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六标准(简易版)_第1页
心理健康六标准(简易版)_第2页
心理健康六标准(简易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理健康的六项标准心理健康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所以才值得我们大家去追求。一、对自己的态度1、必要时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能看清自己的长处或短处。在成功时不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而得意忘形, 而在失败时又能看到自已曾经遭受过失败,并克服过困难,不致悲观沮丧。不健康的情况有两种:一是几乎时刻忘不了自己,尤其是在社交场合下,总担心自己的弱点会流露出来,担心自己会紧张、不自然甚至脸红、口吃等,这是社交恐惧者常有的尴尬。另一种情况是长期对真实自我的压抑,误将理想的自我当作真实的自我,有苛求、完美主义等尖锐的 心理冲突。2、能把自己容观化实际上是对自己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 站在别人或社会的角度来审视自己,才能恰

2、如其 分地评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常见的不健康情况是自卑,而自卑的通常代偿则是追求优越感,很可能对自己过分挑剔, 或者顽固地坚持己见,一遇挫折或失败则归昝于人,甚至渐入偏执状态。缺乏精神上的脊梁骨, 要靠别人的认可和赞赏才能支撑。显然,经常对自己有恰当的评价,对于扬长避短、发挥潜力 都是必要的。3、关于自我的情感一个人应该接受(日本学者称之为“悦纳”,更佳)自己,包括弱点和缺陷。实际上,每个人 真实的自己与他理想中的形象总有差距, 但真正健康的人不为自己的某种心理缺陷而抱怨, 甚 至在生活中很少为之操心。健康的人看待自己的缺点就像对待这个远非美满的客观世界一样, 总体上接受的(不否认、不拒绝、不

3、掩盖回避),这是一种健康的关于自我的心情。4、身份意识身份是人格发展的第五个阶段(前面四个阶段是:基本的信任、自主、创造性或能动性、勤奋)。 一个人身体难免会患病或受伤,体型有时会改变,具有确立了的身份意识的健康人不会出现自 我混乱等体验。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长期目标、职业取向、交友的模式、性取向和性行为、对 群体的忠诚以及价值观等来评定他的身份意识是否已经树立。二、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从出生到成年,每个人都有成长的天赋。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包括智力、技能、气质和性格特质等)成长滞后于他的时序年龄,那便是异常甚至精神障碍。家庭教养和各种环境条件往 往是成长受阻的原因。1、动机过程马斯洛五个层次需要

4、: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被尊重和自尊、自我实现。心理健康的特征 之一是自我实现,即最大可能地实现个人的潜力。2、投身于生活中自我的扩张是成熟的一个属性,这种人忘我地工作、思考、娱乐以及对别人忠诚,他的生 活是丰富多彩而又独特的。全身心投入生活的人,对来自别人的刺激(不论是成功的行为还是苦难中的呼救)都有能力报之以热情的、全力以赴的反应。三、整 合1、各种心理力量之间的平衡自我与道德和本能、理性与非理性、理智与情感、严肃性和游戏性的整合,二者之间相得 益彰、眼前利益和长远目标有机结合、 个人与他人或社会冲突的恰当应对等, 无不属于自我整 合的结果。2、统一的人生观决定事情有自己的价值观,当时既不

5、会犹豫不决,事后也不致后悔。最高价值对人生有北 极星似的标示方向作用,却是有限的人生无法完全实现的。 任何一种理想也是如此。要明确的 是,理想只限于精神的领域,它可以是终生为之奋斗而无法实现的境界, 但切不可拿它作为检 验现实行动的标准。不然,就会陷于显然不健康甚至病态的完美主义之中。3、对逆境或打击的承受能力一个健康人,基本上能够以他周围人或同伴们所能接受的方式,从环境要素中得到各种基 本冲动的满足。如果得不到满足,他便能找到某种适合于自己的形式使它们得到升华。能用长 远的目标或理想作为精神支柱。紧张、焦虑、痛苦等既发生在病人也发生在健康人身上,关键 是如何应对焦虑以及出现什么反应。四、自律

6、(独立自主)1、出自内心的行为调节一个人的行为不应该仅仅决定于外在纯粹的意外, 而是服从于内在的指令,基于有组织的 价值观、需要、信念、已有的成就和尚待完成的事业。一个人的生活(尤其是童年)总是处于外在(家庭和社会的)制约之中。因此,人的成长过程中,教育的精髓在于如何循序渐进地和潜移 默化地将他律转化为自律。精神病人缺乏自律是十分突出的。2、独立自主的行为自律不仅在于自己做决定,而在于如何决定,也在于做出决定后采取什么行动, 以及行动 的后果,更在于决定的内容和目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统一体,自我决定和自我屈从这两种 倾向人人都有。二者互补甚至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五、对现实的认知1、免于受需要的

7、歪曲(自知之明)自卑的人经常认为别人看不起他,或者背后议论他、讽刺他。斤斤计较的人总是认为周围 的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占有欲强烈的人容易对别人产生嫉妒心理。 执着于名誉地位追求的人易 于对别人不信任、过分猜疑,甚至出现偏执观念。自知之明可以当作心理健康的试金石。2、对社会的敏感(善解人意)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解释别人的能力似乎差异很大。这里所谓“正确”,指的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或立场去感知别人的处境,从而得以预见其反应和行为的趋向。 投情意味着设身处地,将心 比心,或者更形象地说,极力钻到别人肚子里去,去体验别人的感受。显然,两个具有投情的 人常常无需费什么口舌便能达成默契。喜欢批评、责备别人的人,对亲

8、友爱挑剔的人,总想把自己作为原型去塑造子女的父母等, 都是缺乏投情能力的人,这种人显然颇为常见。这种人往往人际关系不和,甚至认为别人的祸 福无关痛痒。六、对环境的掌握人们常说,人不是环境的奴隶,而是环境的主人,但这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做到。1、主动爱别人的能力神经症病人主动爱别人的能力低下。他们一心等着别人来爱他。显然,只有双方都主动, 才会有令人满意的结果,只要一方不主动,爱情便是不够令人满意的,甚至是有严重缺陷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形象地道出了爱的真谛。2、对“爱情、工作和游戏”三者有恰当的分配一个健康人总是恰如其分地全面照顾到“爱情、工作和游戏”三个方面。爱情、工作和游戏任缺其一,都算

9、不上真正的心理健康。3、恰当的人际关系人际相互作用的内容和水平决定着一个人是否健康。一个人人际关系的质量愈高。他的健康水平也愈高。具体地说,安全的、挚爱的和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乃是心理真正健康的重要 标准。而深埋着的怨恨和爱的剥夺,乃是不安全感及各种临床表现的根源。4、符合社会处境的要求在接受基础教育的学校里,主要有三种处境要求 :与权威(教师)建立恰当的关系,与同 学发展友谊,获得知识和技巧。对于成年人来说,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在职业生涯中的人际关系各有其特殊的处境性要 求,也只有充分满足这三方面的要求,才有可能维持和增进心理健康。老年人退休以后,在社会和家庭的角色都会发生改变, 丧失旧的角色和适应新的角色,是 老年人必须面对的社会处境性要求。5、适应和调节一个人要学会去喜欢一些事物,不论环境提供的是什么。心理健康的特征在于,对观点、 态度、决策、计划、心情等的自我调节,跟对社会的适应(主要是言语、表情、行为等外在的行为显现)二者相互促进。6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最好是把这一过程区分三个维度。第一,由若干阶段构成的时间序列:对问题觉察,继之考虑以采取什么方法去解决,从所考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