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应急预案_第1页
事故应急预案_第2页
事故应急预案_第3页
事故应急预案_第4页
事故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应急救援预案(2011年 月 日制定)目 录1 总则21.1编制目的21.2编制依据21.2.1 依据的法律、法规21.2.2 依据的标准、规范21.2.3 其它依据21.3 适用范围31.4 应急预案体系31.5 应急工作原则32 组织机构及职责32.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32.2 指挥机构及职责43 预防与预警53.1 危险源的预防措施53.2 预警行动53.3 信息报告与处置54 应急响应54.1 应急响应的条件54.2 应急响应程序及应急行动64.2.1火灾事故应急对策64.2.2机械伤害、触电事故应急处理64.3 应急结束85信息发布96 后期处置96.1 造成微伤和轻伤事故的后期处

2、置96.2 造成重伤或死亡事故的后期处置97保障措施97.1 通信与信息保障97.2 应急队伍保障97.3 经费保障97.4其它保障98 培训与演练108.1 培训108.2演练109 奖惩1010 附则1010.1术语和定义1010.2 应急预案备案1110.3 维护和更新1110.4 制定和解释1110.5 应急预案实施1110.6应急电话111.公司24小时值班联系电话:112.公司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骨干人员联系电话113.政府有关部门及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121 总则1.1编制目的为提高本公司对重大事故的处理能力,根据预先制定的应急处理的方法和措施,一旦重大事故发生,能做到临危不乱,高效

3、、快速做出应急反应,尽可能缩小事故的影响范围,减少事故对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的危害。1.2编制依据1.2.1 依据的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3)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47号)。1.2.2 依据的标准、规范(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3)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t-2008);(4)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5

4、)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质技监局锅发200757号);(6)安全标志(gb2894-1996);(7)工作场所的险情信号、险情听觉信号(gb12519);(8)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9)电气安全管理规程(机生字76号);(10)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1990);(11)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1992);(12)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1651-2008);(1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14)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94);(15)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gb 816-1987);(16)

5、建筑灭火器配备设计规范(gb50140-2005);(17)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86);(18)机械加工设备一般安全要求(gb12266-90);(19)机械加工设备危险有害因素分类(gb12299-90);(20)机械安全风险评价的原则(gb/t16856-1997);(2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1.2.3 其它依据(1)应急救援概论应急救援系统及计划(化学工业出版社);(2)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实务理论实践实例。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储存场所。1.4 应急预案体系本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包括以下方面:1.

6、 危险性分析2. 组织机构及职责3. 预防与预警4. 应急响应5. 信息发布6. 后期处置7. 保障措施8. 培训与演练9. 奖惩10. 附则1.5 应急工作原则 本公司应急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2 组织机构及职责2.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抢险组总指挥部总指挥:现场指挥部副总指挥:救护组保护组通讯组供应组疏散组2.2 指挥机构及职责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1. 负责“预案”的制定、修订;2. 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3. 确定现场指挥人员;4. 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5. 批准本预案的启动和终止;6. 制定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7. 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8. 接受政府的

7、指令和调动;9. 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应急救援小组职责:各职能部门和全体职工都负有紧急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其任务主要是担负本公司各类紧急事故的救援及处置。 (一)现场抢险组a)对公司区关键要害部位以及其它重点防护单元制定抢险预案,为事故及灾害应急处理提供依据;b)负责受理警报,对接警出动情况、事故的情况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c)当在公司区范围内发生灾情时,积极参与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抢险工作;d)负责事故应急处理时生产系统的开停车调度工作;e)按指挥部命令,组织对本单位的抢险、抢修应急人员,进行事故应急救援处理工作;f)参加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二)疏散引导组负责

8、事故发生后协调人员紧急撤离的安全疏散工作,保证人员的安全撤离。(三)现场保护组a)负责组织对事故及灾害现场的保卫工作,设置警戒线,维持现场交通秩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b)保护事故现场,制止各类破坏骚扰活动,控制嫌疑人员。(四)现场救护组a)接到报警后,立即携带防护用品,赶往事故现场,选好救护地点;b)负责将受伤人员救离事故现场,交给医生进行抢救;c)在医生未来到之前,对伤者应急抢救。(五)物资供应组a)根据指挥部的命令,及时组织事故抢险过程中所需物资的供应、调运。b)及时组织灾后恢复生产所需物资的供应和调运,使灾后生产能够尽快恢复。(六)通信联络组a)在事故、灾害发生后,通讯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接

9、通临时电话,供救灾指挥部使用。b)当有线通讯设施遭受破坏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通讯联络畅通。3 预防与预警3.1 危险源的预防措施我公司地处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西乡大道旁骏亿工业园a栋2楼,现有从业人员 30 人。主要生产手机线路板、充电器等。企业法人代表贺梅芳。 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本预案确定生产设备、仓库、电器设备等为主要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有火灾、机械伤害、灼伤、触电。对于主要危险源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制定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2)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3)传动带、链及露在外面的传动部位配置防护罩或防护网等安全防护装置。(4)在

10、有较大危险的生产场所、设施、设备上增设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5)按规定设置安全设备、设施,消防器材放在易取放的地方。(6)防止人体直接、间接和跨步电压触电,应采用:a.接零、接地保护系统;b.漏电保护;c.安全电压;d.屏护和安全距离。(7)生产过程中应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定期检查及时发现设备、线路中存在的漏电、过热、短路、接头松脱、断线碰壳、绝缘老化、绝缘击穿、绝缘损坏、pe线断线等隐患,避免触电事故发生。(8)电气开关、插销应适应环境要求,转动设备及管道等均应可靠接地。(9)移动用电设备的电源线,必须完好无破损、无接头,为确保使用安全,应加保护套管。3.2 预警行动预警是生产、储存场

11、所局部不安全运行及事件,即可能造成事故的事件。预警行动的程序:(1)由最早发现者向上级负责人或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2)指挥部根据事件的性质命令应急小组做好应急准备,并安排相关技术人员和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处理;(3)如危险事件解除,相关人员及时报告指挥部,解除应急准备,事后并以书面的形式详细向指挥部汇报未遂事件的情况;如危险事件扩大,构成应急效应的条件则启动预案。3.3 信息报告与处置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救援信号主要使用电话报警联络。报警方法、联络号码和信号使用规定要置于明显位置,使每一位值班人员熟练掌握。事故信息通报程序:(1)最早发现者应立即拨打应急值班电话,向上级部门和应急指挥部汇

12、报;(2)应急指挥部接到信息后,召开紧急会议,根据事故的情况制定临时方案,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汇报;(3)主要负责人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序,按专业对口迅速向主管上级公安、安全生产、环保、卫生等领导机关报告事故情况。上报首先采用电话形式,再用书面形式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情况。汇报内容包括事故发生事件、事故发生地点、事故应急情况等。4 应急响应4.1 应急响应的条件根据主要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主要事故,设定预案的启动条件。由应急指挥部宣布预案启动。1)、仓库等发生火灾和发生人员灼伤时预案启动;2)、设备出现故障或设备检修等,造成人员严重机械伤害时,预案启动;3)、人员操作过程中或非常规高处作

13、业时,造成人员高处坠落事故时,预案启动;4)、生产、电气维修等过程中人员触电,造成重伤或死亡事故时,预案启动;4.2 应急响应程序及应急行动4.2.1火灾事故应急对策火灾扑救原则:a)发生火灾时,选取适宜的灭火器材;灭火人员不应单独灭火;灭火时还应考虑人员的安全,对周围设施采取保护措施。b)火灾扑救同时采取堵漏或隔离措施,预防次生灾害扩大。c)带电设备、线路凌乱的库房内发生火灾,应先切断电源,再扑救。其火灾应急方法:a)对外:打110、119或120请求援助。b)对内:火势较小时,班长组织当班人员用干粉灭火器,同时报告公司领导;火势较大时,直接报警,同时按照岗位操作法紧急停止生产,疏散人员。c

14、)当建筑物与危险物品同时发生火灾时,采取守势的防御行动;d)阻止蔓延应比熄火行动优先;e)阻止蔓延行动,应先将未燃危险物品和成品搬运至安全地带或采取隔离措施;f)先确定火场内燃烧物品的种类和性质,再采取适当的灭火手段;g)燃烧物发出有毒气体时,必须穿着空气呼吸器,并由上风位置灭火。4.2.2机械伤害、触电事故应急处理a)机械伤害的紧急救护方法本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许多机械设备,如果设备缺陷、缺少防护或违章操作等都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若人员发生受伤部位被挤压、卡、卷入机械设备,先将伤员从机械设备中抢救出来。抢救时尽量采用移动、拆除设备的方式,避免移动伤员受伤部位。颅脑外伤:颅脑外伤就是头部因外力

15、打击而受到的伤害,包括头皮、颅骨及脑组织的损伤、颅内出血等。颅脑外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的损伤。伤者一般表现为昏迷、头痛剧烈、呕吐频繁、左右瞳孔大小不同等症状。对颅脑外伤伤员的急救要注意以下几点:a.应让伤员平卧,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不要让其坐起和行走。 b.对伤口内(尤其是嵌人头颅里)的异物,如木片、碎石子、金属等物,不能随便去除,一旦不恰当的取出,常可能弄断神经、碰破血管,造成严重后果。 c.有鼻、耳出血者,不能用药棉填塞,以免加重颅内积血和感染,应任其外流。只有耳廓或鼻部表面皮肤破损出血,才能用压迫法止血。 d.意识不清或昏迷伤者绝对不要用粗蛮办法弄醒,要注意其呼吸道通畅,

16、以免呕吐物及痰阻塞气道。 e.脑组织(即脑浆)从伤口流出时,千万不可把流出的脑组织再送回伤口,也不可用力包扎,应在伤口周围用消毒纱布做成保护圈,必要时用一清洁小碗盖在伤口上,用干纱布适当包扎止血,以防止脑受压。 f.尽快送伤者到就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把伤者头转向一侧,便于清除呕吐物和痰。 胸部创伤:胸部创伤分为胸壁皮肤软组织伤、胸廓骨折和胸腔内脏伤三类。前二类伤的处理主要是进行止血包扎。胸腔内脏伤按胸壁有无刺穿可分为:封闭性创伤和吸气性创伤。这两种伤害都必须及时抢救,否则伤员会有生命危险。 1封闭性创伤 封闭性创伤是因肋骨折断,刺进肺中而造成的。主要表现为伤者局部疼痛,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加重

17、。其急救要点为: a.如发现伤员咳出红色的泡沫状血液,应扶起伤员上身,使其身体倾向受伤一侧。接着将受伤一侧的手臂斜放在伤员胸前,其手掌安放在另一侧的肩头上。 b.可用三角巾裹扎伤员手臂,使其位置比臂悬巾高。然后将三角巾底边一端置于伤员未受伤一侧的肩头上,另一巾头则拉至肘部以下。整幅悬巾应垂下,盖住受伤一侧的手部和前臂。 c.将悬巾底边轻轻地摺入伤员手部、前臂和肘部之下,再拿起底边下端,绕过背部至没受伤一侧的肩头上,把上下两端在锁骨窝上打个结。 d.将三角巾的另一巾尖端推人肘下,用别针扣好或用胶布贴牢,也可塞进绷带内。如可能的话,让伤员用另一只手托住悬巾。 f.如肺被刺破严重,肺里的空气漏出来就

18、会充满一侧胸腔,肺就会缩小,还会把心脏推向健康的一侧肺并将其压瘪。如果伤员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应立即进行急救,可用几根粗针头插迸伤侧锁骨中线第二肋和第三肋之间排气,以降低胸膜腔内的压力,使肺组织回复,恢复肺的功能。 g.如伤员表现为咳嗽时喷出血液或休克,伤侧胸廓肋间饱满,说明胸腔内有大量出血,应急送就近医院抢救,切勿延误。 2吸气性创伤 吸气性创伤多是胸壁为利器刺穿,或折断的肋骨凸出胸壁外而造成。伤员呼吸时,空气不经过呼吸道,而是直接从伤口吸入胸内,同时带血的液体会由伤口冒泡而出。其急救要点为: a.应让伤员躺下,然后扶起伤员的上身,使其身体倾向受伤一侧,以免伤员胸内的血流向另一侧,可以避免未

19、受伤侧的肺受到波及。可用椅垫或自己的膝部支撑伤员的上半身。 b.替伤员止血,先在伤员吸气时,用手按住伤口,继而在伤口处用纱布、毛巾等物堵住伤口。如怀疑伤员肋骨已断,切勿在伤口施压。 c.如发现空气从伤口进出肺部,可先用手迅速将伤口盖住,接着换用纱布、毛巾等敷料;并用胶布贴牢。切勿让伤口再透气,以免伤员肺部缩陷。 d.然后,将受伤一侧的手臂斜放于伤员的胸部,系三角巾,加以固定。 f.注意伤员躺卧姿势是否舒适,立即送往附近医院治疗。 腹部外伤:腹腔内有肝、脾、胃、肠、膀胱等器官,腹部受伤时上述脏器有可能发生破裂,对伤员生命造成威胁。其主要表现为:剧烈腹痛,由局部波及全腹,面色苍白,全身湿冷,脉搏细

20、弱,发热,排尿困难等。其急救要点为: 1内脏凸出体外的腹部创伤的急救 a.让伤员平直仰卧,伤口若是纵向的,双脚用褥垫或衣服稍微垫高,切勿垫高头部。伤口若是横向的,膝部弯曲,头和肩垫高。 b.轻轻掀开伤口部位的衣服,使伤口露出,以便于护理。切勿直对伤口咳嗽、打喷嚏、喘气。以免伤口细菌感染。 c.切勿用手触及伤口,有肠、胃等内脏脱出时禁忌挤压和回纳,用消毒碗覆盖其上,或用大块纱布或清洁的布料,浸温水后拧干围住脱出的脏器,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轻轻地包扎,不可用力。 d.禁止给伤员喝水或吃东西。给伤员盖上毯子或外衣保暖。上肢露在外面,以便检查伤员的脉搏。 e.应尽快召来救护人员,但不可离开太久。要经常检

21、查伤员脉搏和呼吸情况,密切注视其变化。 2无内脏凸出体外的急救 a.应使伤员平直仰卧,并将其脚部稍微垫高。这种姿势有助于伤口闭合,但需注意,切勿用枕头、衣服置于伤员脑后。 b.将伤员腹部受伤部位的衣服轻轻掀开,使伤口露出,然后在伤口处敷上纱布或清洁的布块,用以止血。 c.用绷带或其他布带裹住伤口,但不可裹得太紧。绷带如要打结,切勿打在伤口处,以免与伤口发生摩擦,损坏伤口。 d.如果伤员咳嗽或呕吐,应轻按敷料以保护其伤口,防止内脏凸出。不要让伤员进食,如果伤员口干,可用水给他润一润嘴唇。 e.用毯子或上衣覆盖伤员身体,任其上肢露在外面。应松开伤员领部和腰部的衣服,以利于伤员的呼吸和血液循环。 f

22、.尽快召来急救人员,或者尽快送伤员去医院抢救。 肢体切断:断肢(指)后,有时即刻造成伤员因流血或疼痛而发生休克,所以应设法首先止血,防止伤员休克。其急救要点为: a.让伤员躺下,用一块纱布或清洁布块(如翻出干净手帕的内面),放在断肢伤口上,再用绷带固定位置。如果找不到绷带,也可用围巾包扎。 b.如是手臂切断,用绷带把断臂挂在胸前,固定位置;若是一条腿断了,则与另一条腿扎在一起。 c.料理好伤员后,设法找回断肢。倘若离断的伤肢(指)仍在机器中,千万不能将肢体强行拉出,或将机器倒开(转),以免增加损伤的机会。正确的方法应是拆开机器后取出。 d.取下断落的肢(指)体后,立即用无菌纱布或干净布片包扎,

23、然后放入塑料袋或橡皮袋中,结扎袋口。若一时未准备好袋子或消毒纱布,可暂置于4的冰箱内(不应放在冰冻室内,以免冻伤)。运送时应将装有断伤肢体的袋子放入合适的容器中,如广口保温桶等,周围用冰块或冰棍冷冻,迅速同伤员一起送医院以备断肢(指)再植。 e.离断后的伤肢,如有少许皮肤或其他肌腱相连,不能将其离断,应放在夹板或阔竹片上,然后包扎,立即送到医院作紧急处理。 f.严禁在离断伤肢(指)的断端涂抹各种药物及药水(包括消毒剂),更不能涂抹牙膏、灶灰之类试图止血。 g.严禁将断落后的肢体浸泡在酒精或福尔马林液中,否则会造成肢体组织细胞凝固、变性,失去再植机会;同样,也不能浸在高渗葡萄糖液或低渗液中。装有

24、断肢(指)的袋子不能有破裂,应防止冰块与其直接接触,以免冻伤。b)触电事故紧急救护方法本公司用电设备较多,存在部分设备未安装漏电保护或接地;线路不规范;部分临时用电线路老化或绝缘保护层破坏等不安全因素,可能发生触电事故。对触电事故应急处理方法为:如发生人员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可以采用关闭电源开关,用干燥木棍挑开电线或拉下电闸。救护人员注意穿上胶底鞋或站在干燥木板上,想方设法使伤员脱离电源。(1)脱离电源后立即检查伤员,发现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应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直到医生到达;首先,要尽快把他仰面放平进行人工呼吸,进行人工呼吸时,抢救人员骑跪在触电人员身体上部(注意不要压在其身上),

25、双手按在触电人员胸部上下反复按压,按压的速度每分钟30-40次,或按这样的速度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直至触电人员有心跳,有呼吸为止。心脏按摩,抢救人员双手按在触电人员的左胸心脏部位有节奏的按压,每分钟60-70次,直到有心跳为止。 (2)对已恢复心跳的伤员,千万不要随意搬动,以防心室颤动再次发生而导致心脏停跳。应该等救护车到达或等伤员完全清醒后再搬动。4.3 应急结束1)确定应急救援工作结束: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宣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2)现场应急工作结束,应急救援指挥部向事故调查小组移交工作,移交的工作包括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发生的地方、报警时间和报警人员、救援工作的经过、事故

26、造成的后果等事故相关事项以及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等。3)指挥部批准应急救援结束后,现场警戒解除,恢复可继续生产的状态。4)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对事故和应急过程进行讨论,总结经验和教训,完善预案。5信息发布重伤事故和死亡事故发生后,由指挥部总指挥、企业主要负责人根据政府的要求向新闻媒体发布事故的相关信息。信息发布遵守及时、客观、真实的原则。6 后期处置6.1 造成微伤和轻伤事故的后期处置(1)发生微伤和轻伤事故,由生产班长将事故事件、经过、相关人员等以书面的形式向公司安全主任汇报,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开会讨论,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6.2 造成重伤或死亡事故的后期处置(1)发生重伤或死亡事故后,由

27、公司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机构、指挥部的部分成员组成事故调查小组,配合政府部门的事故调查工作,将事故的相关情况和抢救过程等资料、信息向政府部门做详细汇报。(2)事故调查小组成员安置并安抚好家属,积极办理保险理赔及死者家属赔付工作。7保障措施7.1 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救援过程中,应保证以下各部门之间的通信和信息畅通。1、事故指挥者与事故应急救援队之间2、场内专业救援队队员之间3、场外事故应急组之间4、应急救援系统各机构之间 5、应急指挥机构与外部应急组织之间6、应急指挥机构与伤员家庭之间当发生事故导致电源、通信中断时,使用手机通信,各相关人员手机号码见附则中应急电话。7.2 应急队伍保障应急救援组

28、织机构包括本公司各部门和岗位的的骨干力量,并定期进行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7.3 经费保障本公司将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经费纳入每年的安全投入,经费主要用于事故应急物资的购买、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改、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等方面。发生应急情况时,可由事故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直接向财务部门提取经费。7.4其它保障为了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效地进行处理,必须制定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做好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对全体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应急救援常识教育,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还应建立以下相应制度:值班制度: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遇到问题及时处理。培训制度:结合三级教育制度,每年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一

29、次培训,每年对全公司职工进行一次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制定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药品等检查、维护制度:每月由指挥部结合生产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应急救援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例会制度:每月由指挥部组织召开一次指挥部成员和各救援队伍负责人会议,检查安全工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演练制度:坚持每年演练不少于一次,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8 培训与演练8.1 培训1)、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结合三级教育制度,每季度由指挥部对应急小组成员进行一次应急知识、紧急救护知识、应急程序等方面的培训;2)、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结合三级教育制度,每年对员工进行一次应急预案相关知识、自救等方面培训;3)、社区或周边人员应急响应知识的宣传:通过板报、传单、讲课等形式,使社区或周边人员了解一定的防范措施。8.2演练1)、演练准备: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应急救援工作的实际,制定演练计划,准备如下器材与装备:急救器材与药品;防护用品,如防毒口罩、防烟面具等;急救车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