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当架体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有变化时,除计算底层立杆段外, 还必须 对出现最大步距 、最大立杆纵距、立杆横距等部位的立杆段进行验算 2. 当架体上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尚应计算 集中荷载 作用范围内受力最大的立杆 段。 3. 满堂支撑架顶部施工层荷载应通过 可调托撑 传递给立杆。 4. 当满堂支撑架小于 4跨时,宜设置 连墙件将架体与建筑结构刚性连接。 5. 当满堂支撑架采用相同的步距、 立杆纵距、立杆横距时, 应计算底层与顶层 立 杆段; 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 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 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 6.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
2、程 侧,单根杆长度不应小于 3 跨 7.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不应设置在 同步或同跨内 . 8.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 9.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 1/3 10.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纵向水平杆搭接长度不应 小于 1m,应等间距设置 3 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 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 100mm 11.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脚手板的铺设应采用对接 平铺或搭接铺设。 脚手板对接平铺时, 接头处应设两根横向水平杆
3、, 脚手板外伸 长度应取 130mm 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 300mm 12. 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钢管 底端不大于 200mm处的立杆上。 13. 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 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 1m。 14. 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 层高,并且不应大于 4m 15. 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对高度 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 应采用刚性连墙件 与建筑物连接,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应采取防倾覆 措施。当搭设抛撑时, 1
4、6. 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并用旋转扣件固定在脚手架上,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 o 60o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 后再拆除。 17. 双排脚手架应设置剪刀撑与横向斜撑,单排脚手架应设置 剪刀撑 18. 斜腹杆宜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 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 150mm。 19. 高度在 24m及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 20. 高度在 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两端、转角及中间间隔不 超过 15m的立面上,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23. 脚手板横铺时,应在横
5、向水平杆下增设纵向支托杆,纵向支托杆间距不应大 于 500mm 26. 高度在 24m以下的封闭型双排脚手架可不设横向斜撑,高度在 24m以上的封 闭型脚手架,除拐角应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隔 6 跨距设置一道 30. 运料斜道宽度不应小于 1.5m,坡度不应大于 1:6 ;人行斜道宽度不应小于 1m, 坡度不应大于 1:3 31. 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栏杆及挡脚板。栏杆高度应为1.2 m,挡脚板高 度不应小于 180mm 32. 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当支撑高度超过8m,或 施工总荷载大于 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 20kN/m 的支撑架,扫地杆的设置 层
6、应设置水平剪刀撑。 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 8m 35. 满堂脚手架应设爬梯,爬梯踏步间距不得大于 300mm。 36. 满堂脚手架操作层支撑脚手板的水平杆间距不应大于 1/2 跨距 37. 满堂支撑架的可调底座、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300mm,插入立杆 内的长度不得小于 150mm 39. 型钢悬挑梁宜采用双轴对称截面的型钢。悬挑钢梁型号及锚固件应按设计确 定,钢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 160mm。 43. 型钢悬挑梁悬挑端应设置能使脚手架立杆与钢梁可靠固定的定位点,定位点 离悬挑梁端部不应小于 100mm 46. 立杆垫板或底座底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 50m
7、m100mm 49. 砖砌体的门窗洞口两侧 200mm和转角处 450mm的范围内,其它砌体的门窗洞 口两侧 300mm和转角处 600mm的范围内不允许留设脚手眼 50. 墙体厚度小于或等于 180mm不允许留设脚手眼 53. 连墙件的安装应随脚手架搭设 同步进行 ,不得滞后安装 54. 脚手架开始搭设立杆时, 应每隔 6跨设置一根抛撑, 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 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55. 当架体搭设至有连墙件的主节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 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 连墙件 。 57.单、双排脚手架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 上下同时 作业 64.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装与
8、拆除人员必须是经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架子工 应 持证上岗 。 66. 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 固定在 架体上; 68. 满堂支撑架在使用过程中,应设有专人监护施工,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 即停止施工 ,并应迅速撤离作业面上人员。 应在采取确保安全的措施后, 查明原 因、做出判断和处理。 70. 当有六级强风及以上风、 浓雾、雨或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 雨、雪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并应扫除积雪。 72.脚手板应铺设牢靠、 严实,并应用安全网双层兜底。 施工层以下每隔 10 米应 用安全网封闭 73. 单、双排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沿架体外围应用密目式安
9、全网 全封闭 ,密目 式安全网宜设置在脚手架外立杆的内侧,并应与架体绑扎牢固 77.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应有防火措施和 专人看守 。 判断题 78.当架体上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尚应计算集中荷载作用范围内受力最大的立杆 段。对 80. 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对高度 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 应采可采用柔性拉结与建筑物连接。 错 81. 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钢管 底端不大于 300mm处的立杆上。 错 82 脚手架纵向水平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1m,应等间距设置 2 个旋转扣件固定; 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
10、 100mm. 错 83. 墙体厚度小于或等于 180mm不允许留设脚手眼 对 85. 垫板应采用长度不少于 2 跨、厚度不小于 50mm、宽度不小于 200 的木垫板。 对 86. 满堂脚手架的高宽比不宜大于 4,当高宽比大于 2 时,应在架体的外侧四周 和内部水平间隔 6m9m,竖向间隔 4m6m设置连墙件与建筑结构拉结。 错 87. 当满堂脚手架局部承受集中荷载时,应按实际荷载计算并应局部加固。对 88. 满堂脚手架应设爬梯,爬梯踏步间距不得大于 400mm。 错 89. 满堂脚手架操作层支撑脚手板的水平杆间距不应大于 1/2 跨距。 对 90. 满堂支撑架的可调底座、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
11、度不宜超过350mm,插入立杆 内的长度不得小于 150mm. 错 91. 悬挑脚手架高度不宜超过 20m 对 92. 型钢悬挑梁宜采用双轴对称截面的型钢。悬挑钢梁型号及锚固件应按设计确 定,钢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 160mm。 对 93. 用于锚固的 U型钢筋拉环或螺栓应采用冷弯成型。 U 型钢筋拉环、锚固螺栓 与型钢间隙应用钢楔或硬木楔楔紧 对 94. 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架体上;对 95. 严禁悬挂起重设备,严禁拆除或移动架体上安全防护设施。对 96. 满堂支撑架在使用过程中,应设有专人监护施工,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 即停止施工, 并应迅速撤离作业面上
12、人员。 应在采取确保安全的措施后, 查明原 因、做出判断和处理。 对 97. 满堂支撑架顶部的实际荷载不得超过设计规定。 对 98. 当有七级强风及以上风、 浓雾、雨或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 雨、雪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并应扫除积雪。 错 99. 脚手板应铺设牢靠、 严实,并应用安全网双层兜底。 施工层以下每隔 20 米应 用安全网封闭 错 100. 单、双排脚手架、 悬挑式脚手架沿架体外围应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 密目 式安全网宜设置在脚手架外立杆的外侧,并应与架体绑扎牢固。 错 选择题 104. 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的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应大于 Cmm A.200 B
13、.150 C.100 D.180 105. 梁或梁垫下及其两侧各 D的范围内不允许留设脚手眼 A800 B.300 C.1000 D.500 106. 墙体厚度小于或等于 C不允许留设脚手眼 A.200 B.190 C.180 D.230 107. 垫板应采用长度不少于 C、厚度不小于 50mm、宽度不小于 200 的木垫 板。 A.4 跨 B.3 跨 C.2 跨 D.1 跨 基坑支护规范试题 填空题 111. 易塌孔的松散或稍密的砂土、 稍密的粉土、 填土,或易缩径的软土宜采用打 入式钢管土钉。 对洛阳铲成孔或钢管土钉打入困难的土层, 宜采用机械成孔 的钢 筋土钉。 112. 当基坑较深、土
14、的抗剪强度较低时, 土钉间距应取小值。土钉倾角宜为 5 20,其夹角应根据土性和施工条件确定 113. 土钉孔注浆材料可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其强度不宜低于 20 MPa; 114. 建筑基坑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宜取 80mm100mm 115. 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帷幕时,搅拌桩桩径宜取 450mm800mm。 116. 搅拌桩水泥浆液的水灰比宜取 0.6 0.8 。搅拌桩的水泥掺量宜取土的天然 重度的 15%20%。 117. 高压喷射注浆的施工作业顺序应采用隔孔分序方式, 相邻孔喷射注浆的间隔 时间不宜小于 24h; 118. 井的成孔施工工艺应适合地层特点, 对不易塌孔、缩孔的地层宜采用清水
15、钻 进;钻孔深度宜大于降水井设计深度 0.3m 0.5 m 119. 采用管井时, 应对井口采取防护措施, 井口宜高于地面 200mm以上,应防止 物体坠入井内 120. 对采用内支撑的支护结构,宜采用开槽方法浇筑混凝土支撑或安装钢支撑; 开挖到支撑作业面后,应及时进行 支撑 的施工 121. 采用锚杆或支撑的支护结构, 在未达到设计规定的拆除条件时, 严禁拆除锚 杆或支撑。 122. 基坑周边施工材料、设施或车辆荷载严禁超过 设计要求 的地面荷载限值。 123. 雨期施工时,应在坑顶、坑底采取有效的截排水措施;排水沟、集水井应采 取防渗措施 124. 安全等级为 一级、二级的支护结构,在基坑
16、开挖过程与支护结构使用期内, 必须进行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和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建 (构) 筑物、地面的 沉降监测。 125. 道路沉降监测点的间距不宜大于 30m,且每条道路的监测点不应少于 3个。 必要时,沿道路方向可布设多排测点。 126. 对坑边地面沉降、 支护结构深部水平位移、 锚杆拉力、支撑轴力、立柱沉降、 支护结构沉降、挡土构件内力、地下水位、土压力、孔隙水压力进行监测时,监 测点应布设在邻近建筑物、 基坑各边中部及地质条件较差的部位, 监测点或监测 面不宜少于 3 个。 127. 坑边地面沉降监测点应设置在支护结构外侧的土层表面或柔性地面上。 与支 护结构的水平距离宜在基坑深度
17、的 0.2 倍范围以内。 有条件时,宜沿坑边垂直方 向在基坑深度的 12 倍范围内设置多测点的监测面,每个监测面的测点不宜少 于 5 个。 128. 采用测斜管监测支护结构深部水平位移时, 对现浇混凝土挡土构件, 测斜管 应设置在挡土构件内, 测斜管深度不应小于挡土构件的深度; 对土钉墙、 重力式 挡墙,测斜管应设置在紧邻支护结构的土体内, 测斜管深度不宜小于基坑深度的 1.5 倍。测斜管顶部尚应设置用作基准值的水平位移监测点。 判断题 129. 采用管井时, 应对井口采取防护措施, 井口宜高于地面 200mm以上,应防止 物体坠入井内 对 130. 开挖至锚杆、土钉施工作业面时, 开挖面与锚杆、土钉的高差不宜大于 800mm 错 131. 当开挖揭露的实际土层性状或地下水情况与设计依据的勘察资料明显不符, 或出现异常现象、 不明物体时,应停止挖土, 在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后方可继续挖 土; 对 132. 对采用内支撑的支护结构,宜采用开槽方法浇筑混凝土支撑或安装钢支撑; 开挖到支撑作业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忻州市中医院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准入考核与并发症处理试题
- 唐山市人民医院质量标准掌握考核
- 晋城市人民医院消化系统罕见病识别与转诊考核
- 中国聚醚多元醇煤项目创业计划书
- 中国油田化学添加剂项目创业计划书
- 昆明自行车配件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 工程项目行居间合同书6篇
- 中国墨粉项目创业投资方案
- 借款担保合同【附抵押和保证条款】9篇
- 2025年涂层树脂项目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全套)精品课件
- 中学中职家长会课件
- 2023年DCA考试试题题库
- 深圳港危险品海运出口流程
- 教学设计 《掷一掷》教学设计
- 《学前教育专业发展问题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4900字》
-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 CB/T 3780-1997管子吊架
- 30屈原《楚辞·橘颂》课件
- 小学数学教材解读人教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时解决问题PPT
- 山西省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名单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