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用硅砂国家标准_第1页
铸造用硅砂国家标准_第2页
铸造用硅砂国家标准_第3页
铸造用硅砂国家标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铸造用硅砂国家标准的修订铸造用硅砂国家标准的修订-沈阳铸造研究所刘伟华等摘自铸造1998.9p52 铸造用硅砂是以石英为主要矿物成分、粒径在0.020mm-3.350mm的耐火颗粒物,根据开采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人工硅砂及水洗砂、擦洗砂、精选(浮选)砂等天然硅砂。1、二氧化硅含量铸造用硅砂都希望二氧化硅的含量高,其他成份含量低,以保证硅砂的耐火度。以二氧化硅的含量作为铸造用硅砂主要验收依据。一般来说,对于铸钢用砂,sio2含量应大于97%;对于铸铁用砂, sio2含量应大于85%;对于有色合金用砂, sio2含量应大于75%。表1铸造用硅砂按sio2含量分级代号 98 96 93 90 85 8

2、0最小sio2含量(%) 98 96 93 90 85 802、含泥量含泥量为铸造用硅砂中粒径1.635、牌号 本标准修订中牌号的表达式包含了sio2含量这一重要的性能指标,同时把硅砂的粒度分布按主要粒度组成的首/尾筛号表示出来,平均细度也反映在牌号中。这种牌号较为简捷,无论是三筛或四筛制都能适用,能够较全面地反映铸造用硅砂的状况。铸造用硅砂的牌号表示如下:zgs/() 平均细度值 主要粒度组成的尾筛筛号 主要粒度组成的首筛筛号 二氧化硅分级代号 铸造用硅砂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 例如,zgs93-40/100(53)表示该牌号硅砂的二氧化硅为93一级,主要粒度组成为四筛,其首筛筛号为40,尾筛筛

3、号为100,粒度的平均细度值53。6、其它 因为即使硅砂的含泥量相同,由于其加工(净化)处理的方法不同,性能上也有显著的差异,近些年来的研究成果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本标准修订中,要求对于每一批铸造用硅砂,供方都必须提供加工方法(如水洗、擦洗等),这样也便于树脂砂、水玻璃砂等工艺选用。 考虑钾、钙、钠、镁氧化物含量对硅砂酸碱性的影响,本标准修订中要求使用化学粘结剂时,铸造用硅砂的酸耗值不大于5ml。杂质含量、烧结点、灼烧减量等一些指标在本标准修订中未被列入,如在铸造生产中需对其进行控制,也可由使用单位和生产单位协商解决。二、铸造用硅砂的检测 铸造用硅砂二氧化硅含量、含泥量、含水量的测定及粒度分析

4、均可按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本次修订主要补充了平均细度及角形因数的测定方法,具体介绍如下。1、铸造用硅砂平均细度的测定方法首先计算出筛分后各筛上停留的砂粒质量占砂样总量的百分数,再乘以相应的细度因数,见表6,然后将各乘积相加,用乘积总和除以各筛号停留砂粒质量百分数的总和,所得数值根据数值修约规则取整,结果即为平均细度。表6铸造用硅砂筛号与细度因数对照表筛号 6 12 20 30 40 50 70 100 140 200 270 底盘细度因数 3 5 10 20 30 40 50 70 100 140 200 300 平均细度=pn*xn/pn (1)式中 pn任一n号筛上停留砂粒质量占总量的百分

5、数 xn任一n号筛的细度因数铸造用硅砂平均细度表示法计算示例:砂样质量为50.0g,泥分质量为0.56g,砂粒质量为49.44g,计算过程见表7。表7铸造用硅砂平均细度计算示例筛号 各筛上的停留量 细度因数xn pn*xn 质量/g pn(%) 6 无 0.00 3 012 0.06 0.12 5 0.620 1.79 3.58 10 35.830 4.99 9.98 20 199.640 7.09 14.18 30 425.450 12.85 25.70 40 1028.070 15.57 31.14 50 1557.0100 3.97 7.94 70 555.8140 1.85 3.70 100 370.0200 0.79 1.58 140 221.2270 0.09 0.18 200 36.0底盘 0.39 0.78 300 234.0总和 49.44 98.88 4663.4平均细度=4663.4/98.88=472、铸造用硅砂角形因数的测定方法(1)、实际比表面积的测定(2)、理论比表面积的测定表8铸造用硅砂筛号与表面积系数对照表筛号 6 12 20 30 40 50表面积系数 9.00 17.83 31.35 44.35 62.70筛号 70 100 140 200 270 底盘表面积系数 88.78 125.57 17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