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步练习张建尚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第一课时练习一、选择题:(3小题,每题20分,共60分)1.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当时人们的判断理由不包含()A. 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物质B. 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C. 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D. 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变化多端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解析】本题考查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物质,不能说明蛋白质是遗传物质,A项错误;早期人们认为: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这是不同生物差异的直接原因,B项正确;早期人们认为:蛋
2、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和承担者,与蛋白质的生物性状密切相关,C项正确;蛋白质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从而引起了结构的不同, 因此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贮 存大量遗传信息,D项正确。【答案】A2. (原创)下列关于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给小鼠注射加热杀死的 S型菌和R型活菌,小鼠死亡B. 给小鼠注射S型活菌和R型活菌,小鼠存活C. 给小鼠注射加热杀死的 R型菌和S型活菌,小鼠死亡D. 该实验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解析】本题考查生命观念、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给小鼠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R型活菌,部分R型
3、活菌转化为S型活菌,小鼠死亡,A项正确;给小鼠注射 S型活 菌和R型活菌,S型活菌有毒性,小鼠死亡, B项错误;给小鼠注射加热杀死的 R型菌和S 型活菌,S型活菌有毒性,小鼠死亡, C项正确;该实验只能说明有“转化因子”将 R型活 菌转化为S型活菌,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D项正确。【答案】B3. (改编)下列关于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该实验的关键是单独地、直接地观察不同成分的作用B. 需要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C. 转化的有效性与 R型细菌的DNA纯度有密切关系D. 实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解析】本题考查生命观念、科
4、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该实验的关键是将 S型菌的DNA和蛋白质等成分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他们各自的作用,A项正确;要观察不同成分的作用,需要对 S型菌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B项正确;转化的有效性与 S型细菌的DNA纯度有密切关系,C项错误;该实验中 DNA能转化而蛋白质不能转化,故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项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1小题,共40分)4. (改编)下列关于 DNA是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1 )过程和表明,将 S型细菌的 和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培养基上出现 (填光滑或粗糙或光滑和粗糙)菌落。(2) 过程表明,将 S
5、型细菌的 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培养基上岀现 (填光滑或粗糙或光滑和粗糙)菌落,原因是 _。(3) 过程表明,转化成的 型细菌能够真实遗(4) 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吗? 亠。(5) 肺炎双球菌具有的细胞器是 ,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存在 中。4. ( 40分,每空4分)(1) 多糖蛋白质粗糙(2) DNA 光滑和粗糙部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3) S(4) 不能(5) 核糖体拟核【解析】本题考查生命观念、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1)由图可知,过程和是将S型细菌的多糖和蛋白质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 结果培养基上只有 R型菌,所以是粗糙菌落。(2)过程是将S型细菌的D
6、NA与 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结果是既有S型菌又有R型菌,所以培养基上出现光滑和粗糙两种菌落,原因是一部分R型细菌转化成了 S型细菌。(3)由过程可知,转化成的 S型细菌的后代仍然是 S型细菌,说明能够真实遗传。 (4) 上述实验能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肺炎双球菌是原 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细胞核,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拟核中。1. (改编)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 DNA双螺旋结构的物理模型B. 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得岀DNA是转化因子C. 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的体外
7、转化实验得岀DNA是遗传物质D.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证实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证据来源【解析】本题考查生命观念、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DNA双螺旋结构的物理模型是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 A项正确;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得岀,S型细菌体内可能存在转化因子,但没有证明岀DNA是转化因子,B项错误;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项正确;最早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的是实验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项正确。【答案】B2. 艾弗里细菌转化实验中,为了弄明白什么是遗传物质,他设计了有关实验,下列选项所列的实验过程中,培养基中有光滑菌落产生的是()A. S型菌的蛋白质+
8、R型活菌B. S型菌的多糖+ R型活菌C. S型菌的DNAb R型活菌D. S型菌的多糖+ S型菌的蛋白质+ R型活菌【解析】本题考查生命观念、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只有S型菌的DNA才能使R型活菌转化为S型活菌,即C项中的培养基上产生了光滑菌落。【答案】C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3. (改编)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利用小鼠进行了体内转化实验,探究遗传物质。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t死亡t分离岀S型细菌S型细菌+加热+小鼠存活S型细菌+加热+ R型细菌+小鼠t死亡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 在实验4中死亡的小鼠中能够分离岀 型细菌。(2) 除了用上述注射法,通过观察小
9、鼠的生活fR型和S型细菌外,你还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区别R型和S型细菌? 。(3) 下图示为实验 4中小鼠体内R型细菌增长曲线,请在图中绘岀S型细菌的增长情况。(4) 该实验获得的结论是 3.(1) S型和R(2) 显微镜下观察细菌有无荚膜,或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观察菌落特征,若表面光滑,则为S型;若菌落表面粗糙,则为R型(3) 如图(4)S型细菌中存在着转化因子【解析】本题考查生命观念、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1) S型菌的DNA将部分R型菌转化为S型菌,所以小鼠体内既有 S型菌又有R型菌。(2)S型菌与R型菌的不同点有: S型菌有荚膜、有毒性,菌落光滑;R型菌无荚膜、无毒性,菌落粗糙
10、。(3)开始时小鼠的免疫力较强,R型菌数量减少,当 S型菌繁殖后小鼠免疫力下降,R型菌数量增多。(4)格里菲斯的转化实验,只能说明S型细菌中存在着转化因子,不能得出谁是遗传物质的结论。第二课时练习一、选择题:(3小题,每题20分,共60分)1. (改编)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下列相关实验方案与结论中不合理的是()A. 将两组噬菌体都用32 P和35S标记后再去侵染普通大肠杆菌B. 充分搅拌能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32C. 用普通大肠杆菌培养P标记的T2噬菌体时,培养时间过长不易过短或过长D. 用普通大肠杆菌培养35S标记的T2噬菌体时,培养时间过长对实验现象影
11、响不大【解析】本题考查科学探究和科学生物等核心素养。两组噬菌体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后应分别侵染两组细菌,A项错误;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B项正确;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时间要适宜,时间过短,有的噬菌体还没有注入DNA时间过长,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后会影响实验结果,C项正确;35S标记的是T2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养时间过长对实验现象影响不大,D项正确。【答案】A2 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 s标记的细菌;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
12、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A. 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B. 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C. 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D. 上清液、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解析】本题考查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32P标记噬菌体的 DNA将进入细菌细胞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用未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35s主要存在于细菌细胞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 到放射性;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由于15N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蛋白质外壳岀现在上清液中,15N标记的噬菌体 DNA将岀现在沉淀物中,所以离心
13、后在沉淀物和上清 液中都能检测到放射性。【答案】B3. (改编)下图表示科研人员探究“烟草花叶病毒仃MV)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由此可以判断( )A. 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病毒的蛋白质和RNAB. TMV的蛋白质不能进入烟草细胞中C. 感染的病毒其遗传物质是DNAD. RNA是TMV的主要遗传物质【解析】本题考查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从图示分析,TMV放入水和苯酚中后,RNA和蛋白质分离,A项正确;通过接种的方式,TMV的蛋白质可以进入烟草细胞中,B项错误;感染的病毒与TMV相同,其遗传物质是 RNA C项错误;此实验说明 TMV的遗传物质是 RNA不能 说是主要遗传物质,D项错误。【
14、答案】A二、非选择题:(1小题,共40分)4. (改编)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某个噬菌体和细菌 的有关结构或物质(如表)。产生的100个子代噬菌体与亲代噬菌体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噬菌体细菌DNA或脱氧核糖核苷酸32P标记31P标记蛋白质或氨基酸35s标记32S标记(1) 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利用的酶的提供者是 。(2) 子代噬菌体的 DNA应含有表中的 元素,含有这些元素的噬菌体的数目分别是个。(3) 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没有 元素,由此说明 子代噬菌体蛋白质都含有 元素,这是因为 (4)经过适宜时间培养、搅拌和离心后,在沉淀物和上清液中具有较强放射性的是
15、,原因是 。该实验能否说明 DNA是遗传物 质? 。4. ( 40分,每空4分)(1)细菌(2)31P、32P 100 和 2(3) 35S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32S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是以细菌内32s标记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4)沉淀物和上清液含32P标记的噬菌体随细菌进入沉淀物,含35S标记的蛋白质外壳进入上清液不能【解析】本题考查生命观念、科学探究和理性思维等核心素养。(1)根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可知,噬菌体的DNAS入细菌,作为合成自身DNA和蛋白质外壳的模板,利用细菌提供的场所、原料、酶、能量等进行增殖。(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子代噬菌体的DNA应含有32P
16、和31P;噬菌体自身DNA两条链为DNA复制模板链,无论复制几次,子代始终有2个DNA 的其中1条子链含亲代DNA模板链,其他子链含细菌提供的脱氧核苷酸,故有2个子代噬菌3231体含 P,100个子代噬菌体含 P。(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 没有35s,说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子代噬菌体蛋白质都含有32s,是因为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是以细菌内32S标记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4)因为含32P标记的噬菌体随细菌进入沉淀物,含35S标记的蛋白质外壳进入上清液,所以沉淀物和上清液中都含有较强的放射性。要说明DNA是遗传物质,需要分别标记噬菌体和分别侵染细
17、菌,通过比较得出结论。1. 赫尔希和蔡斯通过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合理的实验步骤是() 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搅拌离心 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检测 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检测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探究和理性思维等核心素养。噬菌体侵染实验是先标记噬菌体,而噬菌体是病毒需要先将噬菌体与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然后在用已经标记的噬菌体与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 进行保温培养,搅拌离心,然后检查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检测, 对子代噬菌体也进行放射性检测,故应是,故B正确。其余错误。【答案】B2.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植物
18、病毒,右图1表示由病毒甲、乙经重组形成“杂种病毒丙”的过程,用病毒丙单独侵染植物细胞,一段时间后,从植物细胞内可大量分离岀的病毒是图2中的( )图 11*12【解析】本题考查科学探究和理性思维等核心素养。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丙的遗传物质来自于乙,子代应与乙相同。【答案】D3. 十九世纪末,花叶病在俄国迅速蔓延,使农民的烟草收入大幅减少,这件事引起俄国彼得堡 科学院德米特里伊凡诺夫斯基的注意,他做了一系列的实验:(1 )伊凡诺夫斯基由实验得岀结论是:传染花叶病的元凶藏在患病植株的(器官)里。(2) 实验可以说明这种病原体很小,能通过 。实验说明引起花叶病的病原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
19、,另一种情况是病原体能分泌致病毒素。(3) 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是一种,因为只有活着的生命体才能在烟草中继续,并使浆液的致病性逐渐增强。(4)这些元凶到底是哪种类型的微生物呢?伊凡诺夫斯基决定把上述浆液接种在几十种营养物质丰富的 上,结果没有获得任何菌落,这说明花叶病病原体只能才能繁殖。现在,我们知道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是 ,其化 学成分主要是。3.(1)叶片(2) 滤纸病原体很小,能通过细菌过滤器(3) 微小生命体繁殖(4) 培养基寄生在活细胞中烟草花叶病毒蛋白质和RNA【解析】本题考查社会责任、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1)病叶捣烂调成匀浆接种健康植株,健康植株患病,
20、表明病原微生物在叶片里。(2)双层滤纸过滤,滤液接种健康植株,植株患病,表明病原微生物能通过滤纸;实验说明细菌过滤器也不能将病叶捣烂调成匀浆里 的致病因子除去,表明要么是病原微生物比细菌还小,要么是病原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致病。(3)实验比较可知,病叶含有的致病因子能在代际间传递,表明致病因子是生物而非该致病生 物的代谢产物。(4 )该致病生物不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表明该致病微生物为寄生。致烟草 叶产生病斑的是烟草花叶病毒,成分为蛋白质和RNA周练习一、单选题:(6小题,每题10分,共60分)1 (改编)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 S型菌可使人患肺炎,而 R型菌却无致病性B. S型
21、菌与R型菌致病性的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C. 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D. R型菌的DNA也能使S型菌转化成 R型菌【解析】本题考查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S型菌有荚膜、有毒性,可使人患肺炎,R型菌无荚膜、无毒性,没有致病性,A项正确;S型菌和R型菌致病性的差异是遗传物质不同引起的,B项错误;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能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C项错误;R型菌的DNA不能使S型菌转化成R型菌,D项错误。【答案】B2. ( 2008江苏)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S型菌的DN用DNA酶T加入 R型菌T注射入小鼠 R型菌的DNA DNA酶-加入S型
22、菌-注射入小鼠DN注射入小鼠DN注射入小鼠 R型菌+ 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 S型菌+ 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A. 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 存活、死亡、存活、死亡C. 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 存活、死亡、存活、存活S型菌。DNA酶会【解析】本题考查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能使小鼠死亡的是活的将S型菌的DNA水解,从而失去转化作用,R型菌因此未发生转化,小鼠存活;虽然DNA酶存在,但因加入了 S型菌,因此小鼠死亡;中没有R型活菌,S型菌的DNA不起作用,小鼠存活;高温加热使 S型菌的蛋白质及 DNA酶变性,虽然
23、S型菌的DNA还存在,但由于后面加的是R型菌的DNA所以不能发生转化作用,小鼠存活。【答案】D3. (改编)下列关于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以及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对比分析中,说法错误的是()A. 两个实验都能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B. 两个实验基本上都能把DNA和蛋白质区分开C. 两个实验的实验材料在培养基上都易直接培养D. 他们在开始之前已经了解到遗传物质的作用【解析】本题考查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两个实验的结论都是DNA是遗传物质,A项正确;两者的共同点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B项正确;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上培养,必须依赖活细胞,C项错误;他们在开始实验之前已经了解到遗传物质的作用,但不太清楚遗传物质的本质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广电毕节市2025秋招技能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安徽地区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提升练习题含答案
- 国家能源南平市2025秋招计算机与自动化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国家能源巴音郭楞自治州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电气工程岗位
- 新闻传播学测试题及答案
- 葫芦岛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行测专练题库及答案
- 汕尾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英语专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遗传咨询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移动玉林市2025秋招行业解决方案岗位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国家能源绵阳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电气工程岗位
- FZ∕T 61002-2019 化纤仿毛毛毯
- 幼儿园社会《让爱住我家》
- 202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ZZ059安全保卫赛项规程+赛题
-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练习题(含答案)
- 食品新产品开发 课件 第二章 食品新产品开发流程
- 高中化学374个必备知识点
- 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调试程序
- 舟山海域赤潮发生特点及成因分析
- 丝杠安全操作保养规定
- 体育测量与评价PPT课件-第九章 运动员选材的测量与评价
- 《情满今生》读书笔记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