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概况1二、铁塔使用情况及部位 2三、铁塔的到货检验23.1外包装检查23.2标识检查23.3构件数量检验 33.4制作工艺检验 3四、组塔试点5五、铁塔组立施工 55.1悬浮式抱杆技术参数及使用注意事项 65.2施工工艺流程 75.3现场布置及施工要求 85.4铁塔组立施工操作方法 115.5劳动力组合165.6 主要工器具配置 16六、组塔施工组织机构 17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XXXX 线路工程,有两个部分共120基,线路全长为43.333km。 本工程起于 XXX 变电站,止于 XXX,电压等级 220kV,线路路径长度37.775km, 其中10mm冰区长度 28.88km,
2、20mm重冰区长度 8.895km。本 段全部采用自立式铁塔,塔型共计14种;直线塔:2B1X1-ZM1、2B1X1-ZM2、2B1X1-ZM3、2B1X1-ZM4、2C1X3-Z1、 2C1X3-Z2 ;耐张转角塔:2B1X1-J1、2B1X1-J2、2B1X1-J3、2B1X1-J4、2B1X1-JD、 2C1X3-J2、2C1X3-J3;终端塔:2D1-SDJ2;二、铁塔使用情况及部位本工程基础形式较多,分为人工挖孔桩基础、直柱基础及掏挖基础,针对每 种基础形式铁塔腿部加工有所不同,在发货及收货确认时必须仔细核对,避免弄 错接腿,材料站进货堆放时必须标识清楚,各杆号铁塔使用情况详见基础配
3、置表 (塔脚板根据基础形式配用)。三、铁塔的到货检验铁塔是特殊物资,铁塔的质量直接关系供电的稳定性, 必须严格进行开包验 货及质量跟踪,铁塔的到货检验由监理部和项目部共同参加, 应包括以下检查项 目:3.1外包装检查(1)卖方应以任何运输过程中都能保护货物不受到损坏的方式而设计和准 备包装。(2)铁塔应单基包装(包括紧固件)1 )根据塔材编号、角钢规格大小包装若干捆,每捆重量限于23吨。2 )每捆包装塔材,必须做到包捆整齐、牢固不松动。3 )每捆塔材应注明塔位号、塔型、塔咼。(3)包装应有足够的强度能在短途搬运、货物储存和装车、装船中承受较 大冲击而不能散包。(4)在货物交付时应有单基包装清单
4、。3.2标识检查铁塔零部件标记的钢印,宜排列整齐,字形不得有残缺,钢印深度根据钢材 厚度可在0.51.0mm以内。焊接部件的钢印不得被覆盖,零部件标记的钢印清 楚可不盖油印;为了明显,制造厂应在钢印附近加盖制造厂厂标或盖明显符号的 油印。3.3构件数量检验构件数量检验包括螺栓、防卸螺栓、螺栓防松罩,每种塔型抽检2基,如数量偏差较大,加大抽检比例并向现场监理汇报。3.4制作工艺检验3.4.1 材料(1)制作所用的材料应无损伤性缺陷;(2)这些原材料是高质量的,在热浸镀锌时,其机械性能不会发生变化 或脆变。(3)材料钢号Q235( A3)Q345 ( 16M3.4.2、切割切割允许偏差除设计图中特
5、殊注明外,应符合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 件的规定。切割后构件四周应平整、光滑、无毛刺。3.4.3、制弯制弯允许误差除设计图中特殊注明外,应符合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 件的规定。构件制弯后不得有裂纹(缝),其机械强度不得发生变化或脆变。3.4.4、制孔(1)螺栓准线除了在结构图中注明外,未注明均按铁塔加工统一要求 图纸规定值加工。(2)制孔的允许偏差除设计图中特殊注明外,应符合输电线路铁塔制 造技术条件的规定。(3)用于挂导线、地线构件的孔距误差取土 0.7mm(4) 铁塔构件制孔时,一般可采用冲孔工艺。但当材质Q235厚度为16 毫米及以上,材质Q345厚度为14毫米及以上的构件制孔时,必须采
6、用钻孔或先 冲小于规定孔径3毫米的小孔,再钻扩孔至规定孔径。345、塔脚板制作(1)塔脚板四周应平整、光滑、无毛刺和裂纹。(2)塔脚板上的靴板倾角应保证其精度,在与塔身主材、斜材连接时不得 有空隙。(3)塔脚板上的底脚螺栓孔制孔时,应先引孔,并逐次达到设计所规定的 孔径。(4)塔脚板在矫正后应平整,不得有凹凸出现,以致影响与基础的连接。346、清根、铲背和坡口清根、铲背和坡口加工的允许偏差,除设计图中特殊注明外,应符合输 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的规定。3.4.7、焊接构件装配的允许偏差焊接构件装配的允许偏差,除设计图中特殊注明外,应符合输电线路铁 塔制造技术条件的规定。3.4.8、焊缝质量(1
7、)焊缝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的规定。(2)焊缝质量在外观上应符合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的规定。(3)焊接构件在热浸镀锌后,不得淌“黄水”。3.4.9、成品矫正所有制成品经矫正后,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 的规定。3.4.10、镀锌铁塔的所有部件、螺栓及辅助件均应热浸镀锌。热浸镀锌的锌层质量应符合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的规定。3.4.11、螺栓(含防卸螺栓)(1)、螺栓级别6.8级i螺栓规格W位M拒值FNJrm800M16曲叩120:M0N.m150M24R fl O 4hNim300C C CrM24230M27N.m330M30N.m450M33N
8、.m600M42N.m1100M45N.m1300M48N.m16008.8级防卸螺栓的选用首先必须保证 4.8级、6.8级或8.8级的螺栓质量标准,并 要求防卸性能良好,经过有关部门的技术鉴定,及有一定的施工运行维护经验。 防卸螺栓按(最短腿)9米以下的铁塔螺栓数量统计。(2)螺栓防松罩铁塔所有单螺母螺栓均采用防松性能良好的螺栓防松罩(若采购的防卸螺栓具有防松功能的除外)。四、组塔试点本工程铁塔组立施工前进行试点,试点施工具有统一标准,处理异常情况, 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意义,试点的管理和施工模式、标准将作为样板向各 施工点推广,各施工点必须严格执行,使施工规范化,提高安全和质量管理的可
9、 控度,保障施工顺利进行。五、铁塔组立施工5.1悬浮式抱杆技术参数及使用注意事项本工程使用的悬浮式铝合金抱杆是 300 x 300mn断面铁抱杆,抱杆最高组合 长度为18m安全起吊重量为2吨,使用中必须严格控制。1)、抱杆系由多段组合而成,组合抱杆时,接头螺栓必须按规定安装齐全, 且应拧紧,组装后的整体弯曲度 P应不超过1%。,不允许出现较明显的折弯(凡 有硬弯的段禁止使用),最大起吊荷载时不应超过2%。P=(抱杆轴线最大弯曲值/抱杆长度)%组合抱杆应在一个平地上进行,在平地上划出中心直线,以检查抱杆并进行 组合。2)组合抱杆前还应对主、斜材及焊接接的情况进行检查, 凡主斜材出现弯 曲变形应予
10、以校正,焊接点出现裂纹、损伤等严重质量缺陷的禁止使用。3)、起吊塔片时,抱杆可以向起吊侧稍微倾斜,但其倾斜角不得大于5o,如不能满足,各施工队应向项目部汇报,不得擅自更改。4) 、牵引绳起吊侧与抱杆轴线间夹角不宜过大,一般要求 BW20o。牵引绳 牵引侧与抱杆轴线间夹角不宜过小,一般应使 v 10o。同时要求B与v不能相 差太大,尽可能大致相等,以减小抱杆所受水平分力。综上所述,施工中应尽量做到腰滑车的钢丝套应尽可能短,以增大v角,同时在起吊过程中,塔片通过调整大绳调整,不要离塔身太远,以减少B角。5) 、内拉线对抱杆的夹角b不能过小,一般情况下使b 12.5o,当b过小 时会增加抱杆的下压力
11、,并影响抱杆的整体稳定性,以12米有效抱杆高度为例, 拉线固定点与抱杆水平距离应大于 2.7米,也就是说,抱杆不宜外露过高。6)、调整大绳与地面夹角a应小一些为好,使调整大绳的人员应尽可能远离铁塔,若a过大会使抱杆及下托绳所受垂直负荷增大,一般情况应使a 450。7)、内拉线抱杆主要承受轴向压力, 使用时在满足控制条件的情况下, 一般 可以起吊2吨重的塔材。若抱杆(包括承托绳系统)在使用中超过上述规定的使 用条件时,必须进行验算,并报项目部制定相应可靠措施且经批准。8)、抱杆长度的选择,应以能满足起吊构件的重量,方便起吊构件组装就位 为原则,并非越长越好。在满足起吊构件就位高度的情况下, 抱杆
12、长度应尽可能 短。抱杆长度选择有如下公式:L= (H)+ 3 ) /0.7式中:l抱杆全长(mH0被吊构件绑扎高度(或重心高度)一般取H=( 2/3)H( H为塔段高)要求抱杆的有效吊装高度不能大于抱杆全长的 70%9)、抱杆的受力状态以轴向中心施压最佳,偏心受压会使抱杆容许承压力 降低,抱杆的容许轴心压力与抱杆的吊重是不一样的,使用时必须严格区分。10)、抱杆应特别注意保护,使用中避免钢丝绳磨擦。5.2施工工艺流程75.3现场布置及施工要求单吊法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的现场布置如图所示I1 抱杆2 内拉线 3 承托绳4 上腰环5 朝天滑车6 腰滑车7 地滑车 8 控制绳9 起吊构件10 起吊钢绳
13、11 机动绞磨12 地锚或地转13 调整大绳14 下腰环128单吊法的现场布置内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是抱杆依托末端承托钢绳和首端拉线钢绳,悬浮固定于已组好的塔身之上。牵引钢丝绳(13)由牵引设备(5t机动绞磨)引 出后,经过地滑车(5t)、腰滑车(3t)及抱杆顶端的朝天滑车,返下从塔身外与待 吊件(塔片)连接,组成起吊系统。起吊塔材构件时,牵引钢丝绳受力,通过地 滑车、腰滑车和抱杆的朝天滑车,提升塔片。同时,通过调整大绳的控制,使起 吊构件在离塔身约0.30.5米距离缓缓提升至组装点,待构件就位后组装塔段。现场布置要求:1、抱杆抱杆(300X 300)总长度由悬浮高度和有效高度两部分组成。
14、抱杆升得越高, 抱杆的起吊高度越大,安装构件也越方便;但此时上拉线与抱杆的夹角相应减小, 受力增大,下拉线与抱杆的夹角变大,受力也增大。同时悬浮高度也相应减小, 抱杆的自身稳定性变差。因此,抱杆的起吊有效高度和悬浮高度一般应在7:3比较合适。2、上拉线(内拉线)和下拉线(承托绳)上、下拉线是固定抱杆的主要组件。内拉线抱杆是否能迅速固定、安全可靠、 调整简捷,上、下拉线是关键。上拉线由四根钢绳(15.5 )组成,每根拉线的上端固定在抱杆的头部,下 端固定到已经组好的铁塔主材节点上。承托绳由四根钢绳(21.5 )组成,分别固定在抱杆下端和铁塔主材上(为便于施工采用四根等长钢绳作为承托绳,直接 固定
15、在抱杆下端和铁塔主材上,不得串接双钩紧线器或手搬葫芦),调节上拉线, 使上拉线受力,抱杆达到正直。承托绳与抱杆轴线夹角不能超过30,超过30会使承托绳张力和绑扎点水平力加大,施工时应注意。3、腰环腰环的作用在于提升抱杆时稳定抱杆。一副抱杆使用上、下两组腰环, 上、下腰环至少应有 3m的距离,以确保抱杆提升时的稳定。一般情况,上腰环应设置在已组好的塔段最上部,而将下腰环设置在抱 杆提升后的根部位置。在某些情况下,当被吊构件组完后高于抱杆顶端时,则上、下腰环的位 置在抱杆提升过程中需要倒换一次。首先,上腰环应设置在抱杆顶部,待抱 杆头部提升超过已组完的塔段后,再将上腰环移至已组完塔段的最上部,下
16、腰环也要随之上移,使上、下腰环间保持要求的距离。抱杆提升完毕及时调好内拉线及承托绳,再将腰环松开。即在起吊构件 过程中,腰环不能受力,必须保持松弛状态。4、腰滑车腰滑车(3t)的使用是为了减少抱杆轴向压力,避免牵引绳与塔身、抱 杆等相碰撞,并使牵引钢丝绳在抱杆的两侧保持平衡,尽量减少由于牵引钢 丝绳在抱杆两侧的夹角不同产生的水平力而设置的转向装置。当吊装塔腿、塔身构件时,腰滑车装设在各段接头处的主材上(即内拉 线、承托绳绑扎点处);当横担构件时,腰滑车装设在塔身瓶口外的主材上。 无论腰滑车装在何处,两只滑车位置应对称,固定腰滑车的钢丝套尽量要短, 以增大牵引绳与抱杆之间的夹角。为此,腰滑车最好
17、靠近铁塔主材。在牵引 绳通过腰滑车时,如有同塔身相碰或发生磨擦的辅助必须拆去。5、地滑车应设置在腰滑车下方的塔腿上,亦可用两根等长的钢丝绳套分别固定在 塔腿主材上,地滑车(5t )的位置应接近塔位中心,使其能适合两侧牵引绳 的多变使用。同时,地滑车位置的确定,要确保牵引绳在腰滑车的两侧夹角 尽量大,大于160为佳,减小腰滑车受力。&机动绞磨为便于构件的吊装,当被吊构件在顺线路方向时,机动绞磨(5t)设置在横线路方向。当被吊构件在横线路方向时,机动绞磨设置在顺线路方向。机动绞磨的位置距离铁塔中心不得小于铁塔全高的1.2倍。机动绞磨必须固定在可靠的地锚或地钻之上,坑深度不得小于 2米,地锚开挖马道
18、方向应与 牵引绳受力方向一致,马道与地面夹角应在 45左右。本工程部分塔位在水 田中,地质为粉质粘土,地下水丰富,因此,在组塔时,可选用5t地钻。5.4铁塔组立施工操作方法5.4.1、竖立抱杆(1) 、先将抱杆各段组装起来,套好两道腰环,将朝天滑车、底滑车、承拖绳平衡滑车装好,再将内拉线与抱杆顶部的挂板连接好,将牵引绳、临时 拉线(16白棕绳)绑扎在抱杆顶部 2.5米处。将塔脚板组装好。(2) 、根据塔位地形,将抱杆置于横线路或顺线路方向,抱杆底部置于塔位中心,然后将承拖绳绑扎在基础上,并用木板和废轮胎做好基础的保护工作。(3) 、将牵引绳放入人字抱杆的滑轮中,竖立人字抱杆。人字抱杆组成的面必
19、须与抱杆垂直(即人字抱杆两底部连线必须与抱杆垂直)。(4) 、调节地滑车使牵引绳与抱杆在一直线上。按图2作好现场布置。(5) 、启动绞磨,起立抱杆。抱杆立正后,利用临时拉线调正抱杆,将抱杆拉线(内拉线)绑扎在塔脚板或插入角钢上,然后拆除立抱杆的牵引绳索。2、塔腿组立采用分件组装法,即先立主材而后逐一装交叉材的方法:a、 将铁塔下部2 3段主材单根相连,其总长度不宜超过10mb、将牵引绳绑扎在主材 2/3处,启动绞磨,主材就位直至主材根部与塔座 立板或插入角钢的连接螺拴全部装上且紧固好。d、用临时拉线(2条 16白棕绳)将塔腿主材固定后拆除起吊索具。其余三 根主材同法起立。e、 塔腿四根主材立好
20、后,自下而上组装侧面斜材及水平材,并将螺栓紧固3、抱杆的提升提升抱杆包括将抱杆由地面升至塔腿上及每5137图4 地滑车、5 内拉线、6 承拖绳7 牵引绳2 下腰环、3 腰滑轮段吊装后向上提升:(1) 、绑好上、下腰环,使抱杆垂直固定在铁塔 结构中心位置。(2) 、调节承托绳,稍微降落一点抱杆。松开内 拉线,将拉线移至下一个固定位置并固定,四根 拉线固定方式应相同,此时拉线应处于松弛状态。(3) 、将牵引钢丝绳(提升抱杆专用 11)从牵 引侧向塔位侧抽回适当长度,在已组好塔段最上 端接头处绑牢,再让牵引绳依次通过抱杆底滑车、反向腰滑车、地滑车至牵引设备。此时,塔 上的腰滑车一定要与牵引钢丝绳绑扎
21、处等高,并在对角位置。(4) 、启动牵引钢丝绳,把抱杆提升到一定高度后,承托线呈松弛状态,停止牵引。解开承托线后,这时继续牵引,直到将松弛的四根内拉线顶 紧为止,然后将承托绳固定好。(5) 、将牵引设备回松,调整好上拉线,使内拉线收紧,抱杆正直。(6) 、松开提升牵引绳,使其恢复起吊构件的工作状态。解开上下腰环,做好起吊构件的准备。4、构件的起吊与安装、铁塔的分片原则:A、 分片的重量不超过抱杆的允许最大承载能力2.0t,高度不超过最大起吊 高度。B、铁塔分片的可能性,如要考虑铁塔主材的接头,分片后能否组成稳定的 整体结构。C安装作业的方便和安全。、构件的绑扎:一般构件起吊钢丝绳绑扎点的位置,
22、要位于起吊构件的结构重心以上, 吊点绳中点或其合力线一定要在构件的合力中心上,以防止构件在起吊过程中产生倾覆、歪斜现象。吊点绳顶点的夹角9不得大于90。绑扎点需用麻布片衬垫,防止塔材变形或钢绳被割断。构件吊点处薄弱需要补强时,一般在绑扎位置进行补强,这种方法多用于两点绑扎。加强木必须用直径不小于100的圆木补强,长度视构件长度而定,其绑扎可用吊点绳缠绕后,再用U型环连接,也可用单独的 9钢绳或8#铁线缠绕固定。吊件图3 :构件补强的示意图1 一补强木;2 一吊点绳;3 一吊件;(3)、塔身构件的起吊对于耐张转角塔塔身及直线塔平口以下,每段铁塔分为两片吊装。开始起吊构件时,要将构件下部的调整大绳
23、拉紧,上部的控制绳放松, 使构件平稳立起。从开始起吊到构件离开地面的过程中,在构件着地的端头, 应设专人看守,防止塔材受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形。对于一些较长的构件,如 颈部大拉铁等,在构件离开地面前不便组装或组装后可能因起吊受力而发生 弯曲者,应在构件吊离地面后带上。构件吊离地面后,暂时停止起吊并进行检查,确认绑扎牢固方可继续起吊。起吊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调整控制大绳,使构件与塔身保持0.30.5m构件起吊到安装位置时,即可进行安装。安装时,控制调整大绳,使主 材眼孔对好,用尖扳手的尖端插入孔内,装上一个螺丝,继续调整,直到全 部螺丝装好为止。安装顺序为:先到先安装,先主材后辅材,先斜材后水平 材,
24、先正面后侧面。5、抱杆拆除A、整个横担组装完后,在直线塔塔身瓶口处或在耐张塔顶部瓶口处挂一个3t滑车,用牵引绳(提升抱杆专用 11)通过地滑车及转向滑车后绑在抱 杆上部。B拆除上拉线,起动牵引系统将抱杆提升0.5m。拆除下拉线,并在抱杆底部栓一根大绳。C、继续回松牵引绳,待抱杆下降到适当位置时,将抱杆引出塔身。如有 困难可拆除部分抱杆,便于抱杆取出。6螺栓、防盗、防松、跳线支架、脚钉的安装1)、螺栓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根据其无扣长按通过厚度进行安装,不 能以大代小或以小代大。螺杆应与构件面垂直,螺栓平头面与构件间不得有 空隙,螺栓有扣部分不应进入剪切面。螺母拧紧后,螺杆露出螺母的长度: 对
25、单螺母不应小于两个螺距,对双螺母可与螺母相平。必须加垫片者,每端 不宜超过两个垫片。2)螺栓穿向应符合:对立体结构:水平方向由内向外;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对平面结构:顺线路方向,由送电侧穿入或按统一方向穿入;横线路方向, 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指面向受电侧,下同) ;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双倍主材“十”字结构的螺栓穿向按俯视顺时针方向安装。3)螺栓紧固应用力臂较长的扳手,扳手的开口应与螺帽配套,防止扳手打滑 损坏螺帽的棱角及锌层。各种规格螺栓的扭拒值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对大型 节点应进行初拧,复拧,终拧,用特制扳手或电动扭矩扳手。4) 铁塔防盗螺栓(含脚钉)应安装在最短腿以上9m以内范围,当
26、包角钢有 部分在此范围,整个包角钢全部采用防盗螺栓;防盗螺栓应在铁塔组立好后一次安装完,且必须将防盗螺栓紧固到设计要求的扭矩。5)除防盗螺栓外,其它单帽螺栓全部安装螺栓防松罩,必须在架线附件安装 完毕且螺栓已复紧后再进行安装。7)钢管塔螺栓安装特殊要求钢管塔法兰盘连接螺栓全部使用8.8级,配双帽双垫,导线撗担挂线处16的连接螺栓采用双帽加一垫片,U形插板及单插板连接螺栓配一帽一垫,螺母拧紧后要求露牙2-3扣。7、塔材保护1、绑扎点处严禁钢丝绳与塔材直接接触,必须用麻片和木条衬垫,钢管件必须 使用吊带,防止挤压变形。2、上拉线、承拖绳应尽量绑扎在包角钢处,用圆木进行加强衬垫。3、起吊过程中,负责
27、收放控制绳的施工人员,应随时密切注意起吊构件与塔身的距离,使构件在起吊过程中与塔身保持 0.30.5m的距离,严禁起吊构件与 已组好的塔材相碰撞,损伤塔材。4、上塔人员必须穿软底鞋。5、地面组片时,构件下方必须用木方衬垫。构件的摆放位置应合理,起吊时严 禁构件在地面拖行,并清除周围石块。8、各部位钢绳受力的计算及选型按起吊重量计2000kg攀根绳单根受力最大值:、3 =45F=1.728*2000=3456kg起吊绳静张力最大值:上拉线张力最大值:承托绳张力最大值:3 =45F=2.536*2000=5072kg3 =45F=1.497*2000/2=1480kg3 =30F=1.15*2000=2300kg 11钢丝绳的有效拉断力为61kN, 12.5钢丝绳的有效拉断力为80.1kN, 15.5钢丝绳的有效拉断力为125kN, 21.5钢丝绳的有效拉断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国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检查(露天矿山)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空乘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电工初级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 电商直播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计划2025年可行性分析报告
- 图灵学院VIP随堂课件
- 2025年药品召回管理办法培训试题及答案
- 电商直播基地2025年税收优惠政策与成本控制研究报告
- 现代医护关系基础
- 水系连通工程施工方案(3篇)
- 耐磨焊丝工程施工方案(3篇)
- 工程造价咨询绿色施工支持措施
- 食品执行标准对照表
- 法律法规师德师风培训内容
- 销售商务礼仪培训课程
- 三七销售培训课件
- 《中国尖锐湿疣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解读
- 租金费用收取管理制度
- 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标准(CJJT 134-2019)
- 五年级美术素养测评模拟测试
- 木工课堂安全管理制度
-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L指标计算与灵敏度分析》180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