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POI08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参考答案一、 填空题1. 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2. 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3. 测量工作的基本工作是高程测量、水平角度测量、距离测量。4. 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两条相互垂直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以南北方向为X 轴,以东西方向为Y轴。5. 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经度、纬度和绝对高程。6. 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高羞。7. 在测量中国,将地表面当平面对待,指的是在100平方千米范围内时,距离测量数 据不至于影响测量成果的精度。&
2、测量学的分类,大致可分为大地测量学、普通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 地图绘制学。9. 地球是一个旋转的椭球体,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概值为6371Km10. 我国的珠穆朗玛峰顶的绝对高程为。H.地面点的经度为该点的子午面与首子午面所夹的二面角。12. 地面点的纬度为该点的铅垂线与赤道趣所组成的角度。13. 测量工作的程序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14. 测量学的任务是测定和测设,15. 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方向。16. 由坐标纵轴线北端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水平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17. 距离丈量的相对误差的公式为D二D+ZXL d+AL ,
3、儿B时,R朋,Af B方向位于第一象限,Sb二Rab ;SyAB 0 时,A方向位于第二象限,aAB = RAB+SO ; 心八bVO, SyAB 0, A3方向位于第三象限aAli = RAB + SO ; 厶0, SyA8 0时,RAl0,方向位于第四象限,产心b+360。5、等高线有哪些特性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 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不能中断(间曲线除外),若不在同一幅图内闭合,则 必定在相邻的其它图幅内闭合。 等高线只有在陡崖或悬崖处才会重合或相交。 等高线经过山脊或山谷时改变方向,因此山脊线与山谷线应和改变方向处的等高线的切线垂直相交。在同一幅地形图内的基本等高距相同,等高线
4、平距大表示地面坡度小;等高线平 距小则表示地面坡度大;平距相等则坡度相同。倾斜平面的等高线是一组间距相等且平 行的直线。6、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时,每站观测顺序是什么照准后视标尺黑面, 照准后视标尺红面, 照准前视标尺黑面, 照准前视标尺红面,直读视距,精确整平,读取标尺中丝读数; 读取标尺中丝读数;直读视距,精确整平,读取标尺中丝读数; 读取标尺中丝读数。上述观测顺序简称为“后一后一前一前”。7、导线坐标计算的一般步骤是什么计算方位角闭合差厶,f产仏时,反号平均分配乙;推算导线边的方位角,计算导线边的坐标増量心,$,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人,计算全长相对闭合差K=式中工D为导线各边长之和
5、.如果K2, 23, 34的坐标方位角。【解】=1971527”+90。2925180=1074452冬2 = 107。4452”+106 1632-180=34。0124&23 =340124”+270。5248”-180=124。5412= 124。5412”+299。3546-180。=:244。29581、如图,已知乩2二492 0 ,试写出公式并计算其余各边的坐标方位角(12X2右厂 125251361013解:前二后+ 180。+左3分分)前后+ 180- 右3分=4 92 0+ 180。-125。25=10355,34 =23 + 180+136 10*2 分=10355#+18
6、0+136 10* =14745r4、在同一观测条件下,对某水平角观测了五测回,观测值分别为:394030* 39。40, 48, 394054, 39。4042”,394036,试计算: 该角的算术平均值一一39。40,42” ; 一测回水平角观测中误差士“ ; 五测回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士”。5、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独立丈量了两条直角边a, b,其中误差均为加,试推导由a, b边计算所得斜边c的中误差叫的公式【解】斜边c的计算公式为c = a2+b2 ,全微分得应用误差传播定律得f =俘孑+佯加2 =伫宾加2CLC6、已知=891201 a.=,几=,坐标推算路线为3-1-2,测得坐标推算路
7、线 的右角分别为角=32。3012, 0严261。0616”,水平距离分别为Dln =,久円试计 算1, 2点的平面坐标。【解】1)推算坐标方位角aBX = 89 1201 32。30 12+180=23641 49”an = 23641 49-261 0616“+180= 155。35332)计算坐标増量山创=xcos2364149“=,y 旳=xsin2364149=。Ax12 = xcos1553533=Ayp = xsinl553533=。3)计算1, 2点的平面坐标X, = y, =x2 = y2=s试完成下列测回法水平角观测手簿的计算。測站目标s水平度盘溪数(3“)半测回角值一测回
8、平均角值 (”)一测回 BA左0 06 24111 39 54111 39 51C11146 18A右180 06 48111 39 48C29146 368、完成下列竖直角观测手簿的计算,不需要写公式,全部计算均在表格中完成。测 站目 标盘詈 竖位竖盘读 ()半测回竖直角( “)指标差n一测回竖直角 ()AB左81 18 42841 186841 24右278 41 30841 30C左124 03 3034 03 3012-3403 18右235 56 5434 03 069、用计算器完成下表的视距测量计算。其中仪器高i=.竖直角的计算公式为 仇=90-L。(水平距离和高差计算取位至,需要
9、写出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目标上丝渎数(m)下丝谀数(m)竖盘读数 ()水平距离(m)高差(m)183O5CT24”10、已知1、2点的平面坐标列于下表,试用计算器计算坐标方位角a, 计算取位到点名X(m)Y(m)方向方位角()17*01-2191 1411、在测站A进行视距测量,仪器高i 望远镜盘左照准B点标尺,中丝读数卩=, 视距间隔为/竖盘读数厶二93。28;求水平距离D及高差力。【解】D = 100/cos2(90-L) = 100xx(cos(90-9328r)2=h = tan(90- L) + / - v = xtan(-328)+.已知控制点A、B及待定点P的坐标如下:点名X(m
10、)Y(m)方向方位角(鋼4 距(m)ABAB99 19 10PAP62 21 59试在表格中计算A-B的方位角,A-P的方位角,A-P的水平距离。13、如图所示,已知水准点的高程为,1、2、3点为待定高程点,水准测量观测的 各段高差及路线长度标注在图中,试计算各点高程。要求在下列表格中计算。计算题13点号L(km)h(m)V(mm)h+V(m)H(m)A1+2+3Afh 容=30VZ (mm)=14、下图为某支导线的已知数据与观测数据,试在下列表格中计算1、2、3点的平面坐 标。点名水平角方位角水平距 离Of uo * “nimmmmA237 59 30B99 01 08157 00 3811
11、67 45 36144 46 142123 11 2487 57 383计算题1415、为了求得E点的高程,分别从已知水准点A,B.C岀发进行水准测量,计算得到E点 的高程值及各段的路线长列于下表中,试求(1)E点高程的加权平均值(取位至mm);单位权中误差;E点高程加权平均值的中i吴差。路线E占八、 高程值(m)路线长 厶(km)权改正数 Vi (mm)A-E510BE-816CE1Z90【解】E点高程的加权平均值一亠单位权中误差一叫学=E点高程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加几=121 = 16、已知1、2、3、4、5五个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列于下表,试计算出方位角勺一 62, %与勺5计算取位到秒。点
12、X(m)Y(m) 点名 X(m)Y(m)名14253&3=30512, &32二72346?34 = 19114,?35=126。46“17、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段距离丈量了 5次,各次丈量的长度分别为、。试求(1) 距离的算术平均值;(2) 观测值的中i吴差;(3) 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4) 算术平均值的相对中误差。【解】/=. w=,竹二士,0=1/27885。18、用钢尺往、返丈量了一段距离,其平均值为,要求量距的相对误差为1/15000,问 往、返丈量这段距离的绝对误差不能超过多少【解】 亠一A = D/15000 =15000=oD 1500019、已知交点里程为K3+,转角A,
13、 =2548圆曲线半径/? = 300m,试计算曲线测设元 素与主点里程。【解】曲线测设元素T = R tan(A/ 2)= L = /?A =f E = /?(sec- -1)=180 2J=2T-L =主点里程ZY = QZ YZ 已知 H*=, Hb=,求 h和氐2. 设A点高程为,当后视读数为,前视读数为时,问高差是多少,待测点B的高程是多少试绘图示意。3. 试计算水准测量记录成果,用高差法完成以下表格:测后视渎数前视读数(m)高差(m)高程(m)备注BMA已知水准 点TP1TP2TP3B总和Za=Zb=Zh=Hb -Ha=计算2ab=5.闭合水准路线计算。点名测站数实测高差(m)改正
14、数(m)改正后高差(m)高程(m)BMa12-1s+215322+-BMa总和6水准测呈成果整理点号距离(km)实测高差(m)高差改正数(m)改正后高差(m)高程(m)A13AzE=50mm V 丘音二 10= 89mm7. 完成表格并写出计算过程。测 点距离 (km)实测高差(m)改正数(mm)改正后高差(m)高程(m)BMcABCDBM:0lS=20mmH0左A0001 2416 37 2446 37 3346 37 27B1638 48右A180 01 1216 37 42B226 38 540左A9000 0616 371216 37 21B136 37 18右A270 011216
15、37 30B316 38 42分析:半测回较差不超过10, 一测回间较差不超过24”。12. 完成以下水平角计算表格测站竖盘位蛋目 标水平度盘读数 o 半测回角值 o -测回角值 o *各测回平均值c 10左A0013065064265 064565 06 48第_B650812測回右A1800142650648B24508300左A90022465061851第二B1550912測回右A2700236650654B335093013. 完成下表中全圆方向法观测水平角的计算。测 站测 回 数目 标盘左O/rr盘右平均涙数Cirr一测回归 竽方向值O If01A0 02 12180 02 00(
16、0 02 10)0 02 060 00 00B37 44 1521744 0537 44 1037 42 00C11029 04290 28 52110 28 58110 26D150 1451330 1443150 14 47150 12 37A0 02 18180 02 080 02 13分析:半测回归零误差614. 计算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测站目标盘左渎数盘右涙数O4II2C平均读数O IV归零方向值o rr0A30 01 06210 01 18-06(30 01 15)30 01120 00 00B63 58 54243 58 540063 58 5433 57 39C94 28 122
17、74 28 18-0694 281561 27 00D153 12 48333 12 54-06153 12 51123 11 36A30 01 12210 01 24-1230 0118分析:二倍视准轴误差未超过13“15.竖直角计算测站目标竖盘 位詈竖盘溪数O 半测回角指标差“一测回角备注0A左87 26 542 33 06032 33 09竖直度盘按右272 33 122 33 12顺时针B左97 26 54-7 26 54-03-7 26 57右262 33 00-7 27 00分析:顺时针公式aL=90 -L , aR=R-270,竖盘指标差不趙过25”1&竖直角观测成果整理测 站目
18、 标竖盘 位詈竖盘读数O 41半测回角“指示差一测回 角备注0A左94 23 18T 23 18-21-4 23 09盘左视线水平时決 数为90。,视线上 斜渎数减少右265 36 00-4 24 00B左82 36 007 24 00-187 23 42右277 23 247 23 24分析:竖盘指标差不超过25“17.欲测量建筑物轴线A、B两点的水平距离,往测DazF,返测汕二,则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多少评 价其质量。解:18.已知直线BC的坐标方位角为135o00又推得AC的象限角为北偏东60)00求小夹角乙BCA。乙昭=吆= 13500f-6000r= 7500r19.已测得各直线的坐标方位角分别为a t=2530- aa=16530 a尸24840 a4=33650* ,试分别求出它 们的象限角和反坐标方位角。-张 I =幺 +180=25o30r + 180= 20;30r解:Ri-al=25o30 in; , in . , iv;20对某高差等精康观测了 5次,观测值分别为求该高差的算术平均值和中误差。21.对某角度等精度观测6测回,观测值分别为82T9J8S 82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完善汽车物流运输体系的策略及实施路径
- 2023年度计算机二级综合提升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A卷)
- 动力电池用负极材料项目招商引资报告
- 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城市雨水管网更新改造工程实施方案
- 2025无人机资格证通关题库【达标题】附答案详解
- 政道路、施工道路工程劳务分包合同3篇
- 2024自考公共课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及参考答案详解(模拟题)
- 考点攻克自考专业(行政管理)试卷及答案(全优)
- 2024-2025学年度银行岗位检测卷【夺冠】附答案详解
- 以气体制备为主体的实验-2025年高考化学专项复习(解析版)
- 护理工作中的冲突与管理
- 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准则
- 《社区调查报告》课件
- 2025-2025学年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
- 《胸腔穿刺术》课件
- 《人才选用育留》课件
- 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书
- 任务1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基本组成与原理
- 富血小板血浆(PRP)临床实践与病例分享课件
- 华为HCSA-Presales-IT售前认证备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