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陆游的游山西村,完成下面小题。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一个 “_”字,表达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一个“_”字,写出了山路曲折景色多变,点明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所致。( 2)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 ( 1)足;疑( 2)表达了对游览之地恋恋不舍之情,对农家好客习俗及古朴的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解析】 【分析】( 1)表达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的诗句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一个 “足 ”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写出了山路曲折景色多变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一个 “疑 ”字写出了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 2)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尾联诗人故而笔锋一转,表明诗人已“游 ”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月光之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把酒言欢,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3、。诗人陶醉于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里,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诗人在语调极其自然亲切的诗句中向人们展示了农村自然风景之美、农民淳朴善良之美,并把自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美融于其中。故答案为: 足;疑; 表达了对游览之地恋恋不舍之情,对农家好客习俗及古朴的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回答本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再进行概括即可; 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情感的能力。答题时先概括文章内容,然后结合内容,抓住关键词句把握作者的情感。2选出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
4、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a. 首句紧扣诗题,点明地点。“千寻 ”二字极言其高,其意为在飞来峰上有一座千丈的高塔。b. 第二句通过具体描写突出飞来峰上的“千寻塔 ”之高。其意为听说千寻塔上的可以见旭日冉冉升起。c. 第三、四两句可以第一、二句的铺垫为基础,引出全诗主旨,是前两句内容的升华。d. 末两句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其意为观赏景物站在最高处,就不怕浮云遮住视野,有 “一览众山小 ”的感受。【答案】 d【解析】 【分析】本诗反映的是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故答案为: d【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整体感
5、知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诗歌的内容进行理解。对选项要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社日谢逸 雨柳垂垂叶 ,风溪细细纹 。清欢唯煮茗 ,美味只羹芹 。饮不遭田父 , 归无遗细君 。东皋 农事作,举趾 待耕耘。【注释】 谢逸:字无逸,自号溪堂,抚州临川人,送“江西诗派 ”诗人。隐居乡里,布衣终身。 风溪细细纹:微风吹拂,水生细纹。 羹芹:煮芹为羹。 田父:依杜甫诗意,田父指邀请友人饮酒的农夫。 细君:用东方朔典故,指妻子。 东皋:水畔高地。 举趾:举脚,下田。(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描写了春社时节淳美的田园风光。b.首联描摹了一幅春
6、雨丝丝,垂柳依依,微风细细,水波粼粼的早春图画。c.颔联主要写了诗人在煮茶喝羹过程中体会到的快乐之情。d.颈联是说喝酒没有知音,赠妻没有物品,言中流露出哀伤之情。(2)下列对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格调清新自然,充满了生机和乐趣。b.诗人表现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淡泊情怀。c.全诗紧扣 “待”字,表现诗人慵懒散漫的生活态度。d.此诗用词精炼,用典贴切,用情真挚。【答案】 ( 1) d( 2) c【解析】 【分析】( 1) d 项流露出的不是哀伤之情,而是表现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淡泊情怀。( 2)紧扣 “待 ”字,不是表现诗人慵懒散漫的生活态度,而是恬淡娴静的生活态度。故答案为: d; c【点评
7、】 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内容的理解,需要了解作者作诗的背景以及表达的中心思想,再做分析选择。 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赏析,需要了解作者作诗的背景以及表达的中心思想,还要考虑到写作手法,再做分析选择。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木芙蓉(南宋)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注】 吕本中:南宋诗人,曾上书论恢复中原之计,未被采纳,后因触怒秦桧遭降职,此后闲居从事著作和讲学。 东风:春风。( 1 ) “雨后霜前着意红”一句运用 _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木芙蓉_的自然属性。( 2)托物言志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答案】 ( 1)拟人;耐寒(不畏严寒)( 2)这首
8、诗托物言志,借不畏风雨寒霜、不随春风开落的木芙蓉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难、不受他人摆布的坚定志向。【解析】 【分析】( 1)诗句 “雨后霜前着意红 ”的意思是:在雨后或霜前(意为在摧毁花木的天气到来之前)都会有意开得更红艳。将木芙蓉赋予人的思想,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木芙蓉在严霜袭来的秋季努力开放的情形,用其鲜艳的色泽表达了木芙蓉不畏严寒的精神。据此可填写作答。( 2)这首诗,表面上是写 “木芙蓉 ”,实际上是借 “木芙蓉 ”来写人。特别是 “一生开落任东风”写出了木芙蓉的从容与淡定,不管风吹雨打,不管环境多么的恶劣,也按自己的本性,自开自落。这是一种潇洒,从容自在的形象,诗人好像是在
9、写木芙蓉的品格,实际上是托物言志,抒发自己也要像木芙蓉那样,不管环境有多恶劣,不管有多么的艰难,也依然从容淡定,坚持走自己的路。据此理解分析概括作答。故答案为: 拟人;耐寒(不畏严寒)。 这首诗托物言志,借不畏风雨寒霜、不随春风开落的木芙蓉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难、不受他人摆布的坚定志向。【点评】 本题考查分析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答题时应注意,牢记常用和特殊修辞方法的形式和作用,根据用词、句式特点、语气等要素判断。 本题考查分析托物言志写法。答题时应注意,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结合诗句分析作答。5阅读
10、下面的诗,完成各题。夕次盱眙县韦应物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1)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句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中的叠字在写景中的表达效果。(2)请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人“未眠 ”的原因。【答案】( 1)运用叠字,能增强诗歌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诗中“浩浩”、 “冥冥 ”运用叠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晚风劲吹,水波浩荡,夕阳沉落,暮色昏暗的苍凉凄清的夜景。(2)旷野夜景的苍凉凄清;漂泊异乡的孤独寂寞;羁旅在外秋夜思乡。【解析】 【分析】( 1)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承接首联, “风起波 ”“日
11、沉夕 ”描写夜晚江边的景象。傍晚因路途风波,不得不停舫孤驿,交代停泊的原因,也写出羁旅奔波的艰辛。 “浩浩 ”、 “冥冥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晚风劲吹,水波浩荡,夕阳沉落,暮色昏暗,以旷野苍凉凄清的夜景,烘托内心漂泊异乡的凄苦心情。( 2)结合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得出:漂泊异乡;结合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得出:景色凄凉;结合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得出:孤独寂寞;结合 “独夜忆秦关 ”得出:夜忆秦关。然后综述即可。故答案为: 运用叠字,能增强诗歌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诗中“浩浩”、 “冥冥 ”运用叠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晚风劲吹,水波浩荡,夕阳沉落,暮色昏暗
12、的苍凉凄清的夜景。 旷野夜景的苍凉凄清;漂泊异乡的孤独寂寞;羁旅在外秋夜思乡。【点评】 本题考查分析的表达效果。答题时应注意,叠字,又名“重言 ”,系指由两个相同的字或词组成的词句。从以下角度赏析:语音上和谐悦耳,节奏明朗,韵律协调,具有传情达意的形象性。 本题考查分析描写方法和思想感情。答题时应注意,从作家、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人手,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抓住诗词中关键的动词的用法、含义及作用去赏析。6阅读下面古词,完成后面小题旅宿唐 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 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注释】 悄然:这里是忧郁的意思。
13、 断雁:失群之雁(1)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直抒胸臆,诗人孤身一人客居旅店,不禁忧郁愁闷,悲从中来。b.颔联是首联 “凝情自悄然 ”一句的具体化,描绘了一幅寒夜孤客思乡图。c.颈联写由于家乡远隔千山万水,纵然做梦,也梦不到故乡。d.尾联以设想之词描绘出一幅优美宁静祥和的家乡风光图景。(2)下面对这首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既点明了题旨,又为全诗奠定了哀怨愁闷,悲从中来。b.颔联 “警 ”字极富炼字功夫,旅人孤灯,长夜难眠,一声雁叫,引孤客愁思惊梦,归思难收。c.颈联用梦境写旅宿思愁哀怨,虚实相间,读起来荡气回肠。d.本诗意象鲜明,画面清晰,抒情明了,可谓诗中有画
14、,画中有诗。【答案】 ( 1) c( 2) d【解析】 【分析】( 1)颈联中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的意思是家乡路途遥远,归家时已是梦醒时分天已大明,而在现实中,家人的书信需要隔年才能到此地。全诗虚实结合,表达了作者对与家乡的思念及愁思难耐的幽怨。从内容上看,作者是梦到自己归乡,所以c 选项中的 “也梦不到故乡 ”错误。( 2)本诗除了第二句直抒胸臆外,其他都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尤其是尾联,借助设想之词描绘家乡风光图景来衬托远离家乡之愁思幽怨,是乐景衬哀情。所以 d 选项中的 “抒情明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错误。故答案为: c; d。【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诗词内容的理解,对古
15、代诗词基本内容的理解能力; 本题考查对古代诗歌的内容、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等的初步鉴赏的能力。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桂源铺(宋)杨万里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 溪水出前村。【注】 堂堂: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一,二句诗。( 2)朱光潜诗论说: “诗有说理的,但是它的 理 融化在炽热的情感和灿烂的意象之中。 ”这首哲理诗的第三,四句中能够表现 “理 ”的意象是什么?从中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答案】 ( 1)“不许 ”、 “拦 ”“日夜喧 ”等词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水不怕崇山峻岭的阻挠,日夜向前奔流的情景。( 2)意象:堂堂溪
16、水。人生哲理:只要有决心肯努力,就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光明的前途。【解析】 【分析】( 1)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群岭万山中有一条溪,万山阻着溪水不许往前奔,拦得那溪水在山间日夜暄闹不停。如这里体现“万山 ”对溪水态度的一个词语应是 “不许 ”,还有典型的动作“拦 ”,声音 “日夜喧 ”,这些都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水不怕崇山峻岭的阻挠,水声潺潺,日夜喧闹的“抗议 ”的情景。( 2)要首先读懂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这两句:水流到底是拦不住的,在山间不休地穿梭喧闹着,待让它终于来到前头的山脚尽处时,喧哗的溪声已全变作堂堂盛大的溪水,愉悦通畅地流出前
17、村来了。所以能够表现“理 ”的意象是 “堂堂溪水 ”这一短语。原诗是说小溪的无法阻断,只要有一溪在,就宜让出一条路使它走出前村来。今人每爱用此诗来比喻时代潮流的挡不住,一切违反潮流的行径措施不但没有用,而且是制造骚乱困扰而已。同时蕴涵着积极的人生态度,那就是:苦难和困境终有尽头,生命总要奔流,只要有决心肯努力,就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光明的前途。任何艰难困苦都无法阻挡。故答案为: “不许 ”、 “拦 ”“日夜喧 ”等词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水不怕崇山峻岭的阻挠,日夜向前奔流的情景; 意象:堂堂溪水;人生哲理:只要有决心肯努力,就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光明的前途。【点评】 古诗词
18、鉴赏考查内容主要有: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问题,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因此,我们要全面提高鉴赏能力,不能有偏废。 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从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8反复诵读望岳,然后回答问题。( 1)全诗没有一个 “望 ”字,为什么又以 “望岳 ”为题呢?简单说说你的看法。( 2)有人说这首诗是杜甫望岳而想像将来的登岳,是这样吗?为什么?(3)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有 “诗圣 ”之称。你还读过他的哪些诗作?
19、请你摘抄两首你最喜欢的。【答案】( 1)全诗没有一个“望 ”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由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首句 “岱宗夫如何? ”写乍一看见泰山时的惊叹仰慕之情。“齐鲁青未了 ”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远远望见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烘托出泰山之高,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愿望。( 2)是这样。诗中有 “会当 ”一词,意即 “一定要 ”。( 3)略【解析】
20、 【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考生要联系诗歌的结构、内容来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从字里行间来揣摩诗人情感的能力。从 “会当 ”表示 “一定要 ”可以理解诗人望岳而想象将来的登岳。 本题考查考生平时的积累。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作家的作品进行归类,并且要熟读记诵。如春望、春夜喜雨等故答案为:(1)全诗没有一个“望 ”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由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首句 “岱宗夫如何?”写乍一看见泰山时的惊叹仰慕之情。“齐鲁青未了 ”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远远望见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烘托出泰山之高,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两句,写近望中所见
21、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愿望。( 2)是这样。诗中有 “会当 ”一词,意即 “一定要 ”。( 3)略【点评】 考生要读懂诗歌,联系诗人的写作背景和所处环境来分析。 考生要注意诗歌中关键字词的理解,从关键字词把握诗人的内心世界。 考生要注意积累,在默写时注意不要记混,不要写错别字。9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
22、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从远望的角度写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岱宗 ”指泰山。b. “割 ”字描绘了泰山分割天色,山南山北明暗不同的画面,突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c.颈联对仗工整,描绘层云变幻,归鸟翱翔,表现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开阔。d.前六句写诗人仰望泰山,欣赏其高大雄奇之美,末两句则写登上泰山顶峰后的内心感慨。( 2)诗的尾联常被后人引用并赋予其新的意义,请问新的意义是什么?【答案】 ( 1) d( 2)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其他如志向远大、积极进取、乐观自信)【解析】 【分析】( 1) d末两句 “会当 ”是唐人口语,意即 “一定要 ”,可见是作者
23、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抱负,而不是“登上泰山顶峰后”。故选 d。( 2)尾联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写诗人并不满足看岳而是想登上山顶一揽盛景的心情。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新的意义据此意思对即可。故答案为: d 不怕困
24、难,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其他如志向远大、积极进取、乐观自信)【点评】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揣摩选项正误。 做此题首先要熟读全诗,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在此基础上赏析诗句做出解答。10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所展现的画面。(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案】 ( 1)梅子成熟的季节,在乡村的夏夜,点点雨滴敲打着屋檐,长满青草的池塘传来阵阵蛙鸣。(2)寂寞。【解析】 【分析】( 1)解答此题,要读懂
25、诗歌,理解内容;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注意:描述画面不同于翻译句子,不能干巴巴地解说句意。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注意围绕 “时节、雨夜、池塘、蛙鸣 ”展开合理想象,组织语言即可。( 2) “闲敲棋子落灯花 ”的意思是: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作者之所以敲棋子是因为诗人孤独一人,下不成棋,所以说 “闲敲棋子 ”,棋子本不是敲的,但用来敲打,正体现了孤独中的寂寞、苦闷。故
26、答案为: 梅子成熟的季节,在乡村的夏夜,点点雨滴敲打着屋檐,长满青草的池塘传来阵阵蛙鸣。 寂寞。【点评】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及其特点,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 “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 ”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 “感伤 ”。1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诗人通过写景来表达抽象的哲理,诗中既是诗人实写眼前景物,又具有比喻义的词语是“_”和 “_”。( 2) “闻说
27、鸡鸣见日升 ”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 1)浮运;最高层( 2)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信心的情感,这句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解析】 【分析】( 1)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面意思是: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深层意思(比喻义): “浮云 ”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最高层 ”是说一个人自身的修为达到较高境界,对于周围事物看的开,想地明白,眼界宽广。且任何时候都不要怕困难、挫折。所以提取 “浮运 ”“最高层 ”填充即可。( 2) “闻说鸡鸣见日升 ”是句用典,典故中 “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 ”,本是 “先日出,后天鸡鸣 ”,但王安石不说 “闻说日升听鸡鸣 ”,而说 “闻说鸡鸣见日升 ”,则是 “先鸡鸣,后日升 ”。现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 岁时所作。皇佑二年(1050 )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所以这句话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故答案为: 浮运 ; 最高层 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信心的情感,这句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安徽宣城市旌德县兴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招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潍坊寒亭区(经济区)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11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江苏南京白下人力资源开发服务有限公司招聘劳务派遣人员2人(二十五)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湖北咸宁市通山县政金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3人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泉州市华侨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招聘实验技术系列人员(4月)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国内产品交易合同协议书
- 解除商品房租赁合同5篇
- 教资保育考试题库及答案
- 美术创意考试题库及答案
- 代理合同电线代理合同6篇
- DG-TJ08-2466-2025 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标准(公共建筑)
- 安全生产盲区
-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
- 非公企业党建培训课件
- 物业管家手机管理办法
- 2025发展对象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 妇产科开展宫腔镜手术的可行性报告
- 重视体检的健康知识讲座
- DB54∕T 0275-2023 民用建筑节能技术标准
- 中国工运史课件
- 质量检测监理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