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 测量学测地形图实习报告.doc_第1页
工作报告 测量学测地形图实习报告.doc_第2页
工作报告 测量学测地形图实习报告.doc_第3页
工作报告 测量学测地形图实习报告.doc_第4页
工作报告 测量学测地形图实习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测量学测地形图实习报告测量学测地形图实习报告测量学测地形图实习报告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1.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训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综合应用测量知识的能力,把课堂所学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机结合起来。2.进一步熟练掌握常规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外业测量、内业计算、地形绘图的技能,具备从事测绘工作的初步素质。3.掌握大比例尺绘制的全过程,如1:500的地形图从图根控制到绘制地形图的全过程4.培养一丝不苟的测绘技术工作态度,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友爱的、集体协作的精神,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的有关测量工作的问题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和能力贮存。二.实习任务1.绘制图幅为5040

2、cm2,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一张。2.完成400600闭合水准路线的测量工作,掌握其全过程。3.了解水准仪、全站仪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三.实习流程1.探勘测区,选好控制点,领取水准仪和其他配套工具,并对仪器进行检核。2.了解四等水准测量的实习步骤及水准仪的正确使用方法。3.做好出测前的仪器和人员的安排。4.水准控制测量,测出各控制点的上、中、下丝读数,并记录。5.闭合水准路线计算,计算出各点高程,核算超出误差重测。6.使用全站仪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导线外业,测出各控制点的角度和距离。7.导线内业计算,计算出各点的坐标。8.大比例尺地形图碎步测量。使用全站仪和小平板对碎步点进行绘制。9.实习报告

3、的编写。10.报告考评及工作总结。四.实习安排1.人员的安排:每个班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本组的测量安排工作。组长对组员安排有致,做到充分利用。2.时间安排: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测量任务。3.测量任务的安排:按照流程进行。五.测量中要具体做到:1.熟悉各种测量仪器的结构原理和用途,熟练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2.明白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是主要有三个方面:(1)仪器误差:这是仪器本身在制造的过程过程中它的精度所决定的,属于客观误差来源。(2)观测误差:由于测量者的技术及水平的限制,造成的观测误差属于主观误差来源。(3)外界影响误差:测量是处于外

4、界环境之下的工作因此或多或少会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如温度、大气折射、地球曲率、地面沉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很难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3.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要求作到:(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2)提高测量者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3)通过各种数据处理方法减少误差。4.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不仅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还能提高测量的效率。六.

5、实习内容1.测量顺序首先,进行仪器检校及踏勘选点,将控制点选在空旷、土质坚硬并且相邻点可以通视处点位选定之后,应立即画个“十”字作为标志,并编写点号与组别,同时绘制“点之记”。其次,进行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四等水准测量获得图根控制点的高程。再次,利用全站仪进行平面控制的测量(平坦地区量距方便的情况下一般布设闭合导线)。(1)以两个测回对水平角进行观测;(2)边长测量,是利用全站仪来观测的,一般每两个控制点间的平距进行往返观测;(3)平面坐标计算首先校核外业观测数据,在观测成果合格的情况下进行闭合差分配,然后由起算数据推算各控制点的平而坐标。最后,完成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绘制。(1)抄录控制点的平面和

6、高程成果,展绘到图上;(2)进行地形图的拼接、检查与整饰。2.测量方法(1)了解测区的基本地形条件,根据测区的范围及大比例尺(1:500)测图要求,确定控制网的布设方案进行选点。控制点应选在“土质坚实、地势平坦,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的地方,相邻导线点之间应该通视良好,便于测角和量距。点位选定之后,应画个“十”字作为标志,并编写点号与组别。2.等外水准测量,用水准仪沿路线设站,单程施测,采用双面尺法进行观测,视线长度小于100m,同测站两次高差的差数不大于6mm,路线容许高差闭合差为40Lmm(或12nmm),式中L为路线长度的公里数,n为测站数。在每个控制点上用全站仪观测2测回:要求上、下

7、半测回角值之差不得大于42,两测回互差不大于38。用全站仪对个导线边长进行往返观测,要求其相对误差小于1/3000。3.利用小平板仪与全站仪进行碎部点的观测与地形图的绘制。4.进行地形图的拼接、检查与整饰。3.精度要求(1)采用双面尺法进行观测,视线长度小于100m,同测站两次高差的差数不大于6mm,路线容许高差闭合差为40Lmm(或12nmm),式中L为路线长度的公里数,n为测站数。同一边往、返测高差之差不得超过4D厘米(式中D为以百米为单位的边长);路线高差闭合差的限差为4Dn厘米(n为边数)。(2)全站仪观测2测回:要求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不得大于42,两测回互差不大于38。用全站仪对个

8、导线边长进行往返观测,要求其相对误差小于1/3000。(3)抄录控制点的平面和高程成果,展绘到图上,要求控制点间的图上长度与坐标反算长度之差不超过0.3mm。站点经纬仪对中偏差应小于5mm,以较远的点作为定向点并在测图过程中随时检查,经纬仪法测图时归零差应小于4。对另一图根点高程检测的较差应小于0.2h(h为基本等高距)。跑尺选点方法可由近及远,再由远到近,顺时针方向行进。所有地物和地貌的特征点都应立尺。地形点间距为30m,视距长一般不得超过80m。第二篇、中国地质大学xx测量学实习报告测量学测地形图实习报告测量学实习报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点:起讫日期:班级:编写人:学号:指导教师:目录前

9、言.1实习内容.4周口店测量实习.4温泉镇测量实习.6实习总结.9附图一:温泉镇测量实习路线图附图二:周口店测量实习路线图附图三:大砾岩山地形剖面图前言测量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所以此次野外实习显得尤为重要。前11周我们在学校学习了基本理论和仪器的原理与操作方法,我们已经对测量学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很好地应对野外实习,野外有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需要我们活学活用。这是对我们所学的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及考察。通过实习可以巩固我们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在实际应用方面进行提高。本次实习历时两天,分为温泉镇和周口店两个部分。一、实习目的:巩固、扩大和加深学生从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获得

10、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通过实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野外应用。2.掌握航片野外判读的基本方法。3.掌握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4.掌握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图上量测。二、实习任务(一)地形图的野外应用1、任务:熟悉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野外应用,分组进行野外用图找点与野外定点。2、内容:(1)准备工作:熟悉中小比例尺地形图上的要素,熟悉野外用图的基本工具(罗盘和GPS手持机)的操作;(2)野外用图:根据地形图和图上提供的路线,找到路线上事先标上的点号并将相应的点号标在地形图上。(3)野外定点:能够进行地形图的

11、实地对应,进行坡度和断面的测量。3、实习地点:温泉镇周口店(二)航片的野外判读1、任务:掌握航片野外判读的基本方法,完成黄花城地区主要地物的野外判读工作。2、内容:(1)准备工作:了解航片的地理位置和拍摄时间,对照地形图了解地貌情况。(2)野外判读:沿选定的调查路线,根据怀柔黄花城地区航片实地判读主要地物(道路、河流、居民地等),并在透明纸上绘出主要地物和调查路线。3、实习地点:温泉镇三、实习要求1、实习结束后,应上交一下资料:(1)、野外用图和定点的成果资料;用图:找点结果地形图;定点:标明定点结果的透明纸、剖面草测图和坡度计算结果。(2)、野外判读成果图:标明主要地物的透明纸,并在透明纸上

12、标明所走路线。2、遵守纪律,听从老师指挥,积极参与各项操作和练习中。四、实习工具:罗盘仪,GPS手持机,地形图,铅笔,橡皮,小刀,测绳,量角器,三角板,记录板,记录纸,透明纸,报告纸。第三篇、地形图测量实习报告测量学测地形图实习报告地形图测量实习报告班级:07采矿工程01班小组:第一小组组长:xx成员:xx指导老师日期:年月日一、实习概况1、实习目的:本实习是一次综合性实习,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小面积地形图测绘的全过程,以巩固课堂所学,为读图用图,为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2、仪器工具DJ6经纬仪一台、DS3水准仪一台、50米钢尺一把、30米皮尺一把、小钢尺一把、水准尺两根、测钎两根、记录板

13、一块、半圆仪一个、三角板一副、三棱尺一把、绘图板一块、工具包一个。3、时间安排1周09.4.20上午:布置任务,借领仪器,展绘控制点下午:现场测图指导。测量学测地形图实习报告09.4.2123:碎部测量、绘图为主,同时进行控制测量;整饰图纸,编写实习报告、实习总结、个人小结。4、测区范围1,2组(环境资源实验楼、生物工程实验楼):B1、B1-1、B1-2、H1、H2(西南角坐标:x2883850,y418650)5、完成任务情况通过已知点的测量,再加上我们做的支导点,我们完成了对测区范围内的测量。6、工作量清单工作量清单二、控制点成果表控制点成果表填表:徐建明复核:漆龙三小组工作总结紧张而有难

14、忘的一周测量实习生活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了测量的辛苦和要求的精确仔细集团对合作的重要性。期间我巩固了水准仪的安置,瞄准与读数的方法,牢固掌握了闭合水准测量的观测步骤与记录计算:深刻体会了经纬仪的基本构造,并能熟练地对中整平和水平角的观测;熟练掌握了导线点的布设及外业计算;同时也积累了许多经验,使我们都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我们完成这次实习的原则也是让每个组员都学到

15、知识而且会实际操作,而不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所以,我们每个组员都分别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并准确进行计算。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直至符合测量要求为止。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例如:(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非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2)要先将道路和主要建筑物确定下来,然后在添加其

16、余次要方面,这样不但条理清楚,有利于作图的准确和随时进行实物和图形的对比从而检验测量数据的准确与否。-团结就是力量,纪律才是保证经过每个组员的团结工作,我们完成了侧图的工作,看到我们画好的图纸大家都兴奋不已。在我们组的同学交流测量中的经验时,大家感觉收获都很多,有的说仪器的展点很重要关系到误差的大小,有的说水准测量中点不能架设的太远,等等吧。想想大家每天早七点多就起床背上仪器去测量,算出误差大的大家一起讨第四篇、测量学实习报告(范文)测量学测地形图实习报告测量学实习报告目录测量学测地形图实习报告一、前言-2二、实习的目的与任务-3三、实习地点基本状况-3四、作业依据及作业内容-3五、控制测量-

17、4六、角度测量-5七、高程测量-6八、地形图测绘-7九、碎部测量-8十、水平巷道贯通测量-9十一、实习心得-10前言由于地形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地形测量实习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由学校统一部署安排,我们采矿工程专业所有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测量实习。本次测量实习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在今后的学习

18、和工作中正确使用测量资料、识读和应用地形图、掌握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打下基础。通过实习要求达到:1练习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与读数和怎样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程。2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和读书基本操作要领3掌握钢尺测量的一般方法4练习用经纬仪配合小平板测绘地形图实习目的:1掌握水准仪、经纬仪等仪器的主要性能和如何操作使用2掌握数据的计算和处理方法3掌握地形图测绘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测量小区域大比例地形图的能力实习任务:1测绘1:500地形图,面积不小于100x100平方米2水平巷道的模拟贯通测量.实习时间和地点:时间为一周,xx年10月20日-10月26日,地点为学校第四教学楼和附近的建筑物及

19、其交通道。实习地点基本状况:在测区范围内,包括道路、树、路灯、草坪、各种井盖;第四和第三教学楼、图书馆的一部分。实习地点大部分为水泥路面,周围为沥青马路,行人多,给实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面积较小,地势比较平坦,在仪器的操作方面讲,实习的难度不大。第四教学楼大体上为一长方体,形状比较规则,易于画图和标注。作业依据及作业内容起算数据表点名坐标x(m)y(m)坐标方位角:x(m)8960.291y(m)4134.97412方位角()8641041点高程56.500m测点之间的距离1-2:86.695m2-3:45.074m3-4:86.743m4-1:46.743m(一)、平面控制:敷设图根导线。1

20、、准备工作:仪器的检验校正、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容。2、外业工作:踏勘测区、拟定布网方案、选点、标志点号、角度观测和距离丈量,定向。3、内业工作:外业手簿的检查和整理、绘制控制网略图、导线平差计算、坐标计算、平面控制成果表、绘制坐标格网与控制点展绘。(二)、高程控制:敷设四等水准路线1、准备工作:水准仪检校、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内容。2、外业工作:踏勘、选点、埋标、进行四等水准观测。3、内业工作:手簿检查、水准测量成果整理、编制水准测量成果表。(三)、碎部测量1、准备工作:图板准备、检校经纬仪、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部分内容。2、外业工作:加密测站点、地形测绘。3、内业工

21、作:碎部点上点检查、地形图清绘、整饰与检查。(四)、地形图的与整饰在院本部实习场地内,测绘1:500地形图一幅。(注:仪器(DS3,DJ6)的检校见后文,内业的具体数据和施工放样的具体内容见附表)第一章控制测量(一)平面控制1、控制形式因测区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建筑物较多,已知测量控制点不足等具体情况,平面控制采用导线测量方法,等级为图根,布设成闭合导线,采用假定坐标系。在此次实习中控制点已选好。2、角度测量(1)经纬仪架在控制点上,用脚螺旋进行对中,再伸缩架腿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然后调节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也居中。通过对中器观察是否居中,否则反复调平。(2)望远镜调成盘左,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

22、,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对准目标,记录数据。顺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读数并记录数据。(3)望远镜调成盘右,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对准目标,记录数据。逆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读数并记录数据。(4)两次测量角之差不能超过40秒,否则重测。角度测量所得各边方位角为:12=86o410423=356o350934=267o461041=176o55583、量边:(一)用钢尺进行往返测或单向双次测量,读数至毫米,较差率不大于1/3000;(二)当地面倾斜大于1.5%时,用水准仪测二点间的高差,或用经纬仪测倾斜角,将斜边改化为水平边长;

23、(三)边长超过尺长度时,须用经纬仪定线。定线偏差不超过3厘米。此次实习中控制点间距离已知:l12=86.695ml23=45.074ml34=86.774ml41=46.743m(二)高程测量高程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方法,等级为图根水准。假定高程系统沿导线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1观测使用S3水准仪,先目估使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差值应小于5米),调整水准仪之水平,变更仪器高法进行测站检核,高差较差应小于6毫米,以环形闭合差应小于毫米或(式中L为水准路线的总长度,n为总测站数)。2内业计算(1)准备工作检查观测手册,记录、计算是否正确,限差是否超限。起始点为一测点。(2)计算步骤计算四个测点的高程闭合差

24、,应用检查方法检查高程闭合差,必要时作出调整。(3)计算取位高程及改正值均取至毫米,由于测站较少,高程计算也可在记录表内进行。平面控制测量数据:1点高程:56.500m2点高程:56.501m3点高程:56.480m4点高程:56.414m;1点坐标:X=8960.291mY=4134.974m2点坐标:X=8965.320mY=4221.635m3点坐标:X=9010.321mY=4219.01m4点坐标:X=9006.459mY=4132.413m第二章地形图测绘(一)一般规定1、采用经纬仪测绘法,xx版地形图图式,正方形分幅。2、当图根控制点不足时,可用交汇法或视距支导线法增设控制点。用

25、视距支导线法连续增设的控制点不能超过2个。视距长度不大于80米,双向观测的距离较差应小于边长的1/200,高差较差应小于100毫米。用交汇法增设控制点,交汇角在30150之间,并须有第三个方向进行检核。3、水平度盘读至5,尺间隔读至毫米;竖盘读至1,高程注记至厘米;4、地形点间距不大于30米,视线长度,主要地物不大于80米,次要地物不大于120米。5、楼角、庭院内、道路中心线上及其交叉、转折点、地面起伏点等应注记高程,高程点应均匀分布,间距一般为图上3厘米左右。5、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主要附属设施,除临时性的以外,均应进行测绘,支架、线杆和附属设施可适当取舍。6、测绘过程中竖盘水准气泡偏离中

26、央不大于2格。8、迁站前仪器应归零检核,并对本站所测数据进行检查不能漏测和测错。9、控制点到重要地物点的距离应当用皮尺或其它方法丈量。(二)测图准备1、图幅尺寸:500x500毫米2、方格网绘制:用长直尺法(丁字尺和图版)绘制。要求粗线0.1毫米,小方格边长与理论值之差不超过图上0.2毫米,图廓的边长、对角线长度与理论值之差不超过图上0.3毫米。3、展绘图根点:要求两图根点的展绘长度与实际丈量长度之差不超过图上0.3毫米。4、将展绘好控制点的图纸粘贴在图板上。(三)碎步测量测量学测地形图实习报告采用经纬仪测绘法,每一测站程序如下:1、准备工作:(1)观测准备:安置经纬仪于测站点上量取仪器高,照

27、准另一控制点,置水平度盘读数为0o00。(2)绘图准备:在图上绘出零方向,并用大头针将半圆仪固定在测站点上。一个碎部点的测绘步骤:立尺:立尺员将塔尺立于碎部点上;观测:观测员用经纬仪瞄准塔尺,依次读取水平度盘读数求得水平角,再读上、下丝以计算距离、最后读中丝和竖盘读数可得碎部点的高程。绘图:先用半圆仪量出水平角得出碎部点所在方向,沿此方向量取计算的距离得到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在旁边标出其高程可得碎部点的空间位置。第三部分水平巷道贯通测量图上巷道设计:在本组所测地形图上选择两导线点,其间为空地,通视好,在这两点附近绘出两点A、B,其连线即为一设计巷道的中心线。图中实线部分当作已有巷道。将A、B测设

28、到实地:先根据设计确定A、B的测设数据。若A、B位于导线点连线上,测设数据就是A、B到2、3的距离;测定A、B的坐标和高程:按规范要求,应从某两个导线点开始重新测定。由于时间关系,现直接用2、3点及其后视边测定并计算A、B的坐标和高程。要求:角度测算至秒,长度测算至毫米。计算贯通的几何要素有下列五项:(1)、贯通巷道中心线的坐标方位角:354o1351(2)、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45.163m(3)、A、B处的指向角:A=90o2713B=88o5457(4)、贯通巷道的倾角:=0o0025(5)、A、B两点的高程为:A:56.489B:56.484标定巷道的方向:分别在A、B测设指向角即

29、可确定巷道方向。测定贯通的实际偏差为:0.205米。实习心得通过这次实习,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基本能力。首先,是熟悉了水准仪、全站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

30、平,降低误差水平。(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第三,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工程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

31、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小组的密切合作和高度团结下才能使实习任务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也让我真正的体会到了我们一个小组就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的整体。正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实习的进度而这些,都是在测量实习之外所不能体会得到的。就整个实习过程来说,此次外业实习的每个步骤都已了然于胸,对于书本上的知识已基本掌握,这样来讲,也就没有太多的遗憾了。总的来说,这次实习让我体会到了外业的艰辛,内业的耐心,工作的细心,甚至还有了对建国初的测绘人员的敬畏之心。锻炼了实际的能力,让我在未来面对选择时更有信心和勇气。最后,我仅代表我们采矿06级全体同学向测量系的

32、付新启教授在本此实习中的耐心讲解和指导表示真挚的感谢!第五篇、测量学实习报告测量学测地形图实习报告浙江农林大学测量学实习报告课程:指导老师:专业班级:实习组别:实习日期:目录一、实习前言.21.1实习目的与基本要求.21.2实习准备.21.2.1实习组织.21.2.2实习仪器和工具.21.3实习安排.21.4测区概况.2二、实习内容与方法.42.1地形面积测量测图.42.1.1图根控制外业测量.42.1.2图根控制坐标计算.42.1.3图根控制高程计算.52.1.4区域界址点(地形特征点)坐标测量.62.2标准样地测设.82.2.2全站仪电子测角测距法.92.3样地树木定位测量和调查.102.

33、4内业数字成图.10三、结果分析.12四、实习感想.14一、实习前言:1.1实习目的与基本要求教学实习是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又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良好手段。通过实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测绘工作的全过程,系统掌握测量仪器操作、计算、绘图、测设以及地形图应用等基本技能,而且为今后独立组织测绘工作或林业资源调查、规划设计等打下基础。地形面积测量、样地测设调查和地形图应用是林学专业学生在林业资源调查中,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通过实习,要求学生进一步熟练各种测量仪器的操作,提高观测、计算、绘图和测设技能,要求掌握地形面积精确测量和样地测设技术,掌握利用全站仪进

34、行树木三维坐标及树高测量技能,学会地形图识别与野外应用,为独立组织测绘和解决林业资源调查、规划设计等问题打下基础。通过实习,要求并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和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1.2实习准备1.2.1实习组织本部分实习安排在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及校区周边的集体山林上进行。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实习分队,由指导老师和学生班长任正、副队长在地形面积测量、样地测设和树木定位测量环节,全队分成5个小组,每组由56人组成,设组长一名。组长负责全组的实习安排、仪器管理、组内考勤、小组评分等。各组员在组长统一安排下,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习任务。(本环节教学实习详细内容,请参阅

35、测量学实验实习指导书)。在地形图识别、野外应用与林业专题图制作环节,以3人为一小组(在原先分组基础上,每组再分成二个小组),外业调查时,每小组发一张地形图,各组员协调进行小班勾绘与小班调查;内业制图时,每个同学独立完成一张林业专题图的制作。1.2.2实习仪器和工具1每小组一台套全站仪(含主机、对中杆、棱镜、配套脚架)、一台套森林罗盘仪、一根皮尺、一个小钢卷尺、两个测树围尺)2实习区域,1:10000最新地形底图一张,地形图已经过室内预处理,区划好行政界线(实习范围界线)3地形测量、样地测设和调查记载表若干。4铅笔、橡皮、小刀自备1.3实习安排1.4测区概况测区地理位置:测量标准地为浙江农林大学

36、东湖校区。西以大小西门等为西边界,北以官塘路为界,东以学校外环为界,南以学校大门为界。其中包括东湖、各教学大楼、图书馆、体育管、体育场、实验室等。二、实习内容与方法2.1地形面积测量测图2.1.1图根控制外业测量1先在测区实地踏勘,进行选点和布点,点位标志用水泥钢钉、木桩或竹桩。线路采用闭合导线,并连测到一条已知边上,导线点位以20至30个为宜。2平面控制采用全站仪导线,高程控制采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法。外业以班级为单位,小组分工协作,每组观测45个控制点,内业每组独立完成全部控制点位成果计算。3方位角连测。仪器架于某一已知点,利用另一已知点进行定向,测定导线起始边12边的方位角。4水平角观测。在

37、每个测站,前视点安置镜站,后视点竖立花杆或对中杆,采用一测回法测出右内角i,要求上下半测回角值较差不超过40,否则重测。5距离和高差测量。选择测距模式,利用盘左、盘右两个盘位进行单向观测,测出相邻导线点之间的距离和高差D、h。经计算、检验无误后搬站,按相同方法依次测量,获取水平夹角、水平距离、高差等数据,直至结束。2.1.2图根控制坐标计算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f=测-理=测-(n-2)180f容=40n当ff容时,角度观测成果符合要求,可以进行改正和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号,平均分配到各个观测角值上,以取得改正,改正后的角值之和应等于理论值。2推算各导线边的方位角方位角推算公式:ii+1

38、=i-1i+180-i(i为经改正后的角值)根据起始边的方位角和上述推算公式,推算出各导线边的方位角,并进行检验和校核。第六篇、测量学课程实习报告测量学测地形图实习报告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课程实习报告课程名称:测量学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年级:成绩:指导教师:批改时间:目录一、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2二、实习时间和地点2三、实习项目与内容提要2四、教学实习具体方法和操作步骤31控制测量3(1)外业测量3(2)内业计算62碎部测量73误差分析84测量成果10五、测量工具使用注意事项15六、实习体会15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测量学实习目的是加强理论知识的水平,强化实际操作技能。通过一

39、周的教学实习,能理论联系实际,较熟练应用所学到测量学的基本理论,来解决实际测量问题,能掌握使用各种测量仪器来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此外,还应了解现代高新测量技术,并具有灵活运用测量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于实际的测绘,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测量学实习任务与要求是通过一周的教学实习,在实践中掌握以下两点:1.图根控制点的布设、测定、内业计算;2.通过计算机进行1:500地形图测绘。二、实习时间、地点和小组成员:实习时间安排:xx年12月31日至xx年1月6日实习地点:在学校内下安区教学楼实习小组组别:第二大组小组成员:丁子琪、杨锦荣、谢燕军、郑含凝、吴吉良、刘宇超、黄剑明

40、、林诗怀、龙志翔、胡宝叶、郑明瑜、蓝琼、顾明凯、陈俊冶、梁慧清、郑国平、谢树茂三、实习项目与内容提要:见表1表1实习项目与内容提要四、实习具体方法和操作步骤一;、控制测量原则:1)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2)前一步测量工作未检验不进行下一步测量导线布设形式:闭合导线1.外业测量(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首先,明确此次测量的任务。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第一步的选点工作。在下安实验楼区根据老师给定的范围在迂回的道路上进行选点,由于之前有的班级已经做好了路上的点号标记,所以我们直接在他们选好的点上进行控制点测量。在此,我们也回顾选点时应注意的事项:(1)通视良好,便于测角;(2)地面平坦

41、,便于量距;(3)视野开阔,便于测图;(4)点位稳定,便于保存;(5)边长适当,足够密度;(6)便于安置仪器。然后,根据初步选好的点进一步进行调查,在确保点号可以满足测量的需要时,用蓝色的油漆在点位上进行标记。注意:标记要清楚明显,不易受干扰磨损;画圈时,中间的十字交叉的线要做到独立并且要细小,这样有利于日后的对中工作;再做好组别、号数的标识(如G1,G2G12,A共十三个点)。最后,大组的人员共同熟悉所布下的点位,并且根据实际情况画好控制点的草图,并做好适当的点号标记。然后明确分工,划分自己小组的测量任务。就可以开始进行我们的外业测量的工作了。(2)运用(Nikon)全站仪进行角度测量、距离

42、测量:在测站点打开三脚架,调节脚架长度使仪器高度与观测者胸部齐平,目估架头大致水平,取出仪器放在架头上,用中心螺旋将其与三脚架连接,踩实脚尖。对中和整平:采用光学对点器对中。以“固定一脚,移动两脚”的原则,先将仪器中心大致对准测站点安置,再旋转对中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并看清测站标志,继续挪动两个脚,使十字丝对准测站的交叉的标志。此时,松开一脚的螺旋,调节该脚的长度,使得圆水准器气泡基本居中,旋紧脚架螺旋。调整基座脚螺旋,使得圆水准气泡严格居中。接着,使照准部长水准器与任意两个脚螺旋的连线平行,以相反方向旋转脚螺旋使气泡居中,用照准部转动90度,使长水准器与两脚螺旋互相正交。转动第三个脚

43、螺旋,使气泡居中。此项工作须反复进行,直到照准部转动到任何位置,气泡偏离中心不超过一格为止。最后,旋松中心螺旋,手扶基座平移架头上的仪器,使对中器分划圈对准测站点,旋紧中心螺旋即可。对中和整平是相互联系的,可重复上述步骤,这样有利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照准:(1)目镜对光将望远镜对向明亮的墙角,转动目镜的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2)粗瞄目标。松开望远镜制动螺旋和水平制动螺旋,用望远镜上的瞄准器对准目标,要从棱镜的底部开始瞄准,对准底部的中心位置,然后旋紧水平制动螺旋;(3)精确照准。转动望远镜对光螺旋,使目标像十分清晰,慢慢抬升望远镜,粗略对准目标。然后旋紧竖直的螺旋。再旋转望远镜竖直微动螺旋

44、,使十字竖丝与棱镜重合。(3)消除视差。转动对光螺旋使目标的像清晰后,若存在视差,应反复地交替进行物镜和目镜调焦,直到视差消除为止。开机:对中整平之后按“开机”键开机进入工作模式。抬起望远镜上下转动,开始进入了角度测量的模式。仪器照准棱镜时,按“测量1”键进入测量模第七篇、中国地质大学xx测量学实习报告测量学测地形图实习报告测量学实习报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点:起讫日期:班级:编写人:学号:指导教师:目录前言.1实习内容.4周口店测量实习.4温泉镇测量实习.6实习总结.9附图一:温泉镇测量实习路线图附图二:周口店测量实习路线图附图三:大砾岩山地形剖面图前言测量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所以此次

45、野外实习显得尤为重要。前11周我们在学校学习了基本理论和仪器的原理与操作方法,我们已经对测量学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很好地应对野外实习,野外有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需要我们活学活用。这是对我们所学的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及考察。通过实习可以巩固我们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在实际应用方面进行提高。本次实习历时两天,分为温泉镇和周口店两个部分。一、实习目的:巩固、扩大和加深学生从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通过实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野外应用。2.掌握航片野外判读的基本方

46、法。3.掌握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4.掌握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图上量测。二、实习任务(一)地形图的野外应用1、任务:熟悉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野外应用,分组进行野外用图找点与野外定点。2、内容:(1)准备工作:熟悉中小比例尺地形图上的要素,熟悉野外用图的基本工具(罗盘和GPS手持机)的操作;(2)野外用图:根据地形图和图上提供的路线,找到路线上事先标上的点号并将相应的点号标在地形图上。(3)野外定点:能够进行地形图的实地对应,进行坡度和断面的测量。3、实习地点:温泉镇周口店(二)航片的野外判读1、任务:掌握航片野外判读的基本方法,完成黄花城地区主要地物的野外判读工作。2、内容:(1)准备工作:了解航片

47、的地理位置和拍摄时间,对照地形图了解地貌情况。(2)野外判读:沿选定的调查路线,根据怀柔黄花城地区航片实地判读主要地物(道路、河流、居民地等),并在透明纸上绘出主要地物和调查路线。3、实习地点:温泉镇三、实习要求1、实习结束后,应上交一下资料:(1)、野外用图和定点的成果资料;用图:找点结果地形图;定点:标明定点结果的透明纸、剖面草测图和坡度计算结果。测量学测地形图实习报告(2)、野外判读成果图:标明主要地物的透明纸,并在透明纸上标明所走路线。2、遵守纪律,听从老师指挥,积极参与各项操作和练习中。四、实习工具:罗盘仪,GPS手持机,地形图,铅笔,橡皮,小刀,测绳,量角器,三角板,记录板,记录纸

48、,透明纸,报告纸。第八篇、地形图测绘实习实习报告模板测量学测地形图实习报告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地形图测绘实习实习总结报告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实习总结报告实习名称:地形图测绘实习姓名:杨秋凤班级:测绘122学号:xx210396谷双喜指导老师:实习时间:12月23日至12月29日评定成绩: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制地形图测绘实习实习总结报告xx210396杨秋凤一、实习目标巩固和复习现代测量学和现代地图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测绘仪器(全站仪、水准仪等)和测绘成图软件Cass的基本操作。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基本方法。学会团队协作和与人沟通的技巧。二、实习内容1)计划与设备1实验时数安排4学时,实验小

49、组由45人组成。2.水准仪1套,全站仪1套,木桩和小钉若干,水准尺一根、,小钢尺一个。3在实验场地选择一条闭合导线(34站),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4实验结束后,进行三角高程导线计算、碎部点计算并绘制图形,每人上交一份实验报告。2)测区概况及外业数据采集1.测区概况:水准测量与图根导线测量都在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内进行,由于学校整体建筑在低矮破碎的丘陵地形上,各点之间相对高程不大,这给水准测量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就在进行图根导线测量的局部区域来说,测区内树木,灌木较多,通视情况一般,且多陡坎,沟渠的复杂地物,给我们并不熟练的图根导线测量带来了一定难度。另外,由于测区位于校园主干道附近,且周围有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等设施,导致测区内人流量较大,容易对实习中的人员和仪器造成干扰或者带来危险。在实习过程中,荆州市区的天气状况以晴阴天为主,并且时常伴随着小到中雨,气温也一直在12-25度徘徊,这些,也都给测量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2.外业数据采集图根控制测量:确定测区范围、边界、地形、地物然后在测区选定由34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