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件 1:国内航行船舶变更检验机构的规定(征求意见稿)为了规范国内航行船舶变更检验机构时检验机构的行为,特制订本规定。一、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在检验机构之间船舶检验的转入和转出控制。二、定义(一)检验机构是指由交通部海事局认可的国内船舶检验机构, 包括中国船 级社和各省、市地方船舶检验机构。(二)在检验机构检验登记的自航或非自航船舶是指检验机构在交通部海事 局签发的认可书规定的范围内检验登记的自航或非自航船舶。(三)原检验机构是指船舶当前检验登记的检验机构。(四)转入检验机构是指船舶申请检验登记的检验机构。(五)过期是指原检验机构在收到转入的检验机构要求提供某一船舶的检验 信息时,该船存在过期
2、的检验、遗留项目。(六)遗留项目是指船舶需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的不影响船舶安全航行 (或在 限定条件下不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缺陷。(七)检验证书是指交通部海事局颁布或接受或承认的法规、 规范等要求的 证书。(八)备忘或批注是对同一事情的不同术语表示, 指现存尚未处理的项目或不需要处理的提示。(九)临时证书是指相关的检验完成后, 在检验机构处理检验报告以便签发 长期证书时,为了使船舶营运而签发的检验证书,有效期通常不超过五个月。(十)条件证书是指由于检验港不具备完成检验或修理的条件, 为使船舶完 成检验或修理而签发的检验证书,通常不超过两个月。三、船舶检验登记变更时对转入检验机构的程序要求当船东提出
3、某一现有船舶检验登记转入另一检验机构, 该检验机构决定接受 该船转入时,转入检验机构应在两个工作日内将船东正式申请连同“转入检验机 构履行程序”(见附表一) 的程序一部分一并通告原检验机构, 要求获得检验信息, 并同时书面通知船东应提供的图纸资料及检验要求。转入检验机构只有在所有过期检验均满意地完成, 且原检验机构提出的所有 过期的遗留项目均已按照原检验机构的要求完成后, 方可签发临时证书或全期证 书。未过期的遗留项目和需要处理的备忘和批注应在原检验机构提出的到期日 前解决。如果船东无法提供所有要求的图纸资料, 转入检验机构可要求船东授权从原 检验机构取得有关图纸资料副本。 认为有必要时, 转
4、入检验机构可要求船东授权 从原检验机构检查船舶检验记录。 船东这两种情况原检验机构可向船东收取合理 费用。在“特殊情况”下,转入检验机构在进行了尽实际可能的的检验后,可以对无 法完成的过期检验和原检验机构提出的过期的遗留项目给予不超过 2 个月的展 期,并签发条件证书签发临时证书 /条件证书或全期证书或条件证书后,转入检验机构应收回船 舶持有的原检验机构签发的证书。签发临时证书条件证书或全期证书或条件证书后, 转入检验机构应在七个工 作日内填写“转入检验机构履行程序”程序二适用部分,将临时证书 /条件证书或全 期证书或条件证书的签发时间、 对过期检验和过期遗留项目的处理情况书面通告 原检验机构
5、。如果船舶在原检验机构存在拖欠检验费行为, 除非得到原检验机构的书面同 意,转入检验机构不能接受检验登记。如果转入检验机构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从原检验机构获得上述要求的有关 文件,转入检验机构可以进行检验登记,但应填写“转入检验机构履行程序”程序 二适用部分,通告原检验机构并书面报告交通部海事局。四、船舶检验登记变更时对原检验机构的程序要求 原检验机构收到转入检验机构的“转入检验机构履行程序”程序一通知后,应 在两个工作日内将船舶最新的检验信息,包括过期检验、遗留项目、 备忘和批注 等填写“原检验机构履行程序”(见附表二)(a)部分通告转入检验机构,并向转 入检验机构通告船舶是否拖欠检验费及明确
6、表示对方是否可以接受检验登记, 如 果拒绝船舶检验登记转出,应填写“原检验机构履行程序”程序一(b)部分报告 交通部海事局并通告转入检验机构。如果转入检验机构依据船东授权要求提供图纸资料副本或检查船舶检验记 录,原检验机构应提供并可要求对方支付因此产生的费用(例如复印费) 。收到转入检验机构签发临时证书或条件证书或条件证书的通告后, 原检验机 构应注销船舶检验登记。五、检验范围及检验周期根据检验组织管理的需要重新增加和扩大( 1)对老旧运输船舶的管理规 定(交通部令 2001年第 2号)规定的老龄船舶, 不论是否结合到期的定期检验, 转入检验机构应进行换证检验范围的检验。 新的检验周期可延续原
7、检验周期或重 新计算。(2)对老旧运输船舶的管理规定 (交通部令 2001年第 2 号)规定的非 老龄船舶,转入检验机构可结合到期的年度检验、中间检验、换证检验进行,但 不得低于年度检验。对 10 年及以上的船舶,还应对艏、艉尖舱、具有代表性的 一个海水压载舱和一个货舱进行内部检查。(3)对老旧运输船舶的管理规定 (交通部令 2001年第 2号)规定以外 的船舶,船龄为 20年及以上的,执行本条( 1)款规定;船龄为 20 年以下的, 执行本条( 2)款规定。六、检验登记的变更时间自转入检验机构临时证书 /或条件证书或全期证书或条件证书签发日起,船 舶检验登记变更。七、分歧 如果原检验机构有确
8、切的理由认为船舶检验登记的变更没有按照上述规定 进行,原检验机构应通告转入检验机构,并要求解决双方之间的所有分歧。对于两家检验机构不能解决的任何分歧, 应提交交通部海事局, 依据法律及 有关规定解决。八、生效本规定自交通部海事局公布之日起实施。发往:原检验机构/传真号:发自:转入检验机构/传真号:检验变更后船舶资料船检登记号船名船东程序一、要求原检验机构提供检验登记变更前检验信息原船检登记号原船名根据国内航行船舶检验登记变更规定,附上船东申请书,请提供该船最新的检验信息,包括所有过期检验,遗留项目,备忘和批注。收到申请变更检验登记时间年月日转出检验机构盖章年月日程序二、通告检验证书签发情况收到
9、原检验机构检验信息时间:年月日附上对过期检验、到期及过期遗留项目的处理检验报告。抄送:交通部海事局(010)xxxx xxxx未能在规定的两个工作日内从原检验机构得到检验信息。临时证书签发时间年月日条件证书签发时间年月日条件证书签发时间年月日转出检验机构盖章年月日x适用-不适用版本:200501原检验登记船舶资料船检登记号船名船东发往:发自:转入检验机构/传真号:原检验机构/传真号:程序一(a)、向转入检验机构提供检验信息收到要求提供检验信息时间年月日根据国内航行船舶检验登记变更时检验机构履行程序,附上船舶完整检验信息。原检验机构盖章年月日X适用 不适用版本:200501附件 2:船舶审图管理
10、规定(征求意见稿)1. 一般规定1.1. 为提高船舶检验质量,严把审图关,确保经过审批的图纸满足法规、规 范、相关技术标准和主管机关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规定。1.2. 从事船舶审图的机构,应建立文件化的审图管理程序,以确保审图工作 质量得到有效控制。1.3. 从事船舶审图的机构,应确保充分的人力资源,从而保证审图人员与现 场检验人员分离。2. 适用范围2.1. 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籍新建船舶和重大改建船舶的审图工作及经主管机关 授权的船舶法定部分的审图工作。2.2. 本规定也适用于拟加入中国籍现有船舶的审图工作及中国籍现有船舶稳 性、强度等审图及技术评估工作。2.3. 执行中除依据本规定适用部分外
11、,尚应满足主管机关的其他规定。3. 定义和缩写3.1. 中国籍船舶,系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登记或者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登记的船舶。3.2. 主管机关,系指船旗国政府。本规定中的船舶检验和发证管理的主管机 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3.3. 审图,系指对船舶及其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文件进行审查的活动。3.4. 审图人员,系指授权从事与船舶及其材料和设备有关的设计文件审查并 做出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结论的人员,不包括在审图活动中提供支持的人 员,且这些人员也无权给出审图结论。4. 人员资质管理从事船舶审图的机构应确保审图人员具有本规定的相应资格。4.1. 资格要求4.1.1. 应具有在船舶、海洋工程、航海或其
12、它工程类专业大学专科毕业(至少2 年)及以上学历或与其相当的专业知识水平。4.1.2. 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验船人员适任考试、发证规则的要求。4.1.3. 审图人员应接受包括以下内容的审图培训,以确保具备独立开展审图工 作的能力。4.1.3.1. 熟悉与审图工作有关的法规、规范、技术标准和有关技术指导性文件以 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4.1.3.2. 岗位培训应在具备相应资格的、有经验的审图人员指导下进行。培训的 时间应与所开展审图活动或种类的难度、人员经历和能力相适应;4.1.3.3. 通过内部课程、技术交流、技术文件等方式实现人员知识的更新。4.1.4. 除上述要求外,审图人员尚应满足以
13、下要求:4.1.4.1. 从事本专业新造船检验 2 艘以上;或4.1.4.2. 在有经验的审图人员指导下参加 3 艘船舶以上的本专业的审图工作;或4.1.4.3. 从事本专业新造船检验 1 艘,并在有经验的审图人员指导下参加 1 艘船舶的本专业的审图工作;或4.1.4.4. 从事本专业检验、规范研究、设计工作累计 3 年,其中船舶检验至少一 年。4.1.5 除 4.1.14.1.3要求外,从事计算机软件计算人员尚应符合以下要求:4.1.5.1 具有相应计算软件理论要求的学历或培训背景;4.1.5.2 已进行相应计算软件的专门或岗位培训,并在有相应计算软件计算资格 的人员指导下参加 2 个相应计
14、算的审图工作。4.2. 资格的确认4.2.1. 资格确认以下列证据为依据:4.2.1.1. 证明符合 4.1.1和 4.1.5.1 所要求学历的毕业证书;4.2.1.2. 证明符合 4.1.2、4.1.3 和 4.1.5所要求的培训证书;4.2.1.3. 证明符合 4.1.4 所要求的工作经历记录。4.2.2. 对确认具备审图资格的人员,应以书面形式予以明确,内容应至少包括 船舶类型和专业。5. 审图工作控制5.1. 申请、标识与评审、5.1.1. 申请方可以是设计单位,也可以为船厂、船东或其他代理人,但申请方 应对图纸的质量负责,并按规定支付审图费用及其它相关费用。5.1.2. 申请方应以书
15、面的方式向审图单位提交申请,申请书的内容至少包括: 船名、工程项目名称、船舶主尺度、主机功率、辅机功率、图纸设计所 依据的法规 /规范等标准、 航区 /航线、设计单位及联系方式、 建造厂、工程编号、建造合同签定日期等内容。5.1.3. 收到审图申请书后,审图单位应安排人员对其进行评审,评审记录连同申请书应予保存在审图案卷中。评审内容应包括:( 1) 申请方是否具有法人资格;( 2) 申请方具有从事申请项目的能力情况;( 3) 申请方所申请的内容是否符合审图单位的服务范围;( 4) 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5) 审图单位是否有能力承担所申请的项目;( 6) 确定该项目的审图、复核人员
16、及验证的安排。5.1.4. 评审后应对项目进行标识。该标识号即为今后的审图批准号,并应反映 在审图意见信函中。5.1.5. 若申请变更,应进行就变更的部分评审,必要时应安排对已审的图纸就 变更进行复核。5.2. 图纸送审、登记5.2.1. 除另有规定外,应要求申请方提交三套图纸,审批后供:退给申请方一 套,审图单位一套,执行检验单位一套。5.2.2. 申请方应确保送审图纸(含资料)所涉及的内容已按适用的法规、规范 及主管机关的有关规定、相关技术标准进行了设计或计算。5.2.3. 审图单位在收到送审图纸后,应对图纸进行识别和登记,并指派适任的 审图人员对图纸及其目录的完整性和适用性进行验证。若不
17、符合要求, 应书面通知申请方5.3.图纸审查过程要求5.3.1. 对送审的每一批图纸,应用审图流程单的形式进行过程控制,流程单应能记录审图、复核、验证、批准人员的相应签署及时间。5.3.2. 审图单位应注意与设计单位沟通,以安排重要图纸先行送审,如决定吨 位的图纸(以便决定吨位) ,决定与施工进度的重要图纸。5.3.3. 审图人员应按确定的法规、规范、主管机关的有关规定和相关技术标准 等对送审的图纸进行审查。5.3.4. 审图按专业分工进行,对于同一张图纸设计跨专业内容时,应安排相关 专业审图人员进行会审。5.3.5. 审图单位应就图纸送审进展程度保持与申请方及执行检验单位联系,以 避免超前施
18、工等情况。5.3.6. 对审图中涉及法规、规范及主管机关有关规定的解释、等效和免除问题 时,由审图单位审核后提出处理意见,报主管机关批准。5.3.7. 按法规、规则、规定及规范(包括相应指南)等标准规定的计算项目, 适任的审图人员应根据规定要求进行校核计算,并作记录和签署。对有 代表性的计算可采取抽样验证的方法。5.3.8. 审图单位在发送审图意见和批准图纸前, 应指派适任的复核人员按照 审 图项目检查表规定的复核项目对主要图纸以及审图意见信函进行复核。5.4. 审图验证及批准5.4.1. 审图验证应包括审图人员对送审图纸的完整性和适用性验证 ( 5.2.3)、审 图人员对所审图纸审核项目完整
19、性和正确性验证、复核人员对复核项目 正确性验证及申请项目全部图纸审毕后的最终验证。验证记录应保存在 审图案卷中。5.4.2. 对于较复杂的审图项目,必要时审图单位应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在相 应图纸批准前或相应的设计阶段可安排专家评审,以确认设计或审图结 论。评审会记录应保存在审图案卷中。5.4.3. 审图意见可直接标在图纸上,也可以在审图意见信函中描述。审图意见 信函除标识审图号外,还应予以编号。当审图意见仅以信函的形式表述 时,除在图纸上盖审批章外,还应盖“请见审图意见信函,编号: ”5.4.4. 审图意见函应至少包括如下内容:5.4.4.1. 审图依据和批准条件;5.4.4.2. 审查过的
20、图纸目录;5.4.4.3. 每张图纸上所盖审批章的种类(批准或者备查) ;5.4.4.4. 对应于每张图纸的审查意见 (如有时),若审图意见写在图纸上, 应说明;5.4.5. 批准的图纸,如有原则性修改,执行检验单位应通知申请方将有关修改 部分图纸重新提交审图单位审批。执行检验单位负责对业经批准图纸的 非原则性修改部分的审批或确认。5.5. 审图信息的反馈5.5.1. 审图单位应及时处理申请方或执行检验单位对业经批准图纸的反馈意见。5.5.2. 在审图中发现有关法规、规范的技术问题时,审图单位应将有关信息反 馈法规、规范编制单位,同时抄送主管机关。6. 附录6.1. 审图项目检查表(样本)船舶
21、审图项目检查表船体部分编号审查项目审图复核一、通用项目01船体结构所使用的材料级别 口02高强度钢的使用 口03构件尺寸的校对 口04计入中剖面模数的构件在中部0.4L区域的连续性 口05构件的连续性、过渡与布置的合理性 口06高应力区集中应力与硬点的检查 口07普通船重货加强 08甲板开口角隅加强 09机舱区加强 10 上层建筑和甲板室 11 首柱结构、球鼻首 12 船端结构加强 口13 船端底部外板加强 口14 外板过渡区域厚度 口15 外板局部加强 16 冰区加强 17 支柱、非水密支承舱壁 18 油密和水密舱壁 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主机座结构尾柱m尾轴架
22、m挂舵臂 口货舱口及围板结构、舱口盖 防腐蚀控制(如要求减少结构尺寸时) 口首尾门 车辆甲板、车辆跳板 口拖曳设备布置及有关强度计算 甲板货物绑扎布置(包括驳船) 口舵系结构及其强度计算 口锚设置布置图及舾装数计算 总纵强度计算29.1 各种装载情况静水弯矩与静水切力计算 口29.2 许用合成弯矩的折减 口29.3 计入船中剖面模数的构件面积折减 口29.4 弯曲强度和剪切强度计算 口29.5 屈曲强度 大开口船总纵强度计算30.1 总纵强度计算 口30.2 按规范要求至少七个剖面模数和惯性矩计算 口30.3 静水弯矩及静水剪力计算 口30.4 垂向波浪弯矩及水平波浪弯矩计算 口30.5 翘曲
23、应力计算 口30.6 合成应力计算 口总体布置m,e31.2 防撞舱壁及尾尖舱壁位置 31.3 舱室布置 31.4 持有船员舱室设备证书的特殊要求 口31.5 持有乘客定额证书的特殊要求 31.6 脱险通道 31.7 驾驶室视线 31.8 专用船舶的特殊要求 口32 载重线32.1 全船金属门、窗、小舱口盖布置(包括舷门、首尾门)口32.2 通风筒、空气管及排水口布置及结构m32.3 全船栏杆、步桥、安全通道与安全绳布置32.4 干舷计算32.5 船首高度计算32.6 储备浮力计算32.7 载重线标志 (包括分舱载重线 )32.8 木材载重线33 完整稳性计算33.1 装载情况33.2 纵倾与
24、稳性33.3 许用重心高度33.4 受风面积及风压力臂 33.5 进水角 33.6 自由液面修正 口33.7 结冰 34 散装谷物稳性计算34.1 装载情况 口34.2 纵倾与稳性 口34.3 倾侧体积矩 34.4 许用倾侧力矩 34.5 进水角及甲板边缘入水角 口34.6 自由液面修正 35 非排水状态的完整稳性计算(适用时) 口36 分舱和破舱稳性计算36.1 可浸长度(客船) 36.2 破损前装载情况 口36.3 破损情况 口36.4 最终状态及剩余稳性 口36.5 进水角36.6 自由液面修正36.7 许用重心高度36.9海损控制图m, e36.10海损小册子m, e38 消防38.1
25、 防火区域划分 口38.2 主竖区划分 38.3 脱险通道 38.4 起居处所与服务处所内梯道与电梯的保护 口38.5 车辆处所、特种处所、滚装处所的保护 口38.6 救生设施、集合点、外部梯道和脱险通道等的保护口38.7 全船通风系统布置 m 口38.8 全船绝缘布置38.9 全船甲板敷料布置口38.10 可燃材料的限制使用口38.11 防火结构典型节点口口38.12 消防员装备口38.13 紧急逃生呼吸装置口38.14防火控制图m, e39 救生设备39.1 救生艇筏(包括救助艇39.2 救生艇筏(包括救助艇口39.3 救生艇筏(包括救助艇39.4 登乘梯及其布置)配备 口)集合、登乘、降
26、落与回收布置口)的存放 口口39.5 抛绳配备 39.6 救生圈设备 39.7 救生衣配备 39.8 救生服配备 39.9 烟火信号配备 口40 引航员梯布置 口41 舷梯装置布置 口42 信号设备42.1 基本号灯(包括备用号灯)和作业号灯的配备与布置口 42.2 通信闪光灯配备e 口口42.342.4号旗的配备与存放声响信号器具的配备与存放m口口43船舶压载水管理计划口口44吨位丈量口口、附加项目45 规范规定的直接计算45.1 双壳油船结构直接计算口口45.2 集装箱船结构直接计算口口45.3 散货船结构直接计算口口45.4 散货船货舱舱口盖强度计算口口散装船船底板架强度计算45.6 其
27、它特殊的装载 口46 高速船附加要求46.1 结构材料的使用 口46.2 侧壁结构(气垫船) 46.3 水翼结构及其强度计算(水翼船)口46.4 围裙布置及结构(气垫船) 46.5 围裙连接图(气垫船) 口46.6 双体船结构 口47 集装箱船附加要求47.1 集装箱底座下方局部加强 口47.2 箱格导轨结构 口47.3 集装箱排列与重量分布 口47.4 集装箱系固 口47.5 船首砰击计算 口47.6 冷藏集装箱的布置 口47.7 人员安全通道的布置 48 敞口集装箱船附加要求48.1 船舶满载情况下货舱浸水状态的总纵强度计算 口48.2 模型试验报告(如按耐波特性确定干舷时)口48.3 集
28、装箱系固 口49 散货船特殊要求49.1 舷侧结构 口49.2 进水状态下的总纵强度 49.3 货舱进水状态下的水密槽形横舱壁的强度 口49.4 考虑进水时的货舱许用装载量 口49.5 货舱载货量与吃水关系曲线 口49.6 装卸货顺序 口50 挖泥船或泥驳50.1 泥舱、泵舱、挖掘机械舱和开槽剖面 50.2 泥舱和开槽端部过渡布置 50.3 对开式挖泥船和泥驳总纵强度 50.4 对开式挖泥船和泥驳甲板铰链、液压装置和甲板室铰链51 油船附加要求51.1 货油舱的分隔与布置 口51.2 油船专用压载舱、清洁压载舱舱容和布置 51.3 油船专用压载舱保护位置和保护面积计算 口51.4 油船污油水舱
29、布置与容积计算 口51.5 油船装卸操作手册(适用于双壳油船)口51.6 应急拖带装置 口51.7 货油舱舱口、进入货物区域处所通道 口52 液化气体船附加要求52.1 液货舱位置 口52.2 独立式液舱支承和固定装置 52.3 独立式液舱防浮装置 口52.4 C型独立式液舱应力消除程序 52.5 液货舱设计载荷和结构分析 口52.6 B型和C型独立式液舱的应力分析 52.7 液货舱冷却程序 口52.8 液舱绝热层 52.9 薄膜式液货舱主屏壁和次屏壁模型试验的技术文件52.10 操作手册 53 散装化学品船附加要求53.1 液货舱位置 口53.2 独立式液货舱的支持和固定 口53.3 压力型
30、独立式液货舱的应力分析 口53.4 拟装运危险化学品与有毒液体物质名单 口53.5 操作手册 53.6 船上有毒液体物质海洋污染应急计划 口54 装运危险货物船附加要求 口54.1 装载危险货物公约要求与采取措施对照表m,e 口55 起重设备55.1 起重设备布置 口55.2 起重设备受力计算 口55.3 计算工况及计算结果 口55.4 活动零部件与固定零部件的许用工作负荷与计算结果口55.5 活动零部件与固定零部件布置位置 口55.6 起重柱、起重机基座 口56 消防船附加要求56.1 灭火作业时保持船位说明 口56.2 操作手册 口57 直升机甲板设施57.1 直升机甲板的强度及布置 口5
31、7.2 直升机甲板的消防措施 口58 装载仪软件认可58.1 用户手册 口58.2 实船测试工况 口58.3 船级附加标志的授予 口审图验船师 复核验船师日期 日期角标注: m与轮机会审项目; 与电气会审项目。船舶审图项目检查表轮机部分编号审查项目复核审图01轮机说明书 02机械设备明纟田表 03机、炉舱布置03.1出入口和脱险通道 03.2舱柜分隔 03.3燃油舱柜的布置 04应急发电机室布置e04.1原动机起动的第二能源 04.2供电时间和要求 04.3确定燃油柜容量 05舱底水和压载管系布置05.1管子、舷旁及防撞舱壁上阀的材料 05.2舱底水吸口的布置 05.3舱底泵的数量、型式和排水
32、量 05.4舱底水管内径计算 05.5泵及管路布置合理性 05.6止回布置 05.7穿过防撞舱壁的管子和阀件布置 06空气匚管、测量管和溢流管路h 07疏排水管路系统布置 08主辅机和锅炉燃油系统布置 09主辅机滑油管系布置 10主辅机冷却水管系布置 11压缩空气管系布置 12蒸气八、匚、凝水、之汽管系布置 13 锅炉给水管系和锅炉泄放管路布置 口14 燃油加热管路布置 口15 主辅机和锅炉排气管路布置 口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热油装置系统布置轴系布置 推力轴、中间轴、尾管轴、螺旋桨轴 口尾管布置(包括油封装置和尾管轴承) 轴系强度计算 口螺旋桨强度计算
33、口螺旋桨液压装配及计算 口轴系扭振计算 口轴系纵振计算 口轴系回旋振动计算 口轴系校中计算 口油船补充项目28.1 货泵舱和首泵舱布置 28.2 货泵舱、首泵舱和隔离空舱舱底水管系布置 口28.3 货油输送管系及扫舱系统布置 口28.4 货油舱加热系统布置 口28.5 货油舱透气系统布置 28.6 货油舱闭式测量系统布置 口28.7 惰性气体系统布置 口28.8 固定式甲板泡沫灭火系统布置计算 口28.9 甲板泡沫装置站室布置 28.10 货泵舱通风系统布置 28.11 专用压载水系统布置 口28.12 原油洗舱系统布置、原油洗舱操作手册 28.13 排油监控系统布置、排油监控操作手册 28.
34、14 双层壳体间隋化通风和可燃气体探测系统布置 28.15 锅炉使用原油或污油作为燃料的管子布置 口28.16 货物蒸气收集系统布置 口高速船补充项目29.1 舵操纵系统说明书 口29.2 舵操纵系统布置 口29.3 喷水器布置 口29.4 垫升系统轴系布置 冷藏船补充项目30.1 制冷机舱布置 30.2 制冷装置说明书及制冷能量计算 口30.3 制冷剂、盐水和冷却水管系 口30.4 空气冷却系统布置 30.5 冷藏船内盐水管或制冷剂管布置30.6 冷藏舱内温度测量管及(或)感温器布置 口31 自动化船舶附加项目 e31.1 所有自动控制和遥控系统、报警系统及安全系统口31.2 自动控制的项目
35、 口31.3 测量显示点 31.4 报警点 口31.5 安全系统项目 31.6 监控点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及数量 口31.7 控制站(室)、控制(屏)的布置 口31.8 自动化系统的动力源系统布置 口32 水消防系统及计算32.1 消防泵配置数量 32.2 消防泵排量 口32.3 应急消防泵的配置 32.4 消防水总管上的隔离阀 口32.5 消防栓的布置 口32.6 国际通岸接头 口32.7 应急消防泵舱布置 33 固定灭火系统布置33.1 机炉舱、货泵舱固定灭火系统布置 口33.2 机炉舱、货泵舱固定灭火剂用量计算书 口33.3 装货处所固灭火系统布置 口33.4 装货处所固定灭火剂用量计算书
36、33.5 自动声响报警装置 口33.6 油漆间及易燃物料间的灭火布置 口33.7 固定式局部水基灭火系统布置 口33.8 厨房炉灶排气管道及其灭火系统布置 口34 载运危险货物船附加项目34.1 保证消防水供水立刻可用的布置 口34.2 甲板下装货处所冷却系统布置 口34.3 闭式危险货物处所的舱底水管系布置 口34.4 开式滚装货处所及不能密封的闭式滚装货处所的固定 压力水雾系统布置 35 液化气体船附加项目35.1 液货管系和处理管系布置 口35.2 设计温度低于110C的管系的完整应力分析 35.3 速闭截止阀控制系统布置 35.4 低温管路隔热层图纸及布置 35.5 管路电气接地布置
37、35.6 安全释放和压力/真空阀,相连的透气系统布置 35.7 货舱处所、屏壁间处所和货物管路压力释放系统口35.8 保持液货舱蒸气压力低于 MARVS的装置布置35.9 空气闸及其报警装置布置 35.10 货物区域内处所的机械通风系统布置 口35.11 液货舱除气和吹洗管路系统布置 口35.12 屏壁间处所和货舱处所惰化管路布置,包括提供干燥惰性气体的设备 35.13 液位测量、蒸气压力和温度监控系统布置 35.14 气体探测系统布置 口35.15 液货舱内气体取样点的位置布置 口35.16 货泵舱、压缩机舱、隔离舱、管隧、货舱处所和屏壁间处所内舱底水系统布置 口35.17 水雾系统布置包括
38、管路、阀、喷嘴和其他附加的计算口35.18 化学干粉灭火系统布置及计算36 散装化学品船附加项目36.1 泵舱、隔离舱、管隧和货舱处所的舱底水管系布置口36.2 液货舱和货物管系除气管路布置36.3 液货舱通风系统布置36.4 液位测量系统布置和说明书36.5 液货泵速闭装置布置36.6 液货加热系统布置36.7 液货冷却系统布置36.8 液舱隔热布置36.9 甲板上固定式灭火系统布置36.10 空气闸及其报警装置布置 口36.11 惰性气体系统 口36.12 液舱洗舱装置布置 36.13 货泵舱通风系统布置 37 防污染布置37.1 机器处所舱底水处理系统布置 口37.2 残油舱布置及容积计
39、算 37.3 油类与压载水的分隔 口37.4 焚烧炉及其管路布置 口37.5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布置 37.6 集污舱柜容积计算书 口38 散货船附加要求38.1 货舱、压载舱、干舱的水位探测报警布置 口38.2 泵系的有效性 口39 其他39.1 氧气、乙炔气瓶包括管子布置 口39.2 石油液化气炉灶布置 口审图验船师 复核验船师日期 日期角标注:h与船体会审项目e与电气会审项目船舶审图项目检查表电气部分编号 核审查项目审图复01电源的容量和数量02急电源的容量03短路电流计算的原始数据和计算结果04主开关和分路开关的分断能力和接通能力05主发电机各种保护装置的整定值06各分路开关保护装置整定值07主开关与应急配电板及岸电开关之间的联锁08电力推进装置配电原理 m09电力推进置配电板和操纵台的布置及其面板布置 10应急发电机各种保护装置的整定值11应急配电板与主配电板之间联锁12应急蓄电池组的保护13应急充放电板各分路的保护14电力系统主干电缆的型号和截面积15主干电缆的额定截流量与其保护装置整定值的匹配16耐火电缆的使用17无卤电缆的使用18主配电板和主发电机组的安装位置m - 19风、油紧急切断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采购团队廉洁自律与职业操守协议
- 2025版体育场馆运营承包合同标准文本
- 2025版事业单位临时工录用与服务合同
- 2025版汽车维修行业技术标准制定合同
- 2025电料合同-光伏发电设备材料采购合同
- 2025版医疗健康中心设计施工一体化总承包合同
- 2025版建筑拆除爆破工程安全协议书
- 2025草坪修剪项目政府采购与无人机技术应用合同
- 2025版水库水资源管理与承包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影视基地租赁合同模板(含拍摄设备使用规定)
- 科技论文写作 第2版 课件 第1-5章 科技论文写作概述-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
- 北京车牌结婚过户协议书
- 赃款退还协议书
-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24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
- 肌少症知识试题及答案
-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5年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教师参加初中英语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 2025-2030中国陶瓷涂料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精神科急救知识培训课件
- 【中信建投】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行业AI产品深度拆解(系列1)-可灵:头部AI视频产品
-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全册1-12单元22个必考实验大全(背诵+默写)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