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一)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 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 尽而反,何必见戴!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 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 (选自世说新语)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 因起彷徨因: (2) 尝暂寄人空宅住 尝: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反,何必见戴! 3 “何可一日无此君”表达了古人怎样的理想和追求? 4 “雪夜访戴
2、”表现了王子猷怎样的个性? (二) 韩魏公知北都,有中外亲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公 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乃开醇召漕使显官,特设一卓,覆以绣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 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 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 【注释】韩魏公知北都:韩魏公担任北都的行政长官。中外亲:表兄弟。坏冢:荒墓。卓: 同“桌”。 1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 云耕者入冢而得得: (2) 公以百金答之答: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故也,何罪之有? 3“吏
3、将伏地待罪”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4 本文表现了韩魏公什么样的品质? (三) 林道人诣谢公。东阳时始总角,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王夫人 在壁后听之,再遣信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 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林道人:晋代和尚支道林。谢公:谢安,东晋名相,死后追封太傅,世称谢太傅、谢 公。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其父谢据早亡,下文“家难”即指此事。总角:儿 童头结发成小髻,常用以指代儿童。信:传信的人。朝士:朝廷官员。 1 解释加点词语在
4、句中的意思。 (1) 东阳时始总角 始: (2) 谢公语同坐曰 语: 2文中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 ”标出来。 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 3 王夫人为什么坚持要“流涕抱儿以归”? 4 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四) 目不见睫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 ”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 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为盗于境内, 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庄王乃止。故知之难, 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释】庄:战国时楚
5、庄王后裔,后降汉。 1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 臣愚患之患: (2) 故曰:“自见之谓明。” 故: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王之伐越,何也? 3 读了本文后,你想到了与本文主旨相关的哪个成语或俗语? 4 结合本文内容说说楚庄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濠州定远县一弓手,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 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 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 乎?”偷曰:“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选自沈
6、括梦溪笔谈) 【注释】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村步:村埠 头。步,通“埠”,码头。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1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 善用矛 善: (2) 一举而毙 毙: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 3. 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弓手在与小偷决斗中取胜的原因。 4. 谈谈读了本文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六) 鲍君 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 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 鲍鱼主过庙下
7、,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 ”于是乃息。 1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 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去: (2) 人具为说具: 2文中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 ”标出来。 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 3 本主“不敢持归”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4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七) 害群之马 “若知具茨之山乎? ”曰:“然。” “若知 黄帝将见大隗于具茨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 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 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
8、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 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释】大隗:传说中的神名。具茨:山名。奚:何,什么。 1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问涂焉涂: (2)黄帝再拜稽首 再: 2文中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 ”标出来。 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 3. 小童是如何指导黄帝治理天下的?(用自己的话总结) 4 成语“害群之马”现在通常用来比喻什么? (八)贾人渡河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 阴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
9、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 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 ”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 ”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 立而观之,遂没。 1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向许百金 向: (2)许金而不酬 许: 2文中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 ”标出来。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3 贾人许百金而酬十金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4 你认为济阴贾人是个怎样的人? 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 【注释】啖:吃。若:及,至于。
10、奋掷而出:用力纵身逃出。 1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 咸无所好咸: (2) 束氏日市肉啖之 市: 2文中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 ”标出来。 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3 狸狌失去捕鼠本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读了这则寓言,你得到什么启示?(写出一条即可) (十) 李存审出于寒微,常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 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粱,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注释】李存审:五代时后唐的大将。镞:箭头。尔曹:你们。膏粱:精美的膳食。膏,肥 肉。粱,精米。 1
11、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 少提一剑去乡里 去: (2) 位极将相极: 2文中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 ”标出来。 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 3. 李存审“位极将相”之前有怎样的经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4 有人为子孙留下丰厚的家财,李存审却把自己身上所中的百余箭头留给孩子。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什么? (十一)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 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 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
12、留其四 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京师:京城。果蔬:泛指菜肴。酒三行:指喝了几杯 酒。脔:切成块的肉。箸:筷子。 1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 公约之饭之: (2) 惟啖胡饼中间少许惟: 2文中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 ”标出来。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3 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 从文中可看出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用自己的话回答。 (十二)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 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
13、面被褥, 诈熟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 熟眠,于是得全。于时人称其有智。 (选自世说新语,有删减) 【注释】王右军:王羲之。减:不足。大将军:王敦。钱凤:人名,字世仪。从:纵。 1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大将军尝先出 尝: (2)屏人论事屏: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 3 文中大将军和钱凤为什么“大惊”?用自己的话回答。 4文中的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课外文言文阅读答案 (一) 1 于是。 (2)曾经。 2 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没了自然就返回了,为什么一定要见戴安道呢?
14、3 正直谦虚、坚忍不拔。 4 率性而为、高尚有节。 【参考译文】 王子猷住在会稽山北面,一天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推开卧室门,命仆人斟上酒,看到四 面一片洁白。于是他感到犹豫不决,吟咏起左思的招隐一诗,忽然怀念起戴安道。当时戴安道在剡 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安道家门前没进去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原因, 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没了自然就返回了,为什么一定要见戴安道呢? ”王子猷曾 “暂时住一下,何必这样麻烦?”王子猷吹口 经暂时借住别人的空房,随即叫家人种竹子。有人问他: 哨并吟唱了好一会,才指着竹子说:“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 (二) 1 .
15、获得,得到。 (2)答谢。 2 .(你)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呢? 3 .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 4 .待人宽厚。 【参考译文】 韩魏公担任北都的行政长官,他的一个亲戚献给他一只玉盏,说是耕地的人进入荒墓得到的,玉 盏从里到外没有一丝斑点,果真是绝无仅有的好东西。韩魏公用百两金子答谢他,特别视为珍宝。于是 打开醇酒召集负责水运粮食的官员和显要官员,特意准备了一桌饭菜, 用绣着花纹的衣服覆盖着,把玉 盏放在上面,并准备用它来饮酒,劝客。不一会儿被一个武官不慎碰倒了桌子,玉盏摔得粉碎,在座的 客人都很惊愕,那个武官趴在地上等着发落。韩魏公却不慌不乱,笑着对在座的宾客说:“东西也有它 破损的时候
16、。”又对那个武官说:“你是不小心触翻了桌子,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呢?” (三) 1 .才。(2)告诉(或:对说)。 2 新妇少遭家难| 一生所寄|唯在此儿。 3 新病起;一生所寄,唯在此儿。 4 示例:可怜天下父母心,母爱最纯洁、最真诚。(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支道林和尚去拜访谢安。 当时东阳太守谢朗还年幼,病刚好,身体还禁不起劳累, 和支道林一起 清谈,终于弄到很累的地步。 他母亲王夫人在隔壁房中听见这样,就一再派人叫他回去, 可是太傅谢安 把他留住。王夫人便只好亲自出来,说:“我早年寡居,一辈子的寄托,只在这孩子身上。”于是流着泪 把儿子抱回去了。谢安告诉同座的人说:“家嫂言辞情意
17、很激愤,很值得传诵,可惜没能让朝官听见!” (四) 1 .担心。 (2)所以。 2 .大王进攻越国,为什么呢? 3. 示例:知(智)者不惑;人贵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4 开始楚庄王不顾国内“政乱兵弱”,想要讨伐越国,可知楚庄王是一个缺乏自知之明的人。但 是,听了庄子的进谏后“乃止”,可见楚庄王又是一个善于纳谏、知错就改的人。 【参考译文】 楚庄王想进攻越国, 庄子劝谏道:“大王进攻越国,为什么呢?”楚庄王说:“因为越国政事混乱, 军队软弱。”庄子说:“我虽说很无知,但深为此事担忧。智慧如同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却看不到自 己的睫毛。大王的军队被秦、晋打败后,丧失
18、土地数百里,这说明楚国军队软弱;庄在境内作乱,官吏 无能为力,这说明楚国政事混乱。可见楚国在兵弱政乱方面,并不比越国强。您却要讨伐越国。这样的 智慧如同眼睛看不见眼睫毛一样。”楚庄王便打消了伐越的念头。所以了解某件事的困难,不在于能否 看清别人,而在于能否看清自己。所以说: “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才叫做明智。 1 . (1)擅长。 (2)杀死。 2 你敢和我在县尉的马前决一死战吗? 3弓手运用智谋,找到突破口,抓住机会,战胜小偷。 4. 做事要善于使用智谋,遇事要动脑筋。 【参考译文】 濠州定远县有一个弓手, 擅长使用矛,远近的人都佩服他的技能。有一个小偷也擅长击刺, 常常蔑视 官军,只是与这位弓
19、手技艺不相上下,说:“(如果)见到他,一定要和他决一死战。”一天,弓手因事来 到村里,恰逢小偷在市肆喝酒,势不可避,就拖矛来斗,观看的人围得像墙一样。许久,两人都僵持不 进。弓手突然对小偷说:“县尉来了。我和你都是好汉,你敢和我在县尉的马前决一死战吗? ”强盗说: “好。”弓手话音刚落举手就刺,一下就将他刺死了,大概是趁空隙攻击。 (六) 1 . (1)离开。 (2)详细。 2 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 3. 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 4示例:要主动探究事理,要敢于质疑。 【参考译文】 从前有个人设下绳网想捕获獐子,套住了一头獐,主人没发现。一个过路的人偷走了獐。过路人想
20、想 觉得太不仁义,就把带着的咸鱼放一条在网里后离开。原来的主人回来后,(看见)放在那里的绳网中放 着咸鱼,奇怪地认为这是神,不敢拿回去。于是,村里人就在此建了个祠庙,称为“鲍君”。后来很多 人都信奉这个庙的鲍君,有病的人求鲍神后偶然好了,就更说这神特别灵。七八年后,那个当初往网里 放咸鱼的人经过祠庙,问起原因,村里人就详细地告诉了他。这人说:“这是我的咸鱼呀!哪里有什么 神灵啊! ”于是这件事就平息了。 (七) 1 . (1)通“途”,路。(2)两次。 2 .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 3. 示例:对有损国家的团体或个人,要及早发现、及早处理。 4. 比喻危害集体的
21、人。 【参考译文】 黄帝到具茨山去拜见大隗,正巧遇上一位牧马的少年,便向牧马少年问路, 说:“你知道具茨山吗?” 少年回答:“知道。”又问:“你知道大隗居住在什么地方吗?”少年回答:“知道。”黄帝说:“这位少年, 真是了不起啊!不只是知道具茨山,而且知道大隗居住的地方。请问怎样治理天下? ”少年推辞不说, 黄帝又继续追问。少年说:“治理天下的人,这与牧马的人有什么两样呢?也是去掉其中不好的马罢了。 黄帝听了拜了两拜,叩头至地行了大礼,口称牧童为“天师”而退去。 (八) 1 . (1)刚才。 (2)答应。 2.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3 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
22、得十金,犹为不足乎? 4 不信守承诺、贪财吝啬。 【参考译文】 济阴郡的商人,渡河时船沉了,(危急中)伏在河中漂着的枯草上哭喊着。 有个渔夫驾着船去救他,还 没到他身边时,商人就急忙喊道: “我是济阴郡的世家大族,你救了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渔夫用船 把他救上陆地以后,商人却只给了渔夫十两金子。 渔夫问他:“刚才你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现在却只给十两,难道不是不可以吗? ”那商人马上生了 气变了脸说:“你是个打鱼的,一天之内能有多少收入呢?而现在一下子得了十两金子,还觉得不满足 吗? ”渔夫很不高兴地走开了。 过了些日子,这个商人坐船沿着吕梁河而下,船触礁又翻了,而那位渔夫也在那里。 有人便问
23、他:“你 怎么不去救救他呢?” 渔夫说:“这就是那个答应给我百两金子却又不兑现的人。”渔夫站在那里看着那 条翻了的船往下沉,(过了一会儿)商人和船就沉到江中去了。 (九) 1. (1)都。(2)买。 2 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3. 以啖肉故(生活过于安逸,不愁生计 )。 4示例:(1)过分的享受、过度的溺爱,都会带来不良的后果。(2)养尊处优的生活会让人连最基本 的生活技能也失去。(3)优越的生活条件,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就会消磨人的意志。 【参考译文】 卫国有个姓束的人, 他对于全世间的东西都不爱好,只爱好养猫。猫是捕鼠的动物,他家已经养到了 一百多只,家里周围所
24、有的老鼠将要被猫捕完了。猫没有吃的了,饥饿得整天嗥叫。 束氏每天到集市上 买肉喂它们。猫生了儿子又生了孙子,因为吃肉的缘故,竟然不知道世上还有老鼠,只知道饿了就叫, 一叫就得到肉吃。吃完肉就懒散地走走,非常快乐自在。 城南有个读书人家里正遭鼠患,老鼠成群地跑来跑去,有的甚至落入缸里去了, 读书人急忙到束氏家 借了猫。 猫看见老鼠的两只耳朵高高地竖立着,眼睛突露像黑漆一样贼亮,还有红色的胡须,又发出吱吱的乱 叫,猫以为老鼠是奇怪的东西,在缸沿上随着老鼠转来转去,却不敢下去捉老鼠。读书人非常生气,就 把猫推了进去。猫十分害怕,对着老鼠大叫。过了一会儿,老鼠估计猫没有其他的技能,就去咬猫的爪 子,猫吓得奋力跳出了缸。 (十) 1 . (1)离开。 (2)至,至腹达到。 2 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 3 提示:围绕“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回答。 4 提示:围绕“教育孩子富贵来之不易,须知创业艰难;在安逸的生活中不可丧失斗志,应多多历 练,有所作为”回答。 【参考译文】 李存审出身贫穷没有地位,他常常训诫他的孩子们说:“你们的父亲年轻时只带一把剑离开家乡,四 十年了,地位达到将相之高, 其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