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离辐射与健康风险 发布于 2011-03-17作者:赵承渊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核电站爆炸吸引了全世界的的目光。有两颗原子弹以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阴影在前,人们对核辐射通常谈之色变, 对遭受辐射的后果忧心忡忡, 甚至产生恐慌。 由于此次灾害性事故发生在我们的邻国日本,故此更是格外引起大家的关注。不过,有关电离辐射的危害细节,公众可能了解得并不多。故此本文试图就相关内容做一些简单说明。所谓电离辐射,顾名思义是指能够使物质发生电离的辐射。电离辐射通常可分为两类, 一类为高频率的电磁波,如 X射线、丫射线;另一类为高能粒子束,如a B粒子或中子束等。引发电离辐射的放射性物质是人类居住环境的组成部分,
2、日常生活中的电离辐射41%来自石头、泥土及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气体;28%来自岩石、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15%来自X射线等医疗辐射;9%来自食物和饮料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6%来自宇宙射线;1%来自高空飞行等。天然辐射源所致平均辐射剂量就世界范围来看,每人每年大约为2.4mSv。而我们所关心的电离辐射危害”指的是人们在利用射线和核能时受到超过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 而造成的健康影响。【注:上文中所提到的mSv (毫希沃特)是一个当量剂量或有效剂量单位。当量剂量是电 离辐射的吸收剂量(单位是Gy )与不同射线生物效应系数的乘积;对于人体来说,有效剂 量是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的当量剂量乘以相应组织权重因子的
3、和】电离辐射对生物体的效应是通过电离辐射的能量作用于生物大分子和水,使得后者发生分子不稳定、分子重排、产生自由基并造成损伤。在这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DNA分子。受损的DNA可以经体内酶系统修复,但也可能发生错误修复,这是电离辐射可能诱发癌症的原 因之一。分子电离、自由基产生、化学键断裂使得亚细胞结构破坏,表现为细胞代谢、结构、功能的改变。相同辐射剂量作用下,不同细胞出现的损伤程度不同。一般来说,淋巴组织、 骨髓、小肠上皮和性腺对辐射最为敏感;其次是角膜、晶状体、内皮细胞等;肌肉、骨骼、 软骨和结缔组织对辐射最不敏感。处照射照身报式内照射食入碘4丑邙粒子) 甲状腺锂射线) 肌肉与软铁幣239 (
4、ofi 子) 肮肝、骨器从时限上来说,大量电离辐射造成的危害可分为早期效应和延迟效应。早期效应发生在暴露后几星期内,如急性放射综合征(acute radiation syndrome ,ARS ),表现为反复发生并逐渐加重的恶心、呕吐、腹泻,同时伴随疲乏、发热、食欲下降、抽搐甚至昏迷,严重者在 几个月内死亡。多数 ARS患者会有骨髓损伤,由于免疫和造血功能下降,发生严重的致病 菌感染和内出血。ARS还包括严重的皮肤灼伤,表现为皮肤发痒,刺痛,红斑或水肿。皮 肤损害可迁延数周或数月,有时会危及生命。延迟效应则包括辐射白血病,辐射致癌,放射性白内障,遗传损伤等。其中辐射致癌与辐射致遗传病又称为电离
5、辐射的随机性效应。随机性效应的发生几率与辐射剂量成正比,但严重程度与辐射剂量无关。根据受辐射细胞的种类,又可将电离辐射的效应分为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前者作用于体细胞,后者作用于生殖细胞。辐射造成的皮肤损伤、骨髓损伤、乳腺疾患和甲状腺疾患, 以及辐射致癌均可归于躯体效应; 而辐射造成不育、胚胎死亡或胎儿畸形、遗传病等则归于遗传效应。目前,电离辐射的危害资料绝大部分是来自高剂量辐射下的调查数据,尤其是广岛、长崎两次核爆炸、若干核事故以及放射治疗的资料。而人们更关心的低辐射剂量对健康的影响,很难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给出确切的答案,只能通过大剂量调查的数据外推得到一个相对的结 果。经ICRP (国际辐射防
6、护委员会)对广岛和长崎两次原子弹爆炸后8万名幸存者50年的调查研究发现,核辐射引起的超额死亡低于 700例,幸存者中出现的癌症约 6%与辐射有 关。大剂量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认识已较为清楚,但对低剂量辐射效应,还有一些争论。尽管一些流行病学调查和生物学实验表明小剂量的电离辐射可能对生物体起到刺激和兴奋”作用,甚至可能调节免疫功能,降低肿瘤发生率;但从安全角度出发,全世界对电离辐 射仍采取保守态度:假设小剂量辐射仍有潜在风险,应予以防护。资料显示,如果每年接受电离辐射当量剂量超过 1000mSv,癌症的发病率则会升高。故此我国电离辐射防护与辐 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对职业工作者和公众每年所接受的辐射剂
7、量予以了严格限定,见下表。基本标准的剂量限值剂量限应用范围值职业工作者公众有效剂量连续5年每年平均20mSv任何一年不大于50mSv每年1mSv,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不超过 mSv,则某 一单一年份可提高到 5mSv年当量剂量眼晶状体150mSv15mSv皮肤500mSv50mSv手和足500mSv【注:有效剂量数值小,年当量剂量数值大,是因为前者是后者乘以各器官组织的权重系数 得到的平均值,而不是说只要某器官接受了超过 5mSv的照射,就一定超过了每年1mSv, 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不超过mSv,则某一单一年份可提高到5mSv的限值。】2007年David J. Brenner在
8、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综述称,每单次 CT扫描将使成人受到 15mSv,新生儿受到30mSv的辐射,而一次 CT检查常需进行2-3次扫描,这个剂量大约 相当于一组25000名日本核弹爆炸后幸存者所受到的照射量(小于 50mSv )。而这组平均 接受了 40mSv的核弹爆炸幸存者的研究中,癌症的总体发生率明显提高了;另外,他援引 了一项对象为400000名核工业放射工作者的医学研究,这些工作者暴露于平均20mSv的电离辐射中(相当于一次CT扫描所接受的辐射剂量),结果发现随着暴露剂量的提高,死于肿瘤的风险也提高了。故此David J. Brenner认为CT扫描(辐射剂量大约在 30-90mSv)
9、会增加肿瘤风险的流行病学证据是直接”的,随着CT扫描在临床使用越来越广泛(美国每年有6200万人次进行CT检查),它所带来的辐射伤害不可忽视一一美国每年1.5-2%的肿瘤可能由于CT检查所致。这篇文章发布后引起了广泛注意,许多媒体采用了文中说法,更以做一次CT所接受的辐射量相当于在核弹爆炸中幸存”吸引眼球。不过在专业领域,对此文的质疑之声并不少。质疑意见大概有以下几点:首先,目前并无CT检查会增加肿瘤发病风险的直接报告,一切结论均是从其他类型辐射推断而来,说服力不足;其次,低剂量电离辐射致癌的线性无阈值模型”在使用上还有争议;根据动物实验、放疗经验及其他流行病学调查,辐射剂量低于 100mSv
10、时并未观察到肿瘤发生率增高的迹象;更有人指出,美国自1980年以来估计共有5.5亿人次接受了 CT检查,1990年前这个数字是 7500万,那么有如此多在 1990年后接 受了 CT检查的人,该有更多人罹患肿瘤才是,可是事实上这些数字惊人的癌症患者”并没出现。低剂量电离辐射究竟对人体健康有多大影响现在仍处于激烈争吵中。对于公众而言,正确的做法是在专业人士们吵出个一致意见之前保持冷静,不要无端恐慌, 也不要掉以轻心。对大到核燃料泄漏级别的电离辐射做好防护,严密关注事态动向;对小到日常医疗照射剂量的电离辐射提高警惕,避免无意义的暴露。了解相关知识、相信科学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参考文献:1生物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物联网工程技术高级考试模拟试题及复习策略指导
- 2025年煤气安全操作规范学习笔记与考试重点梳理
- 甲醇安全知识培训资料课件
- 优翼数学高中教学课件
- 甩头试验课件
- 湖北省黄石市两区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邯郸市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班课件
- 生鲜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生物类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3年临沧市市级单位遴选(选调)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正式版)JTT 1172.2-2023 系列2集装箱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2部分:保温集装箱
- 高韧性彩色氧化锆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乡村规划设计案例分析报告
- 兽医公共卫生学第十六章 兽医公共卫生监督管理概述
- 高三心理健康课件
- CorelDRAW实例教程(CorelDRAW 2020)全套教学课件
- 绿色制造技术在专用车辆制造业的应用研究
- 血液内科护理查房
- 个人起诉装修公司诉状
- 五年级数学竞赛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