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V )2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距。(x )3抗震结构在设计时,应保证有一定的强度、足够的刚度和良好的延性。4设防烈度小于8度时,可不考虑结构物场地范围内发震断裂的影响。5当饱和粉土中粘粒含量百分率达到一定数值后,可初步判为不液化土。6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只能适用于弹性体系。(V )7地震作用下,绝对刚性结构的绝对加速度反应应趋于零。(x )8若结构体系按某一振型振动,体系的所有质点将按同一频率作简谐振动。 9地震基本烈度是指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 结构的刚度中心就是地震惯性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11. 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
2、震作用。12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V10%的地震。x )(x )13砌体房屋中,满足一定高宽比要求的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14多层砌体房屋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可直接取?1 =a6max15对多层砌体房屋,楼层的纵向地震剪力皆可按各纵墙抗侧移刚度大小的比例进行分配。16.建筑场地类别主要是根据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厚度来确定的。(V )17为防止地基失效,提高安全度,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应在地基土静承载力的基础上乘以小于 18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V )1的调整系数。(V )19限制梁柱的剪压比,主要是为了防止梁
3、柱混凝土过早发生斜压破坏。20在截面抗震验算时,其采用的承载力调整系数一般均小于1。( V21. 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22. 在计算地震作用时,多质点体系的高阶振型发挥的贡献比低阶振型小。23. 坚实地基上的房屋震害重于软弱地基和非均匀地基上的房屋震害。24. 多层砌体房屋应优先采用纵墙承重体系。(25.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轴压比越大,抗震性能越好。26一般体系阻尼比越小,体系地震反应谱值越大。27. 地基的抗震承载力一定大于静承载力。(V28.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横波最快,面波次之,纵波最慢。29. 框架抗震墙结构中抗震第一道防线是剪力墙。(3
4、0在同等场地、烈度条件下,钢结构房屋的震害较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要大。31. 建筑场地类别有四类,其中四类场地较一类场地好。32. 场地的液化指数越小,地震时地面喷砂冒水现象就越严重。33. 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中框架和剪力墙的抗震等级相同。34. 多层砌体房屋横墙越少,破坏越重。( V )35. 刚性楼盖砌体结构房屋,上层破坏重、下层破坏轻。36. 强柱弱梁型框架屈服时产生塑性变形而耗能的构件比强梁弱柱型框架少。37. 楼盖应优先选用装配式楼盖,其次是装配整体式楼盖,最后才是现浇楼盖。38. 水池侧壁的平面形状,方形的比圆形的抗震性能好。(x )39. 规范规定7度时,一般情况下可不进行饱和
5、砂土和饱和粉土的液化判别和地基处理。40. 钢结构房屋当采用不规则建筑方案时,应设抗震缝,且缝宽应不小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41. 多层砌体房屋中的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二、填空题(每空1分)1. 工程结构抗震设防的目标是:小震不坏、 中震可修2. 建筑物在平面布置时,应尽量使刚度 中心和质量3. 框架按破坏机制可分为柱铰机制和 梁铰x )1.5 倍。(V、大震不倒 。中心尽量接近或重合。机制。4. 为了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延性,通过内力组合得到框架结构的设计内力,还需进行调整以满足剪弱弯 、 强节点弱杆件的原则。5. 多层砌体房屋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进行抗震计算。6. 完整的建筑结
6、构抗震设计包括三个方向的内容与要求,分别是概念设计、抗震计算强柱弱梁构造措施。7楼梯间不宜设在房屋的尽端 与 转角 处。8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中抗震第一道防线是剪力墙,第二道防线是框架。9地震动三要素是指地震动的振幅、频谱、持时。10.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采用的是三 水准、 两 阶段设计法。11. 地基土液化判别过程分为初步判别 和标准贯入试验两大步骤。12. 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区的大跨度屋盖结构、长悬臂结构、烟囱及类似高耸结构和设防烈度为9度区的高层建筑,应考虑 竖向 地震作用。13.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中最有效的是构造柱与圈梁的设置。14. 在框架一剪力墙的内力计算时,总抗震墙和总框
7、架之间用连梁 连接。15. 多高层钢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形式有节点连接破坏、构件破坏 和 结构倒塌。16. 地震反应谱的定义是在给定的地震作用期间,单质点体系的最大位移反应、最大速度反应、最大加速度反应随质点 自振周期变化的曲线。17. 构造地震的定义是由于地壳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面运动。18. 抗震规范将50年内超越概率为10%的烈度值称为基本地震烈度,超越概率为63.2%的烈度值称为多遇地震烈 度。19. 柱的轴压比n定义是柱组合后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即n=N/fcAc。20. 建筑平面形状复杂将加重建筑物震害的原因为扭转效应和应力集
8、中。21. 多层砌体房屋楼层地震剪力在同一层各墙体间的分配主要取决于:楼盖的水平刚度(楼盖类型)、各墙体的侧移刚度以及负荷面积。22. 建筑的场地类别,可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 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为四类。23. 丙类建筑房屋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24. 震源在地表的投影位置称为震中,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25. 某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G仁G2=1200kN,第一振型$ 12/ $y11=1.618/1 ;第二振型$ 22/ $ 2仁-0.618/1。则第一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1 = 0.724。26. 在
9、多层砌体房屋计算简图中,当基础埋置较深且无地下室时,结构底层层高一般取至室外地面以下500mm处。27. 某一场地土的覆盖层厚度为80米,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为200m/s,则该场地的场地土类别为川类场地(中软土)S= gCgGe EhCEhEhk EvCEvEvk w wCw wko28. 单质点弹性体系在受迫振动任一瞬时,作用在质点上的力有阻尼力、弹性恢复力和惯性力。29. 建筑结构进行第一阶段截面抗震验算时,结构构件内力组合设计值为30. 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第i层根据第一阶段设计所得到的截面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受剪承载力与第 层按罕遇地震作用下楼层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即y(i
10、)二Vy/Ve。31. 某一高层建筑总高为 50米,丙类建筑,设防烈度为8度,结构类型为框架-抗震墙结构,则其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抗震墙的抗震等级为一级 。32. 框架结构的侧移曲线为剪切型,剪力墙结构的侧移曲线为弯曲型。33. 框架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小于70 mm。34.7度区一多层砌体房屋,采用普通粘土砖砌筑,则其房屋的总高度不宜超过21米,层数不宜超过 7 层。35.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的抗震重点工程,其抗震为一级,设计基准期为80年。36. 桥梁结构动力分析方法,一般情况下桥墩应采用反应谱理论计算,桥台应采用 静力法 计算。37. 位于常水位水深超过5m 的实体墩桥,抗震设计时应计
11、入地震动水压力。38. 粉土的粘粒含量百分率,7度和8度分别不小于10% 和 13%时,可判别为不液化土。39. 当判定台址地表以下10米内有液化土层或软土层时,桥台应穿过液化土层或软土层。40.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层厚度大于60米,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结构 的影响。41. 框架结构设计时(不考虑填充墙的作用),框架梁 是第一道防线,框架柱是第二道防线。42. 建筑结构扭转不规则时,应考虑扭转影响,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层间位移不宜大于楼层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5倍。43. 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44. 为了避免发
12、生剪切破坏,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45. 按抗震等级为一、二级设计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46. 地震波包括体波和面波。体波分为纵波和 横波,面波分为 瑞利波和 勒夫波,其中波速最快的波为 纵波。47. 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T11.4Tg时,在结构顶部附加 Fn,其目的是考虑 高振型的影响。48. 对于塔架构筑物,地震作用与结构体型无关,仅与结构重量 有关;而结构体型和挡风面积 是决定风荷载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49. 为保证多层和高层
13、钢结构房屋框架柱具有较好的延性,不超过12层的钢框架柱的长细比,68度时不应大于120 235 / fay*O50般情况下,高烟囱采用钢筋混凝土烟囱造价比较经济,矮烟囱采用砖烟囱造价比较经济。51. 动力系数是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地震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的比值;地震系数是地震地面运动最 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是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水 平地震影响系数是地震系数与动力系数的乘积。52. 地震作用下突出建筑物屋面的附属小建筑物,由于质量和刚度的突然变小,受高振型影响较大,震害较为严重,这 种现象称为鞭梢效应。53. 在多层砌体房屋
14、中,横向楼层地震剪力在各道墙之间的分配:对于刚性楼盖是按照各抗震横墙的侧移刚度比例分配 给各墙体;对于柔性楼盖是按各横墙的所承担的上部重力荷载比例分配给各墙体;对于中等刚度楼盖是采用刚性楼盖 和柔性楼盖分配方法的平均值计算地震剪力。三、单选题(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入题中括号内,每小题2分)1.抗震规范给出的设计反应谱中,当结构自振周期在0.1sTg之间时,谱曲线为( A )A.水平直线B.斜直线C抛物线D.指数曲线2.实际地震烈度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B )A.建筑物类型B.离震中的距离C行政区划D.城市大小3. 规范规定不考虑扭转影响时,用什么方法进行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计算?(B )
15、A. 完全二次项组合法(CQC法)B.平方和开平方法(SRSSt )C杜哈米积分D.振型分解反应谱法4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可用于下列何种建筑?( C )A.4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C垂直方向质量、刚度分布均匀的多层建筑5.地震系数k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AA.地震基本烈度B.场地卓越周期B. 自振周期T1很长(T14s)的高层建筑D.平面上质量、刚度有较大偏心的多高层建筑)6.9度区的高层住宅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 值Geq为(C )注:GK:恒载标准值;QK:活载标准C. 场地土类别D.结构基本周期7. 框架结构考虑填充墙刚度时,T1与水平弹性地震作用Fe有何变化?( A
16、 )A.T1 J ,FefB.T1f ,FefC.T1f ,FeJ D.T1 J ,FeJ8. 抗震设防区框架结构布置时,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A )A.柱宽的1/4 B.柱宽的1/8C.梁宽的1/4D.梁宽的1/89. 土质条件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土质越松软,加速度谱曲线表现为(A )A.谱曲线峰值右移B.谱曲线峰值左移C.谱曲线峰值增大D.谱曲线峰值降低10. 震中距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在烈度相同的条件下,震中距越远,加速度谱曲线表现为(A.谱曲线峰值右移B.谱曲线峰值左移11. 为保证结构大震不倒”,要求结构具有(CA.较大的初始刚度B.较高的截面承载能力C.谱曲线
17、峰值增大)C.较好的延性A )D.谱曲线峰值降低D.较小的自振周期T112.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薄弱层的位置为(A.最顶层B.中间楼层C.第二层13. 多层砖房抗侧力墙体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分配A.与楼盖刚度无关B.与楼盖刚度有关D底层(B )C.仅与墙体刚度有关D.仅与墙体质量有关14. 关于多层砌体房屋设置构造柱的作用,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A.可增强房屋整体性,避免开裂墙体倒塌B.可提高砌体抗变形能力C可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D.可抵抗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破坏15. 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
18、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B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C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D.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16.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Fek 的大小除了与质量 ,地震烈度 ,结构自振周期有关外 ,还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A.场地平面尺寸B.场地特征周期C.荷载分项系数D抗震等级17. 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区产生的地震影响是( A震级大的远震对刚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C震级小的近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18. 地震烈度主要根据下列哪些指标来评定?(A.地震震源释放出的能量的大小B.地震时地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
19、的大小C.地震时大多数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觉以及其他现象D.地震时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该地区的土质条件和地形地貌19. 一般情况下,工程场地覆盖层的厚度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多少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A. 200m/sB. 300m/sC. 400m/s D. 500m/s20. 关于地基土的液化,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A )A.饱和的砂土比饱和的粉土更不容易液化B.地震持续时间长,即使烈度低,也可能出现液化C 土的相对密度越大,越不容易液化D.地下水位越深,越不容易液化21. 某地区设防烈度为 7 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下列哪些要求进行设计?(B.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D.地震
20、作用按B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D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小C )A.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8度考虑C地震作用按8度确定,抗震措施按7度采用22. 框架柱轴压比过高会使柱产生(B )A.大偏心受压构件B.小偏心受压构件D )7 度考虑7 度确定,抗震措施按 8 度采用C剪切破坏23. 钢筋混凝土丙类建筑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哪些因素查表确定?(A.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层数 C抗震设防烈度、24. 位于软弱场地上 A.木楼盖等柔性建筑25. 强剪弱弯是指(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震害较重的建筑物是:B.单层框架结构B )B抗震设防烈度、D抗震设防烈度、A )C単层厂房结构D.
21、扭转破坏B )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 场地类型和房屋高度D.多层剪力墙结构A.抗剪承载力Vu大于抗弯承载力C设计剪力大于设计弯矩D.柱剪切破坏发生在梁剪切破坏之后26. 下列结构延性哪个延性在抗震设计时要求最高?(D )A.结构总体延性B结构楼层的延性C构件的延性27. 强柱弱梁是指(B )A.柱线刚度大于梁线刚度 C.柱抗剪承载力大于梁抗剪承载力MuB.剪切破坏发生在弯曲破坏之后D.关键杆件的延性28. 一级公路上的一般工程,其重要性修正系数为(A.1.0B.1.3C. 1.5D. 1.729. 抗震规范给出的设计反应谱中,当结构自振周期在A.水平直线B.斜直线C抛物线30. 下列不属于地震破环
22、作用的表现形式的是( BA.地表破坏B.人员伤亡C.次生灾害31.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将超过(B. 柱抗弯承载力大于梁抗弯承载力C. 柱配筋大于梁配筋)00.1s之间时,谱曲线为( B )D指数曲线)。A.10B.11C.1232. 多层砌体结构中当墙体的高宽比大于4 时,A.以剪切变形为主 C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在总变形中均占相当比例33. 多遇地震烈度所对应的超越概率为( CA.10%B.2%3%D.50%D.建筑物的破坏C )层的建筑归为高层钢结构建筑。D.13墙体的变形情况是( BB.以弯曲变形为主D.视具体内力值而定)。)。34. 当建筑物有局部突出屋面的小建筑(如屋顶间、女儿墙、烟
23、囱)等时,由于该部分结构的重量和刚度突然变小,将 产生( B )。A.扭转效应B.鞭梢效应C.共振D.主体结构破坏35地基的抗震承载力( A )静承载力。A大于B.小于C等于D.视具体情况而定36. 为了防止烟囱破坏危害人身安全和使邻近建筑物遭到次生灾害,自烟囱边缘筒壁外边缘到邻近建筑物边缘不宜小于( A )。A.810mB.2025mC.1020mD.3035m37. 一般的工业民用建筑避开发震断裂带的避让距离应大于(C )A.50100mB.100200mC.200300mD.300400m38.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柱承式贮仓的单层仓上建筑,可不进行抗震验算,但应满足抗震措施要求。但(D
24、)项除外。A.7度及8度硬、中硬场地时,钢结构仓上建筑B.7度时,钢筋混凝土结构仓上建筑C.7度硬、中硬场地时,砖混结构仓上建筑D.8度时,钢筋混凝土结构仓上建筑39. 关于建筑结构平面不规则的处理途径,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D )A.应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进行详细计算分析B.采用结构隔震方案C适当设置防震缝,把不规则的结构分隔为多个平面较规则的结构单元D. 在薄弱层或抗侧力构件不连续处,增设抗侧力消能构件40. 下列关于框架结构中梁的尺寸说法错误的是(B )A.截面宽度不宜小于 200mmB.截面高度不宜小于 500mmC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 4D.净跨与截面高度不宜小于 4简答题(简要回答
25、下列问题,必要时绘图加以说明。每小题10 分)1. 工程结构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是什么?如何通过两阶段设计方法来实现? 答: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 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二水 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三水准: 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两阶段设计方法: 第一阶段设计:验算工程结构在多遇地震影响下的承载力和弹性变形,并通过合理的抗震构造措施来实现三水准 的设防目标;第二阶段设计:验算工程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弹
26、塑性变形,以满足第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2. 抗震设计中为什么要限制各类结构体系的最大高度和高宽比? 答:随着多层和高层房屋高度的增加,结构在地震作用以及其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水平位移迅速增大,要求结构的抗 侧移刚度必须随之增大。不同类型的结构体系具有不同的抗侧移刚度。因此具有各自不同的合理使用高度。房屋的高宽比是对结构刚度、整体稳定、承载能力和经济合理性的宏观控制。震害表明,房屋高宽比大,地震作 用产生的倾覆力矩会造成基础转动,引起上部结构产生较大侧移,影响结构整体稳定。同时倾覆力矩会在混凝土框架 结构两侧柱中引起较大轴力,使构件产生压曲破坏;会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水平截面产生较大的弯曲应力,使
27、其易 出现水平裂缝,发生明显的整体弯曲破坏。3. 什么是地基液化现象?影响地基液化的因素? 答:饱和砂土或粉土的颗粒在强烈地震下土的颗粒结构趋于密实,土本身的渗透系数较小,孔隙水在短时间内排泄不 走而受到挤压,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当孔隙水压力增加到与剪切面上的法向压应力接近或相等时,砂土或粉土受到 的有效压应力下降乃至完全消失,土体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丧失抗剪强度,形成犹如液体的现象。 影响因素:土层的地质年代:地质年代越古老,越不易液化;土的组成:级配良好的砂土不易液化,粉土中粘粒含量 超过一定限值时,不易液化;土层的相对密度:土层的相对密度越大,越不易液化;土层的埋深:埋深越大
28、,越不易 液化;地下水位的深度:地下水位越深,越不易液化;地震烈度和地震持续时间:烈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越易液 化。4. 在软弱土层、液化土层和严重不均匀土层上建桥时,可采取那些措施来增大基础强度和稳定性?答:( 1)换土或采用砂桩。 ( 2)减轻结构自重、加大基底面积、减少基底偏心。(3)增加基础埋置深度、穿过液化土层。(4)采用桩基础或沉井基础。以增大基础强度与稳定性,减小地震力,避免扭转破坏。5. 地基抗震承载力比地基静承载力提高的原因?答:( 1)建筑物静荷载在地基上所引起的压力,作用时间很长,地基土由此所产生的压缩变形包括弹性变形和残余变 形两部分,而地震持续时间很短,对于一般粘性
29、土,建筑物因地面运动而作用于地基上的压力,只能使土层产生弹性变形,而土的弹性变形比土的残余变形小得多,所以,要使地基产生相同的压缩变形,所需的由地震作用引起的压应力将大于所需的静荷载压应力;(2) 土的动强度和静强度有所不同;(3)考虑地震作用的偶然性、短时性以及工程的经济性,抗震设计安全度略有降低。6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房屋建筑地震作用的适用范围?在计算中,如何考虑长周期结构高振型的影响?答:底部剪力法的适用条件:(1)房屋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2)房屋的总高度不超过 40m ; (3)房屋结构在地震运动作用下1.4Tg时,在顶部附加水的变形以剪切变形为主;(4)房屋结构在地震
30、运动作用下的扭转效应可忽略不计。为考虑长周期高振型的影响,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当房屋建筑结构的基本周期平地震作用,取Fn二-F Ek,再将余下的水平地震作用(1-r)FEk分配给各质点:GHFi 二 _n(1 _J.n)FEk二 Gj H jj-,结构顶部的水平地震作用为Fn和Fn之和。7钢筋混凝土房屋因结构布置不当产生的震害有哪些表现?引起震害的原因是什么?答:表现:(1)结构平面不对称,包括结构平面形状不对称和结构平面形状对称但结构刚度分布不对称;(2)竖向刚度突变;(3)防震缝宽度不足。引起震害的原因:(1)结构平面不对称会使结构的质量中心刚度中心不重合,导致结构在水平地震下产生扭转
31、和 局部应力集中;(2)结构刚度沿竖向分布突然变化时,在刚度突变处形成地震中的薄弱部位,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或 塑性变形集中;(3)由于预留的防震缝宽度不足,出现房屋相互碰撞而引起损坏。8简述确定水平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主要步骤?答:(1 )计算多自由度结构的自振周期及相应振型;(2 )求出对应于每一振型的最大地震作用(同一振型中各质点地震作用将同时达到最大值);(3)求出每一振型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4)将这些效应进行组合,以求得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9简述框架节点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答:(1)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构件的承载力;(2)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3)罕遇地
32、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4)梁柱纵筋在节点区内应有可靠的锚固;(5)节点配筋不应使施工过分困难。10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实质是什么?如何通过截面抗震验算来实现?答:强柱弱梁的实质是使梁端先于柱端产生塑性铰,控制构件破坏的先后顺序,形成合理的破坏机制;强剪弱弯的实 质是使构件的受剪承载力大于构件弯曲屈服时实际达到的剪力值,防止梁、柱端先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以保证塑性 铰有足够的变形能力。在截面抗震验算中,为保证强柱弱梁,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对一、二、三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框架顶层和柱轴压比小于 0.15及框支梁与框支柱的节点外),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符合: 八Mb
33、,其中c为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为保证强剪弱弯,对一、二、三级框架梁,梁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调整为: 端剪力增大系数;对一、二、三级框架柱,柱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调整为:剪力增大系数。V 9 vb M; MbVGbl nMb +M:Hn11.什么叫隔震?隔震方法主要有哪些类型?结构隔震为什么能非常有效的减少结构地震反应?n,其中vb为梁,其中vc为柱端什么叫减震?减震方法主要有哪些类型? 答:隔震,是通过某种隔震装置将地震动与结构隔开,以达到减小结构振动的目的。隔震方法主要有基底隔震和悬挂 隔震。结构隔震通过设置隔震层,延长结构周期,增加结构阻尼,大大减少结构加速度反应,同时使结构位移集中于
34、隔震层,上部结构相对位移很小,地震中基本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大大减小结构地震反应。减震,是通过一定的耗能装置或附加子结构吸收或消耗地震传递给主体结构的能量,从而减小结构振动。减震方法主 要有耗能减震、吸振减震、冲击减震。12为什么要限制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横墙间距?答:(1 )横墙间距过大,会使横墙抗震能力减弱,横墙间距应能满足抗震承载力的要求。(2) 横墙间距过大,会使纵墙侧向支撑减少,房屋整体性降低。(3) 横墙间距过大,会使楼盖水平刚度不足而发生过大的平面内变形,从而不能有效地将水平地震作用均匀传递给各抗侧力构件,这将使纵墙先发生出平面的过大弯曲变形而导致破坏,即横墙间距应能保证楼盖传递水平地震作用 所需的刚度要求。1. 某两层钢筋砼框架如图1所示,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G =G2 =1200kN,每层层高皆为4.0m ,框架的自振周期T1 =1.028s ;各层的层间刚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智慧工厂数字化改造实施效果投资评估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 2025-2030智慧城市风险管控发展研究及投资融资策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智慧城市行业竞争态势分析发展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智慧城市行业市场现状供给需求及投资展望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智慧城市网络建设行业市场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管理及政策支持与城市治理现代化研究报告
- 2025-2030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实施流程梳理及社会资本投入逻辑解析
- 从业资格证考试地方试题及答案解析
- 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激活码及答案解析
-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洛阳及答案解析
- 安全等级保护咨询方案
- 数据共享与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 2025年《护士条例》考试题有答案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节能服务转移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安徽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批次社会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 纹绣眉毛教程课件
- 2025年中国高纯度氧化镁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团课讲座课件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工程总承包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江西上饶余干县天然气有限公司招聘2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