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知识点___大一要点_第1页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知识点___大一要点_第2页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知识点___大一要点_第3页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知识点___大一要点_第4页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知识点___大一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总结第一章 绪论系统误差:由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 具有单向性、 重现性、 可校正偶然误差:随机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大小正负难以确定,不可校正,无法避免,服从统计规律(1)绝对值相同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2)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准确度 : 在一定测量精度的条件下分析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用误差衡量精密度 (precision): 多次重复测定某一量时所得测量 值的 离散程度。用偏差衡量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精密度好是准确度好的前提; 精密度好不一定准确度高测定结果的数据处理(1)对于偏差较大的可疑数据按 Q 检验法进行检验, 决定其取 舍;(

2、2) 计算出数据的平均值、 平均偏差与标准偏差等; 复习 p12 例题对于可有效数字及其计算规则 有效数字 :实际能测得的数据, 其最后一位是可疑的 疑数字一般认为有 1 的误差 例: 滴定管读数 21.09 mL 分析天平读数 0.2080 g 最后一位为可疑值注意: (1) “0”的作用:有效数字 (在数字的中间或后面) 定位 作用(在数字的前面)(2)对数值 (pH 、pOH 、pM 、pK 等)有效数字的位数取决 于小数部分的位数。计算规则: (1) 加减法 :计算结果小数点后的位数与小数点后 位数最少的数据一样。(2)乘除法(乘方、开方、对数)计算结果的有效位数与有效 位数最少的数据

3、一样。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基本概念: 化学反应进度、 体系与环境、 状态与状态函数 ( 状 态函数的特征 ) 、热与功 ( 热与功的符号、体积功的计算 W p V ) 、内能和热力学第一定律 ( 热力学定律第一定律数 学表达式 U = Q + W)rH m 的计算 rHm:摩尔反应焓变, 对于给定的化学反应 ,反应进度为 1mol 时的反应热rH m:化学反应中,任何物质均处于标准状态下,该反应 的摩尔反应焓变fH m:在温度及标准态下,由参考状态单质生成1mol 物质的标准摩尔反应焓变即为物质在温度下的标准摩 尔生成焓。参考状态单质的标准生成焓为零。1.利用 fH m 计算 rH mr H

4、 m (298.15K)B f Hm.B (298.15K) , rH m rH m (298.15K) ;B2.盖斯定律:在恒容或恒压同时只做体积功的情况下,任一 化学反应,不论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分几步完成的,其化学 反应的热效应总是相同的,即化学反应热效应只与始、终状 态有关而与具体途径无关。根据盖斯定律若化学反应可以加 和,则其反应热也可以加和。反应的方向 热力学中,有两条重要的自然规律控制着所有物质系统的变 化方向(1) 从过程的能量变化来看, 物质系统倾向于取得最低能量状 态; (2)从系统中质点分布和运动状态来分析,物质系统倾向 于取得最大混乱度 。热力学中,体系的混乱度用熵来量度

5、的。符号 :S 对于物理或化学变化而论, 几乎没有例外 :一个导致气体分子 数增加的过程或反应总伴随着熵值增大,即:S 0;如果气体分子数减少, S 0自发过程; S(孤 ) =0 平衡状态;S(孤 )0 非自发过程判断反应方向的判据是 G适( 用条件: 恒温恒压只做体积 功):G 0 非自发过程; G= 0 平衡 状态H、 S对反应自发性的影响( G =H- TS)H0,则 G0, S0任, 意温度下均非自发H0, S0,则高温下 G0,即高温自发, 低温非自发H0,则高温下 G0, 低温下 G0,即高温自发, 低温非自发rG m的计算(1)利用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计算r Gm (298.

6、15K)B f Gm.B (298.15K) (只有 298.15K 时的 fG m,B 数B据,该方法只能计算 298.15K 时的 rG m)(2) 任意温度下的 rG m可按吉布斯 亥姆霍兹公式近似计rG m(T) Hrm (298.15K)- TrS m(298.15K) ( Hr m KJmolrS mJmol-1K -1 注意单位换算 ) 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范围的计算rG m(T) Hrm (298.15K)- TrS m(298.15K)rH m (298.15K)- TrS m(298.15K)0 ( 反应自发 )rH m (298.15K) 和 rH m (298.15K)

7、可以通过热力学数据算 出,从而可求出自发进行的温度范围。 ( p58 例 3-7) 第四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瞬时速率、 平均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碰撞理论、过渡状态理论)活化分子、 活化能(能用化学反应速率理论解释浓度、 温度、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基元反应) 、速率方程、反应级 数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反应的活化能大小; ( 2)外因:浓度、温度、催化剂(不要求计算) 标准平衡常数 K ccB 即平衡浓度除以 c (1 mol L 1) pB 即平衡分压除以 p (100 kPa),(1) K

8、 表达式的书写 溶液用相对平衡浓度表示, 气体用相对平衡分压表示, 标准平衡常数是量纲为 1的量。复相反应中,固体、纯液体 和溶剂不写入式中,即用 “1”表示( 2) K 的求算: a通过表达式求得; b由rGm RTlnK 求得rGm RTlnK (1) 此式把动力学与热力学联系起来,只要知道了某温度下 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rGm ,就可以求出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K。(2) rGm值愈小(越负),则 K 值愈大,反应达到平衡时进 行得愈完全。非标态下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为: 当 QK rGm KrGm 0 反应正向非自发多重平衡规则 若干反应方程式相加(减)所得到的反应的平衡常数为这些

9、反应的平衡常数之积(商) 。反应 1=反应 2+反应 3 K1 K 2 K ;3 反应 1=反应 2-反应 3 K1 K2 / K3反应 1=m反应 2 K1 (K2 )m化学平衡的移动 (吕.查德里原理 )1. 浓度(分压) 、总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此时温度不变,因而 K为定值)2.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影响 K)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 热反应方向移动,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1. 写出反应方程式; 2.找出各物质的初始浓度 (分压);3.设定 未知数表示出各物质的平衡浓度 (分压)4.表示出平衡常数 (标 准平衡常数或实验平衡常数 ) 得到方程 5.求解方程

10、解出未 知数( p87 例 4-10)第五章 四个量子数的取值及物理意义(1)主量子数 n:取值:1,2,3, 等n正整数。描述原子中电子 (出 现概率最大区域 )离核的远近, n越大,电子 (出现概率最大区 域)离核的距离越远, 能量越高,同时 n决定电子层(2)角量子数 l:0 1 2 3n-1物理意义 1:决定波函数角度分布图和电子云角度分布图的形状物理意义 2:在多电子原子中与主量子数 n 一起决定电子的 能量 n相同, l 越大能级越高EnsEnp7.00 弱碱的滴定:化学计量时产物为该弱碱的共轭酸, ,则 pH V2 组成为 NaOH + Na2CO3; V1 K SP 时,溶液为

11、过饱和溶液,沉淀析出 ;QiK SP时,溶 液为饱和溶液,处于平衡状态 。QiK SP 时,溶液为未饱和溶液 ,沉淀溶解 。 影响难溶电解质溶解度的因素: 本性、温度、同离子效应、 盐效应(注意不在纯水中, 溶解度的计算 p198 例 7-3,p200 例 7-7 )知道银量法的对应的名称和使用的指示剂 第八章 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氧化数、氧化还原电对、电极 、原电池离子 电子法(半反应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电极电势的绝对值无法测定解决方法就是使用参比电极 标准氢电极规定 :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 0V标准电极电势 E 氧化型/还原型 标准电极电势:电极处于标准态时 的电势标准电

12、极电势表示在电极反应条件下,对某物质氧化型得电 子或还原型失电子能力的量度电极电势数值越小 还原型的还原能力 (失电子倾向 )越强 电极电势数值越大 氧化型的氧化能力 (得电子倾向 )越强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组成电极的氧化还原电对的性质、溶 液的浓度、体系的温度对于一个特定的电极,标准状态时,其组成、浓度(分压 )、温度均唯一确定,所以一个电极的 标准电极电势唯一确定标准状态下:Gm nF电动势和吉布斯函数变的关系 G nF 0.059 (C氧化型 /c )a E氧化型/还原型 E氧化型/还原型n lg (C /c )b能斯特 (Nernst)方程n (C还原型 /c )应用 Nernst

13、方程的注意事项( p228 例 8-10 ,p257 16 题) (1)电对中的固体、纯液体用 1 表示,溶液浓度为相对浓度, 气体为相对分压 ,p/p(2) 如果还有其他物质参加电极反应,如H 、OH,这些物质的浓度也应表示在能斯特方程式中。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rGm ,电动势 , E E 反应正向进行 rGm = ,电动势 =, E= E 反应处于平衡 rGm ,电动势 ,E E反应逆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计算lgKnF2.303RTn(E(+) E(-) )0.0592n 反 应 中 转 移的电子数氧化还原滴定法KMnO 4 的自动催化反应、诱导反应 氧化还原滴定突跃:化学计量点前后 0.1% 范围内滴定剂和 待测物两个氧化还原电对的电势的急剧变化 影响氧化还原滴定突跃范围的因素:氧化还原滴定中影响电 势突跃的主要因素是反应完全程度,即是两个电对的条件电 极电势差,两个电对的条件电极电势差越大,反应越完全。 氧化还原滴定法中的指示剂:自身指示剂(KMnO 4) 、特殊指示剂 (淀粉 )、氧化还原指示剂 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