第二个小孩没说“始”,用了另外一个字,哪个字?(板书:初)生:初师;谁告诉老师,初,是什么偏旁?生 7 :初字是衣字旁。师:衣字旁,那边是个什么字?(生:刀)谁告诉我,为什么一边是 衣字旁,一边是刀。这个字念初,而表示开始的意思?能讲吗?讲。生 8 :我认为意思是说,用一把剪刀,剪衣服,是开,衣服撕开了。师:你的意思我都懂,用一把剪刀剪衣服,撕开了,那叫破坏。用一 把剪刀把衣服剪了,还撕开。这叫破坏。你说的是这个话,你心里不是这 个意思。心欲言而口不能。想说那个意思,但讲反了。你不是这个意思。 你话是这个话,你不是这个意思。

28、我不找另外的同学,我还找她。你是想 说做衣服,是做衣服吗?你说你的意思吧。生 8 :我的意思是说,用刀剪衣服师:对,我们做衣服,从商店里买来了布,然后量好尺寸,画好图形, 开始做了,第一步要干什么?(生:剪)这个刀就代表什么?(生:剪刀) 剪刀剪这个布,就表示做衣服的(生:开始)就是哪个字?(生:初) 再读。(初)我们刚刚开始第一次见面,叫初次见面;你们刚上中学叫初 中;我们现在是初级阶段,对不对?我们初步地阅读文言文。所以引申为 开始的意思。懂了吗?(对生 8:你刚才是这意思不是?)生 8 :是师:其实你这意思,说也要这么说,到嘴里,由于词汇不够用,句子 说得不太明白,变成了拿着剪刀剪衣服,

29、还得撕,坏了。我们以为你把衣 服给破坏了。不是那个意思,对吧?好,很聪明,请坐。你看,你要表达 你的意思,是不是得积累啊?词得多吧。句式得多吧。意思得表达准吧。 而这一切要想做到,写文章写得好,说话说得清,一定要突出一个字,就 是我开始告诉你们的,哪个字?生(齐):读师:这个字可是好东西。再读一次。一儿曰,预备。虽然背下来了, 还要读它。第二自然段,找到了吗?一儿曰,预备,读。生(齐读):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师:读得多流畅,一个小孩的观点摆在这,另一个小孩的观点也摆在 这,针锋相对,截然相反。那我问你,看课文,下两个自然段,和这段, 什么关系?谁

30、读懂了?你看有同学特别聪明。一看下面那两段,和这段就 有关系,而且关系还特别密切。越来越多的同学读懂了。是读懂的,而不 是听懂的。不是我教懂的,不是我告诉你的,是你读,悟出来的。思而后 悟叫思悟;马上就明白了,叫顿悟;读而后悟,叫领悟。所以你一定要悟。 课堂上最重要的是悟性,灵性,灵动。心要灵,手要巧,培养一种灵感。 你说,下两段什么意思?生 9 :我觉得下两段其实就是说这两个小孩子在辩论的时候的样子, 和他们的语言。师:辩论的样子和语言。这是概括的说法。关系?生 10 :我认为,三四两段和第二段的关系是,它们是第二段的分支。 师:是第二段的分支。进了一步。说内容。生 11 :我觉得三四两段是

31、具体讲第二段。师:具体怎么讲第二段?生 11 :是具体介绍那两个小孩的观点。师:说得好。第二段已经把观点亮明了,而第三段和第四段分别是两 个小孩的什么?(生:理由)对了,各讲论据。各讲根据。我说了早晨近 中午远,你说了早晨远中午近,根据什么呀?各自来拿出根据。两个人辩 论,在那里要把对方说倒,要把自己的意见立住,这就叫辩。真理越辩越 明。不明则辩。现在你们同位的就是两小孩,自己分,谁当第一个,谁当 第二个,都行。自己读自己那一段,然后跟他去辩。读通了读懂了,用白 话跟他辩。不要用文言跟他辩。读了古文后,吸纳,表达出来是白话。别 一次辩,反复地辩。(学生自由读,同桌辩) 师:行吗?可以了吗?这次

32、一起立就是两个人,两个人站起来一起是 一个小组。不能一个人,就我自己,不行。两个人捆绑在一起,一个人读, 说,另一个人读,说。行吗?两人商量商量。两人都行了,才能站起来了。 这个成果你们共享,责任共负。好吗?由个体到了小组合作。对吧?两人也是一个团队。 谁来?哪两个人说?有信心吗?你们两个行吗? (生:行) 行,起立,听一听这一组的意见。谁是第一个小孩?生 1 :我是读,她是翻译。师:她是翻译?行行行。原来我以为一个人自读自翻呢,现在原来是 一位读一位翻译。行。你们怎么个读法,怎么个翻法呢?是读一句翻一句 啊,还是怎么着?生 1 :读完了一起翻。 师:全段读完了一块儿再翻?读一段翻一段,是吧?

33、好,一个小孩一 个小孩地翻 ?行吧?行。你读第一个小孩。读。生 1(读):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 小而近者大乎?师:好,你来翻。生 2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的时 候就像一个盘盂一样,这不就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师:对。早晨的太阳大不大?(生:大)像个什么一样?(生:车盖) 古时候的战车有一个棍,上面挑着一个盖,是什么形状的?(生:圆形) 像一把什么?(生:伞)记住,这是武官乘的车。武将的车,只有一个伞 盖。文官的车才有边上的遮拦,有棚子挡着。女眷、家眷、文官,是那种 像轿子一样的车, 武官的是上边有一个篷盖, 像雨伞一样的。那伞大不

34、大? (生:大)所以,他说大如什么?(生:车盖)到了中午了那太阳像个什 么?(生:盘盂)小不小?(生:小)什么是盘盂懂吗?对了,注解上都 有,不重复了。像盘子啊,像盛酒的,盛饭食的那个器具,敞口的。现在 我们还在用这个词, 痰盂,漱口盂,也是这样。则如盘盂, 是说它怎么样? (生:小)极言其小,这不就是什么?生 2 :这不就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师:对啊,这不就是我刚才说的远小而近大吗?(板书:大 小)这 不就是我刚才说的远处的小,近处的大吗?讲得多好啊。你们同意她的意 见吗?(生:同意)(对生 1)你接着读,读完了以后再请她翻,第二个小 孩的。读。生 1(读)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

35、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师:好,你接着翻。读。生 2 :另外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感觉清清凉凉,等到正午 的时候,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就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 凉吗?师:哪个字是热水啊?生:汤师:那哪个字是伸到热水里去啊?生:探师:探汤合起来就是把手伸到生:热水里去 师:你看,探字现在也有这个意思,伸的意思。比如,一开门,一个 小孩探头,探头就是什么?生:伸头 师:我看不见前面,我探着身子,就是把身子怎么样?伸出来。我如 探汤,就如同把手怎么样?(生:伸进热水去)不是汤吗?汤怎么会是热 水啊?汤不应该有佐料吗?不应该有滋味吗?生 3 :汤在古时候的意思是热水。

36、师:你怎么知道?生 3 :因为我看上面资料的。师:对,资料告诉我们,古时候所说的汤, 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什么? (生:热水)两位同学请坐。这又是古今词意怎么样?有变。有不同。 (板 书:变)有人说学古文哪,虚词最难读,我说不是,之乎者也矣焉哉,很 好读。难懂的是实词。它拿出这个词来你不知道是指什么东西。所以难难 在这里。汤字今天仍然有热水的意思。比如我们有一处现代京剧叫沙家 浜,打进胡司令的司令部以后,郭剑光有一句唱词,“此一去好比汤浇 蚁穴,火燎蜂房”。热水啊,浇蚂蚁洞,汤浇蚁穴;火燎蜂房呢?火把什 么给烧了?马蜂的窝,蜜蜂的窝。这叫火燎蜂房。汤浇蚁穴,火燎蜂房, 这里的汤,仍然是什么意思?

37、(生:热水)这就是古文的词意今文仍有生 命力。再读这一段话,一儿曰,两段合起来读,你读懂了,就理解了。高声诵读。一儿曰,第三自然段,预备,读生(齐读):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 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 者热而远者凉乎?师:这不是近的就热,太阳离我们近那不就热吗?离我们远的话那不 就凉吗?(板书:远凉,近热)他都用了反问的句式,乎,吗,很好讲, 没有什么实在的意思。把两段,两个小孩的论据、根据、理由,合起来读。 一儿曰,预备,读。生(齐读):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 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

38、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 者热而远者凉乎?师:课文放下,全体起立,背这两段。这两段拿下来,全文拿下来了。 后边还有一句话。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 高声诵读, 越大声背越容易, 越快背越不容易出错,一儿曰,日初出,预备,背。生(齐背):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 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 者热而远者凉乎?(有杂乱。教师后半段跟背,出现明显错误)师:请坐。四段都背下来了。一共五段,还有一段。一起读最后一段。 孔子不能决也。预备,读。生(齐读):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师:这一句最难的是前边还是后边?(生:后边)后边

39、哪儿难?(生: 孰为汝多知乎)孰是什么意思?(生:谁)为是什么意思?(生:说)说, 认为。汝?(生:你)多知?(生:知道得多)乎?(生:吗)呀,谁说 你知道得多呀?文言就是, 孰为汝多知乎?读全段。 孔子不能决也。 预备, 读。生(齐读):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师:放下课文,看老师。最后一段背下来,全文拿下来了。努力去背。 孔子不能决也。预备,背。生(齐背):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师:当堂拿课文,当堂读,当堂懂,当堂会背(板书:背) 。那么我 们现在请同学议论一个问题(板书:议) ,讨论一个问题,孔子不能决也 他能决断吗?哪个小孩说得对他知道吗?(生:不知

40、道)真不知道是假不 知道?(生:真不知道)真不知道。所以两小儿笑曰,两小孩就笑了。对 吗?笑着说,说什么?(生: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知道得多呀。你看, 两个小孩笑了。(板书:笑)刚才两个小孩在辩日,现在我们全班同学辩 一辩笑。你说这两小孩的笑,是什么笑,怎样的笑?生 1 :我觉得是嘲笑。生 2 :我觉得这两个小孩是讥笑。生 3 :我认为应该是带有一些讽刺意味的笑。生 4 :我认为是瞧不起的笑。生 5 :我觉得这两个小孩是不知道孔子,不知道孔子为什么不懂这个 问题,才笑的。师:什么的笑呢?生 5 :好奇的笑。师:好奇的笑,天真的笑。不理解的笑,对吗?意见分歧了。有人认 为是讥笑,是嘲笑,是冷笑,

41、是讽刺的笑,是轻蔑的笑,有人认为是天真 的笑,是善良的笑,是不理解的笑。你的意见呢?生 6 :我认为他们应该是高兴的笑。也许他们知道孔子是一个大学问 家,大学问家却不知道他们、不能判断他们,所以他们才为自己的才能才 高兴的。师:觉得非常高兴。我们的问题把大圣人都给问倒了。什么样的笑? 生 1 :自豪。师:谁刚才说讥笑?生 1 :那两个小孩师:没两个小孩,刚才有一人说嘲笑,谁啊?生 1 :我。师:可不就是 你吗?现在改变观点了,说是什么笑?生 1 :自豪的笑。师:到底哪个 ?生 1 :自豪师:那也不一定。咱们研究一下。生 7:我认为是嘲笑。(师:还是嘲笑 ?为什么?)因为他们认为一个 大文学家都

42、不会他们两个小孩争辩的问题。师:对,一个大教育家大学问家,对两小孩的问题,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什么笑?辩论这个笑,什么笑?生 8 :我还是认为应该是嘲笑,因为如果把这个“孰为汝多知乎”翻 译过来就是“谁说你知道事情多呢?”带有一定的反问意思,就含有嘲笑 的意思。师:含有讥讽,含有嘲笑的意思、意味。好,还有吗?这样读,才能 读出文章的言外之意,听出弦外之音。读书啊,就得这样品。不能一看, “孰为汝多知乎”,哦,两小儿笑曰,两小儿笑了,谁说你知道得多,完 了。不行,要把读和思结合起来,熟读精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所以又要读又要思。 那我就要问了, 孔子知道谁远谁近

43、吗?太阳远近, 知道吗?生:不知道师:以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来看,孔子可能知道吗?生:不知道师;虽然你是圣人,你了解这个天文知识吗?生:不了解。师:更不能说出为什么早晨远哪还是中午近, 更说不出其中道理来了。 对不对?又回到这个问题上,孔子知道吗?(生 : 不知道)真不知道?确 实不知道?我记得孔子说过一句话呀,叫做什么? ( 板书: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什么意思?(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 道,是知也)是知也,在这里读成智慧的智。这是有自知之明,有真知, 是一种智慧的表现。是知也。一起来读。知之为知之,大声读,预备,读。生(齐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师:这句太好了,再读一次,同学们有那么丰富的课外知识。知之为 知之,预备,读。生(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