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_第1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_第2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_第3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简答题1. 简述隋唐燕乐的内容及使用情况。燕乐指的是皇帝宴请群臣和外国使臣场合中的音乐活动。燕乐音乐中大量的外来音乐,又体现了泱泱大国的古老传统。隋文帝时,初设七部乐,隋炀帝时设九部乐,唐高祖时期沿袭。唐太宗消去礼毕,增设燕乐和高昌为十部乐。十部乐之后又分立部伎和坐部伎,一 种是坐着演奏,一种是站着演奏,两种不同的演奏方式。其中燕乐中的大曲是一种 融器乐、声乐、舞蹈于一体的大型题材的乐曲。表演场面场面辉煌,结构长大,比较集中的 体现了隋唐的燕乐艺术成就。2. 简述乐论中的音乐美学思想。答: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音乐是人的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而人的感情又是受到外界事物的作用产生的。音乐可以陶冶人

2、的思想感情。 音乐既是情感的艺术, 它对人的思想情感的作用相当大,它和礼结合起来,是一个人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礼乐是治理国家的方法之一。礼乐对于个人来说起到节制作用,对于社会来说可以达到治理国家是效用.3. 简述李延年的音乐活动及历史意义。从汉武帝扩建乐府到汉哀帝罢乐学府,乐府的音乐活动持续了百年有余 其间,大量的民间乐工和民间音乐进入宫廷,不仅丰富了宫廷的音乐生活,还极大地推动了汉朝音乐的发展 并且, 由于民间音乐丰富多彩,吸引了当时许多文人,官吏依民间音乐曲调填写新辞,依民歌的题材 再创作,他们留下的许多歌辞,在文学上形成了乐府诗的艺术体裁汉乐府在历史上所产生的音乐和文学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3、 .名词解释:1. 南戏又称戏文,产于南宋时期(浙江温州一带)。南戏的戏剧结构比较灵活。一部戏 有十几出甚至几十出。南戏的角色主要有生、旦、净、丑。南戏演唱上比较灵活, 有独唱、合唱、对唱、同唱。南戏的音乐主要是南方的民间音乐,又具有宋金对 峙时期的南方地域特点。南戏后又称南曲。2.诸宫调诸宫调是中国宋、金、元时期的一种大型说唱艺术,因集若干套不同宫调的曲子 轮递歌唱而得名。有说有唱,以唱为主。又因为它用琵琶等乐器伴奏,故又称 弹 词或 弦索”诸宫调由韵文和散文两部分组成,演唱时采取歌唱和说白相间的方 式,基本上属叙事体,其中唱词有接近代言体的部分。诸宫调的出现,为后世戏 曲音乐开辟了道路。它

4、为中国戏曲艺术的成熟奠定了基础。3.鼓子词作为中国宋代说唱伎艺之一,鼓子词是因为歌唱时以鼓伴奏而得名的伎艺。 但鼓 子词不一定限于以鼓为伴奏而交叉韵散文进行说唱的伎艺,而且也包括多样广泛 的表演形态和体制在内。小令或慢词构成的月令体等乐曲形态、 词的连章数、乐 器使用、表演体制等皆由创作者,即演唱者选择。4. 梨园原是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我国人民在习惯上称戏班、剧团为“梨园” ,称戏 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把几代人从事戏曲艺术的家庭称为“梨园世家”,戏剧界 称为“梨园界”等等。5. 成相篇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 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 成相篇, 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

5、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6. 胡笳十八拍胡笳十八拍是一篇长达一千二百九十七字的骚体叙事诗,原载于宋郭茂倩乐 府诗集卷五十九及朱熹楚辞后语卷三,两本文字小有出入。对这首诗是否 为蔡文姬所作,学术界争议颇大。蔡文姬的悲愤诗为五言叙事体,一百零八句,对这首诗,学术界的看法较为一致,公认为是蔡文姬所作,但也有学 者认为是民间作品。7. 散乐即中国的百戏和杂戏,它是由周代的民间乐舞发展而成的曲艺、 杂耍和音乐结合 成的一种节目。唐代年间与唐乐一起传入日本。8. 八音分类法周代,我国已有根据乐器的不同制作材料进行分类的方法, 分成金、石、丝、竹、 匏、土、革、木八类,叫做“八音”。

6、八音分类法是我国最早的乐器分类方法。 在周末至清初的三千多年中,我国一直沿用“八音”分类法。金类:主要是钟, 钟盛行于青铜时代。钟在古代不仅是乐器,还是地位和权力象征的礼器。王公贵 族在朝聘、祭祀等各种仪典、宴飨与日常燕乐中,广泛使用着钟乐。敲击钟的正 鼓部和侧鼓部可发两个频率音,这两个音,一般为大小三度音程。另外还有磬、 錞于、勾鑃,基本上都是钟的变形。石类:各种磬,质料主要是石灰石,其次是青石和玉石。均上作倨句形,下作微弧形。大小厚薄各异。磬架用铜铸成,呈 单面双层结构,横梁为圆管状。立柱和底座作怪兽状,龙头、鹤颈、鸟身、鳖足。 造型奇特,制作精美而牢固。磬分上下两层悬挂,每层又分为两组,

7、一组为六件, 以四、五度关系排列;一组为十件,相邻两磬为二、三、四度关系。它们是按不 同的律(调)组合的。 丝类:各种弦乐器,因为古时候的弦都是用丝作的。有 琴、瑟、筑、琵琶、胡琴、箜篌等。竹类:竹制吹奏乐器,笛、箫、箎、排箫、 管子等。匏类:匏时葫芦类的植物果实,用匏作的乐器主要是笙。土类:就是陶制乐器,埙、陶笛、陶鼓等。革类:主要是各种鼓,以悬鼓和建鼓为主。木类: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有各种木鼓、敔、柷。敔是古代打击乐器。形制呈伏虎 状,虎背上有锯齿形薄木板,用一端劈成数根茎的竹筒,逆刮其锯齿发音,作乐 曲的终结。用于历代宫廷雅乐。柷是古代打击乐器。形如方形木箱,上宽下窄, 用椎(木棒)撞其内

8、壁发声,表示乐曲即将起始。用于历代宫廷雅乐。9. 生无哀乐论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不仅仅讨论了音乐有无哀乐、音乐能否移风易俗,还涉及 音乐美学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即音乐的本体与本质问题,音乐鉴赏中的声、情 关系问题,音乐的功能问题等,提出了 “声无哀乐”的观点,即音乐是客观存在 的音响,哀乐是人们的精神被触动后产生的感情,两者并无因果关系。10乐府最初始于秦代,到汉代沿用秦时的名称。在汉武帝时期,设立乐府。其任务收集 各地的民间音乐,整理改变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1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 11世纪至前6世纪)。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

9、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又 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 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 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 黄河流域,西起陕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诗 同乐不能分。古文翻译:要求:(1)翻译(2)反映的社会制度,说明了什么问题1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翻译:韶(舜时的乐曲名,是歌颂舜的乐曲)这首曲子写得好。反映了奴隶社会制度,体现了禹时期百姓生活安定, 体现了当时时期音乐尽善, 儒家标准规范的礼制艺术的行为标准和美学思想。2. 释名枇杷,马上所鼓也

10、,推手前就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翻译:枇杷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杷;根据它 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枇杷”。反映了当时汉朝时期国力强盛,扩展疆域,说明了少数民族音乐和中原音乐得 到了很好的融合。3陈旸乐书:“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翻译:奚琴(即胡琴),本来是胡(古代称北方和西北方少数民族)地的乐器。 出自弹弦乐器弦鼗而形状相似,奚部族的人所喜欢的乐器。反映了当时胡人入侵中原并把他们的音乐一起带入中原地带,并与中原音乐加 以融合。4.乐府杂录:钵头:昔有人父为虎所伤,遂上山寻其父尸,山有八折,故曲八叠。戏者被发,素衣,面作啼,

11、盖遭丧之状也。翻译:拔头或钵头。唐代西域传入中原的民间歌舞节目。从前有个人的父 亲被老虎所伤,于是上山寻找他父亲的尸体。山上有八处转弯的地方,所以乐曲 有八叠。演戏的人披散着头发,穿着白衣,脸上露出哭泣的神色,这是遭受丧父 的样子。反映了唐代的民族大融合,致使音乐也得到了很好的融合。填空题1舜时期的乐舞是大韶伴奏乐器是 竹箫、石罄。2周武王表现武王伐纣时期的乐舞是大武。3. 十二律单数称律_,双数称 吕 。4西周时期按照制作的材料的不同,把乐器分为八类,史称八音5楚辞中屈原的代表作是九歌。6. 三分损益法最早见于管子地员。7汉代著名的军乐表现形式是_鼓吹乐。8曲项琵琶和五弦琵琶从西域传入我国。

12、9. 段善本是唐代著名的琵琶演奏家。10. 李延年根据此曲创作了二十八节曲。11. 陶真一多流行于农村, 涯词-多流行于城市。12泛沧浪是宋代古琴家 郭沔 的作品。13.鼓子词因演唱时用 有鼓 伴奏而得名。14皇帝是其反映劳动的歌曲是 弹歌。15. 歌颂大禹治水功绩的乐舞是大夏。16. 中国古代五声音阶是商丄 徵羽。17. 诗经中的作品分为风 ,雅 ,颂。18. 孔子的音乐主张是 礼乐治国,墨子的音乐主张是非乐。19. 蔡文姬的代表作胡笳十八拍、悲愤诗。20. 荀勖的管口校正法是以_管长与空气柱长之间的差距定律的21. 声无哀乐论是 嵇康一的代表作。22霓裳羽衣曲是 唐玄宗.的代表作。23. 乐府杂录是唐代 段安节 的代表作。24. 姜夔号 白石道人。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