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华文化读后感这一时间上的同步并非巧合,事实上,百年文化史研究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有着本质上的深刻联系。史学范式的转型20世纪的中国历史,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 型的历程。从中国现代化开始启动的20世纪初年到今天,中国社会的一切变迁、动荡、冲突,中国所有的政治制度更 替、经济结构转型、意识形态更新、文化格局重组,都包含 在现代化变迁的大框架之内,都可以在传统社会现代转型的 宏大主题下重新获得解释和价值意义。与这一历程同步,“史学革命”的浪潮强烈冲击着传统史学的故道,其中重要 内容之一,就是从传统的以王朝政治为中心的旧史学转向以 人为本的文化史。这是一种史学范式的转型。在传统史学范式中,史学
2、家感兴趣的是王朝的更替以及统治者的政治行 为,而史学研究的全部目的便是为帝王的政治统治提供“资 鉴”。文化史的崛起,是对传统史学范式的反叛,“文化即 人化”的基本内涵,决定了文化史注定要以人的活动和创造 为中心,以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为此,它关心人类 的生活样式,关心社会制度、社会组织与道德风习,关心个 体的存在与价值,关心民族精神的特性与生长轨迹,关心各 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交流。这样一种兴趣和重心,与历史 的潮流是一致的,与人的主体性地位日益高扬的趋势是一致 的。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史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揭开 了序幕。文化史研究的发蒙者梁启超一方面尖锐批判“旧史 皆详于政事而略于文化
3、”,旧史乃“二十四姓之家谱而 已”。另一方面呼吁:“中国文学史可作也,中国种族史可 作也,中国财富史可作也,中国宗教史可作也。诸如此类, 其数何限? ”把人们的目光引向文化史研究。1921年,梁启超规划写作多卷本的中国文化史并列出了详细大纲,虽然, 这一构想最终未能实现,但他的气魄、眼光以及所设计的中 国文化史的研究构架足以令人由衷钦佩。以梁启超为前端,批判旧史学、倡导文化史成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史学的重 要内容。如柳诒徵阐明他著中国文化史的动因时说:“世 恒病吾国史书,为皇帝家谱,不能表示民族社会变迁进步之 状况。”“吾书欲祛此惑,故于帝王朝代、国家战伐,多从 删略,唯就民族全体之精神所表现
4、者,广搜而列举之。”王 云五在编纂中国文化史之研究中也指出:“我国士夫之 著作,要皆偏于庙堂之制度,号为高文大册,其有关闾阎之 琐屑,足以表现平民之文化者, 皆不屑及焉。”而他编纂中 国文化史的初衷,便是为了校正这一缺陷。顾康伯中国 文化史自序表述同样见解说:“历史之功用,在考究其 文化耳。顾吾国所谓历史,不外记历朝之治乱兴亡,而于文 化进退之际,概不注意,致外人动讥吾国无历史。二十四史 者,二十四姓之家谱。斯言虽或过当,然吾国史家专为一朝一姓之奴隶,未始非缺憾也。”由此可见,本世纪上半叶的 文化史研究,充满了史学范式转型的自觉意识,即从以帝王 为中心的史学,走向以民族文化为中心的史学。令人遗
5、憾的是,1949年以后,由于对人类文明进程的片面理解,阶级 斗争史学形成一种史学霸权,在这样的氛围中,文化史的萧 条和冷寂自是必然。历史的转机出现在70年代末,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随着党的中心工 作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文化 史研究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正如30年代的学者曾经感叹“文化史的缺乏,正是现在学术界的饥渴”,80年代初的中 国史学工作者也发现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在我国学术领域属 于一个巨大的空白,不了解一种文明的历史过程,就很难了 解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整个精神状态,“我们在大力发展学 术文化事业的时候,必须注意填补这个空白,把加强中国文 化史
6、的研究提到日程上来。”从1984年始,文化研究以前所未有的势态崛起,形成 一股异常强劲的“文化热”。由于所有有关文化问题的讨 论,都离不开历史的回溯,都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态、 流变中寻求根源,因此,“文化热”同时也意味着文化史研 究的高-潮。李侃、田居俭先生指出这一历史动向说:“文 化史研究的兴起,是中国史学界近几年出现的新气象。”颇 有意味的是,这一新气象竟演变成持续性的热点,至今不衰。从世纪之初“王朝政治”史学向文化史的转型,到70年代末“阶级斗争”史学向文化史的转型,百年文化史研究走了 一个“之”字型道路。就文化本质而言,“王朝政治”史学 与“阶级斗争史学”都是一种“政治本位”的史学
7、,而80年代兴起并延续至今的文化史研究则是对本世纪上半叶的 文化史研究的回归与深化,体现了对人的关注。从这一意义上言,百年文化史研究的“之”字型道路, 表现了一种强大的文化趋势,这就是以人为本、以文化为本 的史学,终将成为中国史学的主流。现代化的文化支援 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充满复杂的文化冲突和思想冲 突。由于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后发外生型”,本土文化与 西方文化的碰撞和冲突十分激烈尖锐,由此必然导致两种思 潮产生:一种是因顾恋传统而强化民族本位、放大民族自我 意识的文化民族主义,另一种是因现代化先行国家的影响和 示范效应而崇尚西方、轻视本国文化传统的“西化”观念。此两种思潮虽然各行其道,但对于现代化的进程都是有 碍无益的。与此同时,传统与现代化也构成复杂的关系。一 方面,“现代功能对传统体制的冲击就是现代化进程的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福建省南平市第一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甘肃省庆阳长庆中学陇东中学分校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天津市武清区等五区县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现代文学鉴赏课件
- 2025年春季英语四六级写作高分策略与实战演练试卷
- 现代女性健康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Python二级考试模拟试卷 实战演练知识点精讲
- 王波培训知识产权贯标课件
- 重庆市七校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王亚林律师课件
- 仓储技术与库存理论简论
- 日地空间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发展和预报研究课件
- 西安大唐不夜城的项目整体推广的策略提案的报告课件
- 可下载打印的公司章程
- 少先队辅导员工作记录表(共7页)
- 农业模型PPT讲稿课件
- 公开课教学评价表
- 消防验收规范标准(最新完整版)19844
- 教研工作手册
- 独树一帜的中国画(课堂PPT)
- 制钵机的设计(机械CAD图纸)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