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西师大附中、鹰潭一中、宜春中学、白鹭洲中学、南昌三中五校联考 理科综合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u 相对原子质量:H:1 H:16 C:12 Na:23 Al:27Cl:35.5Cu:64 Fe:56 第I卷(选择题包括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 分) 一、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填写在答题纸中相应位置。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对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A
2、和D是自养型生物,两者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后者无相关细胞器 B. 图C代表的生物类群,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中可以担任各种生物成分 C. 在遗传物质传递中,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因仅存在于C和D细胞中 D. 人工诱变、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发酵工程都可改造C生物获得工程菌 一变异雄果蝇的精原细胞中第W对染色体多了 A. 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 B. 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 C. 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 D. 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 2. 3. 1条,如果不再发生染色体丢失,则其( 25%的细胞染色体数是正常的 50%的细胞染色体数是正常的 50%的细胞染色体数是正常的 25%的细胞染色体数是正
3、常的 下表表示某真核生物酶 X的基因,当其序列的一个碱基被另一碱基替换时的假设性蛋白质产物(用甲、 乙、丙、丁表示),根据此表不能 得出的结论是() 相对于酶X的活性 相对于酶X的氨基酸数目 甲 100 % 不变 乙 50% 不变 丙 0 % 减少 丁 150 % 不变 蛋白质甲的产生是由于基因中碱基的替换发生在内含子部位 蛋白质乙的氨基酸序列一定发生了改变 单一碱基替换现象无法解释蛋白质丙的产生 蛋白质乙和蛋白质丁的氨基酸序列一定不同 A. B . C . D . 4 .如图甲是动物细胞融合过程,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 化的情况。对图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
4、描述正确的是()- 白 甲乙丙 A. 图甲中A、B细胞只能取自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组织 B. 图乙中T2到T3的曲线表明酶的活性已达到最大 DNA分子数 C. 图丙中a、b、c可依次表示某一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 0j tinEM Sdn 种群密度平方素J 最强烈 应,恰好生 ( ) 物量(该种 甲、乙所 D. 图丁中,部分细菌、蓝藻可以完成过程,过程需氧,过程不需氧 5经调查数个不同海岸的笠螺种群,发现其体长分布、种群生 群所有生物个体的有机物总量)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如右图 示。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 种群密度与生物量呈线性关系 B. 种群密度愈大,个体的体型愈小
5、 C. 个体体型的差异,随着种群的生物量增加而逐渐变小 D. 个体间的种内斗争,在种群密度低于每平方米400只时 6. 向100 mL 0.250 mol L二的AlCl 3溶液中加入金属钠完全反 成只含NaCI和NaAIQ的澄清溶液,则加入金属钠的质量是 A. 3.45 gB. 2.30 gC. 1.15 g D. 0.575 g 7.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无色溶液中:K , Cl,Ca+, CO-, SQ-, NGT pH=11 的溶液中:CQ2,Na+, AIO2-, NQ , S2-, SQ2- 水电离的 H+浓度 c(H+)=1012molL1 的溶液中:
6、Cl-, CQ2-, NQ-, NH+, SQ2- 加入Mg能放出H的溶液中:Mf, NH+, Cl_, K, SQ2- 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Fe2+, MnQ,NQ,Na+, SO2- 中性溶液中:Fe3+, Al3+, NQ,I-, Cl- , S A.B.C.D. 8. 设Nx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常温常压下,17g甲基(一14CH)所含的中子数为 92 常温常压22.4L NQ气体的分子数小于 NA 64g的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定失去22个电子 常温常压下,100mL 0.5 mol L二的乙酸溶液中,乙酸的分子数目小于0.05Na 标况时,22.4L二氯
7、甲烷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 常温常压下,1 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a. A. B.C.D.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最外层有4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B. 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44 C. COC2分子和CCl4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 D. 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 10. 现有MNP、E四种元素,有以下反应:(1)在水溶液中,M+N+k=M+N( 2) P+2H2O(I) =P(OH)2+Hd (3)N E相连浸入稀HzSQ中,电极反应: 2+ + N 2e=N , 2H+2e_=H2f,判断兀素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8、 MN、P、EB.MN、E、P C.P、MN、ED.E、P、MN 11下列实验操作示意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结晶水合物B.镁条在二氧化碳里燃烧C.制备较纯净的HF D.红磷转变成白磷 12. 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 有抗衰老的特殊作用。 维生素E有四种类型,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R 为(CH2) 3CH(CH)(CH 2) 3CH(CH)(CH 2) 3CH(CH) 2。 A. 四种维生素E均能与烧碱溶液反应 C四种维生素E互为同分异构体 B. 四种维生素e均能与溴水反应 D.四种维生素E均能在稀硫酸中水解 反应 变大 中,有的 对的得6 13. 如右图所示,a、b是两根石
9、墨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是阴极,发生还原 B. 装置工作时,稀硫酸溶液中C( 变小、C( Cu2+) C. 往滤纸上滴加酚酞试液,a极附近颜色变红 D. 稀硫酸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 二、选择题(本题共 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 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 0分。) 14. 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Q乙分子位于r轴上距原 置.虚线分别表示分子间斥力 f斥和引力f引的变化情况,实线表 的斥力与引力的合力 f的变化情况。若把乙分子由静止释放, ( ) r 点3的位 示分子间 则乙分子 A.从3
10、到1做加速运动,从1向Q做减速运动 B. 从3到2做加速运动,从2到ri做减速运动 C. 从3到ri,分子势能先减少后增加 D. 从3到ri,分子势能先增加后减少 15据环球时报2月11日报道,美国和俄罗斯的两颗卫星2009年2月10日在太空相撞,相撞地点位于 西伯利亚上空500英里(约805公里)。相撞卫星的碎片形成太空垃圾,并在卫星轨道附近绕地球运转, 国际空间站的轨道在相撞事故地点下方270英里(434公里)。若把两颗卫星和国际空间站的轨道看作 圆形轨道,上述报道的事故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两颗相撞卫星在同一轨道上 B. 这两颗相撞卫星的周期、向心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C. 两相
11、撞卫星的运行速度均大于国际空间站的速度 D. 两相撞卫星的运行周期均大于国际空间站的运行周期一 16. 一列沿x正方向转播的简谐波t =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t=0.2s时C点开始振动,则() A. t=0.3s,波向前传播了 3m,质点B将到达质点C的位置 B. t=0.05s,质点A的速度方向向上 C. t=0到t =0.6s时间内,B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m/s D. 若同时存在另一列振幅 0.5m,频率2.5Hz ,沿x轴负方向传 波,则两列波相遇叠加的区域会出现干涉现象 17. S的中心对称轴位置稍微向上移动,则( 如图所示,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把单缝S从双缝S、 A.不再产生干涉
12、条纹 18. B.仍可产生干涉条纹 C.仍可产生干涉条纹 D.仍可产生干涉条纹 ,其中央亮条纹的位置不变 ,其中央亮条纹的位置略上移 ,其中央亮条纹的位置略下移 原来静止的原子核:x衰变出 粒子的动能为Eko,假设衰变时产生的能量全部以动能形式释放出来, 则此衰变过程的质量亏损是( 19. 20. Ek0 (a -4)c2 (a - 4)E k0 d 如图所示,图中五点均在匀强电场中,它们刚好是一个圆的四个等分 知电场线与圆所在平面平行。下列有关圆心O和等分点a的电势、 关描述正确的是( A. a点的电势为6V B. a点的电势为一2V C. 0点的场强方向指向 a点 aEk0 (a - 4)
13、c2 电 场强度的相 点和圆心。已 D. O点的场强方向指向电势为 2V的点 如图所示,子弹水平射入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静止的木块,子弹未 过程产生的内能为 6J,那么此过程木块动能可能增加了( 穿透木块,此 A. 12J B . 16J C . 4J D . 6J 21如图所示,abcd为两条水平放置且相互平行的金属导轨,相距 电阻,轨道中央有一根质量为 整个装置置于磁感应强度为 左右两端点连接一阻值为R的定值 L, m的导体棒MN垂直放在两轨道上,与两轨道接触良好,其它电阻不计, B的匀强磁场中,棒 MN在外力作用下做简谐振动,其振动周期为T,振幅 为A,通过中心位置速度为 o ,则一个周期
14、内外力做了多少功( 2 A. 2m B. 2 2 2 C. 2BL o TR D. 2 2 2 B L o T 2R ) :XX IVI X L X X x 4 d X X X % a N 第H卷(非选择题包括10小题,共174 分) 22. ( 6分)图甲是用一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20个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一工件的长度,结果如 图所示,可以读出此工件的长度为 m;图乙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圆筒内径时的示数,此读 数为 23. (12分)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量程为800mv的电压表的内阻 R( R/约为900 Q ),其实验步骤是: A按照电路图正确连接好测量电路,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移
15、到最右端; B合上开关S和S,调节滑动变阻器 R的滑片位置,使得电压表的指针指到满刻度; C. 保持开关S闭合,断开开关 S,只调节电阻箱 R0的阻值,使得电压表指针指到满刻度的一半; D. 读出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R),即为电压表内阻 R/的测量值. 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有: A. 待测电压表:量程为800m/,内阻约为900 Q B.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0 Q,额定电流1A C.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Q,额定电流2A D. 电阻箱:最大阻值999.9 Q,阻值最小改变量为 0.1 Q E. 电阻箱:最大值99.9 Q,阻值最小改变量为 0.1 Q F. 电池阻:电动势约12V,
16、内阻约1 Q以及导线和开关等 按照上述实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测量比较准确,除了电池组、导线、开关和待测电压表外,从上述器材中还应选用的器 材是(用器材前的序号字母表示) (2 )如图所示,在这些器材的实物图上,用笔画线表示导线,连接成测量电路 (3)对于用上述方法测出的电压表内阻FV的测量值R测和真实值R真的关系及测量误差,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R测 R真 B. R测 R真 C. 若R/越大,测量值R测相对于真实值 R真的误差就越大 D. 若R/越大,测量值R测相对于真实值 R真的误差就越小 24. (15分)一质量为 m的滑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通过频闪照片分析得知,滑
17、块在最开始2s内的位移 是最后2s内的位移的两倍,且已知滑块第1s内的位移为2.5m.试求滑块运动的总时间和滑块运动的总位移为多少? 25. (18分)质量均为 m的两小球A、B间有压缩的轻、短弹簧,弹簧处于锁定状态,两球的大小尺寸和 弹簧尺寸都可忽略,把它们放入固定在水平面上的竖直光滑发射管内,解除弹簧锁定后,B球仍然保持静 止,A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R如图(甲)所示。现在让两球(包括同样锁定的弹簧)沿光滑的半径也 为R的固定半圆槽左端的 M点由静止开始滑下,如图 到达半圆槽的最低点时解除弹簧锁定,求:A球离开 升的最大高度。 26. (21分)如图所示,虚线 AC与沿水平方向的x轴的夹角为
18、135, x轴上、下方分别有如图所示的水平 向右的匀强电场 Ei和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E2,且电场强度 Ei =巳=20N/C, x轴下方还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 的匀强磁场 B已知磁感应强度 B=20T.现将一个带正电微粒从虚线A0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微粒恰能沿AC 做直线运动.A点离原点0的距离d2 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0 微粒从进入磁场区域开始到离开磁场区域所经历的时间t ; 微粒第一次回到 OA直线上的某位置时,离原点O的距离L. 化示意图, 氨的电化 合成氨过 而一些科 H 0,其化学平衡常数 K与t的关系如下表: (已知 k=C(N2)C(H;)3 C (NH3)2
19、C(N2)、 C ( H2)、C(NH)分 化合物在 27. ( 13分)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 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右图是N2和H2反应生成2molNH过程中能量变 请计算每生成ImoINH放出热量为 。 (2) 工业合成氨气需要的反应条件非常高且产量低, 学家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H J实现 学合成,从而大大提高了氮气和氢气的转化率。电化学 程的总反应式为: 通申 N2 +2NH,则在电化学合成氨的过程中,阴极反应式为。 f 定条件: (3) 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N2(g) + 3f(g) L 2NH
20、(g) 别为平衡浓度) t / K 298 398 498 -1 - 2 K / (mol L ) 6 4.1 X 10 K1 请完成下列问题: 试确定K的相对大小,K4.1 X 10 6 (填写”或“ 11,将上述氨水和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 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 C(CI) C(NHr) C(H+) C(OH) B. C (NHI+) C(CI) C(OH) C(H+) C. C(CI) C(NH/) C(OH ) C(H+) D. C(NH/) C(CI J C(H+) C(OH ) 转化关系如 离子形式存 及定向爆破, 28. (14分)A、B、C X是中学化
21、学常见物质, 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 图所示。请针对以下三种不同情况回答: (1) 若A B、C中均含同一种常见金属元素,该元素在C中以阴 在,将A、C的水溶液混合可得 B的白色胶状沉淀 A中含有的金属元素为。 该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某氧化物在高温下反应,可用于焊接铁轨 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 若A为固态非金属单质,A与X同周期,常温常压下 C为白色固体,B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为 8e 吉构。 B的电子式为 C与水剧烈反应,生成两种常见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若A、B、C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水溶液均为碱性。 A中所含有的化学键是。 将4.48 L (标准状况下)X通入100m
22、L3mol /L A的水溶液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为。 自然界中存在 B、C和HQ按一定比例结晶而成的固体。取一定量该固体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测 得溶溶中金属阳离子的浓度为0.5 mol / L。若取相同质量的固体加热至恒重,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与氧化 二氧化 氧气条 加反应 29 . (17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过量炭粉 铁反应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 (1) 提出假设: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全部是 碳。 (2) 设计方案: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 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如右图),测定参 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3) 查阅资料:氮气不与炭粉、氧化铁发生反应,可用来隔绝氧气
23、。实验室可以用氯化铵饱和溶液和 亚硝酸钠饱和溶液混合加热反应制得氮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实验操作: 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 简答 称取3.2 g氧化铁与2 g炭粉均匀混合, 放入48.48 g的玻璃管中,按如图装置连接 一 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 其目的是: 夹紧T处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 该现象说明: 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称得玻璃管和 固体的总质量为52.24 g 一 (5) 数据处理: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元素质量为 g。 (6) 得到结论: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得出原假设不成立,理由是: O (7 )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该实验的
24、化学方程式为: (8)该实验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请指出并说明改进方法 30. ( 16分)以HCHO和C2H2为有机原料,经过下列反应可得化合物N(C4HO)。 2HZ M 韶分红it. N Ni (C4H10Ot) ID (1) 反应1的反应类型为 。 (2) H0C2OCCHOH分子中,在同一个平面的原子最多有 个。 (3) 化合物M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填序号)。 A.氧化反应 B.取代反应 C.消去反应 D.加成反应 E.还原反应 (4) N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两个甲基且属于酯类的有 种。 (5) A与M互为同分异构体,有如下转化关系。 已知 2 R-CHQ-CHOCHO 一爱件 H
25、- H CICA R rT c nA 填写下列空白: A的结构简式为,C生成D的反应类型是 D的化学式为 写出B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120C时,由A、B E组成的混合物 wg与氧气充.分 反应,生成产物全部为气体时,消耗氧气质量 m(O2)的范围为。 31. (20分)某雌雄异株的植物(2N 16),红花与白花这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相 关基因用A与a表示),宽叶与窄叶这对相对性状由X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相关基因用B与b表示)。研究 表明:含XB或X3的雌雄配子中有一种配子无受精能力。现将表现型相同的一对亲本杂交得Fi (亲本是通过 人工诱变得到的宽叶植株),Fi表
26、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红花宽叶 白花宽叶 红花窄叶 白花窄叶 雌株 3/4 1/4 0 0 雄株 0 0 3/4 1/4 (1 )该植物的1个染色体组所含染色体数与它单倍体基因组测序的染色体数目相差条。 (2) F1的母本和父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表现型均为 无受精能力的配子是。 (3) 取F1中全部的红花窄叶植株的花药离体培养可得到 植株,基因型共有 种,比例 (4)将F1白花窄叶雄株的花粉随机授于F1红花宽叶雌株得到 F2, F2随机传粉得到F3,则F3中表现型 是,相应的比例是。 32. (22分)I.图甲表示从青蛙体内分离出一部分新鲜的腓肠肌及相连的部分神经组织,图中a为神经纤 维与腓肠
27、肌细胞的连接处。图乙是图甲中a部位的扩大图,其中 Ach (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型递质,当 兴奋传到传出神经末梢时,Ach与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假设在实验过程中,适宜条件下肌肉和 神经组织均能保持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利用上述材料做了如下一些实验: 图甲 图乙 实验一:将2个微电极置于上图 b、c两处神经细胞膜外,并与灵敏电流计正负两极相连;微电流间 隙刺激e处,结果肌肉收缩,且电流计指针偏转。 实验二:将一定浓度的阿托品溶液滴加在脊柱与 c点之间的某处(d),重复实验一,结果与实验一相 同;再将一定浓度的阿托品溶液滴加在神经肌肉连接处( a处),重复实验一,结果肌肉不收缩,但电流计
28、 指针偏转情况同实验一; 实验三:将一定浓度的阿托品溶液滴加在脊柱内部处,重复实验一,结果肌肉不收缩,电流计指针不 偏转。 (1 )预测实验一中每一次刺激后指针偏转情况是 。 (2)实验二说明阿托品溶液阻断兴奋在,而不影响兴奋 在。 (3)实验三结果说明脊柱内部 。 (4 )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Ach立即被分解,若某种药物可以阻断的分解,则会导 致。 (5 )研究表示,不少重症肌无力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抗体,它除了与病毒结合之外, 还能与 Ach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递,导致重症肌无力。这说明患者所感染的病毒表面有一种 与Ach受体相似。在免疫学上这种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 病。 n.
29、下丘脑既能传导兴奋,也能分泌激素,是人体体温调节中枢。请回答: (6) 当处于相当寒冷的环境中时,人的产热增加,以维持体温恒定。通过调节,增加下丘 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量,再通过体液调节使的分泌量增加,最终通过甲状腺激素 加速糖和油脂的氧化分解,以增加产热。 (7 )请以文字、箭头分别构建一个个体稳态和生态系统稳态反馈调节的示意图。 个体稳态反馈调节的示意图(以血糖调节为例)。 生态系统稳态反馈调节的示意图(生态系统以水稻田生态系统为例,水稻田中的主要生物有水稻、 食虫鸟与害虫)。 五校联考生物答案 1-5 BBADB 【31题答案】 1AaXy, Aa乂丫,红花宽叶,XB卵细胞 单倍
30、体,4种,221:1 红花窄叶雌株、白花窄叶雌株、红花窄叶雄株、白花窄叶雄株5:4:5:4 【32题答案】 向相反方向偏转 2次(合理即可) 突触上(细胞间)的传递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可能存在突触结构 肌细胞持续兴奋(或肌肉持续收缩) 抗原决定簇、自身免疫 神经 促甲状腺激素 个体稳态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以血糖为例): 生态系统稳态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 化学参考答案 6. B 7 . C 27. ( 13 分)(1) 46.1kJ (2) N2+ 6H+ + 6e (3) v; 28 . (14分、每空2分) (2分) (各 2 分) B(各2分)。 (1) (2) (3) 铝.8 A1十3F
31、(各 2 分) Nd +2HO (2 分) 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 简答 称取3.2 g氧化铁与2 g炭粉均匀混合, 放入48.48 g的玻璃管中,按如图装置连接 一 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 其目的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或氧气) (2分) 夹紧T处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 该现象说明:有CO气体生成(2分) 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称得玻璃管和 固体的总质量为52.24 g 一 0.48(2 分) 根据(5)计算,反应后气体中的碳、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9. ( 17 分)(3) NH4 +NOT (4) (5) (6) 化碳不符(2分) 2 : 3,与假设气体产物全是二氧 (7) CO CO (2 分)2C+FqQ= 2Fe+COT +COf( 2 分) (8) 未考虑尾气可能有 CO气体排放会污染大气,点燃尾气。 30. ( 16分)(1)加成反应(1分) (3) D、E (2 分) CH, (5)门I OHOH C耳A9比 1A A1 r C.Hf: j: UH-L +2AgJ +3NH+HO (2 分) OHOH 2C+FqQ (2 分) 加聚 20 W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