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之吴姓的悠久历史吴家子弟留字辈寻祖_第1页
百家姓之吴姓的悠久历史吴家子弟留字辈寻祖_第2页
百家姓之吴姓的悠久历史吴家子弟留字辈寻祖_第3页
百家姓之吴姓的悠久历史吴家子弟留字辈寻祖_第4页
百家姓之吴姓的悠久历史吴家子弟留字辈寻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百家姓之吴姓的悠久历史吴家子弟留字辈寻祖吴姓,最早起源于炎帝姜姓距今已有 5000 多年历史, 吴姓的第二个起源源自祝融氏吴回氏族距今已有4000 多年历史,吴姓的第三个起源是出自姚姓距今已有 3500 多年历 史,吴姓的第四个起源是出自黄帝姬姓距今已有2600 多年的历史(太伯,被后世吴姓人称为开氏始祖。魏晋至隋唐的 700 多年里,吴姓得到巨大发展, 元和姓纂中说,这期间 的吴姓家族主要分布在吴郡、 武昌、 濮阳、 渤海、陈留等地。 宋朝时,全国吴姓有 170 万人,是当时的第八大姓。吴姓人 口最多的省份是江西,有 22 万多人。江西、安徽、山西、 浙江、山东、福建 6 地的吴姓人口就有

2、102 万多人。元明时 期,吴姓人开始移民东南亚。菲律宾的吴姓华人,主要来自 福建沿海地区, 也有广东、 台湾的吴姓人。 据有关资料显示, 19 世纪末期, 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有 5 万多华侨华人, 吴姓人 口排在第七位。 2015 年,吴姓在朝鲜位于前 20 大姓之列。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地的吴姓人,主要来自广 东、广西、 福建。 2魏略、晋书、梁书、北史、路 史等史料记载,汉、魏至隋唐时,日本倭王曾多次派遣使 者朝拜中华王朝,并郑重表明:日本王室是吴太伯的后裔。 源流发展与其他姓氏有所不同的,吴姓的起源稍稍有点复 杂,涉及炎帝、黄帝,还有少数民族。总的来说,大致有 5 个起源。源

3、于姜姓吴姓第一个起源,是源自炎帝姜姓。早在 黄帝之前, 有一个属于姜姓的部落, 这个部落以驺虞为图腾。 上古时,虞和吴同音,后来转为谐音,且字形相近,可以通 用,到战国时期,虞、吴才开始区别。所以这支部落把图腾 解释为吴,把吴作为部落的名字。夏朝时,吴部落迁徙到观 津(今河北武邑东) 。夏王少康时期,吴部落有个人叫吴贺, 以善射著称,曾和当时的神箭手后羿比射。这个姜姓吴部落 的人,后来就以吴为姓氏,至今有 5000 年以上的历史。源 于姬姓泰伯第二个起源, 是出自黄帝姬姓。 这个起源的吴姓, 在历史上最有名气、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人丁也最旺盛, 是目前大多数吴姓人公认的吴姓起源。商朝末期,黄帝

4、后裔 古公亶父带领部落在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一带)定居 下来。他有 3 个儿子:太伯(又称泰伯) 、仲雍和季历,季 历儿子姬昌很有才能,古公想让季历做他的继承人,那样就 可传给昌。太伯为了让位,与仲雍带着家眷远走南方的吴越 一带, 建立了吴国。 春秋后期, 吴国崛起, 后来被越国所灭, 吴国的遗民就以国为姓。这支吴姓至今有 2600 多年的历史 太伯没有儿子,他去世后,弟弟仲雍继立为吴君。仲雍接任 国君后,继续开拓太伯奠定的基业。在吴姓的发展史上,仲 雍的地位仅次于太伯。仲雍下传 3 代到周章。周章因不忘自 己是周人后裔,故名为周章。周章继位时,周武王已灭掉商 朝,建立了周朝。周武王大封天

5、下诸侯,派人寻找太伯、仲 雍的后裔。由于周章已当上吴君,就因地正式封周章为句吴 国君,周章的弟弟仲,被封在周原附近的虞(今山西平陆境 内),建立虞国,仲被称为虞仲。周武王又追封太伯为吴伯。 太伯,被后世吴姓人称为开氏始祖。仲雍,被称为吴姓传代 血缘始祖。 1 源于吴回第三个起源,源自吴回。颛顼的孙子 老童,有两个儿子:重黎和吴回。吴回的氏族,住在姜姓吴 部落的故地。当时正处于舜的时代,舜把掌管火种的光荣使 命交给重黎。 后来, 重黎因罪被舜杀了, 让吴回继任祝融氏。 夏朝时,吴回的氏族迁到山西平陆的吴山。商朝时,这支氏 族迁到山东临朐,史称王吴。商朝末期,有个叫吴伯的人, 就是吴回氏族的后裔。

6、算下来,这支吴姓的历史有 4000 多 年。源于姚姓第四个起源,出自姚姓。舜是地处偏远地区的 东夷族的一支部落的首领,接替尧的位置后,把部落迁到古 吴之地(今陕西平陆吴山旁边的历山) ,史称有虞氏。禹的 儿子启建立夏朝后,封舜的儿子商均在虞地(今河南虞城) 成为方国虞国。虞国的虞思,把两个女儿嫁给少康,还帮少 康复兴夏朝。商朝建立后,虞国衰落灭亡,虞国的遗民以吴 为氏。秦末农民起义的首领之一吴广, 就是姚姓吴姓的后裔。 这支吴姓至今有 3500 多年的历史。家谱文献全国吴氏宗支 蕃衍志不分卷,杨继盛编纂,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 犹他州家谱学会。全国吴氏宗支世系图不分卷,著者待考, 手写本一

7、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全国吴王寿梦等四子季札公世系图不分卷,吴如胜编纂,手写本一册。 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全国吴氏先代溯源引不分 卷,吴呜凤撰,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 会。吴氏宗谱三十六卷,首两卷, (民国 )吴传篪等编修,民 国十七年 (公元 1928 年 )兰蕙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八册。 现被 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氏冯墅分宗谱十卷, 末一卷, (民 国)吴越材等纂修,民国十七年 (公元 1928 年 )至德堂木刻活 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吴氏宗谱二十 四卷,著者待考,民国十八年 (公元 1929 年 )诒安堂木刻活字 印本二十四册

8、。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吴氏世谱三十 卷,首一卷, (民国 )吴治埔主修、吴治鸠编纂,民国二十二 年 (公元 1933 年 )让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 现被收藏在中 国国家图书馆。吴氏宗谱续刻十卷,末一卷,(民国 )吴莘耕纂辑,民国三十三年 (公元 1944 年 )至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 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贺宗谱五十二卷, (民国 ) 吴人镜七修, 民国三十五年 (公元 1946 年 )木刻活字印本五十 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吴氏历代及德庆广公派下 迁西族谱一卷, (民国 )吴冠凡编修, 民国三十七年 (公元 1948 年 )石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毂城县图书馆。

9、8-10 湖南省渤海吴姓湖南醴陵分支字派为: (21 世纪以来已到了“定” 字辈) 廉让开祥远, 友恭发庆长, 亨嘉逢康泰, 运会际明昌。 传家宜忠厚,立品尚端方,自从名永定,勋业振纲常。继先 贵务本,耀祖重安邦,循法显道哲,守信添谊良。华藻蕴繁 士,英才绍宗光,言功建树伟,奇志贤声扬。湘中吴姓自宋 代( 1260 年)由木兜公携族弟木裕公由赣迁湘,木字派至兴 字派均同,兴字派以下各宗自修族谱,自立字派。新化县分 支字派为:(21世纪以来已到了“成”字辈,泰伯第 103 世) 绍式成添共景木;学启齐家助国兴;文怀达;耀德永以守; 骏甸自振上;开基崇厚贻;谋永继名成;笃生逢泰运;绣锦 茂芳春;仰

10、源追祖德;敦本树先声;治际升平会;恩敷亿兆 宁;清芬存礼让;南楚育奇英。安徽桐城、枞阳高甸吴:分 为保庆和荣华两股。保庆股的祠堂是崇本堂,字辈是:世承 宗德,忠厚纯良,光崇先志,景运宏昌。 (作者吴光祖是 20 世)自 21 世起,两股同取以下十六字:宣昭( 22世)义问, 自求多福,于万斯年,孝思维则。 2011 年高甸吴荣华堂成功 修谱,续字辈:宣昭( 22 世)义问,自求多福,于万斯年, 孝思维则。鸿学开元,友信长传。大成怀兴,祖泽其绵。麻 溪吴:诒厥孙谋, 聿怀多( 22 世)福,绳其祖武, 永言孝思。 豸岭吴(马埠吴) :一正贤学,元世光昌。家法可遵,礼( 22 世)义文章。昭兹来许

11、,福禄尔康。聿修厥德,长发其祥。 安徽桐城、枞阳三支吴姓曾于清末民国时期相继修谱,其字 辈四字一句均一字不差地取自诗经大雅之文王之什 中的词句。贵州省贵州毕节大方吴姓良弼公荣枝字派为: 良公番曰有,威作学国耀,尚善绍枝芳,世永贤儒起,曾元培德昌 ,建政修齐道,崇文立本昂,育材承圣训,礼义广 宣扬, 恩周思显祖, 明哲以书香, 克孝传家久, 宽厚惠泽长, 年同尧舜时,应守可为纲,中心观必大,延龄益寿康,泰基 谦山让,秦晋汉豫章,亮寅丕振宁,南华庆锦堂,云礽著绩 伟,金鸾来凤翔,居庭松翠照,蓂秀继辉煌 贵州正安吴姓字派为:世传万古,严汉承宗,太廷忠兴,典型的有正安 县市坪乡刀塘苗寨 4000 余人

12、,全部为苗族吴姓。贵州省都 匀市基场乡山西移居部分字辈:顺启富发祥,文龙邦永进, 得贤千万宝四川省川西都江堰(灌县)吴家大冬水吴氏家族 世系排行:“春仁启碧玉,泗天作俊佳,守太宏先治,肇懋 方明昌。金光照江海,鹏征星宇开,福利寿喜旺,荣华富贵 祥。”四川都江堰大观、街子交界处没头河吴氏一脉世系排 行:(九十一世起: )来元应芳升, 伯肇永维兴, 国家光玉(裕) 泽,文士庆庭登。 广东省潮州府潮阳县贺陇 (河陇) 吴氏(十 七世起): 文、克、至、盛、承、先、恢、统 广东省葫峰吴氏一支家谱字派 :立定扬明圣、家声克振兴、继承 荣耀祖、奕世显朝廷、宏开善述作、衍庆展文英、应树鸿伟 志、永期更日新、

13、爱国忠良勇、安帮贤豪卿、成名标史册、 晋禄正廉清、让德崇先烈、友逊绍纶珍、礼仪相传习、信义 乃本根、敦宗举孝道、和睦发祥祯、谦光能受益、修齐典模 称、万年怀同绪、亿兆享平升。广东省普宁市船埔镇种德堂 吴氏字辈(当地第七世起排) :敦宗正穆,俊秀用章,纪常 名鼎,奕季联芳。 2001 年续排增十六字辈:毓仁贻衍,德让 智傅,冠翰崇沛,宏振光华。其中“用”字辈相当于全国吴 氏第 101 代。河南省河南省商城县一支家谱字派(一百零一 世起):闻学传宗,忠孝允从。世承先志,家庆国封。德为 仁积,道以义隆。贻谋祖泽,绍业天功。长开佑启,远裕宽 宏。迎祥保太,本懋枝荣。芳名百代,光耀大同。显扬辉荫, 景际云龙。良善登科第,英才著玉京。圣贤帛统绪,伦纪守 和平。 克信诗书礼, 源寻雅颂声。 延陵陪宇宙, 渤海满怀瀛 江苏省徐州下邳吴姓,明洪武年间,先祖官居古下邳,繁衍 后代,枝繁叶茂。下邳吴氏 117 世起各支统一字辈:仁爱忠 孝嗣续长,鼎盛昌隆煜华章,法治国泰呈祥瑞,清正廉明民 富康。其它吴氏思源堂一支字辈: “国士登来世文章启今时 德原泽宜远材高功应奇英伦光前列叙余炳忠夷家庭修法则 为政树鸿猷一本乐昌顺封赐记岐周” 。吴氏三让堂一支字辈: “忠厚传家远行亲继泽长衣冠登相位黼黻发荣光” 。吴氏一 支字辈:“傅经立大本翼德守朝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