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1._第1页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1._第2页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1._第3页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1._第4页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导线测量的内业 计算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 平面坐标x、y。 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 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 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然后绘制计算略图,将各项 数据注在图上的相应位置,如图 6-11所示。 一、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 1 坐标正算 根据直线起点的坐标、直线长度及其坐标方位角 计算直线终点的坐标,称为坐标正算。如图6-10所示, 已知直线AB起点A的坐标为(Xa , yA), AB边的边 长及坐标方位角分别为Dab和aAB,需计算直线终点B 的坐标。 直线两端点A、B的坐标值之差,称为坐标增量, 用AXab、Mb表示

2、。由图6-10可看出坐标增量的计 算公式为: Xab 二 Xb - Xa = Dab cos ab yAB 二 yB yA 二 DABSin AB (6-1) 根据式(6-1)计算坐标增量时,sin和cos函数 值随看a角所在象限而有正负之分,因此算得的坐标 增量同样具有正、负号。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如 表6-5所示。 表6-5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 象限 坐标方位角a Ax I 0i 90? + + 901180? + m 180?270? IV 270?360? + 则B点坐标的计算公式为: Xa二43556m, y 65882m,试计算终点B的坐标。 解根据式(6-2)得 xB = x

3、A Dab cos ab 二 435.56m 135.62m cos80 36 54 二 457. yB = yA DAB sin ab 二 658.82m 135.62m sin80 36 54 二 792.6 2 坐标反算 根据直线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边长和 坐标方位角,称为坐标反算。如图6-10所示,已知直 线AB两端点的坐标分别为(Xa,%)和(Xb,Yb), 则直线边长Dab和坐标方位角 a的计算公式为: Dab =XAb + 凸 yAb (6-3) 凸Yab ab = arctan 已xAB (6-4) 应该注意的是坐标方位角的角值范围在01360? 间,而arctan函数

4、的角值范围在一904+ 90?、可,两 者是不一致的。按式(6-4)计算坐标方位角时,计算 出的是象限角,因此,应根据坐标增量Ax、勺的正、 负号,按表6-5决定其所在象限,再把象限角换算成 相应的坐标方位角。 例6-2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xA = 342.99m, yA = 814.29m, xB = 304.50m, yB = 525.72m 试计算AB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 解计算A、B两点的坐标增量 xAB = xB xA 二 304.50m 342.99m = 38.49m Yab = yB yA 二 525.72m 814.29m = 288.57m 根据式(6-3)和式(6

5、-4) 得 Dab 二xAbyAb 二(38.49m)2 ( 288.57m)_ 291.13m 也 yAB- 288 57m ab = arctan AB 二 arctan262 24 09 xAB38.49 m 二、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 现以图6-11所注的数据为例(该例为图根导线), 结合“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的使用,说明闭合导线 坐标计算的步骤。 2 2砾辿巴 0 0 84 10 0 121 1 ff 0 135 4 0 % 49 11 90 07 01 108 27 18 27 02 335 x1 = 5 图6-11闭合导线略图 24 00 500.00m 500.00m 1 准备工作

6、 将校核过的外业观测数据及起算数据填入“闭合 导线坐标计算表”中,见表6-6,起算数据用单线标 明。 2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 计算角度闭合差如图6-11所示,n边形 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为: th = (n 2)180 (6-5) 式中n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 由于观测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致使实 测的内角之和m不等于理论值th,两者之差, 称为角度闭合差,用仇表示,即 f 八mth 二m 52)180 (6-6) (2) 计算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角度闭合差的 大小反映了水平角观测的质量。各级导线角度闭合差 的容许值fPp见表6-3和表6-4,其中图根导线角度闭 合差的容许值fp

7、 p的计算公式为: (6-7) 如果邛 邛p,说明所测水平角不符合要求, 应对水平角重新检查或重测 如果 f Wkp,说明成果不合格,此时应对导 线的内业计算和外业工作进行检查,必要时须重测。 如果Wk Wkp,说明测量成果符合精度要求, 可以进行调整。 本例中Wx、Wy、Wd及Wk的计算见表6-6辅助 计算栏。 (4) 调整坐标标增量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将 Wx、Wy反号,并按与边长成正比的原则,分配到各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导线边的纵、横坐 边对应的纵、横坐标增量中去。以 Vxi、Vyi分别表示第 i边的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即 Vxi Vyi wx Di 瓦D 归D. i D i (

8、6-14) 本例中导线边 1-2的坐标增量改正数为: Wx 0.30m20160m=0 05m 1137.80 m Wy D D12 0.09m 1137.80m 201.60m = 0.02m 标增量改正数,填入表6-6的第7、8栏坐标增量值相 应方格的上方。 计算检核: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之和应满足下 式 Vx 二Wx Vy =Wy (6-15) (5)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各边坐标增量计 算值加上相应的改正数,即得各边的改正后的坐标增 Xi 改二 Xi Vxi yi改八 yi Vyi (6-16) 本例中导线边1-2改正后的坐标增量为: x12改二 x12 vXl2 =183.30m 0

9、05m =183.35m Ay12改二 Ay12 + vy12 = 83.92m 002m = 83.90m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导线边的改正后坐 标增量,填入表6-6的第9、10栏内 计算检核:改正后纵、横坐标增量之代数和应 分另y为零。 5 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根据起始点1的已知坐标和改正后各导线边的 坐标增量,按下式依次推算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X厂 Xi_iXi_i改 y厂比-1改 (6-17) 将推算出的各导线点坐标,填入表6-6中的第11、 12栏内。最后还应再次推算起始点 1的坐标,其值应 与原有的已知值相等,以作为计算检核。 表6-6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占 八、 号 观测角

10、 (左角) 改正 数 改正角 坐标方位 角a 距离D / m 增量计算值 改正后增量 坐标值 4=2+3 335 24 30.60 108 27 18-10 ff 108 27 0 84 10 18-10 ff 135 49 1 1-T0 90 07 01-10 8 263 51 84 10 08 168 01 123 50 135 49 0 90 06 5 0863.40 1241.00 1200.40 121 27 0210 ff 121 26 5 33 57 0 2 231.40 335 24 00 540 00 50 -50 540 00 00 ff y/ m x/ m y/ m x/

11、 m y/ m 占 八、 号 m =540 00 50 Wy 八 ym = 0.09m 7 +5 +183.30 +7 -28.21 +7 -235.75 8 +2 -83.92 +2 -261.89 10 11 12 +183.35 -83.90 500.00500.00 683.35416.1( -28.14 -261.87 13 1 +2 +50.02 +1 655.21154.23 3 -235.68 +50.04 +5 -111.59+166.46 +6 +191.95 +2 +129.24 1137.80 -0.30 -0.90 419.53204.27 4 -111.54 +16

12、6.47 307.99370.74 5 +192.01+129.26 500.00500.00 Wx 八xm = -0.30m 辅 助 计 算 -) th =54000 00 WD 二 W? W; = 0.31m f : = 50 WK =0311 WKp 1137.803600 Kp 1 2000 二 605 二 134 三、附合导线坐标计算 附合导线的坐标计算与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基 本相同,仅在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坐标增量闭合差的 计算方面稍有差别 1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计算角度闭合差如图6-13所示,根据起 始边AB的坐标方位角 AB及观测的各右角,按式 (4-19)推算CD边

13、的坐标方位角。Cd ix 205 36 48 a = 236 44 28 OAB 290 yB= 837.54m 4054 宀 202 47 167 21i 56 175 31 214 B xb= 1536.86m ot =ot+ B1 AB 180 图6-13附合导线略图 12 二 B1 180 23 八 12180 34 二 23180 )CD 二 341 80 C CD = AB 5180 八 m 写成一般公式为: fin (6-18) 若观测左角,则按下式计算: fin0 n 佃0L(6-19) 附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 作为: f 二 fin _ fin (6-20) (2)调整角度闭合

14、差当角度闭合差在容许范 围内,如果观测的是左角,则将角度闭合差反号平均 分配到各左角上;如果观测的是右角,则将角度闭合 差同号平均分配到各右角上。 2.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 附合导线的坐标增量代数和的理论值应等于终、 始两点的已知坐标值之差,即 Xth 二 Xfin 一 X0 yth = yfin - y0 (6-21) 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为: Wx =、 xXtX (Xfin Xo) Wy 八 y-yth 八 y- Mn yo) (6-22) 图6-13所示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见表 6-7。 表6-7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占 八、 号 观测角 (右角) 改正 数 改正角 坐标方位角 距离D /

15、 m 增量计算值 改正后增量 坐标值 4=2+3 x/ m 7 y/ m x/ m 9 y/ m 10 x/ m y/ m 占 八、 号 11 12 205 36 4 8 813 205 36 3 236 44 2 5 8 13 A 290 40 54 12 290 40 4 211 07 5 2 3125.36 107.27 64.83 202 47 0 8 813 202 46 5 100 27 1 59 1 9 8.76 167 21 55 13 167 21 4 77 40 16i114.63 3 仃5 31 25 13 仃5 31 1 90 18 33116.44 2 214 09

16、33 13 94 47 2156.25 214 09 20 1 256 07 4477 ff 1 256 06 2 107.31 仃.92 + 4 +30.88 + 3 0.63 13.05 64.81 2 + 97.12 2 + 141.29 2 + 116.44 3 + 155.70 60 38 01 ff 5 641.44 108.03 + 445.74 仃.89 + 97.10 1 I 536.86 1 429.59 772.71 + 30.92 0.60 13.00 1 ( 411.70 869.81 141.271 442.62011.08 3 116.421 442.02127.50 155.67 1 429.02283.17 C + 107.84 445.63 :CD = : AB 6 180 - R =60 36 44 二 y = 445.74 -)xC - xB 二-107.84 f : = CD - CD = 1 17 )yc -y 445.63 Wx = -0.19m f p 二 606 二 147 Wy = 011m fD = W: W;二 0.22m Wk 022 = 1 W= 1 6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